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54706|回复: 547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书乱弹】改朝换代之喧嚣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7

好友

14万

积分

精华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04:06: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RidgeWalker (2014/08/15 12:47): 引言华夏五千年,改朝换代乃家常便饭。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嘛。推翻一个朝代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头头是道。毕竟明主难觅,没有几代就腐败腐朽了,被人看腻了。而新君即位,是要树碑立传,扬名立万的。中国人信奉皇帝乃上天派遣的神话。天子以凡体肉身降临人世,体恤子民,重任在肩,名正言顺,是为天子。道理一串儿,听似逻辑严密,涛涛大河,一泻千里。神话自然有悖常理,有无法自圆其说之处。比如,前朝也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啊,凭什么就要被新君代替?这个违逆,或曰大逆不道,其实从造反的那天就昭然若揭了,妇孺皆知。造反是提着脑袋的赌博,赢

【评书乱弹】改朝换代之喧嚣

引言

华夏五千年,改朝换代乃家常便饭。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嘛。推翻一个朝代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头头是道。明主难觅,不过几代就腐败腐朽了,被人看腻了。而新君即位,是要树碑立传,扬名立万的。中国人信奉皇帝乃天派遣的神话。天子以凡体肉身降临人世,体恤子民,重任在肩,名正言顺,是为天子。道理一串儿,听似逻辑严密,涛涛大河,一泻千里。神话自然有悖常理,有无法自圆其说之处。既然是天子,为啥还会被代替?

这个违逆,或曰大逆不道,其实从造反的那天就昭然若揭了,路人皆知。造反是脑袋别在裤带上的赌博,赢家极少;侥幸成事,当初的心思或者劣迹就需要掩饰一番;走上前台都要化妆打扮,此乃人之常情。只是这种掩饰往往夸张事实,甚至篡改历史。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比较讲究,体面而光辉灿烂的朝代,在贬低前朝君主,树立新君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因为其功绩卓著,盛世英名,那些着意的贬低和歪曲千年下来得不到平反昭雪。这里就说几句爱民敦厚的周文王姬昌和周王朝极力抹黑殷纣王帝辛;千年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唐是也曾着力妖魔化了前朝的隋炀帝杨广。

扳倒殷纣王

事实上,帝辛在位,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同时,不可否认,帝辛人高马大,力大无穷,从少年开始就一直刚愎自用,骄傲狂放。当帝辛开始任用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之时,他就大大地得罪了贵族阶层。西伯候姬昌乃黄帝的族裔,后又败落的炎帝之后姜尚(姜子牙)的加盟,一场正本清源,恢复正统的举事势在必行。而且,姜子牙雄才大略,文王武王前赴后继,武王之弟周公姬旦细心经营,大公无私,使得西周从气数渐尽的殷商废墟上脱颖而出,一直绚烂了八百余年。

周王朝顺应历史潮流,加上子民也没有多少发言权,毕竟还是奴隶嘛,取代商朝,无可非议。然而,在讨伐殷纣王的过程中,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周公姬旦都撰写了讨伐檄文,煽动其它诸侯国加盟,极力夸张帝辛的残忍,冷峻,苛捐杂税,荒淫无度。其中很多罪名或者罪源安在貌若天仙的美人妲己头上,似乎殷商六百年基业被一代妖姬全数毁灭。儒家的祖师爷周公姬旦起草了许多抨击帝辛和妲己的檄文,直接导致了后辈把儒家发扬光大著书立说的孔丘对女人的蔑视。人们一直在揣摩,平白无故,为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呢?

人无完人,帝辛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在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帝辛革除旧弊,废除屠杀奴隶和俘虏的习俗,让其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帝辛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宠幸倍之,唯言是从。这些都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受到了贵族的鞭挞。以周文王周武王挂名,而出自姜尚周公等人笔下的《泰誓》和《牧誓》就给尚未自焚的帝辛盖棺定论。而以后的史书大多欣赏这些修辞到位,文笔高雅的讨殷檄文,把殷纣王钉上“用妇人之言”、“毁坏三正”以及“离逖王父母弟,断弃先祖之乐”等“自绝于天”的耻辱柱,千年不倒。

丑化隋炀帝

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豪杰,开创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朝代,让中华文化名扬世界,万国朝拜。查阅历史,就会看到其父李渊曾为大隋重臣,一度辅佐隋文帝杨坚驱除蛮夷,一统天下,功劳匪浅。事无巨细,躬身亲问的隋文帝劳累过度而病逝。隋炀帝继位。与博爱,敦厚的杨坚相反,杨广个性张扬,野心勃勃,起兵戎边,大兴土木,宫殿运河,为了个人青史留名,不惜民间怨声载道,直接导致一批拥兵自重的将军,各路豪强纷纷揭竿而起,誓死推翻残酷隋炀帝。几路大军起义谋事,唐王李渊在群雄争夺江山的大动荡里,有一代豪杰李世民作为中坚人物的李家脱颖而出,夺得天下。李渊建立了唐朝,自封为唐高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雄才大略的秦王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发动了令人鬼侧目的玄武门政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逼父王唐高祖李渊封自己为太子,后不久逼父皇高祖退位,开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贞观之治。作为天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德无量,事业无限辉煌。然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肉身,见天为自己的作为担忧,毕竟弑兄逼父乃大不孝。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的波澜,大唐政治家在贬损隋炀帝上下了一番功夫,魏征等人极力淡化隋炀帝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的时代功绩;同时夸大杨广急功求利,对子民无限盘剥,造成民不聊生,怨恨遍地,后宫淫乱,花天酒地。从此,相貌风流倜傥,诗人才华,将军风度的美男子隋炀帝成了古今暴虐淫乱帝王的代名词了。

李世民不就是弑兄代父嘛,那不算什么,因为杨广曾经弑父淫母,虽然陈夫人不是杨广的亲母,而是杨广为大隋灭了陈国时献给父王的厚礼。大唐抹黑隋炀帝可是下了功夫的。魏征编纂的《隋书》,文字严谨,卷幅浩繁,流传经年。其中,就隋炀帝如何在父皇杨坚病榻旁勾引宣华夫人做了细致的描写,惟妙惟肖,分明剧作范本,把隋炀帝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昭示后代几千年。且不说是否宣华夫人勾引了隋炀帝,唐太宗李世民后来也招宣华夫人入宫,宣武门被诛杀的李元吉之妻杨氏也被纳为嫔妃。皇权威严不可侵犯,唯独隋炀帝受到道德的鞭笞。

李唐心虚,从另一件事上也能洞悉。仪陇李家源自河西走廊,不在中原版图之内,天长日久有被中原各阶层看扁的后患。所以,李唐家族就在其李姓上下功夫,捏造家谱,那个倒骑青牛,撰写《道德经》的老子也被追封为圣祖玄元帝,因为老子本名李耳,乃李家人也。听似滑稽,确有其事。

结语

抹黑前朝是掌握皇权,话语权之后必然的举动。好在,西周和大唐确实鼎盛了一番,人民安居乐业,国土统一,疆域辽阔。成功的统治也给了那些树碑立传、污蔑前朝的话语更强大的说服力。后世也就认可了这些舆论,很多被写入史书,广为传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5-2-19 05:55 , Processed in 0.01531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