不少网民看到911以及这次波士顿的爆炸等等得出结论(*),美国人到处挥舞大棒,引发各种激烈恐怖活动的报复,惨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一个方面,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一点:通过在全球削弱潜在的死敌,美国整体更加安全了。这种零星的恐怖活动是进攻性安全战略与开放性社会的代价。
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数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也大于美国。中国没有到处惹事,更没有对外侵略。但之后中国人遭受了日本人无情的残酷杀戮,死于日本人手下的中国人达3000万之多;中国人的财产更是完全没有保障,整个中国遭到日本人全面的破坏。相比之下,美国一直很安全。从统计数字看,在美国本土遭外国势力攻击而死亡的人数只有几千,只有中国被日本人杀害人数的一万分之一。
这个差别的原因之一是中美安全战略的不同。中国是单纯防御,被动防御。即使当日本开始武装、并且明确计划侵华,中国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提前挫败其图谋,而是坐待日本壮大,直到其对中国人大举杀戮。而美国是进攻性的防御,主动的、预防性的防御。美国的策略是将潜在的死敌保持在相对弱小的状态,使之无法对美国构成根本性的威胁。因此,在北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了墨西哥与加拿大的军事能力;在中东,美国排除了原教旨主义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可能。
可以预见,恐怖分子在未来还可能对美国发动零星的恐怖袭击,但这与美国遭受大规模攻击可能造成的伤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美国正是以忍受低强度、低技术的恐怖袭击为代价,消除了潜在死敌对美国造成重大毁伤的潜能。
当年,倭寇正在蠢动时,如果中国下决心及时制止,或许会有日本武士到中国的街市上当人肉炸弹,制造恐怖;但倭寇不可能形成巨大的军事实力,对中国发动全面进攻,造成数千万中国人死亡。
195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低于清王朝时期,但在毛泽东正确的战略下,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进行了成功的积极防御。其后,虽然经常有特务在中国境内进行破坏,但中国安全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确保了中国迄今为止的和平。
能否继续积极防御,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安全。
* 目前尚未确定波士顿爆炸是美国国外还是国内势力的恐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