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如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如何

相关日志

分享 如何修炼 致一颗精致而追求卓越的摄影心(转帖)
热度 17 铜山 2014-10-26 19:04
转帖 《如何修炼 致一颗精致而追求卓越的摄影心》 作者:细草 做摄影分享课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影友问我同样的问题,大概意思就是如何拍好照片,学好摄影,我常常不知如何系统地回答。 于是打算以此文系统回答一下这样的问题,当然,也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首先,你要了解摄影如何修炼   曾经和一些摄影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这几年摄影在国内如此热捧?常常你到旅游景区,几乎人人一手单反,微单,人人都是摄影家,以至于很多老外到中国旅游会惊呼中国怎么如此多的摄影家。   我们大概得出如下结论:摄影门槛低,很多学摄影只是为了给自己业余爱好找到一个出口,看书耐不住性子,绘画音乐需要天赋和基础,于是乎,只要买了一部相机,也就算形式上可以算是开始了摄影之路。   这本来是提高全民人文素养的好事,但碍于我们这个强大民族的面子问题,这样好事却演绎出很多滑稽的剧情。摄影目前几乎成了出去旅游的必需品和业余兴趣的替代品,高端的相机与镜头对很多人来说,像苹果手机一样是为了显示地位与面子的工具。   看到好的照片先问什么器材拍的,这样的问题似乎等于你去问一个书法大师,请问大师:您平日用什么牌子的毛笔和墨汁? 听起来很搞笑的问题,在国内摄影圈子技术几乎每个网站,每天都存在的事实。 但实际上拥有了相机只是第一步,即使你拿着最高端的相机,和拿着入门相机的爱好者本质没有任何区别,除了显示你比拿着入门机经济条件强大之外,与摄影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然后,你要开始苦练基本功,曝光,构图,对相机操控的,对光影艺术的感觉,对颜色和美学的系统认知,这些学习,如果想略有小成,大概需要五年到十年。至少三年之后,你拍出的照片已经可以可圈可点,不会再拿着相机去碰运气,拍上一千张照片,然后选几张可以看的,自我满足的程度。我个人的经验是从2003年开始接触单反,走到现在已经十一年,却还是在觉得自己对颜色掌控不够好,还在向很多美术方面的老师学习请教着。   这里会引申出一个系统的问题,就是如何修炼曝光,修炼构图,修炼人文,美学等。这个问题,我却没法在这里给出系统的答案,专业摄影的网站有太多前辈们整理的经验,帖子,都是碎片式的学习资料,需要自己慢慢整理,找到自己不会的,去研究学习。 如果说这样的学习和修炼我可以在这里用一篇文章去说清楚,那么大概我肯定是个卖大力丸的骗子。我们国内很多行业领域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都流行速成法,什么英语不用背单词,多少天搞定什么学习,几天让你学会什么,我想大概一个智商正常的受过高等教育经历的人士有点理智思维都会觉得那似乎不太可能。学习,没有捷径,和你自己的天赋,悟性,付出,毅力都有关系,还有一个就是机缘!遇到好的机缘,可以让你在一个领域的学习朝前走一大步,这是事实,尽管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这两年,旅游摄影风靡网络,星空,雪山,森林成了风景摄影的主题。但拍来拍去,还是那些地方和主题。同质化,雷同化,模仿化铺天盖地,让人看了感觉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了。不是说这样的片子不好,同一个地方的风景,我们乐意看到不同的手法和艺术形式,可是你找到十张同一个雪山的照片,很难区隔是谁拍的,大家角度,机位,方式都差不多。说到底,是一种模仿和拷贝。但我并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如果只是兴趣玩玩,无可厚非,但如果你是想好好学习摄影,把摄影当作一种人生一种艺术修炼方式,那就不应该停留在这样的层次。应该用作品去讲述你眼里的世界,你眼里的风景,你告诉别人你精神世界里的感觉! 所以,首先,你要了解你自己!   每个人的经历,文化修养,审美层次决定了自己擅长的题材,手法,与艺术表达形式。 一张作品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情绪。那些都是潜移默化的藏在作品背后的东西。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成为全能的摄影人,只能在自己适合的,擅长的,能表现好的领域里去拍好自己能拍好的东西。 就如最近李宗盛拍的那个广告《致匠心》,专注的做点事情,至少对得起光阴。所以,我想每个人没必要去追捧大家都在拍的东西,也没必要去模仿大家都在追逐的东西,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能表达什么,想表达什么,摄影不是攀比,不是取悦别人,首先能取悦的是你自己的内心。 好作品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的,但艺术标准肯定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打动人心!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无论是歌曲,音乐,美术还是摄影作品,靠的从来不是哗众取宠的艺术,翻开三百年那些到现在还在被大家欣赏,喜欢的作品,又有哪一个是靠技术标准流芳百世,而不是靠艺术家本身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修养带入到作品中的灵魂和气质? 好作品,从了解你自己开始! 只有了解自己了,才能知道自己能表达好什么,能演绎什么,一张好的照片肯定是你精神世界的演绎与表达!大家通过你的照片看到的是照片背后的你,你的精神世界,你的情感世界,你的人格魅力! 人们往往注重社交是一种能力,却很容易忽略 独处才是一种人类最大缺失的能力!社交可以为你带来财富,带来地位,带来荣耀! 而独处是为你积累的一种精神财富,修炼的是内心的强大!让你在各种环境才都可以找到自己,不迷失信仰,不迷茫人格! 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种孤独的艺术,即使大家结伴同车前往去采风,去摄影,我还是习惯一个人到处走走,到处拍拍。 摄影与音乐,绘画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耐得住寂寞,专注做点东西,是一个摄影者最基础的心里素养!而不是看到别人去环球,发了几张雪山,海滩,猎奇的异域风景,就躁动起来! 那是旅行,那是生活,其实无关摄影。 看了网络上说了那么多关于学习摄影的帖子,有感而发,自己的一点看法见解,仅供有缘人参考!
