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韶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全球华侨华人大联欢海外嘉宾团韶山拜祭毛主席(照片)
热度 5 稻草 2016-1-27 21:58
全球华侨华人大联欢海外嘉宾团韶山拜祭毛主席(图)   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刘永良 摄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合影 刘永良 摄   天下韶山网讯(作者 刘永良)2016年1月22日,新年的初雪随风轻舞,气温降至零下2度,天寒地冻,却依然阻挡不了来韶人们的热情。“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大联欢海外嘉宾团在省外侨办礼宾处处长李祖元的陪同下欢聚韶山,他们是来自19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其中有位华侨已是八十高龄,她刚一下车就抑制不住激动的心说:“我来自马来西亚,走南闯北几十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韶山,来毛主席家乡……”   海外嘉宾团参观了毛泽东广场并向毛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随后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故居。   “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大联欢是由湖南卫视举办的一档大型晚会,已持续两年。2016年的全球华侨华人大联欢即将于大年初一晚在湖南卫视台播出,全球华夏子孙共庆新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韶山祭祖 毛泽东处理战将王近山婚外恋毫不留情
热度 2 yuxin_9605 2013-9-15 03:13
毛泽东韶山祭祖   诗曰:“孩儿立志出乡关”,游子归来扫墓园。三十二年家国事,凯歌一曲《到韶山》。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韶山。第二天一早,他径自朝附近的小山走去。随从人员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紧跟而行。顺着一条小道,毛泽东来到了父母的墓前。身边工作人员将采自路边的一束松枝递给他。他接过来,神情肃穆,敬送到父母墓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轻声地说:“前人辛苦, 后人幸福。”言语中满含着无限思念和感慨。当地干部问他,要不要把坟修一下。他说:“不要了,添一下土就行了。”   回到住所,他对随同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也得承认。”“我下次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毛家祖坟曾在“马日事变”时被掘,当时,毛泽东是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何健的幕僚箫某精研风水地理,他实地察看湘潭韶山冲毛家祖坟后,曾数度向何健建议挖毛家祖坟,“以免后患”。何健于是下令湘潭县长王英兆负责挖坟。王派保安团长罗夔率领一个分队到韶山冲执行命令,不料消息泄露,毛家族人连夜将祖坟铲平, 并加以“伪装”。由于罗夔无法找到墓穴,结果只掘了几家不相干的毛姓古坟。何健知道后,改派龚澍和其特务直接去挖掘,在月夜中挖出了毛泽东第十一世祖的坟墓,并将尸骨扔湘江。   1949年5月6日,溪口解放前夕,毛泽东电告解放军前线指挥机关:“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进驻溪口的解放军21军61师,从上到下,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指示。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对台湾“和平统一”的方针。此后不久,经廖承志提议,中央拨出30万元专款,修缮蒋介石故居和蒋氏坟墓。    一是国民党军队掘毁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祖坟,一是毛泽东亲自下令保护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住宅和祠堂。两相对照,真乃天壤之别。其实现在人们都知道,掘毁 祖坟、破坏风水“以免后患”的做法是迷信的,也是十分荒唐的,它根本决定不了任何成败得失,也挽救不了最终灭亡的命。但从这两件事情上看出伟人毛泽东的宽阔胸怀。    