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伦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10)
热度 3 light 2016-1-26 21:32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10) 时间: 25 1 2016 00:18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10) 十、凡尔赛宫的战争画廊 ----从~1500到1700 自1945年以后,整个西欧未再发生过一次战争,昔日的冤家对头们,像英、法、德、意、瑞典、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相互间似乎都患了健忘症,竟然还建起了欧盟。东欧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虽然受着苏联的压迫,但相互间基本和平。以美苏两家率领的欧洲、澳洲、加拿大,再加上20世纪中成长起来的新帝国日本,虽然是冷战相持,总算和平走过了45年。在这45年里,一个世界范围的民主体制形成了,据研究这种体制之间比较最不容易发生战争。苏联解体后,东欧又起战事,但比较二战前的大小战争是小巫见大巫了。 维基上有欧洲战争列表(见链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6%B4%B2%E6%88%98%E4%BA%89%E5%88%97%E8%A1%A8 ),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欧洲记录的战争是70来场;1500年到1800年有100场;1800年到2000年有130场之多,这些战争有的一打就是几年、几十年。这最近200年其实应当算作1800年到1945年,如果再除去两次大战之间的20年的和平,那么欧洲在自1800年进入现代化以后,从1800年到1915年的115年间事实上就没有一年是和平年。看看现在的欧盟,人们或许会问:建一个欧盟就那么难吗?非得打它几百年欧洲人才能想到这个主意? 下面看看战争画廊列出的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后半期的200多年里的七场大战。 1、意大利战争:查理八世打进那不勒斯 下面这幅画在战争画廊里挂在上一章介绍的1453年卡斯蒂隆之战后,记录的是1495年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1470-1498)打进意大利那不勒斯。查理八世是一个短命国王,只活了28岁,他打进那不勒斯那年25岁,三年后便撒手他的王国而去。 1495年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摘自网络 如上一章所介绍,法国如今实行的相对中央集权的非联邦制的政府形式,与其历史上打败英国王权在大陆一边的渗透有关。通过将受英王影响的大小领主收编,国家权力也就不断集中于法王。贪权是统治者的天性,所以分权体制通常是利益冲突的结果,而不是统治者的主动设计。查理12岁(1482年)继承王位,之前是路易十一(Louis XI,1423-1483),路易即位于1461年,距法国打败英国不久。路易没有即位前就曾经反叛父王,所以更加明白防范地方诸侯的重要,上位后便对各地诸侯施加威权,遭到以勃艮第公爵勇士查理为首的各地诸侯的联合反抗。路易费尽周折,花了十多年来剿灭诸侯,勃艮第公国的独立之梦终于在1477年以勇士查理的阵亡而彻底破灭。不过两年之后勇士查理的奥地利人女婿、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又从路易手上将勃艮第的一块夺走,路易又打了两年终于在1481年再把奥地利人赶走,并将其他的几块领地(安茹、曼恩、普罗旺斯等)的领主权收到自己手里,法国至此算是基本完成了统一。当时法国的版图与现在的相比,最显眼的不同要算法国西北角那一大块布列塔尼地区还不在法国的版图内。 查理八世1482年即位后,当然也是在学习前辈的家传中长大。1491年,查理19岁,娶了布列塔尼的安妮公爵(1477-1514)为妻。安妮其时年方13,可是已经于1488年继承了布列塔尼公爵爵位,是布列塔尼的领主。中国古代有皇帝嫁女儿以求和平的故事,法国国王娶安妮公爵却不是为了和平,而是要把布列塔尼收入法国的版图。安妮在继承了家业后原先安排的是嫁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不是上面的那个奥地利人),两人一年前(1490年)已通知了罗马教皇,也得到了认可,算是办了手续。