8864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分享 普法:法庭上如何抓住撒谎者
热度 3 岳东晓 2014-10-25 11:05
法庭上如何抓住撒谎者? 就是通过交叉质询。撒谎者要编个自圆其说的谎言并不容易,只要一步步追问下去,撒谎者无所遁形。今天 iMan 撒谎被抓就是一例。 iMan 宣称 “ 今天查滥诉法律之前我从没听说过什么R11”, 但很快 【 查到了 Rule 11《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十一条:http://www.law.cornell.edu/rules/frcp (10-24 23:52) 。。。《滥诉及制裁》(b) Representations to the Court. 。。】 【不是看到别人提到R11,更谈不上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而是我今天自己找来的!我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我事先根据常识判断美国的诉讼法应该有有关条款。事先我没想到我会在网上找到,更没想到那几分钟就找到了。 】 实际上,RULE 11是桑兰案里被吵烂了的一条规则。这一点被指出后,iMan 矢口否认自己可能看到过桑兰案涉及Rule 11的文档。他声称【我连什么狗屁桑兰案连5秒钟都没关系过,如何看到过什么所谓的桑兰案中吵烂了的Rule 11呢?】 但读者没有义务相信iMan是说的实话,在继续追问下,iMan 不得不承认不止一次看到过桑兰案的文字。但当我继续追问 【你承认你读到过桑兰案的相关文字,请问你在哪里读到?】 时,iMan开始破口大骂,并拒绝回答这个非常简单的事实问题。不说真话者企图通过 overreacting 回避简单的事实问题,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其实,Rule 11是一条极少使用的规则,桑兰案应该是华文报道的唯一用到这条规则的案子。而 RULE 11的英文条款也没有明显的 distinctive 关键字。GOOGLE查“滥诉法律”或者“美国 滥诉”出来涉及RULE 11的就是桑兰案。从桑兰案找到 Rule 11的几率大大超过其他可能。因此,在网上搜索美国 滥诉法律而找到RULE 11的最大可能是通过桑兰案。 当然这个几率大小并不能证明 iMan 撒谎, 要证明iMan撒谎,最直接的方法是对他进行质询。iMan 自己承认在今天之前他根本不知道 RULE 11,他应该记得自己今天是怎么找到Rule 11 的。如果在法庭上,面对简单的事实问题支支吾吾,就会完全失去 credibility;你如果拒绝回答,法官可能对你进行制裁。 如果iMan不是通过桑兰案找到 Rule 11,他要证明很简单:说出自己是怎么找到RULE 11的。iMan连 基本的事实问题都不敢回应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说明一切了。 这也说明,即使在我追问之后,他也找不到一条桑兰案之外的明显搜索步骤到达 Rule 11。 在我继续地追问下,尽管 iMan 拼命地逃避最简单的事实问题,他也不再否认可能是通过桑兰案相关文档找到了 Rule 11。 至此,我们清晰的证明,iMan 之前矢口否认可能 是通过桑兰案相关文档找到了 Rule 11 是一个谎言。 撒谎要自圆其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不要撒谎。一个 stupid 但是 honest 的人比一个 stupid liar 强1万倍。
个人分类: 法律|844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普法:美国法院如何对付刁民
热度 4 岳东晓 2014-10-24 01:23
刚才在微博里看了一系列讨论,我建议有兴趣而且有一定英语阅读理解力与逻辑能力的先读读相关法律,包括美国版权法: 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17 。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各种行为准则都是有条款的,而且这些条款有相当的逻辑自洽性。当今互联网时代,条款之类网上都可以免费查阅,就看读者的阅读理解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了。具体涉及案情的东西我一般是尽量少发表评论。 但有个问题,我可以简单普法一下,那就是美国法院的权威问题。 iMan 在微博称:即使判输了,他也可以继续侵权,让原告疲于奔命。“能有多大麻烦?不尊重法官的判决得另案审理啊。谁来起诉?”。 类似的问题我在《 方舟子何以藐视中国法庭 》一文中解答了。答案很简单:拒绝遵守美国法庭命令的刁民,美国法庭可以 不经审判无限期关入大牢 。有的美国人因为不遵守法庭命令坐了几十年牢。 这在美国法律里叫做"民事藐视”。与刑事责任的确定不同,民事藐视不需要经过审判,法官一句话就可以把拒绝执行命令的刁民扔进大牢伺候。 至于为什么,我在评论方舟子文中有简单的介绍。有兴趣地可以自己思考学习,比如说民事藐视与刑事藐视的区别。但结论是清楚的:美国法律不怕刁民。 PS: iMan 转风挺快的。他先说:【法院判决我关闭网站。收到判决书的当天我就用原CODE(再稍作改头换面的修改)再开个新网站!】这句话里没有执行法官命令、关闭网站的表态,只有变本加厉开更多新网站的意图,他狂言:【能有多大麻烦?不尊重法官的判决得另案审理啊】,明目张胆要蓄意挑战法院权威。在我教育之后,他这才明白法院可以不经审判把他送进监狱,刁民立马转风表态【遵守法庭的命令:关闭网站】。
个人分类: 法律|6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如何节省搬家费用,听业内人士的建议
fhykujm 2014-8-27 02:07
我是一个从事搬家工作多年的人,现在长期在北京利康搬家公司 bjcars.net 工作,作为一个经常跟搬家打交道的我来说,搬家对我们来说太平常了。多年来,在我的搬家经历中,遇到的搬家人群,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些年轻人,因为他们处于一个事业发展初期,工作和居所都不稳定,要么刚刚毕业出来找工作,要么工作调动频繁,所以经常搬来搬去;曾经遇到一个年龄在二十四岁左右的女孩子,跟我说一年下来,她要搬家七八次,可见搬家对哪些处于刚刚就业的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就这样时间久了,他们搬家的经历和遭遇也多了。然而,随着物价的上涨,搬家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了,对他们来说,如何节省搬家费用,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经常有人给我摆谈到,他以前刚出来的时侯搬家,虽然就只有几个包裹,但在找搬家公司时,随便问家搬家公司,都是一百多。我说你东西少,怎么不找个面包车呢,他说不知道。可以看得出他们对搬家公司和车型的选择还是很盲目。在此,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所遇跟大家分享一二,我认为,要节省搬家费用。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搬家前,你可得把所有用品打包,可以用纸箱子,也可以用编制袋等,化零为整,自然搬家时速度要快。也避免因为自己打包的原因造成时间或金钱上的浪费,因为绝大多数搬家公司的价钱跟搬运时间有联系。   其次,选择正规的搬家公司,是必不可少的。如何选择呢?你可以利用网络渠道,这既可以跟你节省时间也可以充分比较,选择时就要求你事先要了解他们的口碑,以免被黑,千万不要贪图过份的便宜,有的公司跟你报价很低,可到后来,一涨再涨。也随便跟大家推荐一下我所工作的搬家公司,该公司口碑相当不错,回头客特别多的多,搬运的师傅们都经过专业学习,服务意识也很强,而且有个特色就是,全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小伙,价格嘛,可以说是北京搬家公司当中收费最便宜的一家注册公司了。也经常听到一些老顾客跟我们说:“我是看着北京搬家公司,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在选择车型时要根据自己收拾好的物品,拟定车型,这是相当关键的。一般来说正规的搬家公司,都有一个官方网站,上面都有详细介绍,选择什么车型,需要多少钱,网站上都有介绍。如果说你东西不多,明明小货车就能装得下的,你去找个大车,显然就浪费了点;但是,你东西比较多,小货车装不下,要用大车,你又想图便宜,非得选择小货车,到后来小货车装不下,又要多搬一车,这样反而价钱比大车的价钱贵了,时间也浪费了。有时候你住的是电梯公寓,很多小区地面不能进车,而卸货点离你单元门距离较远时,选择小货车就很合适,因为大车停不到位需要人工搬运,有搬运距离费,而小货车可以下地下停车场,哪怕是搬两车,有时候都比大车一车的价钱便宜。   可以得出结论,搬家费用高低,不光是要选择一家名气大的公司,而是要选一家收费便宜,口碑好,具有专业搬家知识的公司,同时选择好相应的车型。
10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国学如何为当代所用
热度 3 稻草 2014-8-23 23:23
国学是时代的产物,和西方文化一样。要慢慢吃,和西方文化一起吃。吃了,再生成一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切忌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有的人一提国学,就把它吹上天,甚至重提儒家的主体文化地位。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是一个人文的典范,但毕竟与我们当代是有很多的文化距离,尤其是皇帝一直霸占着儒家,这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当代价值。 当代人在承接诸子文化,发扬汉唐学术自由的同时,吃透西方文化,重塑中国文化,打造新的政治文明,才是唯一出路。
个人分类: 原创散文|43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看看毛泽东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如何?
