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在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湖南娄底医生集体抗议私有化:紧跟共产党走,不当资本家的狗(图) ... ...
稻草 2016-7-26 21:49
公立医院绝对不能搞公私混合,公是公,私是私。谁搞谁就是欺骗人民,谁就是自取灭亡,它必将是人民的敌人! 紧跟共产党走,不当资本家的狗! 作者:院长在线 紧跟共产党走,不当资本家的狗! 7月24日,湖南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了医护人员因反对“改制”而发生的集体活动。并打着“紧跟共产党走,不当资本家的狗!”的标语。 娄底人民医院反私有化纪实!7月24日,湖南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了医护人员因反对“改制”而发生的集体活动。 据了解,当时医院门口,数十名医护人员拉起了横幅,喊起了口号——“谁主卖市一医院,谁就是千古罪人”“医院的出路由职工自己决定”。随后,医护人员又转移到了马路上和市政府门口,口号也喊得更响亮。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根据网友爆料:当时医院大厅里围满了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医院的门诊大厅外还挂上了“堂堂正正做医院主人,坚决不做资本家的走狗”的横幅。不仅如此,医院大厅内“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反对引入民营资本创三甲,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自愿签名墙”上,已经写满了医护人员的请愿签名,而大厅内部,也一片嘈杂。 湖南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了医护人员因反对“改制”而发生的集体活动。并打着“紧跟共产党走,不当资本家的狗!”的标语。据参与活动人员介绍,“医院在运行良好的状态下,被政府强行改制,将医院卖给了众一集团。”“为了反对医院引入民营资本,医院数百名职工无奈采取自愿签名,表明心声反对医院私有化改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为涟钢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在运行良好的状态下,被政府强行改制,将医院卖给了众一集团。”据参与活动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反对医院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医院数百名职工无奈采取自愿签名,表明心声反对医院私有化改制。”医院的另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娄底现在只有这两家三级医院,希望医院能对得起人民医院这块牌子,希望国有资产不流失,希望周边的群众能安心看病。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出租车国有在线平台
热度 2 稻草 2016-3-14 10:43
国家建设一个出租车、租车、代驾等的在线管理平台,收取合理费用,让老百姓获得低价服务,让车主个人获得相应的利益,淘汰资本家,全体老百姓共同致富。这就是国有企业缺位的地方,它必须要占有行业的基础地位,主导行业。
19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庞继景博士 《基因治疗有望3年内攻克5种眼病》
热度 2 天涯过客 2015-8-19 08:01
庞继景博士 基因治疗有望3年内攻克5种眼病 2008-9-16 14:50:01 中华眼科在线 庞继景博士1988年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语医学专业(68期17班)毕业后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讲师。1994年1月赴日本帝京大学病院眼科临床研修1年。同年底以全校最好成绩考入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眼科博士课程。并于1999年获医学博士称号。随后赴美国奥克兰大学眼科研究所,在所长Dr. Janet Blanks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间建立了视网膜遗传病的动物模型和不同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在小鼠视网膜不同层面的表达等工作。2001年开始任美国奥克兰大学眼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日前,在中国医科大学《视网膜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学术报告会上,来自世界著名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眼科的庞继景博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2002年应世界知名视网膜基因治疗专家,Dr. Hauswirth 邀请转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任眼科(研究系)助教授。主要通过发现和研究自然产生的,和人类视网膜疾病具有共同致病基因的小鼠动物模型来研究基因疗法治疗人类视网膜疾病的可行性。 近年来,在世界著名基因治疗研究中心—腺相关病毒 (Adeno-associate virus) 的发源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及眼科这个 良好大环境下,在腺相关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世界著名视网膜基因治疗专家郝斯沃施博士(Dr.Hauswirth)的大力支持下,庞继景博士通过腺相关病毒导入的基因疗法,成功治愈了由小鼠不同基因突变造成的视网膜不同部位的多个遗传疾病。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色盲病人的临床基因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2006年间,庞博士通过小鼠动物模型首次证明:如及时治疗,用基因治疗手段可以根治由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失明。最近相关研究已成功应用于由RPE65基因突变造成的雷伯氏先天性黑蒙(LCA2)病人。 近年来,庞继景博士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近百篇研究所得。其中近30篇发表在自然医学等主流杂志。曾经负责或参与十几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现为多家专业杂志编委或审稿人。获H Talmage Dobbs 眼科贡献奖(Emory University, 2003)及包括以 Robert P. Burns 博士(密苏里大学,2005)命名的多个客座教授 及顾问称号。 庞博士自2004年以来开始与国内眼科界进行合作研究。