查理八世看在眼里认为这是哈布斯堡王朝处心挑战法国,立即对布列塔尼宣战,结果哈布斯堡无力援救,布列塔尼陷落投降,安妮只好嫁给查理,堂堂一国之王就这样抢了人家的媳妇。安妮公爵按中国人的说法该是“克夫之命”,22岁起便守寡,不过她活着时始终保持着布列塔尼对于法国名义上的独立。1514年36岁的安妮公爵去世,布列塔尼也就正式归入了法国。 再说查理娶了安妮公爵后,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对周边小邦国的安抚行动,1494年起开始筹款扩军,他要实现法国以前从未有过的野心:征服意大利。上面的画作描述的就是1495年2月查理攻克那不勒斯,三个月后,教皇被迫给查理摸顶,查理成为意大利的国王,可是只当了三年就被意大利鬼魂绑架了。 法国跟意大利的战争持续了60年(1494~1559)。上面那幅“查理进入那不勒斯”的旁边挂的是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见下图,摘自维基)。法国人此战首开以热兵器大炮对冷兵器长矛,用野战炮轰击一向百战百胜的对手米兰军里的瑞士长矛兵,将长矛兵从此从战场送入了阅兵场成了观赏军。这一仗还打出了一名骁勇的军官,这人不仅会打仗,还父业子承,43年后其子在马里尼亚诺大战率兵攻克了英国在法国的最后据点加来,把英国人彻底逐出欧洲大陆。 法国使尽了力气也从未能真正实现对意大利的统治,最终只好放弃了这份野心。但是欧洲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梅毒病第一次传遍了欧洲,据说是法国入侵者在那不勒斯的放荡行为的结果,连查理八世本人都染上过梅毒,所以梅毒曾经在欧洲叫做“法国病”,法国人不愿担这个恶名,在法国把这个病叫做“英国病”。这个故事据说远比当年的那场战争更出名。 2、收复加来,英国人被逐出大陆 下面要介绍是1558年法国攻陷英国领地加来之战。上一章介绍说,自英法第一次百年大战的最后一役卡斯特隆之战后,“自此英格兰王国失去除加来和海峽群島外的全部法国领土”。加来(Calais)在现今的法国版图上位于东北角凸出部上(是我们乘坐的英法跨海地铁的法国出口地),原来是法兰克人控制,后来在维京人-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后成为英国的领地,1453年卡斯特隆之战后仍在英国的控制下,当然也就始终是法国的心病,英国的希望。不过两国自卡斯特隆大战后,加来还是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法国最后攻陷加来是在1558年,英国人从此在欧洲大陆就再无寸土之地。当时在位的英国女王玛丽一世为此伤心欲绝,在加来失陷的同年年底离世。据说玛丽死前曾对人说,她死后若拿出她的心脏,人们一定会发现弗里佩与加来刻在她的心上。(弗里佩是玛丽的丈夫。) 玛丽忘不了加来是真,但玛丽究竟多爱她的丈夫人们一向存疑。玛丽与弗里佩的婚姻是利益联姻,两人第一次见面后两天即宣布结婚,婚约规定婚后两人为英国的共同治理人,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支持这段婚姻,特意将那不勒斯王位与耶路撒冷王位赠与弗里佩,以抬高他的身价(这两个地方当时都不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实际统治下)。位于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西边的法国因为是查理五世的宿敌,所以他巴不得能成就这段婚姻好把英国掌握他手里。查理五世于1556年退位,把西班牙国王的位子给了弗里佩二世,玛丽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西班牙王后。西班牙跟法国开打后,玛丽自然没有其他选择,英国便也卷了进来对法国宣战。但这一来就给了法国一个绝好的理由来攻打加来,下面故事的主角洛林(Lorraine)就此登场了。 在法国历史的千年长河中此起彼落、走马灯般来去匆匆的大小贵族中间,有一家是吉斯公爵,据说其窜起于1528年。在意大利战争期间,起于现在与德国交界的洛林区(Lorraine),有个军官后人叫他克洛德•德•洛林,就是前面介绍的在马里尼亚诺之战中成名的神勇军官,此人深得当时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赏识,将香槟和勃艮第等地(与洛林区相连)交他管理,1528年又封他为吉斯公爵,于是他成了洛林区的领主,法国从此也就有了洛林家族与吉斯公爵。 吉斯公爵的第二代是弗朗索瓦•德•洛林 (1550年-1563年),这人才干过人,1552年在率领数量远远少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统领的六万大军的逆境下,坚守法国东部城市梅兹,逼使 查理折损三万人马无功而返。