热度 2 稻草 2014-8-9 21:28
毛泽东已经去世38年了,邓小平非毛若干年,政府不允许个人崇拜。但毛泽东以前还是政治神,现在是真的神,神学的神了。   为能在有生之年去北京看看毛主席,江口县一名八旬老人瞒着家人离家,沿着高速路徒步去北京。   8月6日,高速交警在杭瑞高速公路上发现一名老人独自在路边行走,一问得知,老人姓王,家住江口县德旺乡交界村,今年已84岁,他说, 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毛主席一面 。因一直忙于生计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现在虽然有了时间,但考虑 去北京来回费用几乎是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便放弃了 。   去年杭瑞高速公路开通,老人听村里人说,沿着高速路走就能到北京后,老人带上500元,拿了件换洗的衣服,8月6日天一亮就出发去毛主席纪念堂。至中午12时许,他走了4个多小时,来到杭瑞高速公路铜仁境内的川硐,发现前方仍是看不到尽头的笔直公路,正当他疲惫不堪犯愁时,恰好碰到了一路巡逻的高速交警。   得知情况,民警通过德旺乡派出所查询到其儿子的电话,将老人送回家。   “父亲一直有去北京看毛主席的想法,但我家里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法圆他的心愿,作为儿子,我心里其实也很难受,等条件好点了,一定送他去北京看看毛主席。”老人的儿子说。(雷茜 本报记者 简冰冰)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81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每个年龄段如何保养膝盖 ?
热度 8 8288 2014-7-27 17:26
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它是我们身上少数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膝关节又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 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 膝盖负重倍数如下: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 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 (50*4倍) 人的膝关节质有15年的最好状态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 :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 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 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 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具体来讲,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慢性滑膜炎: 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2、髌骨偏移: 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3、膝关节内游离体: 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摩擦音。 4、髌前滑囊炎: 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5、骨关节病: 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6、假性痛风: 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7、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 膝关节不同部位的疼痛 1、膝盖外侧髂胫带疼。 2、膝盖周围前膝盖疼,又叫髌股关节疼。 3、膝盖上方疼,可能是四头肌腱炎。 4、膝盖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疼,可能是滑囊炎。 膝盖酸痛的日常保健: 1、路不要走太久,当膝盖觉得不舒服时就应立即休息。 2、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 3、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势。如蹲马步。 4、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5、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盖的负担。 6、注意膝盖的保暖,可以穿长裤、护膝来保护膝盖。 7、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8、避免外伤及过度劳动。 9、鞋子的选择很重要。 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 (1)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 (2)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 (3)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 (4)鞋底上带有防滑纹。 缓解膝关节疼痛,指压穴位的治疗口诀: 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 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 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 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 膝盖受伤时,该不该运动? 在膝盖已经受伤的情况下, 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膝盖的二次损伤,久而久之,膝盖的半月板会因磨损而失去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重者可能走路都会不便。 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只能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 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运动不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过度的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 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1、侧躺练习: 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2、抬腿练习: 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 3、架桥练习: 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4、伸腿运动: 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 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 饮食 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盖健康有好处。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6177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习主席的创新型国家如何实现?
热度 3 稻草 2014-6-14 09:39
