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深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国家部委应该支持雄安新区的发展
稻草 2017-4-5 09:10
深圳特区成立以来,国家各大部委对深圳特区有大量的扶持政策,一些部长、副部长和司长、处长们都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在深圳做项目,正干得红火。这些人权力在握,国家要它们来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恐怕是困难的,就算支持也是表面的,暗地里是反对的。 深圳过去近四十年,享受了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太多的优惠政策,应该是回报国家的时候了,国家应该中止对深圳的优惠政策,转移到别的需要扶持的地方,老这样扶持下去是不对的,也不利于深圳正常的发展。 因此,国家应该对部委干部进行交流和调整,确保雄安新区的建设顺利进行。 吕文科 - 樱桃好吃树难栽.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深圳不宜设股票交易市场
稻草 2016-12-5 18:47
金融市场要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不能过度发展,因此,中国应该是只建两个股票交易中心,即常规股票交易中心和高级股票交易中心。具体建设可以考虑: 一、常规股票交易中心。这个是风险较高,创业型企业较多,企业在这个市场成长起来后,公司回购部分股票,升级到高级股票交易中心,投资者也可以出货,可以得到相应红利。全国设一个,建设在上海市。 二、高级股票交易中心。交易利率不高,但企业都比较优质,适合长期投资,这应该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主力市场,保证散户的长期利益,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这里。要有相应的文化机制,和法律保障,确保这一市场是中国股市的主市场。无论是高级市场还是常规市场,都是中国货币市场的风险市场,投资者要谨慎入市。全国设一个,建设在郑州市。 郑州作为中国的腹地,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股票市场设立在郑州更能够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深圳、香港可以作为其市域内的金融区域中心。深圳在中国没有地理优势,香港是资本主义,没有制度优势,地理位置也比不了郑州,故只作为香港区域金融中心,面向国际资本主义发展。 上海乐团管弦乐队 - 共产党员.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资本家的论坛天天开公有企业论坛无人开
稻草 2016-11-24 08:36
资本家开的经济论坛从年头到年尾,几乎月月有。 什么东北、河北、海南、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资本家振兴论坛月月开,基本路线就是向公有企业开炮,向政府开炮,让政府完全不管私有企业,只无偿资助、无条件 政策 支持私有企业,以便进一步发展私有企业。 按照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公、私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主导,私有经济为辅助的制度要求,中国资本家搞一搞资本论坛也无可厚非,但公有企业论坛缺位,无人谈振兴这就很不正常了。 什么时候也开开公有企业振兴论坛,让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占据主导,那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开始 回归 了。我们常说的制度自信,要落实在行动上,如果只是嘴巴说说,那也就是叶公好龙了。现在的所谓专家学者仍然是私有化那一套,言必称西方经济,还有军事学者也言必称西方的武器主义,绝口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战争优势。 中国的公有企业也对国家和集体缺乏基本的尊重。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后,它们 仍然 不思进取,埋三怨四。这也难怪,它们以前是独立王国,银行、保险、证券、电信、电力、石油等等国有企业,以及各级省、市、县、乡属企业的领导们,人人都是土皇帝,占着公家的,享受为私人的,从来不思报答国家和集体这个出资人,从来不思回馈人民。事实证明,这些公有企业的领导人并没有在十八大后有所改变,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反腐好象把它们给忘记了,没有抓几个,抓了的也是查政府官员时带出来的,实际上公有企业的领导是官僚主义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腐败人之一。 然而,中国公有企业要实现创新驱动,就要搞好组织建设,组织建设的基础却是人。这些公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经过近五年的实践表明,它们是一伙顽固的官僚主义分子,是改造不好的。它们必须要被撤换掉,就算随便提拔一些有创新活力的年青人也比现在的这些人强百倍。 如果说人的问题不解决,中国公有企业的创新驱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改革开放推动发展也只能是倒退,而不是前进。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88个地级市九成亚健康发展 上海深圳获评健康
稻草 2016-10-1 09:11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昨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2015年,全国288个地级市中,共有28个城市处于相对健康的发展,“亚健康”城市占全国城市九成以上。   为了检测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状况,课题组首先从全国层面测算了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5项指数的中位数,再将每个城市的具体指标与之比较。若某座城市的5项指标均高于所有城市的中位数即达到中等以上发展水平,则可视该城市的发展状态相对健康,否则视为亚健康。   按照上述标准,全国城市分为健康和亚健康两类。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共有28座城市处于相对健康的发展状态,包括:深圳、上海、佛山、苏州、杭州、宁波、广州、长沙、绍兴、东营、无锡、厦门、镇江、中山、温州、扬州、龙岩、岳阳、福州、滨州、湘潭、大庆、西安、昆明、株洲、潍坊、泰安、银川。   部分综合排名靠前的城市,由于环境健康指数低于全国城市中位数,未能列入健康城市行列。总体来看,当前全国288个地级市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不到十分之一,亚健康城市占全国城市的九成以上。   从全国层面看,目前我国城市管理依然相对滞后。以经济指数排名前50位的城市为例,其健康管理指数低于中位数的城市占了近一半。蓝皮书指出,当前阶段,城市管理效率不高和城市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短板”。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硅谷VS纽约: 为什么互相看不惯?