毛泽东处理战将王近山婚外恋毫不留情   诗曰:河东卅载变河西,道德文章岂可依。泉下有知家国事,如今二奶正逢时。    1963年一封投诉新中国中将王近山"婚外恋"的信几经上递,转到刘少奇手里,他派人来做王近山的思想工作。王近山一听妻子把自己的“作风问题”告到党中央,像只被激怒的雄狮,疯劲一来,反向组织打离婚报告,要和韩岫岩离婚。“我王近山好马不吃回头草,离婚我铁定了,你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王近山,曾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6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朝鲜战争结束后,王近山回到祖国。他先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1955年,刚刚不惑之年,他又被授予中将军衔。谁知偏偏春风得意之时,他的人生触上巨礁,一场感情的变故使他从辉煌跌落到了谷底。王近山与妻子韩岫岩结婚十多年了。 1937年12月,王近山在神头岭战斗后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韩岫岩是129师医院的护士,长得很漂亮。她叔叔原本是当地有名的郎中,抗战爆发后,韩家12口人包括60岁的老奶奶都参加了八路军,来时全家为129师医院驮来许多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半个医院。王近山住院时,钱信忠院长特地派她护理。一同住院的陈锡联一看男才女貌,于是暗中牵线搭桥,一年后两人就结婚了。婚后,虽离多聚少,但他们生了8个儿女,应该说夫妻两人是有感情的。新中国成立后,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剿匪。王近山率3兵团驻扎在重庆,经常应邀给大学生做报告。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让那些大学生敬佩得五体投地。他的风采把一个女大学生迷住了,她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妹———韩岫岩的嫡亲二妹。(又据刘心声《边塞狼烟,燃起无尽地思念》一文讲:“所谓的小姨子韩某某,其实是1938年出生。1949年时她只是个年仅11岁的孩子,绝不可能是那个所谓的“阳春白雪的女大学生”!“)   此时,韩岫岩做着海军医院副院长,突然得知第三者竟是自己的亲妹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在痛苦和气愤之中,她选择了等待,等王近山回心转意。可一等好几年, 王近山从朝鲜归来,还是让她失望了:冷战如故。1963年,夫妇俩一场争吵后,韩岫岩一气之下,只好向组织报告。投诉信几经上递,转到刘少奇手里,他派人来做王近山的思想工作。王近山一听妻子把自己的“作风问题”告到党中央,像只被激怒的雄狮,疯劲一来,反向组织打离婚报告,要和韩岫岩离婚。“我王近山好马不吃回头草,离婚我铁定了,你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老首长闻讯急忙来打招呼,被他顶了回去;老战友苦口婆心劝说,他无动于衷,谁也劝阻不了他。形势一天天对他“不利”了,中央已有要处理他的风声,然而,他还是“撒疯”硬不回头:“不打报告还好说,告到中央就非离婚不可了!”   最后,据说一位老首长“偏心”批示:“离婚属家务事,是法院所管,组织上不好干预。”于是此事暂时打住。可这王近山偏偏又耐不住性子,马上到法院办离婚手续。结果,离婚案终于惊动了毛泽东,他亲自批示刘少奇严厉处理此事。   几天后,中央组织部处分下来:撤销王近山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行政降为副军级(军衔从中将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转地方安排。   党中央对王近山一撸到底,这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外。结果,原来信誓旦旦的美丽年轻的妻妹承受不了王近山被毛主席近乎苛刻的处理,失去了往昔的大将军拥有的社会地位风范,终于背弃了“爱情”,一夜之间离开他,无影无踪。   1963年,王近山被安排到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   1968年春的一天,王近山的老部下、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正在家中吃饭,王近山的二儿子来了,“叔,一是我想当兵,二是父亲的问题能否向上反映一下,父亲早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希望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新处理。”    