习主席已经向中国人民发出了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 如何实现呢?鄙人以为,要牢牢抓住一个关键点。这一点就是确立“创新”的社会主流价值。 中国当今的现状是山寨,山寨是主流的价值观。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教育的、文化的等,都在围绕这个山寨转,例如,江浙人以山寨而著称,广东人以山寨而自嘘,山东人以山寨赶超为捷径,上海人干脆崇洋媚外,等等。“山寨光荣,创新吃亏”,成了一个普遍流行的社会观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时间,需要全民共同努力。这里,我们强调要抓住关键, 要以创新作为衡量人才,衡量组织团体的重 要价值标准 。有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科研队伍,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政府组织等,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朝向创新转变。 这样,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形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贝多芬 - 春天奏鸣曲.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75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如何阅读统一论的电子版
热度 1 稻草 2014-6-13 17:52
《 统一论 》是1992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首版,2001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以 《破解科学统一的密码》出版,其 电子版 点击如下链接即可阅读。因为是北京市九中的电子图书馆藏书,网速不一定快,大家也可以搜索百度从别的链接阅读。 http://book.bjjz.chaoxing.com/ebook/detail_11226744.html
个人分类: 科学革命|3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对黄海波和文章是不能原谅的
稻草 2014-6-11 08:41
现在“嫖娼”和“出轨”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通现象了,正因为如此,黄海波嫖娼,文章出轨就出现了。也就是说,黄海波和文章成为了这种现象的“公众代表”。 这种公众代表的道德坠落,如果得到了社会的原谅,那么“嫖娼”和“出轨”,就会成为被 社会所接受的一种道德现象。这样,社会的道德就又会滑坡至“嫖娼”和“出轨”正常化了。 基于此,中国主流媒体应该让黄海波和文章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决不能给他们败坏社会道德任何可乘之机。 为了中国的未来,请救救社会,救救孩子! 爸爸去哪儿 - 宝贝去哪儿.mp3
个人分类: 娱乐|4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大陆小孩在HK大街拉尿的一点想法~~
热度 8 ww_719 2014-4-26 04:32
应该说,这起事件本来跟政治无关,纯属民间纠纷. 试想一下 , 如果这事情发生在美国的你居住的地区 , 会是什么样子 ? 洋人反应会如何 ? 我想分享一下我生活的小故事 . 我家住在加州湾区的白人居多的城市 , 我所住的小区附近更是白人 ( 当地人和欧洲人居多 , 也有老墨 , 几乎没有中国人 ), 我带孩子出门经常看到草地上有许多狗屎 ( 加州养狗泛滥 ), 我家有位邻居是越战退伍老兵 ( 弟妹是个越南人 ), 他由于一人生活 , 孤独 , 也经常在小区附近溜自己的狗和代别人溜狗 , 见到不自觉的溜狗人的狗刚拉的 poop, 他会默默的用自己带的 ( 或小区免费发的 )poop bag 捡起狗屎 , 从未见他去给不良溜狗人叫喊 , 争吵 , 也有时我见到草地上有好多小旗子 , 走进一看旗子是插在狗屎上 , 上 , 面写着 : 请带走狗屎 . 如果有些时候发现太过分 , 我也见过一次不知道谁写的大字报 , 上面写着 : 请给草坪一个可以呼吸的地方 , 不要让狗在此尿尿 , 即使如此 , 现在我出门依然可以见到不良溜狗人让自己的孩子般的狗狗随地大小便 ... 但 , 我从未见到谁跟谁为此大呼小叫 , 甚至拍照 , 动手 . 我的孩子 2 岁多了 , 两年来我带娃们在公共场所只去过一两次卫生间换孩子的尿布 , 原因是 , 卫生间换尿布的地方 (changing table) 特高 , 我娃向来不爱换尿布 , 只要让躺下 , 就开始翻身打滚哭闹 , 如果不小心 , 孩子就会掉地上 , 而且我右臂有伤 , 用不上力气 , 所以必须有其他人帮忙 , 所以 , 我和老公带娃们出门 , 需要换尿布时候都是找个背阴地方的座椅 , 或背阴的地上 ( 含草地 ) 铺上 changing pad. 一个换 , 一个帮忙按住 . 如果在餐厅 , 实在出不去 , 就会在两张椅子上 , 尽量以桌子为屏封换尿布 . 到目前为止 , 没有一个外人出来指责我们为什么不去卫生间换 ... 还有一次 , 我和老公带两娃第一次坐飞机 , 我们没有买孩子的座位 , 所以我们各抱着一个坐 ,. 孩子在那么狭小的空间 , 非常害怕 , 也许还包括飞机起飞降落时候耳朵会有感觉 , 所以大叫 , 哭闹不止 , 我们尝试着各种方式 calm them down. 根本无效 , 我当时已经是全身是汗了 ... 大家可想而知座在我们附近乘客得有多倒霉 ,3 个半小时的飞机就是这样度过的 , 我没喝一滴水 , 我紧邻座的人只能戴上耳机听音乐 , 其实那是架很小的飞机 , 估计全飞机的人都听到俩娃的哭闹 , 至少我看到前面好多人都回头看我 , 我自己也感觉非常尴尬 , 但我又能做什么呢 ? 要下飞机时候 , 老公对周围的人说谢谢大家 understanding, 非常 sorry, 打扰大家一路 . 我很不好意思的也对大家笑笑说 sorry and thank you. 当时附近乘客的反应是 : 可以理解 , 没关系 . 然后有人提各种建议 , 为以后我们更方便带孩子 , 没有一位严厉批评我们 , 指责我们 , 跟我们大喊大叫 ... 我在想 , 香港这起事件如果发生在我们身边 , 洋人会是什么反应呢 ? 1, 可能不屑一顾 , 或耻之以鼻的走开 ; 2. 很友好的前来问 : 是否需要帮忙 , 来遮盖一下孩子身体私处 ; 3. 或许友好的上前以帮忙为名来提醒孩子父母以后最好去卫生间 ; 或者建议可以让他们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去插队上厕所 … 4. 很愤怒 , 然后直接拨 911 报警 . 5. 很愤怒 , 然后质问孩子父母 .... 但是一旦见孩子吓得哭闹 , 洋人会停止争吵 , 因为在洋人看来 , 孩子更重要 , 吓着孩子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 Etc. 总之 , 在美国 , 孩子在许多方面都是第一位的 , 因此 , 即使家长有错误 , 他们会直接告诉家长 , 如果孩子已经被吓哭 , 他们不会变本加厉的再继续吓孩子 … 要知道孩子被吓之后的心理问题既有家长原因也有社会因素 .而且美国是移民国家,社会宽容度很高. 在 HK 这个 case 上 , 家长自然有错误 , 比如估计不足 , 没有提前给孩子戴尿布 ; 没有找个背阴地方拉尿 ; 没有注意保护孩子私处等 , 但承担后果的不应该是孩子 , 即使孩子父母不应该得到同情 , 但孩子绝对不应该成为此事件的被惩罚者 , 被其他人吓哭 , 被拍照等等 … 我是一个母亲 , 孩子年龄也如此小 , 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这么大孩子的母亲都会第一时间保护孩子 ( 孩子越小 , 母亲的保护欲越强烈 ; 孩子大了以后 , 有些母亲就容易没有了那么特 sensitive 的感觉了 ), 所以她们很激动 , 可能有动手阻拦等行为 , 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能更宽容一些呢 ? 当然 , 我一开始说了 , 这本来跟政治没有关系 , 但我觉得此次事件也透露出 HK 人对大陆的抱怨 , 无论政治管理 ( 比如选举 ), 回归 , 大陆孕妇 HK 生子 , 或历史上的高人一等的感觉等等 … 所以才愤怒的把气撒到一个小三口之家上 . 记得上学时候学到 , 岛国会有岛民意识 , 意思是 , 岛国由于土地少 , 资源相对贫乏 ,由于不是移民国家, 所以居住者心胸会狭窄 ,对外 不够宽容 etc. 这点上 UK , 日本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HK 当时也在案例中 . 我只能说 ,HK 人是应该经历过大市面的 , 如果你们能把狗狗视为孩子 , 对狗上街拉撒做到宽容 , 那么 , 是否可以对孩子能更宽容些 , 更理性 , 而不那么小气呢 ?特别是一个国家化大都市就应该更大气,更有胸怀,更宽容~~
863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如何嫁给美国总统 (转帖)
热度 3 老阿姨 2014-3-26 04:10