曾经多次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广州中山眼科中心,上海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上海新华医院,温州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郑州大学进行讲学及学术交流活动并任国内多所大学及眼科中心教授,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为让更多的中国眼科医生了解视网膜基因治疗的原理及新进展并进而在中国进行人类视网膜疾病的基因筛选及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临床前期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2008年7月初举行的上海国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高峰论坛上,庞教授在‘视网膜基因治疗的新进展‘报告中透露,佛罗里达大学眼科的研究小组及其合作者有望在3年内完成5种眼科视网膜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临床实验,为患有这些眼病的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提供了希望。 这5种眼病分别是:雷伯氏先天性黑蒙(RPE65基因突变造成)、全色盲 (CNGB3基因突变)、视网膜劈裂症(RS-1基因突变)、某些 特殊的性连锁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s disease(ABCA4基因突变),其中前三种眼病有望在2年内完成临床实验,后两种也有可能在3年内完成。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眼科医院及综合医院有意进行相关病人的基因检测及临床前期研究工作。 庞继景教授说,采用注射RPE65基因药物的方法治疗雷伯氏先天性黑蒙在美国及英国已经有成功的病例,他所在的研究小组目前也在进行类似的临床实验。并有望在今年9月中旬于成都举行的国际视网膜研讨会上进行报告。另外在预定今年9月下旬于北京举行的第18届国际眼研究大会上,有关应用基因疗法治疗全色盲的临床前期研究结果也会在他主持的专题会议上进行讨论。 眼科界一直认为,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是最近医学上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也代表了今后眼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疑难眼病,特别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通过基因治疗取得突破。 http://www.cnophol.com/med/200809/med_28696.html
个人分类: 秀才闭门造车|7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文学与牛
热度 3 稻草 2014-11-27 00:14
文学与牛 莫言   荣获了《小说月报》奖,十分高兴,但听说要写“得奖感言”,又十分犯愁。真是得奖不易感言更不易;不易也要写,为了这个我盼望许久的奖。      记得当年汪曾祺先生到我们班上来讲课,开首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六个大字“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当时是说过的,但话的意思还明白。谈到文学,连汪先生这样的大家都说没有高论,如我这般蠢货,只怕连低论也不敢有。不敢有也得有,因为我的《牛》得了奖,因为我很看重这个奖。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得了奖不能忘了我放过的和我追过的那些牛。一谈牛,就难免谈到所谓的“童年记忆”,一谈到“童年记忆”就难免遭人耻笑,但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只要一耻笑我,就跟对牛弹琴差不多,因为他们的话都是文学理论,而文学理论我根本就听不懂,不是装糊涂,的确是不懂,有好几次我想冒充一下阳春白雪,不懂装懂一下,结果弄巧成拙,让人摸到了我的底细,就像让贵州的小老虎摸到了驴子的底细一样。      我童年时期,正逢“文革”,大人垂头丧气,小孩子欢天喜地。我们那时的一个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吃过晚饭后到旷野里去追牛。当然是月亮天最好。大人们点着马灯在大队部里闹革命,四类分子趁着月光给生产队里干活,我们趁着月光在田野里追牛。那时候,就像我在《牛》里写的那样,牛是大家畜,是生产资料,偷杀一头牛是要判刑的,但生产队里根本没有饲草,革命时期,明年的生产谁还去想?就把那些牛从饲养室里轰出去,让它们去打野食,能活的就活,活不下去就死,死了就上报公社,公社下来验尸后,证明是自然死亡,然后,就剥皮卖肉,全村皆欢。当然最欢的还是那些正在掌权的红卫兵头头,这些杂种,比正在挨着批斗的支部书记、大队长还要坏,死牛身上最好的肉都让他们吃了。现在想想,这也是应该的,当官如果没有好处,谁还去当?我们一帮孩子,吃罢晚饭,等到月光上来,就跑到田野里,追赶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牛。“文革”期间,地里不但不长庄稼,连草也长得很少,牛在光秃秃的田野里,吃不饱,学会了挖草根啃树皮,还学会了用蹄子敲开冰河饮水。我们在月光照耀下开始追牛,起初我们不如牛跑得快,但渐渐地牛就不如我们跑得快了。我们每人扯住一条牛尾巴,身体后仰着,让牛带着跑,举头望着明月,犹如腾云驾雾,有点飘飘如仙的感觉。那些老弱病残的牛,很快就被我们给折腾死了,剩下的那些牛,基本上成了野牛,见了人就双眼发红,鼻孔张开,脑袋低垂,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对这样的牛,我们不敢再追了。后来又出了一个谣言,说是有几个刚死了的人的坟墓让这些野牛给扒开了,尸体自然也让这些野兽给吃了。牛野到吃死人的程度,离吃活人也就不远了。因此我们的追牛运动就结束了。这个时期,中国基本上没有文学。      “文革”结束后不久,人民公社就散了伙,先是联产计酬,紧接着就是分田单干,家家户户都养起牛来,牛的身价猛地贵了起来。人民公社时期说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根本不当东西的牛,重新成了农民的命根子。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      90年代以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农民对种地失去了热情,年轻力壮的人,大都跑出去打工挣钱,村子里的土地,多被大户承包,再加上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林果的增加和粮田的减少,牛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逐渐成为历史。现在农民养牛的目的,基本上是养肥了卖肉,社会的商品化,改变了牛的历史地位,农民与牛的感情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常常诅咒那些杀牛的人,说他们死后不得好报,现在,杀牛跟杀猪一样,成了司空见惯之事。这个时期,我们的文学也失去了它的神圣和尊严,文学创作,也正在变成一种商品生产。      我马马虎虎地感到,几十年来,牛的遭遇与文学的遭遇很是相似,农民的养牛史,活像一部当代文学史。我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我的“研究成果”,太下里巴人了嘛!我也想阳春白雪,但学不会,只能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最后,我想说,搞文学的同志们,不要悲观,更不要绝望,科学无论如何发达,农民无论怎样变化,为了耕田而被饲养的牛还是会存在的,因此纯粹的文学还是会存在的。我想《小说月报》之所以奖励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这篇小说写得有多么好,他们奖励的是我这种为了耕田才养牛的精神。
个人分类: 娱乐转帖|358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记者问中国出兵钓鱼岛怎么办 奥巴马苦笑!
热度 2 wx1wx2 2014-4-24 22:17
Voice 记者问中国出兵钓鱼岛怎么办 奥巴马苦笑:无法回答 时间: 2014-4-24 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