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視頻:台大校長李嗣涔 - 科學實驗證明 佛 、 神 、靈界的存在 (上、下) ... ... ...
热度 3 天涯过客 2013-7-27 11:57
李嗣涔教授演講 內容大綱: 身心靈的理論架構 人體潛能簡介 手指識字與念力 心物合一的現象理論 證實信息場 與信息場對話 結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grgPXfx9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gBxhpaTQWA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NjUzNjk2.html
个人分类: 實干家的科學|99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佛涯组合《烛光吟》
热度 2 Chi202 2013-4-15 02:39
作词:释普光 作曲:释普智 演唱:佛涯组合 北风微吹,大地渐凉; 人各天涯,志(痴)者彷徨。 心有诸痛,只因思念; 但(仰)愿春风,送走忧伤。 若夜太黑,悟亮烛光; 夜半钟声,古经颂扬。 若心太远,悟亮烛光; 天长地久,不会(未曾)沧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iGQ2CsfO-g
5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法宣法師:佛說摩訶伽羅大黑天神經 (想发大财的千万别错过!) ...
一叶秋风 2013-3-2 19:53
法宣法師:佛說摩訶伽羅大黑天神經 (想发大财的千万别错过!) ...
法宣法師:佛說摩訶伽羅大黑天神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UjsKTJZi2s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ynwEWH0kV8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qTDPQV1Ri4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94SX9ysxd8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4AxePfkJY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yfbGkpJMUY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1pDeFvBQhM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GrhKxRBIkU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RaD3C8M_ic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0QKvmIE2e8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wOthXMaPI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qZyQNCOVvc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EQLgddnUBc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57Np4NW1t0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2hb6wOZ4olist=PLEED878DA99ACF7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FBmmHFgj4RQ
个人分类: 佛经佛典|7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仓央嘉措《问佛》
热度 8 兜兜里有糖 2012-12-21 08:08
仓央嘉措《问佛》
仓央嘉措《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 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 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 :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 佛曰: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我问佛: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我问佛:你多大 ?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 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狱无间。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 我信缘,不信佛 。缘信佛,不信我 。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 ,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 ,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 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 以物无物也。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佛曰:少欲,则少烦。 佛曰:出口即错。 人曰:说错即对。