如何嫁给美国总统 2014-03-25 美国杰出人才移民服务平台 (导读)从美国非裔奴隶的小白屋走向白宫,整整用了5代人,米歇尔是这段漫长而艰巨的行程的唯一实现者。一个出身平凡的黑人女性,是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的?答案是:比总统更牛。 来源:腾讯大家 作者:专栏作家席越 上个星期,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搞笑访谈节目“两棵蕨类之间”(Between Two Ferns)时,喜剧明星兼节目创始人ZachGalifianakis故意说奥巴马是一个书呆子(Nerd),而这位美国总统的回答是:“如果我是一个书呆子,米歇尔怎么会嫁给我呢?不信你去问问米歇尔。”似乎米歇尔是他信誉的保证。 我一点不好奇奥巴马是不是一个书呆子,我更关心米歇尔是如何嫁给他的。 与混血儿奥巴马相比,米歇尔才是血统纯正的非裔美国人。她的高祖杰姆·罗宾逊曾是弗兰德菲尔德种植园中辛勤劳作的奴隶,死后葬在了专门埋葬奴隶的坟地里。父亲是一名为芝加哥市政府工作的锅炉维修工,母亲是学校的一名秘书。换言之,米歇尔的家庭是美国最普通的工薪阶级,据美国媒体报道,她小时侯生长在芝加哥南部的蓝领聚集区。 从美国非裔奴隶的小白屋(奴隶们集体住的木屋通常刷着白漆,有些连窗子都没有)走向白宫,整整用了5代人。米歇尔是这段漫长而艰巨的行程的唯一实现者。 人人都有均等成功机会,草根阶级也可向精英上层流动是美国梦的核心部分。这个梦,相比奥巴马总统,米歇尔是更好的代言人。 米歇尔的一次讲演中,提及父亲,说他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还要坚持工作,每次出门之前即使手脚不灵便也要自己穿衣服。她说看到那个景象,深为感动,说他是她的榜样,因为他一直辛勤工作和生活。据说,在米歇尔兄妹出生后,母亲为了照顾他们就再没有工作,一家四口人都靠工薪阶级的父亲来供养。同时,他们从小家教甚严,举一个列子,每天只被准许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有点像我们中国父母的管教方式。我敢保证,这一个小时的电视内容还必须是少儿节目或者动画片。 总之,一个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一个蓝领阶级的家庭,却培养出了两名普林斯顿的毕业生——米歇尔和她的哥哥。米歇尔从小学业优异,跳级、读为天资聪慧的孩子们准备的天才班、最后进入哈佛法学院,得到了法律博士的学位。 简单概括一下年轻的米歇尔姑娘吧,她就是我们从小听说的,那种县级、市级高考状元,女学霸。学霸最后一直通关成为女博士。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之后,米歇尔事业发展顺利。她先在一家全美排名第6的大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几年后成为芝加哥市长助手,负责城市规划和发展,之后她成为一家非盈利机构的执行董事……在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前,她是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副院长,同时还是几个机构的执行董事。2006年,她做副院长的工资是20多万美元,加上其他的职务的收入,大约40多万美元。 在大选时,她比丈夫挣得多就已是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事。 她和奥巴马的相遇是在律师事务所时——学霸米歇尔当初只是选择了一个跟着她实习的实习生约会而已。有过北美实习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一个有正式职务的公司员工眼里,实习生不过是一个学生,一个小屁孩儿。更何况米歇尔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女律师……但是,当年学弟奥巴马追求的很真诚。 在米歇尔所有的才能中,我最崇拜的是她做妈妈的本领。在一次接受采访中, 她说两个相差2岁的女儿都由自己一手带大,从来没有请过保姆。 她的两个女儿每次出现,都是一副阳光明媚、家教很好的模样。奥巴马经常赞扬妻子,说米歇尔可以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是个高效率的持家能手”。她还会为奥巴马做他最喜欢的番茄蒜蓉小虾。 除此之外,我无法想象一个“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之间挣扎、疲于奔命”的米歇尔如何坚持每天健身45分钟,并保持着“结实饱满的手臂”。为了展示这两条令人骄傲的手臂,她最喜欢穿无袖的背心裙出现在公共场合。《纽约时报》以语言犀利著称的专栏女作家MaureenDowd称赞 米歇尔的“雕塑般的肱二头肌”:是“现在唯一一个能令人振奋的‘美国力量’的象征符号。” 和“高效率持家能手”及“雕塑般的肱二头肌”相匹配的,是把白宫的草坪变成有机菜园子和在美国校园推行“新营养午餐”标准。 新营养午餐花了总统先生1亿美元的增加性财政拨款。在2010年的《健康与消除饥饿儿童法案》之前,美国大部分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通常是:急冻比萨饼、急冻炸鸡块、急冻炸薯条、可乐。2012年,米歇尔宣布了该法案的最终要求后,新的午餐于当年秋季开始推出。到2014年7月1日,所有的谷类食品都必须为全谷类;校园午餐的含盐量在未来10年内,必须减少一半。同时,以往可以吃到的果汁冰棒,今后将改为新鲜水果,披萨饼皮将采用全麦面粉制作,油炸马铃薯块也由地瓜条取代。 这可能是米歇尔为肥胖比例日益增长(目前的数据是17%)的美国青少年们做的最实际的一件事情。也只有一个真正的母亲,才会对孩子的饮食和健康如此在意,同她相比,同样聪明、自律、强势的希拉里的母性细胞要少好几个百分点——如果这些特质也可以如选票和支持率来表明。 有一种说法是,当选民们不知道选谁做总统,就选他们的第一夫人。谁的夫人更漂亮,更聪明,更让人喜欢,侧面也反应了这位先生的能力——能够追到如此完美的女性的男人一定有卓越之处。 这种心态在老布什夫人南希口中得到印证,老布什有两个儿子,哥俩都从政。有人问南希,这两个儿子谁会成为美国总统,南希说,她不知道这两个儿子谁更像美国总统,但是劳拉更像一位第一夫人。 让我们再从社会学家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美国的社会学家们认为,今天美国人的婚姻处在“自我表达婚姻”(self-expressive marriage)的时代,人们把寻找婚姻的对象看成实现更好的自己、完成个人塑造的一个可选择的方式。“是你的存在,让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电影《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的这句台词,可被理解成志同道合的婚姻的标签。 或许这句台词可以变成“是你的存在,让我想成为一个总统”。 这是真的,在奥巴马准备竞选总统时,米歇尔看过他的竞选计划之后才答应和他并肩战斗。作为一名高层职业女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多家机构的董事,她不但为丈夫的竞选计划把关,更利用她在商界的人脉为奥巴马的竞选筹集到不少赞助。很难想象,没有米歇尔的奥巴马会竞选并且连任成功,总统应该是那个站在第一夫人身边,象征着美国的那个人。 洪晃在南都的专栏曾提及,有75%的中国女人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米歇尔,无疑是美国独立知识女性的代表,她的例子是“干得好才能嫁得好”。 最新数据表明,有高达64%的美国民众对米歇尔抱有好感,比总统奥巴马高出11%。她的人气一直高于奥巴马,我甚至以为如果米歇尔和希拉里一同参加下一届总统大选,那么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选。别忘了,希拉里也是一名出色的第一夫人。 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答案是:比总统更牛。
105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如何恢复不慎丢失的张贴数据
热度 1 admin 2014-3-25 01:04
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写了一大篇博文,却在无意之中不知按错了什么键,辛辛苦苦的工作付之东流。那个时候,你简直会感到绝望。 不过我的经验是,即使是重写,也比从头开始要快,因为毕竟你已经有了一个思路、一个框架。 难道没有办法挽救这种悲剧?有的,但是你必须在浏览器上安装一个插件。 我试过比较好的叫: LAZARUS FORM RECOVERY 使用FIREFOX,下载安装连接是 :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lazarus-form-recovery/ 使用GOOGLE CHROME的下载安装连接是: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lazarus-form-recovery/loljledaigphbcpfhfmgopdkppkifgno?hl=en-US 安装后,这个插件会将所有输入的数据存写到你的计算机上,在所有填表的项的右方都会有这个图标  。点击可以看到之前10天的输入,然后可以选择恢复。 建议大家都安装这个插件。如果安装有问题,请在下面提出。
15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有好果子吃了---如何虚化背景
热度 8 岳东晓 2014-3-21 09:40
我写了这篇《 科普:照相物理入门(五)---光圈与景深 》后,方枪枪同学问起“光影”。我大学学过一年的光学(而且主要是物理光学---基于麦克斯韦方程或量子力学---照相原理中学学的几何光学就够了),但对摄影艺术缺乏了解,这个词我没听说过,也不知何意,还望摄影专家们讲解。 不过,写了这几篇科普之后,我总算搞清了一件事:在物距大于焦距的情况下,光圈f/值越小、焦距越长,则景深越小。 因此,如果要虚化背景,则应该用长焦距、并且将光圈孔打开。 上面这张图很有科教意义,照片上的圆形斑点正是光圈孔的形状
个人分类: 科普|1213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知乎:苏联—俄罗斯是如何策划外蒙古公投独立的 作者: 胡孙成 ...