法王亨利二世要收复重兵防守的加来,正需要军事干才,洛林成了不二人选。洛林不负亨利期望,1558年1月攻克加来 (见下图,摘自维基),从此将英国人逐出欧洲大陆,洛林成为当时法国最负盛名的军事领袖。可惜洛林家族1688年以后因为没有男丁继承家族香火,吉斯公爵的头衔也就进了历史博物馆。 1558年洛林攻克加来,摘自维基 3、亨利四世与波旁王朝 亨利四世(Henry IV,1553年12月13日-1610年5月14日)是法国历史上的重要君王,在位时间是1572-1610,几近40年,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人。下面这幅画描述1594年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结束了法国的宗教战争。咱们暂且放下亨利,先来弄清楚这个“波旁王朝”究竟是个啥意思。 日耳曼人法兰克国王洛克林496皈依基督教后,很快在教士的帮助下将法兰克人中萨利克人(Salic)制定的一些法律文字化,由于日耳曼人当时没有文字,于是借用拉丁文字成文公布,此即所谓的《萨利克法》(Salic Law)。《萨利克法》对于王位继承的规定是女性无继承权,这一规定据说后来曾被修改过,但是六世纪的欧洲仍然是混战不断的地方,传出去的萨利克法没有这一条,所以欧洲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早期没有女王(不过爵位的继承似乎一直不像王位的继承那样完全排除女性),英法的百年大战的发生甚至也和这个规定有很大关系。 欧洲在早期封建制下王权其实很有限,有实力的人都可能觊觎王位,王位争夺从未停止过,一个王国不仅版图变化不定,还有很多王朝。不像汉人的朝代以国号加年号来分别,欧洲人用姓氏来分别王朝,所以有查理曼王朝,斯图加特王朝等。法国的王朝里有一个波旁王朝是我们常听到的,我记得当年“政治学习”中间就听到过“波旁王朝的复辟”,当时听来如同听天书。 这个波旁王朝(House of Bourbon)的历史据我的追寻大概是这么回事: A、日耳曼法兰克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后,国王权力的继承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有序过程,王位在家族内外转移。例如上一章介绍的885年的巴黎保卫战后,巴黎人把厄德推举上王位结束了查理曼王朝就是一例。 厄德一死,加洛林家族的查理登上王位,查理晚年时,厄德的弟弟罗贝尔又来问鼎,最后罗贝尔的女婿鲁道夫称王(923-936),等鲁道夫一死,罗贝尔的儿子(后人称为“伟人修格斯”)又把查理的儿子路易五世搬回来称王,搞起“垂帘听政”,同时积极培养自己的儿子,直到路易五世去世,由贵族和教士推出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名叫修格斯-卡佩(Hugues Capet/Hugh Capet),时在987年,从此开启了长达350年(987年~1328)的法兰西卡佩王朝。 B、优格斯-卡佩在位时就把儿子的继承问题安排好了,死后由儿子罗贝尔即位。 C、罗贝尔生了四个儿子,发生王位争夺,最后打出了王位继承规则:长子首选,循序顺沿。但这个办法并没有严格实行,不断有例外发生。 D、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离世,由于查理没有男性后代,查理的妹妹伊丽莎白的儿子爱德华要求按规定继承王位,但爱德华当时又身为英国国王(即爱德华三世),法国人不愿意有个英国人当自己的国王,遂引用《萨利克法》拒绝了爱德华,将王位给了查理的堂兄菲利六世,卡佩王朝就此结束,瓦卢瓦王朝从此开启。 E、爱德华认为这是篡了他的王位,矢志要报仇,英法百年大战开打的火种就此种下。 F、王室里因此总有分出去的血脉,追溯上去,大概是法王路易九世(1226-1270,属于卡佩家族)的一支移到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后来在波旁坐大,通过与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的婚姻,在1327年得以封爵,成为波旁公爵,子孙从此可以以波旁为姓,此即波旁家族的源头,其实也是最后一年在位的卡佩家族的血脉。 G、经过几百年的繁衍,波旁家族封爵的人不断增加,到了16世纪,波旁家族成了一个非常有势力的贵族。 H、宗教改革发生后,从1562到1593,三十年间法国一共发生了8次宗教战争,这期间王室成员也伤亡很重,1584年王储弗朗苏瓦遇刺,由于瓦卢瓦一边没有继承人选,按照《萨利克法》,这回轮到了卡佩家族上位,而波旁家族是卡佩家族的第一顺位,结果亨利-德-波旁就接上了班,成了王储。 