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人曰: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 对于一切所遇境缘(如遇到的人、事、物),要明白本身都是虚幻的,是一个所见的幻象而已,所以 不用执于去放下它,也不要把它住在心里,这样才可以保持我们的一如真心。也就是说不加我们自己 的妄想、分别、执着的念头,才是我们的真正的心念。再通俗点讲,也就是佛教导我们碰到一切事不 要太执着,有时候静下心来反而能得到正确的答桉.法观点:“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命由已造,福 自已求”,正是佛教破除迷信的有力的证据。“命”虽有天定,但“运”完全在自己手中掌握。正是“人为善 ,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可参阅袁了凡先生写的《了凡四训》。充 分的论述和分析了为何命由已造?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 以物无物也。我也解释不好。但只觉得此段话与《金刚经》里的内容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许就会 心领神会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语言、文字又何尝不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 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不可说】: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 冰融,冰融则火灭。 故此,佛曰不可说。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 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纵有弱水三千,只取其一瓢饮. 佛曰:凡事太尽,则缘分势必早尽。 佛曰:一切皆有因果。 佛曰:欲海无边。 佛总是佛,佛重视禅,佛曰乃禅曰,佛道乃禅道,悟佛乃悟禅。 我说: 我情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水湄,绿堤,枫桥。 一潋柔波,撩了风动,软了尘心。 你说,前世我们约定, 在紫藤花铺香的月晚,我们相见。 紫藤花……地老天荒! 长相守,意悠然,纤指冰弦,琴瑟永合。 愿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曰: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你们只有思之苦,无姻之缘,未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我说: 我仍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莫愁湖,风寒轻拢烟雾。。。 长亭路,目断不知归途。。。 碎香,凝寒露,心仍执着。 于是 佛曰:苍生难渡 http://www.ohaiwan.com/fup/up/888/d4e79d6.mp3 音乐背景:大悲咒
个人分类: 宗教|6543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行动—(2) 杨杏佛喋血
热度 6 戴老板 2012-12-11 06:51
行动 —(2) 杨杏佛喋血 1933 年 6 月 18 日,距六国饭店张敬尧被刺仅一个多月,上海又发生了杨杏佛被乱枪打死的事件。 杨杏佛名铨,字杏佛, 1893 年生。江西玉山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时任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1932 年底,宋庆龄、蔡元培 、胡适之、 林语堂 等人 发起成立了 “ 中国 民 权保障同盟 ” 。 同盟成立后,以宋庆龄为总会主席,蔡元培为副主席,杨杏佛为总干事,并在上海、北平设分会。后来, 民 权保障同盟因为 “ 北平反省院政治犯 ” 用英文写的一封控诉书 内部产生争论 。胡适认为 : “ 任何一个政府都应当有保护自己而镇压那些危害自己的运动的权力,固然,政治犯也和其他罪犯一样,应当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合法的审判。 ” 结果胡适被开除出 同盟 。在胡适被开除后出炉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任务》 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 同盟 向政府要求无条件释放政治犯 ,并揭露当局罪恶。 下面两件事更引起了蒋介石的极端仇视 : 蒋介石决心对 “ 中国 民 权保障同盟 ” 杀鸡儆猴。 一是刘煜生被杀事。刘煜生是镇江《江声报》经理兼主编,因在该报副刊上登载 一些贬斥时政为人民大众呼吁的文章 ,被当局逮捕,并由江苏省主席顾祝同下令封闭《江声报》, 1933 年 1 月,将刘煜生枪毙。 刘煜生获罪的根本原因是他从前得罪过顾祝同,在该报报道过省府鸦片公卖的秘闻,于是顾祝同借文字狱罗织罪名,必欲杀 刘 而后快。 同盟得知此消息后,即开会发表宣言谴责, “ 此种蹂躏人权、破坏法纪、黑暗暴行,已明白证明顾祝同与实质上北洋军阀毫无二致,也即为我全国人民之公敌。 ” 二是营救 政治犯 问题。 1933 年 3 月,共党陈赓、罗登贤、廖承志等被捕,为了营救他们,同盟曾组织营救 政治犯 委员会,由宋庆龄、杨杏佛等人赴南京探望陈赓,要求释放。同年 5 月,丁玲、潘梓年被特务秘密绑架,同盟组织了 “ 丁、潘保障委员会 ” ,进行营救。这期间,杨杏佛奔走各地,做了大量工作。 同盟的活动情况由不断地汇集到我和蒋介石那里。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 他决定杀一儆百,制止同盟的活动。但杀谁好? “ 宋庆龄是孙中山 夫人 ,蔡元培影响太大,杀了他们,我老蒋就别想有好日子过,就是国民党党内也会把我吃了, ” 杨杏佛是同盟总干事,除了宋、蔡,就是他大,而且他十分活跃,杀了他,可以起到制止宋庆龄、蔡元培的作用,又不会自己翻船。于是, 1933 年 5 月间,蒋介石对我下达了 “ 制裁 ” 杨杏佛的指令。 