MingHao 2016-2-28 09:56
今天是周末,全球君为大家带来的神吐槽,是关于北美创业圈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 和北京上海深圳各成一派类似,美国的创业帮,也围绕东海岸和西海岸聚集成两大阵营;两大阵营的核心,当然是西海岸的 硅谷 (Silicon Valley, 昵称SV) 和东海岸 纽约 (昵称大苹果)。同样是创业狗,硅谷的CEO和纽约的CEO,据说互相并不是那么待见;甚至两地的风投,风格也是迥异。 于是,全球君吐血召集北美记者站(感谢纽约,费城,三藩的志愿供稿人和全体志愿供稿人家属 ),为大家整理问答又严肃八卦了下面这个让很多圈外人莫名其妙的问题:那就是 硅谷君 VS 纽约君:你们为什么互相看不惯? First of all, it's how you dress 首先是衣着 每当有人在 Yahoo 和Quora (知乎的祖爷爷) 上问,我带着商业计划书,要见投资人了,应该穿成什么样子的时候 纽约客的典型回答是: “Well, you don't have to wear business formal, but feel free to wear a suit, or business pants + button-down shirt" - A New York based VC "好吧,你一般不用穿的很正式,但如果想穿个西装也没人会笑你。你可以试试西裤+扣上的衬衫... ” - 某纽约风投 “It's New York. You can't afford to be sloppy. No one will take you seriously if you dress like Mark Zuckerberg - unless you ARE Mark Zuckergerg" - Celebrity Blogger “这里是纽约喂!你不能邋邋遢遢的。没人会理你的如果你穿的像Mark Zuckerberg (注: facebook创始人CEO) - 除非你就是Mark Zuckerberg” - 著名博主 来自硅谷的回答则是: "You get laughed at if you wear a suit around Silicon Valley" - Stanford MBA 你在硅谷穿个西装走一圈试试...一定被人当2B笑死 - 斯坦福MBA “Truth is, as long as you're wearing pants, I don't really care what you wear" - A renowed VC in SV 只要你丫穿了裤子,我才不管你穿成啥样!- 某著名硅谷VC 总结一下,纽约客觉得,穿的人模狗样去见投资人似乎不会错。而硅谷CEO,从神一样的乔布斯开始,就是走居家风的,所以穿西装在硅谷就是2B的象征。 那互相看不惯是必然的。备受网友垂青的小札(Mark Zuckerberg), 曾经穿着Hoodie去纽约见投资人,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有一张广为流传的新闻照片,就叫 “小札穿着Hoodie去敲钟”。大家再次感受一下... 小札心声如下图所示: Then, it's what you do 其次是行业 相比纽约的多元化,北美最经典的吐槽贴之一,莫过于硅谷的Tech一波流。在硅谷,无论做什么的人,最后都会洗脑成做Tech的,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硅谷的基因就是高科技,另外一方面实在是匮乏其他行业的创业氛围。 "Success in NYC is less one dimensional than it is in Silicon Valley. You can be famous and successful in music, art, fashion, law, finance, and of-course in tech; whereas in SV, it's ALWAYS about tech" - A seasoned angel investor 在纽约,成功是更加多元化的,你可以在很多领域成功比如音乐,艺术,时尚,法律,金融,当然还有高科技。在硅谷.....还是专心搞高科技吧” - 一个资深天使投资人 那如果纽约客去了硅谷创业村会怎样呢? “A talented musician went west coast to promote his own album. He rented anapt in Silicon Valley. Sixmonths later he came back to New Yorkwith noCD sold, and started to write his new song in JAVA" 一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去西海岸推广他的专辑,他在硅谷租了个房子.....