I、五年后的1589年法王亨利三世遇刺,波旁家族就接过了王位,亨利-德-波旁成为亨利四世。波旁家族当时领有的纳瓦拉王国也一起加入法国。 所以,后来开设这座战争画廊的法王路易菲利也就是波旁家族的后代,下面这幅作品就是他眼里的伟大波旁祖先之一的功绩: 1594年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结束宗教战争。摘自维基 亨利四世从1589年即位后,便开始平息法国内部已经打了27年的宗教战争,终于在1593年获得成功,上图描画的就是亨利次年进入巴黎的荣耀时刻,图画左边的民众无不显得欢欣鼓舞。 宗教改革在法国兴起后,亨利开始是法国新教徒(雨哥诺教徒),但是法国的天主教势力强大,王室都是天主教徒,前面介绍的吉斯家族也是天主教徒,西班牙是在天主教的控制下,吉斯家族甚至和西班牙结成联军反抗亨利,最后亨利为了法国的利益,在1593年的一系列与吉斯-西班牙联军的大战后,决定改信天主教。此举为亨利能够最终平息宗教战争奠定了基础,亨利在战后还颁布了宗教史上的首部宽容敕令《南特敕令》,法国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从此可以共存。不过这部《南特敕令》在亨利1610年去世后又被废除,这是后话了。 亨利四世的治国政绩斐然,深受国民爱戴,但他对于西班牙作为欧洲天主教的首领心有不甘,有心取而代之,于是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结果1610年被法国天主教徒极端分子刺杀身亡。亨利四世不仅有贤明君王的称号,更稀奇的是他的故事直到2010年还出现在报端:他的尸首在法国大革命时被盗,头颅直到2010年才被发现最后鉴定属于亨利而归葬,时隔他的遇刺400年整,堪称绝无仅有。 4、神勇的孔德亲王 1643年的罗克鲁瓦战役(上左),1648年的勒斯之战(中),1677年攻占瓦朗謝訥(上右)。 国人都知道法国的军事天才是拿破仑,其实法国出过的军事天才不止拿破仑,17世纪的路易二世-德-波旁,又称孔德亲王(Louis II de Bourbon, Prince of Condé )就是一位。从他的姓名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与上面介绍的亨利四世同属波旁家族。他的整个头衔其实就是他的名片,第一部分说的是他的名字叫路易,并且是路易二世,以区别他前面的路易,后面的“波旁”(Bourbon)是他的“荣誉姓”,通过说出自己家族的领地来说明自己的背景,有点像中国古人自报姓名时前面加上出生地一样;第二部分是他封得的头衔加家族的姓,他弟弟也是这个姓,不过这个头衔他可以用,他弟弟不可以用。两部合一,此人是何方神圣就一清二楚了。 孔德因为成就非凡又被人称为“大孔德”。大孔德究竟有些什么成就?上面三幅画可以道出一二。路易菲利把这几幅画挂起来,想必大孔德的这些成就的确不一般。在介绍这几幅画之前,我想先提醒读者,同是这位大孔德,他还领导过贵族造反,被政府投入过监狱,逃出监狱后投入被他打败的西班牙人,为西班牙指挥与法国人开打的战役。大孔德后来被国王赦免,又回到法国指挥打败荷兰人的战争。大孔德活了65年,最后的11年献身于宗教,直到去世。 上面三幅画的第一幅(左上)是著名的罗克鲁瓦战役,1643年发生于罗克鲁瓦,靠近今天的法国-比利时边境。大孔德率23000精兵对抗西班牙军队27000人,结果以4000人的伤亡代价打死打伤加俘虏对方15000人,大获全胜,从此将西班牙军队的陆上优势彻底粉碎。法军此战以后70年常胜不败,直到1704年才首次在布伦海姆战役中败给英-奥联军。难以置信的是,大孔德指挥罗克鲁瓦战役还不满22岁。据说罗克鲁瓦战役至今仍作为著名战例编入一些军事院校的教材。 上面第二幅画(中)是30年宗教战争中的一场主要的大战,1648年发生于今天法-比边境的法兰德斯,愣斯当年是该地的一座要塞,大战就在愣斯进行。率领法国军队的仍然是大孔德,对手也仍然是西班牙。愣斯一年前已经被法国占领,由于法国国内贵族造反(投石党运动),政局不稳,西班牙伺机出兵企图夺回愣斯。大孔德再次以少胜多,以3500人的伤亡换取地方8000人的伤亡加被俘,把西班牙赶回东边。不幸的是,法国以及孔德本人都很快卷入了内乱。内乱中,大孔德甚至逃亡宿敌西班牙,一直为西班牙效力到1658年得到新即位的法王路易十四的赦免后才又返回法国。 大孔德回到法国后再次领军,与另一位著名将军蒂雷纳重新合作,为实现路易十四的野心赴汤蹈火。1672年,路易十四发动征服荷兰的战争,孔德与蒂雷纳把荷兰军打得一败再败,孔德在1674年塞纳夫战役中再次以少胜多,以44000法军包围62000荷兰、神圣罗马、西班牙联军,最后以8000比20000的伤亡数大胜。上面第三幅画(右上)是1677年法王路易十四攻占瓦朗谢纳,此城位于今天法-比边境法国境内,大战时是在西班牙占领下。