肖永银从旅长、师长当到军长,都是王近山一手提拔起来,他当即表态:“你当兵没有问题,这个我可以想办法解决;关于你爸的问题,是中央处理的,不经过中央谁也不好处理。沉思了一会儿,他出了一个主意:“要你父亲直接给毛主席写一封信,第一,自己有错误应该检讨;第二,没有的问题要讲清楚;第三,说一说想法,自己年龄不大,还想为党工作,请批准回部队继续做点贡献。”   肖永银又说:“党的九大即将召开,恰是一个好机会,信可由许司令直接面呈毛主席。”   不久,王近山分别给毛泽东主席、许世友写了信;1969年,“九大”召开。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瞅个空对毛泽东说:“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会打仗,官越做越小,现在日子不好过,建议主席过问一下。”   “谁?”毛泽东问道。   许世友说:“一个是王近山,一个是周志坚。他们虽然有错,但处理太重,应该恢复工作。”   毛泽东很干脆:“行啊,请恩来同志处理一下;处理他们的事情是严厉了一点,但不处理行吗?共产党员一当上官就忘记娘,这样下去是腐化堕落的开始;不过,你们哪个军区要他们﹖”   “王近山,我要!”许世友自告奋勇。   不久,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王近山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63岁。弥留之际,虽已神志不清,他还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毛主席指挥我到那里,我就到那里,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他的小儿子回答说:“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   “李德生带部队上去了,那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
5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与韶山亲友
热度 1 yuxin_9605 2013-9-4 00:38
诗曰:九州一统众归心,故旧亲朋喜上门。私讲人情公论理,高风亮节至诚真。    1949年8月,第四野战军南下湖南,第138师一部进入湘潭,韶山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们欢呼雀跃。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不少人奔走相告,高兴地说:“今后天下姓毛了!”抱有不少升官发财的幻想。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介绍求学读书。但是,他们被毛泽东一一劝了回去。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拎了两包韶山的干笋,赶来了中南海探亲,看望久别的堂、表兄毛泽东。他们来了,毛泽东特别高兴,兴奋地说:“多年不见了,我也很想念你们!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啊!”   当晚,毛泽东破例丢下了手上的工作,和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谈话,真是其乐融融,亲密无间。   两位弟弟先向毛泽东介绍了韶山的情况,说起不少他们都熟悉的人和事。毛泽东兴致盎然,问这问那,不时还传出爽朗的笑声。显然,离开韶山已整整22年的他对韶山的一人一事都十分关注,对那里的一土一木都是那么情深,赤子的桑梓之情犹然。他们畅谈到深夜,都没去休息的意思。李银桥忍不住去催了好几次,毛泽东还是意犹未尽,对李银桥说:“我们披着蒲席说家门,你就莫催了啰!”   毛泽东和他们谈了韶山毛家的祖先,谈起了自己幼年时在韶山的往事,三人一直聊到夜深。终于准备结束话题去睡觉了,谁知毛泽东却交代两位远道而来的弟弟说:“你们来了,在北京住上几天,还是早点回湖南去。”    哪有与亲戚一见面,就开口叫人家早点回去的?毛泽东官当大了,就不要穷亲戚,不近人情了?他没有让两位弟弟心里不愉快,接着就解释说:“泽连、云凤,我当主席了,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过去的皇帝一上台,亲戚朋友跟着沾光,鸡犬升天,亲戚当皇亲,喊国舅皇姑,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我们是革命者,不能搞打虎亲兄弟那一套,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工农劳苦大众,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福利。”    