六个月后他回到纽约,并没有卖掉一张CD,然后开始用JAVA写他的新歌 或者反过来.. “A google engineer visits his younger brother who's a Goldmaninvestment banker in New York. Afterlearning abouthisbrother's newly founded hedge fund, he appears to be very surprised and says well, are youtrying to figureout how to run aREALstart-upbytrying this first?" 一个谷歌工程师去看他在纽约高盛做投行的弟弟。当他听说弟弟年纪轻轻就辞职创办了自己的对冲基金时,他表现的非常吃惊。他接着问:你是不是想先从熟悉的金融行业开始练手,以便将来可以真正的创业?(言下之意,不做Tech也能叫创业? LOL ) 对此,著名脱口秀艺术家,资深段子手,讽刺漫画家 Sarah Cooper 直抒胸臆如下: 正因为硅谷的Tech文化如此彻底,以至于一直被纽约人民,冠以Tech nerd名号,嘲笑他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 纽约人民票选出来最喜欢的,表现硅谷 Tech Nerd 的呆萌段子之一.. 我听说氧气(Oxygen)和 镁(MaGnesium )要出去约会了,我觉得这简直就是 O M G (小编:好冷...) Lastly, Ambition andRealisim 最后:野心和现实主义的互嘲 美国的政治气候,在东海岸和西海岸也是很不同的。相比总体有些偏保守的东海岸,西海岸的自由化和反权威,也体现在了创业这件事儿上。 简单而极端的说,西海岸受到自由化主义思潮影响,卖的是梦想,颠覆,改写行业规则,改变人类历史... 东海岸卖的是现金流预测,现金流预测,现金流预测。 所以硅谷和纽约的VC和创始人,自然也就各花入各眼了。 先看一个知名风投合伙人的点评(应本人要求匿名) "West coast founders are typically bigger dreamers, very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a solid, grounded, viable monetization plan" “西海岸的创业者常常是梦想家 - 梦想是如此的大,以至于他们在勾勒这样的愿景时常常牺牲了对变现能力的思考时间” 他继续评论到: "For the NYC founders I have met, nearly all of them have a viable business strategy involving them making money from day one. Not a lot of money. But Something." 我见过的纽约的创业者,通常伴随着商业计划书,有一个从第一天开始就准备赚钱的计划 - 不一定是很多钱,但是总有一些法子!(养自己) 所以,可以想象,当硅谷和纽约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错位碰撞的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就会发生! 请看以下来自纽约某名校毕业的MBA的神吐槽: "AColumbia MBA and a Stanford MBAmeet at a VC-backed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in SV. TheColumbia MBA passionately presents a 150 page plan including prototype design, business model, competition, monetization plan, even a DCF. He gets lukewarm feedbacks from judge." “一个哥大MBA 和 一个斯坦福MBA 在硅谷的一个创业大赛相遇。哥大MBA先讲。他激情四射的讲了150页,从原型,商业模式,竞争形态,变现能力说了个透,但评委反应平平” The Stanford MBA gets on the podium, lowers his voice levelto that of awhisper and says - "I'll revolutionalize what he said" . Hewon.“ “斯坦福MBA来到话筒前,压低嗓门,用几乎窃窃私语的音量说:我会彻底颠覆他说的一切 。 他立即赢得了比赛。” 请看以下另一个该大学MBA的神吐槽: A Stanford MBA started his own firm in Silicon Valley and hired aColumbiaMBA as CFO.One day he looks outside of his windowto the parking lotand suddenlygets excited" 一个斯坦福MBA在硅谷创业做了CEO,并聘请了一个哥伦比亚大学MBA做CFO。