热度 2 燕山红场 2014-3-20 05:37
首先说起外蒙古的独立,要从历史渊源说起。 在13世纪初,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蒙古帝国。我想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其后忽必烈在中原建立的元朝包括现在中国的大部、蒙古高原、外东北等。明朝时蒙古残余势力退回塞外,维持北元政权,与明朝对抗。瓦剌为主的西部蒙古和以鞑靼为主的东部蒙古,继续与明朝对抗,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后来后金崛起与漠南蒙古(即内蒙古)诸部结盟,并趁明末农民起义之际进入中原,建立清朝。其他漠北、漠西蒙古部族也逐渐成为清朝的臣属。从这个时候内蒙古和外蒙古就有了分别,自愿结盟和臣属的意识形态还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独立及回归 宣统三年(1911年)7月,外蒙古独立的首倡者土谢图汗部亲王杭达多尔济率团出访俄国,得到俄国的军事支援。辛亥革命后,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杭达多尔济等人认为时机成熟。11月30日,俄、蒙军队包围了库伦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12月,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等王公喇嘛在库伦宣布独立,拥立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皇帝,建立“大蒙古国”政府。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自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1912年10月3日俄国前任驻华公使廓索维茨在库伦与“哲布尊丹巴政府”签订《俄蒙协约》。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承认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也承认外蒙古自治。北洋政府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又规定,外蒙古疆域为前清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与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区域,实际上北洋政府承认了外蒙古、俄国军队对科布多与唐努乌梁海的占领。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图签定《恰克图协定》,将此声明具体化。据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与共戴年号”。袁世凯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独立运动人士。外蒙古实行自治,但实际上为沙俄所控制。此时外蒙古上层的僧俗两派斗争趋于白热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派人毒死了“外务大臣”杭达多尔济与赛音诺颜部亲王那木囊苏伦,压制了世俗王公的势力。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之后其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实际上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苏维埃俄国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蒙古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19年11月7日,由于俄国国内白军与红军均陷入俄国内战,同时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新成立的苏俄政权无暇顾及外蒙古,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和政府首脑段祺瑞遂决定出兵外蒙,派直系将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并召陈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声明》。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南方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亦致电庆贺。11月22日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取消《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并派兵收复唐努乌梁海。孙文因此赞扬徐树铮:“徐收回蒙古,功实过于傅介子、陈汤,公论自不可没!”但徐树铮在外蒙古期间,不顾其传统习俗,全面推行新政改革,致使外蒙古上层集团对北洋政府的统治更加不满。 徐的武力收回蒙古以及改革为以后蒙古的独立埋下了祸根,由于后期的军阀混战,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属于皖系的徐树铮回国,仅留部分军队驻守,白俄恩琴的军队攻入库伦,中国军队部分回过,部分到了买卖城,蒙古军队在苏俄红军的支持下,攻占了买卖城,外蒙古建立了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由于北洋军阀混战,北洋政府无暇顾及蒙古,但是外蒙古的这次独立,并未获得中国及英美等主要国家的承认。 国民政府时期 由于国民政府时期一直处于外交内困时期,无暇顾及蒙古,而苏联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坚决要求外蒙古独立,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继续取得同盟国对中国战区的支持,以及避免苏联使得新疆伊宁事变扩大、援助中国共产党和在东北驻军不撤走,1945年8月14日,经过与苏联两个多月的谈判,中华民国政府最终做出妥协。宋子文、王世杰等在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的授权下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 紧接着日本投降,而国民政府也履行同盟条约,10月20日外蒙举行公民投票,中国政府派雷法章前去参观。雷法章奉蒋中正之命,“不与外蒙当局进行任何交涉”;关于投票,雷法章“只宜细心观察,但不得干涉或发表任何声明”。 外蒙人民“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字方式表示赞成与否”,投票结果显示,100%的公民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相关人员对这次公投的公正性表示质疑,这也就有了以后的控苏案,中国从此失去了最后收回蒙古的机会。 再后来,国民政府战败迁台,对于苏联的违约表示愤怒,就有了控苏案(详细可自行查资料),并通过了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在台国民政府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主掌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蒙古问题上,意识形态束缚了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要苏联的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但遭到了苏俄的冷落。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开始与赫鲁晓夫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苏联的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失去了收回外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在苏联的监督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86年,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常化时,提出了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苏联在蒙古国边界的驻军。1991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国。 1961年,时为联合国中国席位代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放弃阻止外蒙加入联合国,使外蒙得以加入联合国,自此,外蒙独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但中华民国内部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 2002年起,中华民国不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不再将外蒙地区包括在中华民国版图内。 由以上的过程可以看到,外蒙古的独立,完全是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的结果,苏联担心中国或者其他军事势力从蒙古切断西伯利亚铁路,从而坚决要求外蒙独立,这也从另外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由于清朝及民国政府的积贫积弱,导致了外蒙古的问题失去了控制。 外蒙古公投过程: 外蒙古独立公民投票,是依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内之规定,而在1945年10月20日于外蒙古(包括科布多,不包括唐努乌梁海)所举行的一次公投,外蒙古公民是否同意外蒙古从中国独立。中华民国政府特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率领蒙藏委员会、外交部、军政部等代表,于10月18日由重庆经北平,乘机飞抵库伦(今乌兰巴托)观察投票情形。 投票日当天由外蒙古喀尔喀四部、科布多共18个盟部以户为单位、所有满18岁以上不分性别的公民进行。采用的是记名投票,在“赞成”和“反对”的两个选项栏中划线。投票工作于10月20日午夜完成。附属于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此前已被苏联并吞。 10月24日,由蒙古中央选举委员会副主席盖伦柴勃发表的开票结果为:“全共和国之合法公民数共有494,074人参与投票,赞成独立者占全体的97%,其余为弃权,没有人投反对票”。具体结果如下: 外蒙古独立公投 投票纪录 投票数 百分比 同意票 483,291 97.0% 反对票 0 0% 有效票 494,074 % 总票数 494,074 100.00% 中华民国政府于1946年1月公告表示接受公投结果,承认外蒙古独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之主权独立地位就此确立并逐渐获得国际承认。 雷法章则在事后的报告中称:“我抵达库伦….与外蒙古国务总理兼外交部长兼大元帅乔巴山晤谈多次….乔巴山曾经在正式投票前很自信的对我说:‘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民投赞成票’。结果不出所料,足见他们组织严密,控制彻底了。” 附: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的时间表 清朝对蒙古各部的掌控力度不一,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从16世纪开始,沙俄开始在外蒙古地区有所图谋,取得了在外蒙古地区通商贸易的特权。 宣统三年(1911年),在俄国的支持下,外蒙古的王公、喇嘛集团宣布独立。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1913年9月18日,中国外长孙宝琦同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齐达成《中俄声明文件》,承认外蒙自治,中国对外蒙由主权沦为宗主权。外蒙古取消独立,实行自治。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19年俄国内战,趁其无暇顾及,中华民国派直系将领徐树铮出兵外蒙古。《中国大总统公告》宣布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 1920年7月,爆发直皖战争,在苏俄红军的支持下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北京徐世昌政府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特使越飞发表《孙越宣言》,俄方“决无,亦从无欲在外蒙实施帝国主义政策,或使其脱离中国之意与目的”。孙中山因此同意俄国军队不必立时由外蒙撤退,“缘为中国实际利害与必要计。” 1924年北洋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不承认外蒙独立。 1924年11月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外蒙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未予承认。 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并联合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中华民国政府不予承认。 1945年,美英与苏联签定《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的现状应予保持。 1945年8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 1946年,外蒙公投之后,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控制权。 建国前因为苏联的关系,毛泽东持赞同外蒙古独立的态度。建国后,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承认蒙古独立,保证了苏联归还旅顺军港、大连行政权和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权等苏联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获得的在中国东北的一切利益。 1953年,“中华民国政府”援引苏联并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条件, 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 毛泽东再次提出外蒙古问题,但赫鲁晓夫拒绝讨论。后蒙古与中国正式划定边界。 1955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代表在安理会对联合国大会3502号草案中,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部分行使否决权,理由是全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国”在安理会仅有的一次行使否决权。 1961年,美苏及非洲集团达成协议,支持毛里塔尼亚、蒙古加入联合国。因美国施压,“中华民国”未参加投票表决。 1994年《中蒙友好互助条约》,中蒙表示互相尊重对方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02年,“中华民国行政院”正式公告在版图中放弃外蒙。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67874
个人分类: 转帖|18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命运:国有企业如何改革?