毛泽连、李云凤也是穷苦人出身,听了毛泽东的话不仅觉得很开眼界,也很顺心意。加上他们也听说了那些回到韶山冲的乡亲的一些话语,明白毛泽东的心思,毛泽连于是说:“哥,天下穷人是一家。你们的主义,我们很看好!老蒋搞腐败,垮台了。你们为穷人,为人民服务,得人心哩!”   “你们也要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接着教育他们说,“中国打了几十年仗,现在刚刚结束战争,需要恢复元气,医治战争创伤。这需要大家的努力,包括咱都在内。你们在老家种好田,多打粮食,支援国家,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也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连由衷地说:“哥,你站得高,看得远。我们没别的本事,按你的话,回家一定种好田。”   “哥,我们也要为人民服务!”李云凤也表态说,“哥在小时候就会写文章,家里人都说你啥事情都比乡里人站得高!”   毛泽东幽默地说:“你们听话,我就很高兴!”接着,他又说道:“我们都是亲戚,不能让别人说我毛泽东‘妙手着文章’,铁肩却不担道义啊!你们不当官,不要钱,还多打粮,为人民服务,我得感谢你们!”   一切道理,哥俩儿都懂了。   两人在中南海愉快地住了几天,到北京城看了看,算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然后就准备回湖南老家去。   临行前,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为他们每人做了一套新衣服。由于实行供给制,毛泽东吃用没有私物。李银桥于是叫工作人员小韩去管理科领了10斤块糖,准备让他们带回去招待乡亲们。小韩领了块糖回来后,结果被毛泽东看到,立即问道:“这一大包东西是什么?”   小韩告诉说:“是块糖。”   毛泽东知道是给毛泽连、李云凤带回去的,责问说:“拿这干什么?”   “叫他们路上吃,回家招待乡亲,好歹也好说到主席这里探亲一趟了。”   毛泽东生气了,很不高兴地说:“两个人在路上哪吃得了这么多?有两斤足够他们路上吃和招待人了,多余的送回管理科去!”   “这……”小韩有些不愿意。   “国家还很穷,不要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大手大脚。别人的家属来了怎么办?人人都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毛泽东耐心地说。   结果,两斤块糖,毛泽连和李云凤哥俩儿一人一斤,除了那身新衣服外,没有别的礼物了。在离开中南海时,卫士长阎长林派警卫战士金武森送他们去前门东火车站坐火车,并交代金武森说:“记住,为他们买好回湖南的火车票。”    这时火车站没有预售票制度,只售当天车票。这日早晨,金武森带着哥俩儿,各自拎着一斤块糖,坐着公交车很快就来到了前门东火车站。谁知买票的人太多了, 长队像长蛇阵似的摆得很长很长。金武森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就要排到售票口时,当日的车票全部售完了。无可奈何,他只好把两兄弟带回了中南海。   毛泽连和李云凤不得不再住一晚了。   金武森不行,第二天早晨,天刚麻麻亮,卫士长阎长林亲自出马送他们去火车站。结果,还是因为排队的人太多,站了老大半天的队,没到售票口,车票就又售完了。他只好把毛泽连和李云凤再次带回了中南海。   毛泽连和李云凤见警卫班连送两次都没走成,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自己到火车站去买票,于是对阎长林说:“阎排长,没想到来时容易,去时这么难。你们就别管了,我们自己走。”“我们都买不到票,你们自己咋走?”阎长林奇怪地问。   “我们住到火车站去。”毛泽连说。   “到火车站去住?”阎长林更是奇怪了。   “是呀!北京这么大,大白天排队,看来肯定买不上票。我们住到那里,连夜排队。不行,就多排他几天,我就不信买不上回去的车票!”   “我们警卫班负责送你们上火车,任务没完成。”阎长林说,“这票还得我们去买。”   “不再麻烦你们了!”毛泽连坚持说,“硬事只能硬法子解决。不住到车站去扎营,还是走不成。你们就别管了!”   “天这么冷,住车站会冻坏人的!”阎长林着急地说,“你们不能去住车站!”   可毛泽连和李云凤还是坚持要到火车站去“扎营”,劝都劝不住。其他战士们闻讯,一起围过来,七嘴八舌,劝的劝,拉的拉,好不容易才把犟骡子脾气的哥俩儿劝住。   当晚,阎长林把警卫班班长武象廷找过谈话,最后叮嘱他说:“武班长,明日你亲自到火车站送他们,一定要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武象廷接受“政治任务”后,心想自己要是再把人领回来,咋向主席交待?暗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把兄弟俩送走。于是,他来了“笨鸟先飞”。