有一天,CEO看着窗外的停车位,突然就兴奋了起来 Hecalls hisCFOin and tells him about this newAPP that the company can develop to revolutionalizeparking for2 hours." 他激动把他的CFO拉进来,开始描述如何开发一个新的APP,来彻底颠覆停车这件事...他足足讲了两个小时. Finally he asks his CFO,pointing to the parking lot"So there - you see what I see?". The CFOhesitates,gazingat same the parking lot andfinally says "well John, I think you car just got stolen..." 最后,他激动的指着停车位,问CFO - 那你看到这宏图伟业了吗?CFO 有点迟疑的回答道,“好吧John,我想你的车刚被偷了..."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深圳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稻草 2016-2-4 09:20
深圳作为一个中国私有化的实验田,已经失去了时代的意义。它的时代已经远去,因为中国继续私有化,无非是找死!也就是说公有经济全面垮台, 共产党将失去执政基础, 中国人将一盘散沙,中国分裂, 彻底垮台, 一切清零, 亡国灭种, 中国变“中东”,合了美国的意,合了中国资本集团的意,合了中国官僚主义的意。 深圳引入了私有经济,有正能量的一面,但它的负面作用,远远超过它的正面作用。黄、赌、毒、诈骗、作假、山寨都是深圳出品;自私自利,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组织丧失,腐败成风,两极分化,黑恶横行,法纪堕落, 否定党的领导 都是深圳的样板效应。 深圳的开发区模式给中国经济环境造成了致命的破坏,雾霾遍地,污水横流, 污染成灾 ;使大量企业 重复 建设,重复投资,这个开发区圈一块地,那个开发区圈一块地,而它的市场就那么一点,企业主业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发展,而是最后发展成一个地产公司,这样的圈地运动,搞得全国遍地开花,遍地成灾;使人财物流动极端化,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大量农民工导致的留守儿童让中国失去了亿万的少年儿童正常心灵的成长,埋下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严重隐患。 直面时代,直面中国的现实,深圳作为一个私有化的符号,已经划上了句号。 Frédéric Chopin - Nocturne No.2 In E Flat,Op.9 No.2 - 纯音乐版.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深圳凭什么不给建设者解决户口?
热度 1 稻草 2015-12-25 08:24
2014年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万人,增长1.4%。其中户籍人口332.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户籍人口745.68万人,占比重69.2%。 这种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人数,严重倒挂的人口结构,是深圳市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它把大量为深圳自身奉献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而让户籍人口成了特权阶层盘剥者。深圳与上海北京不同,它不存在什么发展的历史积淀,是从一个小渔村,通过中国政府的政治政策把全国的钱投入到深圳,搞的一个政治形象工程。它的诞生与它的发展是同时的,它理应为建设它的广大建设者,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也就是这些建设者本身就是这个城市诞生的开创者。 人们看得见的事实是,深圳象一个恶魔,吞噬着建设者的劳动力,却不愿意为它付出应有的城市责任,这样的城市不但缺德,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毒瘤,必须彻底动手术,给割掉这些毒素的源头,还深圳广大建设者一个起码的做人尊严。 Charlie Puth、Kehlani - Hotline Bling.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新馨向荣】南国花朵与香港机场大道