法国此战的胜利虽是路易的指挥,但胜利的奠基人还是前面百战百胜的孔德。第二年(1678年),法荷等交战国在荷兰的奈梅亨(Nijmegen)签约,正式结束战争,法国得到巨大利益,路易十四被尊为“太阳王”,法国成为欧洲的第一霸权。 孔德家族在大孔德身后的150年里成为法国的显赫家族,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主要的保皇党,反对拿破仑夺权,家族受到严重打击。拿破仑失败后,孔德家族的最后一个男裔1830年被暗杀,结局与前面介绍的吉斯家族竟是同样的命运。 5、分封建国与分家建国 我们观察法国的这些战争,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国王一面与诸侯交战,镇压造反,一面又新封爵位,弄出新诸侯来。我以为原因在于日耳曼人的封建制是分封建国,产生于日耳曼人夺得土地后封王拜爵的结果,诸侯因此觉得自己得到的地位天经地义,也就总想着更多利益,所以纷争是为了利益的重新分配,永无了结。比较而言,我们再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出现的大小国家,不难想见那些大小国家都是在原先的氏族内成长壮大后分家出来的,春秋之战因此就是要重新归于一,所以是“复辟”,要“归主”,由二合一、以大吃小、逐渐归于一因此是一个天经地义的过程,终于经历500年大战打出一个始皇帝。 所以汉人虽然曾经在朝代替换之际出现过分封,但大多不给实权,更不让建立地方军队。欧洲则不同,分封建国的特点不仅诸侯有实际的地方治理权力,国王与诸侯的关系是国王要依靠诸侯出钱出兵来与外国打仗,所以五世纪后便在众多的大小诸侯与国王之间开打,灭了旧的诸侯又立出新的诸侯,最后虽然诸侯少了一些,但人们还是认定分封建国是理所当然的体制,并且经常要通过立起新的诸侯来剿灭旧的诸侯,加上宗教的影响,所以战争成了欧洲人生活的常态。我以为这恐怕是很重要的一个历史文化因素,所以才出现了随着文化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战争反倒越打越多,越打越大,要不是打出了原子弹,恐怕即使有民主制度今天也难免不开打。 (待续)
57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9)
light 2016-1-14 18:18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9) 时间: 13 1 2016 22:25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9) 九、凡尔赛宫的战争画廊 ---从八世纪到十五世纪 上一章顺着基督教对于欧洲文化的影响,介绍了欧洲历史上的无数战争中,有一种是汉文化所没有的“宗教战争”,如我在《默刻尔疯了吗?》里所说,“世界上也只有这个州有着如此复杂的将利益和真理搅和在一起的历史。”这是欧洲文明中关于战争的思想中所存在的冲突之源:战争固然是一种恶,但有的时候是必要的善。所以如何界定与把握战争的必要性是西方文明的内在冲突,是我们这样有着和他们不同文化经历的人难以理解的,容易将西方的做法/说法简单地判断为口是心非,而忽略了后面的历史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其生活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这样的想法早已为人们接受。当然这主要说的是当人类还缺乏改变自然的能力时。过去几个世纪中,很多人都不再认这个理,把个地球弄得千疮百孔,结果发现地球也有可能被人弄得人没法居住,所以现在又开始怀疑“人定胜天”倒底算不算疯话。 古代地中海一带据研究是最适合人类居住之地,也是最适合农业文明发展的地方。通过人类大迁徙来到那里居住下来的人因此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个说法不能说毫无道理。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推论说,人类的一支闯进了“华夏”地域,在那里生存繁衍,创造了汉文明。汉文明发育之地的北边很寒冷,东边是大海,西边是高原荒漠,南边是崇山密林,所以逐渐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各部落就都圈在后来发现的“胡焕庸线”的东南,发展出更多的大小部落。他们在公元前770年到前220年间大战550年,杀得天昏地暗,最后杀出来一个始皇帝,成为统一的帝国。这块地方虽然有近400万方公里之大,但不同于欧洲,进出不易,除了被北方的两大游牧民族杀进来两次,最后被其中的满族人统一到他们征服的包括藏、蒙、回等民族的大清帝国,中间就没再有过与其他文明大规模接触的机会。