热度 2 稻草 2014-3-16 00:11
马友友 - 天鹅.mp3 国有企业革新有两个难题:一是管理机制;二是国企占社会经济成份的比例。 一是管理机制。 在当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全民监督管理,因此不存在国企就不可以管理好的问题。国有企业成立一个监督管理委员会就行了,职责是面向全社会选举总经理和董事长,实行总经理目标责任制,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个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网民代表组成即可,推选也在网上进行,任期一年。 总经理和董事长通过全民公开选举产生,监督委向全体人民负责,不定期披露相关信息,以便人民通过网络监督 。 私有经济在股东会的监督下工作,国有经济在 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下工作,大家都平等。 二是国企占社会经济成份的比例。比例与社会信仰相关, 人人平等 就公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国企占比多少与人们的私有文化程度也是相关的,这个可以通过评估,确定一个合理的国企占比; 资本平等 就搞私有化,国企可以没有也行。 国有企业管理的权力要关在笼子里,钥匙也要交在全体人民手里。这个笼子就是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个钥匙就是交到了全体网民手里,而不是交到资本或者官僚资本的,个别人手里。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574 次阅读|32 个评论
分享 揭秘方舟子如何冒充中文互联网先驱
热度 6 岳东晓 2014-3-12 01:16
下文是2010年写的,写完后有人要吹我,我立刻说明,我只是个互联网、计算机用户,不要胡扯 前一阵有不少网友要我批判方舟子,据他们说,方舟子自称是中文互联网的先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我当时一笑置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自称是互联网先驱,经常被美国电视脱口秀和政客作为笑话讲,只要谁说自己发明了互联网,台下肯定是会意的哄堂大笑。方舟子如果真这么说了,就是贻笑大方。所以,我没有理会网友们的多次请求。 但今天突然在网上看到方舟子题为《互联网的力量》的演讲记录,时间地点是 2010 年 11 月 20 日互联网年会。这个演讲的大部分内容是方舟子自称为互联网 “ 恐龙 ” 级人物、中文网络先驱。方舟子称 ACT 是 “ 第一个中文的网络 ” ,他在上面跟人掐架,后来 ACT 之类被淘汰, 1996 年,他办了新语丝网站,搞了个论坛,其简历居然确确实实地自封为“中文互联网先驱”。真是这样吗? 我是 1990 年秋季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的。到后,找系里的教授要了一个 EMAIL 账号,用陈旧的 VAX 终端与各地的同学联络。大概一年后,在计算机系的机房获得了账号,开始可以使用 UNIX 工作站。其后,我同时在计算机系攻读学位,所以,对互联网的那段历史我是亲历者。期间,我与其他中国同学一样,都在互联网上阅读中文。当时北美中国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一份称为《华夏文摘》的电子刊物,由 CND 创办。那时候,方舟子估计还不会上网,也就不存在《新语丝》。 《华夏文摘》创刊于 1991 年 4 月 5 日。根据该刊物于 1991 年 4 月 11 日发表在 SOC.CULTURE.CHINA 上的帖子,它在 10 天内即获得 1000 名订阅者(通过 EMAIL ),正在征求技术支持编写相关的中文阅读软件。 SOC.CULTURE.CHINA 是一个 USENET 里的一个讨论组。 USENET 是一种分布式的讨论系统,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用户通过一个 NNTP 客户端程序与本地的服务器连接,读贴、发帖。其运行机制是:不同服务器通过互相订阅,拷贝各自张贴的信息来实现帖子的流通,因此张贴的内容并不能立刻被其他读者看到。另外, USENET 最初是设计成使用 7 位的 ASCII 码,而中文( GB2312) 用两个 8 位字节编码汉字,因此中文不能直接用于 USENET 。如果是发中文文章,只能以附件的方式,进行编码之后才能发出去。而读者必须下载附件,解码才能阅读。这有点不方便。 后来,一群中国人采用了一种称为 HZ 的 7 位标准( RFC 1842 , RFC 1843 )来编码 GB2312 (这是中国人制订的最早的互联网标准)。在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个网管的帮助下,于 1992 年 6 月 28 日设立了 ALT.CHINESE.TEXT 这个新闻组。 ACT 的统计表明,一年之内其读者人数达到了 5 万多。一年之后,又设立了 ALT.CHINESE.BIG5 ,专门面向繁体字的读者(从这个角度,简体中文走在了繁体之前)。同时,海内外学者们开发了一系列软件,从 DOS 、 WINDOWS ,到 X WINDOWS ,应有尽有。我曾经用过 SimpTerm(Windows) , CXTERM (X) 等。对这些人为中文互联网做出的无私贡献,我们都应该表示感谢。(后来我也抽时间写了一个 GB-HZ 免费工具,做了一点点回馈) 看到这,读者应该明白, ALT.CHINESE.TEXT(ACT) 不过是 USENET 这个系统下的一个讨论组。相当于一个具体的论坛栏目,具体来说就是硬盘上一个目录。方舟子却把它称为“第一个中文的网络”,显然是不明就里。毕竟,他不过 5 万多 ACT 读者里一个密执安州立大学学生物的学生。 方舟子最早出现在 ACT 应该是 1993 年。他所用的 EMAIL 地址是 fangshim @student.msu.edu 。我找不到任何方舟子 1992 年在 ACT 上发言的记录。甚至找不到方舟子 1993 年以前在整个 USENET 上发言的记录。 1994年,加拿大米盖尔大学的一群中国人建立了一个Gopher服务,叫“太阳升”(Sunrise)。我找不到更早的记录,但是根据1995年10月的记录,太阳升上当月入库的资料有《枫华园-第70期》,《华夏文摘--第237期》,《郁金香--第9期》,《华德通讯-第25期》,《华夏文摘增刊--第68期(张爱玲作品专集)》,《新语丝--第21期》。其中《枫华园》是加拿大中国学生在1993年创立的电子刊物。当时,网络上的名笔早就有图雅等人,留下不少好文章,好像一度是《华夏文摘》的编委。除《文摘》外,ACT上的各种电子刊物令人眼花缭乱,如 《窗口》,1993年4月创刊 《枫华园》,1993年9月创刊 《北极光》,1993年10月创刊 《美人 鱼》,1994年1月创刊 基本情况是,会写字,能上网,就能办电子文学社。这种东东,稍微大点的大学都有,明大的文学青年们就办了一份《明华》,好像还有学校资助。 方舟子《新语丝》之后才出现,顶多排名第6。他写的东西唯一有点印像的是那篇讲袁崇焕的文章,但最近却被亦明指控为抄袭金庸。我是没有逐句对比,但 亦明应该不会乱讲 。可见,方舟子的《新语丝》根本不是第一份中文电子文学刊物,方舟子算不上什么“先驱”。 至于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根据他自己的陈述是 1996 年才建立的,那时候,中文万维网早就已经起来了。万维网是搞物理的人发明的,然后再传到搞计算机的那里,所以我属于最早使用万维网的那群人。 1993 年 MOSAIC 浏览器一出来,我们就用上了。方舟子提到的 Gopher 就是明尼苏达大学开发的( Gopher 是明大的标志),它一度占据了很大市场,但由于明大宣布要收取许可费,导致很多用户转向万维网。在密执安州大学生物的方舟子过了三、四年才知道万维网并不奇怪。 新语丝网站目前使用的软件是一个学生在 1995 年左右写的免费软件,叫 WWWBOARD 。我在 1995 年时用它运行《中国军事论坛》,结果发现它有很大的稳定性问题,经常导致数据崩溃,需要修复,后来只好自己写了一个称为 ANYBOARD 的软件,一度卖几千美金一个拷贝( wenxuecity 最初用的就是 ANYBOARD ,但后来他们发现需要购买软件许可之后,更换了)。可见,新语丝网站搞了 10 多年,所用的技术还是最原始的。这也从侧面说明,方舟子基本不懂互联网。 方舟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而且是一个相当落伍的、菜鸟级互联网用户,却冒充为中文互联网先驱,这比唐骏的大头贴发明的水分还多得多。这种自吹自擂的说法,让人笑掉大牙。 岳东晓 2010/11/28
个人分类: 科普|8898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习 近 平如何开局的?