第二日天不亮,他就起了床,把兄弟俩叫上,然后一起顶着寒风,从中南海出了新华门,在街对面上了由西直门开往天桥的有轨电车。很快,三人在前门站下车,到达了前门东火车站。   武象廷先把他们安排在候车室里,然后说:“你们等着,我去排队买票。”    尽管这次来得比前两次都早,但当武象廷来到售票处时,还是挤满了旅客,熙熙攘攘。他按顺序排上了队。长长的买票队伍像一条长蛇,“尾巴”一直摆到了售票 处外面。排队买票的人们半天只能往前挪动半步。武象廷边移动着边想这次定要把火车票买上,再也不能让他们三回中南海了。他耐着性子排着队,随着“蛇阵”缓慢地移动着,从天不亮,到东方发白,又到太阳出来,就这样挪一挪,停一停,排了三至四个小时,才好不容易要到售票口了。看着在前面只有那么两三个人,武象廷心里念叨着,可不别轮到我就没票了啊!没想到,还没念叨完,只听见“啪!”地一声,售票窗口关上了。    武象廷一下就傻眼了,眼睁睁望着关掉的售票口,又气又急。怎么办?他不信自己排了三四个小时还搞不上车票,于是移动脚步,走到售票口,“咚,咚,咚”敲 开了售票口的门,对售票员央求说:“能不能售我两张票,只两张!有万分紧急事情!”还说了好多感谢的话。可售票员把脸一板,不高兴地说:“没票就是没了, 再说好话也不顶用。”   “唉!送走一个人咋就这么难啊!”他长叹一声,没办法了。   眼看只能把毛家兄弟再次带回中南海去了,武象廷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彩地回到候车室,把没买到车票的情况告诉了毛泽连和李云凤,对他们说:“回中南海去吧,无非就是多住上几天!”   毛泽连说:“已经连续三天买不到票,老来回跑,影响多不好。再回到中南海,还以为我们兄弟不愿意走哩!”   李云凤也说:“老麻烦你们警卫班的同志,太不应该了。”   “那怎么办?”武象廷问。   “你回去吧,不要管我们了!”毛泽连说。   “你们想咋办?”武象廷问道。   “我们就住在这扎营,连夜排队!”兄弟俩再次拿出了湖南人非要干成一事的骡子脾气。武象廷更为难了,突然觉得这样对待主席从老家远道而来的亲戚不行,想了一下,又对他们说:“你们再等一会儿,我还到售票口再问问,看能否想个别的办法。”   他来到售票口,再次敲开售票口,央求售票员说:“你能不能为我解决两张到湖南的车票,求求你啦!”   售票员还是回答说:“同志,求也没办法,没票了。”   好在,他还没“啪”地关掉售票口。武象廷灵机一动,便问道:“你们车站领导在什么地方?我要见一下你们领导。”   “你从这里往东走,走到头,有一个小夹道往北去,那里就是车站主任办公室。”售票员说,“你去找找主任,看他有不有解决的办法,我是没办法的。”   武象廷说声“谢谢”,抱着一线希望,顺着他指的路线,很快找见了车站办公室。—进门,他就大声问道:“哪一位是车站负责人?”   坐在办公桌前一位老同志问道:“同志,你有什么事情?”   武象廷难为情地说:“同志,有一件事本来不想麻烦你们,可实在没办法,不得不来请你们帮助。”   这位老同志倒是爽快地说:“我就是车站办公室主任。你有什么要紧事,就跟我说吧!只要我能办到,就可以帮助。”   “这事很难开口。按道理我不该来找你,可不找又没办法解决。”于是武象廷便把毛泽东两位弟弟为回湖南老家走了三次三次都没买到票的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说:“实在是没办法,所以只好请你帮我买两张车票。 ”   主任听了后,满口答应:“你咋不早说!”随即一个劲在武象廷身后搜寻,又问道:“人在哪里呢?”   “在候车室里等着呢,他们已经等五六个小时了。”   “你快去把他们请到这里来,不要叫他们再在候车室了。”   武象廷正要转身去叫他们,车站主任还埋怨说:“你这个同志,咋不早说呢?这点事好办,你把他们交给我,保证把他们安全送回湖南。”   武象廷把毛泽连和李云凤领到了车站办公室,又把毛泽东出的买票的钱给了主任,说了一些感激的话,终于把毛泽连和李云凤送走了。   这项“政治任务”完成了,武象廷回到中南海后却始终不敢把这件事如实告诉毛泽东。因为警卫员们都知道毛泽东不允许让亲戚甚至身边的工作人员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如果工作人员“走后门”,肯定要挨批评,并且还要写检讨。   尽管武象廷、阎长林等人没说,这件事情后来还是从车站这边传出去了。一位当初从国民党阵营起义过来的将领听说此事几乎是不相信,说:“毛主席的亲戚来北京,回老家竟然排了三次队都买不到车票,连送两次都没走成。这听起来好像是一则笑话啊!”   “可事实就是如此啊!哥俩儿差点就到火车站扎营啦!”武象廷说。   “蒋介石的孔二小姐在撤离重庆时连狗都带上了,同样的事情,却是天壤之别。得天下失天下,不能不说是老天之意啊!”老将军由衷地说。   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和他的亲友们没沾任何的便宜,没有国舅,也没有皇姑,种田的照样种田,教书的还照样教书,在他的亲朋好友中没有人的工作、地位有所变化。
5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韶山感言寄语!!