即便与印度文明的接触也是限于佛教,并且主要还是靠汉人去到西域搬了过来。印度人曾侵入到柬埔寨,再没有更向东北推进;阿拉伯人侵入南亚时,也只到印度为止;更早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也是到那儿停了下来。我猜想印度河谷的吸引力是所有侵入南亚的民族不再向东或向北迁徙的理由。 所以汉人在过往数千多年里只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是住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喜欢说“自古以来”,因为我们知道的一切也的确差不多是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模样。这“自古以来”对于欧洲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无论如何往回寻找祖先的足迹,也只能是一盘大杂烩,不说别的,仅文字这一项整个欧洲就至少有十多种,不像咱汉人13亿人都只写汉字。所以欧洲人一旦回溯历史,一定是说不完的故事,吵不完的架。指望欧洲人来一个“统一思想”,在他们听起来恐怕如汉人听到要把中国分成几个国家一样不可思议。 欧洲人最早提出“民族国家”的概念,可是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是一群混血的居民。细想想,其实汉人也是一样的混血居民,并且2500年前就开始了大混血,其中还有至少两次与游牧民族的大混血。不过因为始皇帝用一种汉字放到台面上做了个罩面,结果大家也就因为都用这单一的文字成了汉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按照语音来制作文字,汉人至少会有7大不同文字吧?要是再细分一点,最后弄出十多种恐怕也不难。这样下来,就可能因为文字的不同而分出“民族国家”来也未可知。所以文字实在很重要,会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这个话题大了,以后有机会再说,我们回头看画廊。 1、自相残杀与维京人入侵 有了法兰克王国在732年图尔大战挡住了阿拉伯人,才有1100年后法兰西国王路易菲利来回顾法兰西的历史。如上所述,自从496年的曲而皮希大战起,在法兰克宣布立国的日耳曼人就一直在与那块土地上及周边的各民族进行融合,所以到1830年代路易菲利向法国人讲述法国历史时,法国人早已不是当年的日耳曼法兰克人了,那些画作是1830年代的人在述说1100年前或是1300年前的历史。整个凡尔赛宫虽然金碧辉煌,但是找不到一幅有如唐代的画作那样年代悠久的作品,都是17世纪以后的东西。(这也是我质疑大英博物馆(见本系列第二章)的理由,因为欧洲文明的发达其实正是和它独特的“不那么悠久”的特点密切相关,我们会在后面更清楚地看到这层关系。)欧洲民族中的英国人与德国人的文化与血缘上的差别恐怕就如汉人中的广东人与浙江人的相应差别一般。 欧洲经历了罗马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的入侵,最后总算把阿拉伯人挡在南欧利比里亚半岛。在这之前更早的居民主要是各个凯尔特人部落,但欧洲的文化的形成却主要是在732年后,基督教在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影响真正确立了以后才开始成形。它的特点是:在欧洲大陆发生了留在欧洲的凯尔特人后裔如南高卢人等、日耳曼人、古罗马文化、基督教信仰的融合,其中基督教通过神学哲学保存了大量希腊学术;在英格兰则是在盎格鲁-萨克逊的征服后,未被征服的爱尔兰人进入英格兰传播基督教;而南欧利比里亚半岛(西班牙)以及中东、北非则成为伊斯兰世界,但穆斯林保留学习了更多希腊学术,并通过征服西班牙将其带到欧洲。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欧、英格兰、利比里亚半岛各有不同的文化在形成,并且相互间有彼此影响着。(东部欧洲由此在文化上与西欧发生较大差别,它和尚存的东罗马有关,不在此涉及。) 日耳曼人打破了统一的罗马帝国,在自己建立的王国里封王拜爵,搞出了众多的大小王国,结果互相残杀,征战不已。在把阿拉伯人挡在南部利比里亚半岛后,没想到北边又来了新的入侵者维京人,他们在语系上是另一支日耳曼人,进入欧洲后又引起约两百年的混战。 (1)在图尔大战后面的就是发生于785年的萨克森战争(见下图),法兰克国王查理(Charlemagne)接受终于被征服的日耳曼萨克森人领袖维杜金德(Widukind)的臣服。 