热度 2 稻草 2014-3-6 15:36
习 近 平是从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开局的。习大大没有这句话,他开不了局。也就是说,他不讲这句话,他只能继续听任贪官,在腐败的事业上狂奔,直至崩溃。习大大,有了这句话,他就可以给腐败来一个逗号,请停,道义何在?我们是为什么服务的,不是个人发财的,或者说 白猫黑猫,也要讲个公道。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5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日本貝多芬」被指裝聾欺世
热度 2 ytsword 2014-2-7 21:34
(星島日報報道)日本音樂家佐村河內守「失聰」,但仍努力「作曲」,被譽為「日本貝多芬」,但繼日前他承認十八年來請人捉刀作曲後,昨日捉刀者新垣隆還在記者會上指佐村河內守沒聾。新垣說:「我是佐村河內守的共犯,非常抱歉。」   桐朋學園大學兼任講師新垣在記者會說,這十八年來成為佐村河內守欺騙世人的共犯,去年五月覺得自己不想再騙下去了,七月、十二月要求佐村別再騙下去,但未被接受。佐村河內守還揚言自殺。   記者問到如何與被視為全聾的佐村河內守溝通,新垣表示,從第一次接觸佐村河內守至今,「從未感到過他雙耳失聰」。他說,好幾次把自己譜的曲子錄音,他聽了之後,還提出意見;記者問,是否佐村河內守說過「裝聾,CD比較暢銷」?新垣答,有聽過「就照那樣繼續做」的話,這是他推出電玩音樂曲之後的事。至於佐村河內守彈鋼琴技術如何?新垣答說:「只有初步鋼琴技術。」   記者問,佐村河內守的樂曲深受災區民眾支持,電視紀錄片呈現他為災民痛苦深感苦惱,是否「做戲」?新垣說他不知拍攝時佐村河內守心情如何,但他自己接受委託作曲時,是為災民而作。記者追問,佐村河內守在紀錄片是否做戲?新垣答說:「是的。」   被問及與佐村河內守是不是共同創作人的關係,新垣說,自己是「槍手」,拿錢辦事,與版稅無關。他說這十八年來提供二十多首樂曲,不清楚詳細金額,大約是七百萬日圓(五十三萬多港元)。   日本著名男子花樣滑冰運動員高橋大輔正在索契備戰冬奧會,他的伴奏音樂「作者」便是佐村河內守,目前還不清楚高橋會否因為醜聞,更換比賽伴奏曲。   五十歲的佐村河內守,出生廣島縣,九十年代中憑為知名電腦遊戲《生化危機》等製作配樂一舉成名。他自稱聽力持續退化,至三十五歲完全失聰,但仍堅持創作,寫成知名的《第一交響曲,廣島》,悼念一九四五年原子彈爆炸遇難的廣島居民。他被逼於周三早上通過律師承認許多作品是請人捉刀。
4340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科普:如何手算开N次方(初中代数)
岳东晓 2014-1-29 10:38
我在《 N位数开M次方半文科思维都可以做到 》一文中写道,【 这个16位数开14次方完全可能。被测试者只需要牢记对数表即可】。任何数开任意次方可以变成4次查表与一次减法。但是你如果要做心算表演,必须背下几千个对数值,而且精度受限制。理科思维的人是决不可能干这个背对数表的苦活的,但文科或半文科思维拿出苦背政治标准答案的干劲应该没问题 。 《最强大脑》节目中那位测试者随便出了个什么数的14次方的题目,像喝蛋汤似的。出题者与观众有没有想过,不要你心算, 给你一张纸、一支笔,你怎么计算一个数的14次方?别说14次方,就是3次方也算不出来---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算。 因为,开方 结果往往是无理数, 不像乘法,根本没有直接的计算方法。只能试算,然后进行修正。开平方的手算方法只是把这个试算的代数转化成了一个计算程序。下面,让我们看看给出一个数E,只用初中代数,怎么开N次方吧。 所谓开N次方,就是找到一个数 r (称为N次根), 满足 r^N = E 。 咋办?猜! 假设我猜这个根接近 X ,那么 r 可以表示为 r = X+ d , 其中d为误差。如果我能找到这个误差d,不就大功告成?我们上面的方程变成 r ^N = (X+d) ^N = E 把上面括号里的乘方乘出,但是只取d的一次项(再多计算就麻烦了): (X+d) ^N = X^N + N X^{N-1} d + ... = E 得出 N X^{N-1} d = E - X^N + ... 得出 d\approx \frac{E-X^N}{N X^{N-1}} = \frac{1}{N} (\frac{E}{X^{N-1}} -X) 这样我们得到r的一个新的近似 X+d= X + \frac{E-X^N}{N X^{N-1}} = (1-1/N) X + \frac{E}{N X^{N-1}} 通过不断重复上面的计算,就可以求出N次方根的更精确的近似了。 下面我随便用10000(一万)开5次方作为示范。也就是说 E = 10000, N=5。第一步,猜一下大概是多少。10太大了,10的五次方是10万,5又太小,5的五次方是625*5,三千多,先试6看看。也就是X=6. d= \frac{1}{N} (\frac{E}{X^{N-1}} -X) = \frac{1}{5} (\frac{10000}{6^4}-6) = \frac{1}{5} (10000/1296 - 6) \approx 0.343 也就是第一次修正得出 X = 6+ 0.343 = 6.343。再将这个X代入上面的d计算公式, d= \frac{1}{N} (\frac{E}{X^{N-1}} -X) = \frac{1}{5} (\frac{10000}{6.343^4}-6.343) \approx -0.033 哈哈,才算了一次,修正值就已经只有-0.033了,修正值是负的。新的X=6.343 - 0.033 = 6.31 继续算, d= \frac{1}{N} (\frac{E}{X^{N-1}} -X) = \frac{1}{5} (\frac{10000}{6.31^4}-6.31) \approx -0.0004 惊人的快,才算两次,误差已经只有这么点。新的X=6.31- 0.0004 = 6.3096 算一下, 6.3096^5 ~ 10000.2,已经相当接近一万了。 假如我们第一步猜的不准,猜10怎样? 第一步算出 修正d 约为-9/5, 就把X降到8点几,然后估计要多算几次才能达到同样的精度。 上面的开方计算理论上是可以手算的,因为只用到乘除法。而且只算了两次,就达到了相当的精度(至少三位有效数字)。但可以看出来,这个计算量相当大。开5次方根需要计算四次的乘方。如果要开14次方,需要计算多位数13次的乘方。据我所知,目前地球上还没有人能够心算多位数的13次方。网上有名德国人能算两位数的两位数次方,但注意是靠记忆,三位数就不行了。 结论:大数字开高次方,背下对数表是最大的可能。
个人分类: 科普|12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8 21:38 , Processed in 0.050447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