热度 2 zjx 2012-10-16 00:39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韶山感言寄语 作者:毛雨时 夏佑新 现在有人想否定毛主席,我不来不行,来了就是一个表示。天下还是他为首打下来的嘛!…… 同志们,你们好!在这里工作,你们应该感到光荣!……到了毛主席家里,要认真看看,他一家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杨尚昆: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于韶山(时任国家主席) 瞻仰毛主席的故居,给了我无限的鼓舞和教育,我们将进一步地作好我们的工作。 ——伍修权: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八日于韶山(时任外交部副部长) 主席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实现民族解放和劳动人民解放的旗手。 ——徐特立: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于韶山(中共中央委员、曾是毛泽东老师) 来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满足了多年的愿望,十分高兴,永志不忘。 韶山冲里览风物,霭霭青松赤壤嵌。 清水池塘旁茅舍,鸢飞鱼跃竹万竿。 农村潜力真伟大,中国革命属发端。 湘赣两省典型多,星火燎原豹一斑。 ——陈毅: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于韶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 门外双塘贮白水,宅旁层岭植青松。 风和日丽春游快,土壁茅檐剑气冲。 —— 董必武:一九五九年三月三日于韶山 毛主席为劳苦人解放读书,写了劳苦人求解放应读的书。 —— 董必武:一九五九年三月三日于韶山 山不在高,有宝则名;水不在深,蕴珠则澄。岑同苔异,人杰地灵。鲁之尼山,粤之翠亨,以拟韶山,差可比伦。 —— 董必武、聂荣臻:一九五九年三月三日于韶山 毛泽东的贡献无限伟大,人人赞扬,今天我们的幸福全是党和主席的恩惠。 ——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一九六〇年一月四日于韶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 毛泽东的伟大思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赐给我们的幸福,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帕巴拉?格列朗杰:一九六〇年一月四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生长在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故乡的中国人是何等的幸福啊!主席的思想博大精深,是可学而不可及的,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永远做毛主席的小学生,努力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吧。 ——胡愈之: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韶山(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主席,我看你来了!……毛主席一家是伟大的,今天到了毛主席家里,你要好好学习。我们不能忘记了主席,以后你每年都要来看看他老人家。你要记住呵,不要忘记了。 ——罗瑞卿:一九七七年二月六日在参观韶山时对女儿说(国务院副总理) 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习仲勋: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于韶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别的什么人物几十年、百把年就过去了,人们的印象不深了。毛主席不同,一万年以后人们还要传颂。只要中国存在,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就存在,韶山就有人来瞻仰! ——刘澜涛: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于韶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瞻仰毛主席故居,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得以实现,心情特别兴奋!毛主席的音容笑貌,丰功伟绩,使我深切怀念。永远坚持和发展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对毛主席的最好怀念。 ——刘澜涛: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于韶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中国,毛主席不仅仅教育了咱们这一代人,其中当然包括我在内,对后一代、后几代也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今后仍然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薄一波: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九日于韶山(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毛主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他的贡献,他的才华,他的诗词和书法,到目前为止无人可比。 ——王任重: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七日于韶山滴水洞(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像毛主席这样的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的认识会越来越深。至于晚年有错误,但哪一个人一生中没有错误呢? ——邓力群: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于韶山(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现在有人想否定毛主席,我不来不行,来了就是一个表示。天下还是他为首打下来的嘛!…… 同志们,你们好!在这里工作,你们应该感到光荣!……到了毛主席家里,要认真看看,他一家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杨尚昆: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于韶山(时任国家主席) 韶乐已停尚有村,群林尽染吊英魂。巍然勋业兼文采,功过千秋有定论。 ——胡绳: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于韶山(时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韶山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阵地。以后来这里参观的人会日益多起来。大家都来学习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思想,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有希望。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一切工作的指针,决不能丢,要教育千秋万代传下去。 ——廖汉生:一九九〇年六月于韶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毛主席一家牺牲了六个亲人,真是了不起。要经常运用这些材料,对今人和后人,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江泽民: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一日于韶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毛主席的恩情,不要忘记毛主席。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咱们怀念他,要纪念他,继承他的遗志,继承他老人家开创的事业,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曾庆红:二〇〇三年五月十四日于韶山(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确实来之不易。作为后来人,我们一定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 ——胡锦涛:一九九三年六月三十日于韶山 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深受教育。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习近平:二〇一一年三月于韶山
3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22:03 , Processed in 0.043121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