我受命后,即布置手下对杨的一切活动进行监视调查,并印发了杨的照片三百张。杨杏佛当时住在法租界亚尔培路 331 号,爱好骑马,常常在闲暇时去大西路、中山路骑着蹓玩。我得到这些情报后,即准备在大西路狙杀他。但蒋介石不同意,认为把他杀在租界以外,对居住在法租界内的宋庆龄起不到威 慑 作用,还容易引起各方指责,为政府增加麻烦。命我一定要在法租界寓所附近进行。 我接到指示后,即亲往上海布置。由华东区行动组组长赵理君执行这次暗杀,他纠集了六个暗杀高手,对着蒋介石的像宣誓;不成功,即成仁。 1933 年 6 月 18 日,天清气爽,又是周日。早晨 8 时刚过,杨杏佛身着骑马眼,头戴灰呢帽,与十五岁的儿子杨小佛步出庭院,准备乘汽车到大西路,再乘骏马出游。杨杏佛备有两辆车,一辆是道奇牌轿车,一辆是纳喜牌篷车。只见埋伏在杨家附近的赵理君打了一个手势,几个人便装作漫不经意地向中央研究院门口凑去。见杨杏佛携着儿子的手,边走边说什么,走近了轿车,可杨氏父子上车后又下来了。刚想冲进去动手,却见杨杏佛领着儿子上了篷车。原来轿车司机不在,只好改乘敞篷车。 车子终于发动了。汽车刚出大门,杀手们突然窜出,四支手枪同时从车的两侧向车上猛射。杨杏佛一听枪声、马上反应到有人要杀他。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收到过恐吓信和子弹。如今到了生死关头,他立刻将身体伏在杨小佛身上。 杀手们见 行动 目的已达,便向停在附近的汽车狂奔。这时,那辆汽车早已发动好了等着,杀手们先后抢上,扬长而去。但有一个人慌乱中跑错了方向,等拐回来时,车已开出了一段距离。他一面追,一面喊 :“ 等等我,等等我! ” 赵理君一看他还有好几丈远,而四面警笛狂鸣,租界警方马上就会赶到,等不及了,便抬手给了他一枪,开足马力逃跑了。 却说那个人完成任务,反挨了自己人一枪,眼看巡捕包围过来,举枪自杀,结果负伤未死,被巡捕抓住,与杨氏父子一起送到医院。杨杏佛到了医院,便停止了呼吸。医生检查尸体,发现中了三枪,其中一枪打在心脏上。杨小佛腿上中了一弹,没有大碍。那个受伤的杀手被医生抢救过来后,向租界警方供称叫高德臣,是山东人,访友路过此地,在乱枪交射时被流弹打伤。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密派在法租界捕房任职的手下,带上毒药上医院。当天晚上,他便 “ 重伤不治 ” 身死。 20 日晚上,我回南京,向蒋介石复命。 暗杀杨杏佛事件发生后,蔡元培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法院起诉,并致电南京政府,要求 “ 急于饬属缉凶,以维法纪 ” 。 6 月 20 日,同盟在万国殡仪馆举行杨杏佛先生入殓仪式。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亲赴殡仪馆为杨送殓。宋庆龄为杨杏佛被害发表声明 : “ 敌人以为单靠暴力、绑架、酷刑和暗杀就可以把自由的最微弱的斗争扼杀 ” , “ 我们非但没有被吓倒,杨铨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反而使我们更坚决地斗争下去,再接再励,直到我们应达到的目的。 ” 鲁迅吟下一诗: “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 杨遇刺后,林语堂作为同盟发起人之一,为其成员安全故,要求同盟停止工作。于是同盟自行解散,其活动也告段落。从这一点来说,蒋介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564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我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热度 8 唐僧 2012-12-9 08:02
纵观几日破案进程,似乎杂乱无章。倒是有人以杀人为快,也有人主张先去贫僧为快。究其原因,乃为唐三藏心善无为,所以该杀。 现沙悟净无辜被杀,无人潜心破案,找出真凶。反以其他理由决定杀人。既然如此,贫僧愿为第一被杀之人,以救他命。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呜呼哀哉!
个人分类: 随笔|2070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杂阿含经】第53经 节录
热度 3 Chico 2012-8-15 05:05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 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 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着.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 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是名论 因。是名说因
个人分类: 佛教经典|62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小小礼物----
热度 14 拾得 2012-6-27 11:18
小小礼物----
今日故事一则,笑一笑: 从前,苏轼去看望高僧佛印,他们两人盘腿坐着。 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为了羞辱佛印,却说,‘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一堆牛粪。 佛印笑而不答。 苏轼回到家,洋洋得意地对他的妹妹苏小妹夸耀起这件事, 还自鸣得意地认为自己羞辱了佛印而佛印却不自知。 没想到,苏小妹却大声地斥责苏轼,‘你以为自己获胜了吗? 亏你还天天参禅,佛印说自己对面坐的是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 而你却自作聪明说对面坐的是牛粪,那你的心中有什么?
个人分类: |127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0 20:59 , Processed in 0.039535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