查理除了骑在高头大马上接受卑膝在下的维杜金德的施礼,马前还有两位教士,因为此次征服又是和宗教有关:法兰克人一意要仍然坚守传统信仰的日耳曼弟兄皈依基督教。维杜金德投降后改宗,被查理封为萨克森王以后终老修道院里。查理的胜利为其家族统治的查理曼王国奠定了基础。在主教与国王的联手统治下,原来并不提倡战争的基督教对于日耳曼国王的好战只好眼睁眼闭,乐得国王通过战争帮助自己传播福音。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将利益和真理搅和在一起”的例子。 (2)下面一幅是关于法兰克国王厄德(Eudes)885年打退来自丹麦的维京人成功保卫了巴黎的大战。画面后面的城堡据说是巴黎人存放巴黎主教圣杰梅的心脏和骸骨之处,以此表明巴黎战士的力量得自于忠诚的信仰。当然,这样的战争也是为了保卫王国的生存。 丹麦等北欧地区过来的维京人当时已近大批侵入欧洲,甚至远到东欧,把早先来的日耳曼人打得落花流水。他们的功力主要来自水上优势,靠着自己建造的吃水浅的长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kings#/media/File:Wikinger.jpg ),顺着欧洲众多的河流长驱直入。他们的船也不那么重,可以由一队人扛起来从一条河由陆地移到另一条河。早先入侵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比起他们是“旱鸭子”,罗马军队退走后也带走了水军技术,所以维京人才有如此巨大的水上军事优势。 来犯巴黎的维京人来自丹麦,当时已经掠夺了鲁昂,乘胜来到巴黎,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有说达到30000维京兵对200巴黎骑兵之数。但巴黎全城人同仇敌忾,一意坚守,竟使维京人花了一年时间才破城。破城后巴黎贵族奥多伯爵赶到法王查理三世处报告,请求援兵,可是查理三世竟然打不过维京人,给了维京人700磅黄金和解战事。消息激怒了巴黎人,他们在维京人退去后把查理赶下了台,推举奥多为国王,查理曼王国从此结束。 拿了黄金退去的维京人走到北部海边的诺曼底(Normandy)后便占据了该地,建立了自己的诺曼底公国,100多年后成长为英格兰的克星,称为诺曼人,于1066年在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带领下跨过海峡征服英格兰,威廉成为英国的新统治者,并把诺曼语也带到英国,融入了当地语言后成为今日英语里的一部分。诺曼人入侵前,英国不断有外族侵入,诺曼人入侵英国之后,英国终于不再有外族的入侵。诺曼人自己封王拜爵,将英国原有的“封建”进一步制度化,文明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以后的欧洲大陆(不包括东欧)也是不再有外界的侵入(幸好蒙古人没有打进来!),已经侵入的维京人在欧洲各地定居,主要在北欧,基督教传教士随后跟来,北欧诸国也都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在欧洲的地位日益强大,好战的日耳曼武士变成了“骑士”,教会利用骑士们的好战精神,于1095年开始十字军东征圣地耶路撒冷,要把耶稣传道之地从被他们视为异教徒的穆斯林手里夺回。勇士们前前后后打了近2个世纪,除了第一次东征曾短暂攻下圣城又被穆斯林收回外,其他的征讨都是无功而返。 2、英法的冤家情仇 欧洲虽然没有再被外族侵入,但是里面的自相残杀却远未结束,尤其在英吉利海峡两边。直到今天,对于1200年至1450年这两百多年的历史,如果说起英法第一次百年大战,英国人多指1337~1453这116年。但法国却有不少人把这百年算作第二次百年大战,将1159~1259这百年看作第一个百年大战。原因在于欧洲的封建制下还盛行贵族间联姻,以此来加强各自的势力范围。英王亨利二世加冕前于1152年娶了法国西南阿基坦领主的女儿艾力诺(Eleanor of Aquitaine)后,得到了阿基坦为陪嫁,再加上早先从母亲那里继承的诺曼底,于是这个英国贵族就成了最大的领主。过了两年他加冕为国王后,这就不可能不与当时的法国国王发生冲突。路易菲利选择了四场英法大战来记述英法在1212年至1453年近两百年间的冤家情仇,不能不说和这段历史有关。下面说说这四次大战。 (1)布汶战役 (Battle of Bouvines) 此战发生于1214年7月,它直接的军事胜利表现为教皇英诺森三世支持的法王腓力二世击败了英国约翰王的同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和佛兰德伯爵斐迪南的联军,法军俘虏了斐迪南,教皇从此抛弃了奥托四世,法国获得了布列塔尼公国和诺曼底公国,巩固了法国向东、南两方面在安茹、缅因和图赖讷的领主权。