热度 12 xinsheng 2015-7-27 00:16
【新馨向荣】南国花朵与香港机场大道
周末有点闲,搂草打兔子,继续清硬盘晒照片。 这组照片拍摄影于去年中国行的深圳和香港游,算是《中国行》系列的拾遗。 一)南国花朵 1) 2) 3) 4) 5) 6) 二)香港机场大道 1)通往机场的香港青马大桥 2) 香港机场隧道
个人分类: 新馨向荣|640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新馨向荣】中国行(10)-- 深圳荔枝公园
热度 11 xinsheng 2015-2-10 08:08
【新馨向荣】中国行(10)-- 深圳荔枝公园
每次回国,都以为可以抽点时间到深圳各大景点走走看看。结果,时间总在不知不觉间溜走。这次也是如此,到了离 开深圳的前一天,口袋里还有两张朋友送给我的东部华侨城门票没用呢。老友闻讯,自告奋勇说请假一天陪我跑一趟。无奈,濛濛细雨,寒意侵人,我实在不想在长 途飞行回美之前过于劳累,打起了退堂鼓。朋友甚是贴心,说不如就近市区走走逛逛。也是,多少年没在深南大道压马路了,好,就约在深圳大剧院见。 我从地铁站出来,有点蒙了,大剧院够大的,没约定具体的位置,怎么接头?掏出手机,拨号、接通,身后右侧立马传来他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 回头一看, 果然就是他,就像他知道我会从那棵树旁经过似的,坐在树下抽烟等我呢,巧吧?! 大剧院一带是90年代乃至00年代初期深圳的文化中心区,旁边有个荔枝公园,深圳最美的文化公园。自自然然的,两人信步走进了荔枝公园。 荔枝公园原本是一片老荔枝树林和一丘低洼稻田,始于 1982 年,深圳政府在这挖湖建亭、铺路筑桥,修建公园。 90 年代中后期离开深圳的时候,荔枝公园仍然比较简陋,公园内以荔枝林和荔香阁为主要景观,荔 湖水质欠佳,周边杂草重生。到如今,经过 30 多年的 精心打造,亭阁水榭、小桥花廊、柳岸竹径、奇石怪 桩,早已成就了集传统园林与现代公园于一身的荔枝公园。在我看来,深圳荔枝公园不仅可以与惠州西湖媲美,在环境优雅、闹中取静方面跟纽约中央公园有一比呢 1) 亭阁水榭 2) 曲径通幽 3) 小桥花廊 4)倒影成趣 5)垂柳婀娜 6)荔树成荫 7. 翠竹飘曳 8. 槟榔挺立 9. 林间起舞 10. 树上网游 荔枝公园一游的次日,我踏上了返美归途。记录至此,我的《中国行》也已经出到第10集,十全十美啦。
个人分类: 活动报道|2263 次阅读|40 个评论
分享 【新馨向荣】中国行(6)-- 莲花山上看深圳
热度 10 xinsheng 2015-1-31 10:24
【新馨向荣】中国行(6)-- 莲花山上看深圳
这 次回国在深圳逗留的时间比较长,盘算着那天有空就上莲花山等地走走看看,顺便“扫街”。 无奈深圳变化太大,洋插队回城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没有地图寸步难行呢。 巧得很,老友约我到莲花山附近的贵宾楼吃午饭。不客气地,我跟她说:"呆会领我去买张地图,我想下午自个摸路上莲花山。" 她闻言哈哈一笑:“书城就在附近,书城顶层平台跨过红荔路一直延伸至莲花山南麓。咱们吃完饭就领你去。” 上得书城顶层平台,只见那平台大道 宽敞笔直, 南接深圳市民中心观光平台, 北连郁郁葱葱的莲花山麓,沿途还摆满形态各异的杜鹃盆景。好一个拍照的绝美景点啊!念及朋友下午还得上班,赶紧让她先行离开,我则优哉游哉的赏景拍照啦。 1) 市民中心好气派 2) 莲花山麓遥相望 3) 小平当年圈个点 4) 鲲鹏展翅九万里 5.) 杜鹃花开火样红 6.草绿楼高千般好 7. 高楼林立似天梳 8. 日新月异是鹏城 (点击看大图)
个人分类: 活动报道|193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符凡迪—《我的深圳故事》
热度 7 Chi202 2014-1-21 13:02
我卑微 每天街头流浪中自强 我饥寒 总能感受世人的善良 我相信 有很多美好在世界上 我梦想 梦想为它歌唱 天为被、地为床 我习以为常 黑夜里 点点繁星把希望照亮 我相信 黯淡的人生也能发出微光 我努力 努力中坚强 朋友 你鼓励的掌声 永 存在我心灵最深处 朋友 你默默的关注 是我一生的财富 祈福 那心中的梦 http://video.sina.com.cn/v/b/109837243-2027444967.html
4453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1 20:40 , Processed in 0.034992 second(s), 1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