但是,比较起来,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此战对于英国大宪章(The Great Charter of the Liberties)形成的影响。 前面说到,维京人侵入法兰克,攻破巴黎,后来退到诺曼底,在那里建立自己的诺曼底公国,100多年后征服英格兰,从此成为英格兰的统治者,但又是一海之隔的诺曼底公国的领主。法国此战不仅从英国手上夺取了诺曼底,还要英国支付战争赔偿。封建制下的英王约翰只能向下面的大小诸侯收税,结果触发贵族们的不满,他们1215年6月集聚伦敦,夹持国王,要求国王夺回诺曼底。英王不得已签署诸侯提出的“男爵法案”,此法案就是后来的《大宪章》的头版,其中竟然规定25名贵族代表可以集会否决国王的命令。国王如何可以接受?所以一待诸侯离开京都伦敦,国王立即废除宪章,并命令诸侯解散军队,结果当然就是双方摊牌,诸侯“造反”。诸侯找法王路易八世做靠山,许诺拥戴他做英王。 法王路易1216年5月率军登陆英国,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一路进入伦敦圣保罗教堂,在伦敦人见证下称王,虽未加冕,但不过是指日可待的事。路易很快就控制了英国一多半领土,不想约翰王突然去世,原来因为痛恨约翰王的英国贵族拥立约翰王的9岁儿子亨利三世继承王位,并效忠教皇,获得教皇保护。贵族组成摄政团,多数贵族们又开始叛离路易,操纵亨利三世于1216年底签署修改了的《大宪章》第二版。路易征服英国的努力受阻,并被亨利三世的保护人教皇开除教籍。但路易不甘心,1217年2月回法国召集援兵,4月返回英国,在北方吃了败仗后回伦敦固守,8月法国援兵向英国开发,结果被保皇派击败,路易只好与亨利三世的摄政团谈判,保证不谋求英王之位,同时摄政方保证追随路易的英国叛变贵族的土地不被没收、国王亨利应当遵守在前已颁布的《大宪章》等,并在 1216 大宪章基础上增加了保护贵族财产的条款、限制国王征 税权的条款,这就是 1217 年的第三版的《大宪章》,也就是后来被正式实行的《大宪章》。所以,《大宪章》并不是英国人与生具有的民主天性的产物,而是复杂的各方利益冲突的博弈结果,布纹之战是它的催生婆。 (2)塔耶堡之战(Battle of Taillebourg ) 1242年,也就是布纹之战后28年,当年路易八世攻入英国后就位的亨利三世已经35岁;路易八世也已过世,在位的是路易九世,他比亨利三世年轻7岁。英法两家在今天法国中西部的小城塔耶堡开打。此城现在人口不足千人。这一战是后来的英法百年大战的序幕之战。冲突的起源是位于现今法国西南阿基坦区的小城Lusignan 的首领贵族修(Hugh)的造反。原因就是如前所述的早在1152年英国国王娶出生于该地的艾力诺为妻后所发生的英国王权在法国领地上的渗透,当地领主都保持着对于法王权力的相对独立,是当时欧洲普遍实行封建制的结果之一。英法都有很多贵族领有封地,具有相当的自治权利,同时英法间贵族联姻很普遍,通过联姻来进行结盟,成了纷争的一大来源。 法王路易九世和其弟阿方索率领法军在塔耶城堡以南横跨夏朗德河的一座桥梁附近与当地领主吕西尼昂的于格十世和英王亨利三世的军队发生战斗,法军赢得战役,普瓦捷当地的叛乱平息。不过在当时的封建制度下,一次叛乱的平息自然意味着下一次在另一地的开打。 (3)奥尔良之围 (Siege of Orléans) 此战发生于1428年10月12日-1429年5月8日之间,英国军队对法国城市奥尔良进行围攻。围攻战之初,英国人占据着优势而进展顺利,城市似乎已即将易手,但是他们累积半年的胜势被法国人的救兵粉碎:年仅17岁的贞德带兵仅用9天时间即彻底粉碎了英国人的梦想。在整个围攻战中英国人大约投入了5000名士兵(其中包括来自勃艮第的盟军),而贞德率领的增援部队大约为6000人,该战是贞德本人所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也是法国人自1415年于阿金库尔战役惨败之后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贞德从此成为法国乃至欧洲文化里的传奇女英雄。贞德不幸两年后被勃艮第公国的菲利普三世在贡比捏战斗中俘虏,将她卖给英国人。贞德第二年(1431年)被英国人处以火刑烧死,年仅19岁。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故事了,因为很多西方的文学大师都以贞德为题材写过各种作品。 贞德解围奥尔良。右图为摄之英国博物馆的士兵金属战袍。 (4)卡斯蒂隆战役(Battle of Castillon ) 此战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1453年7月发生在加斯科涅的多尔多尼河畔卡斯蒂隆(今卡斯蒂隆拉巴泰尔),法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自此英格兰王国失去除加来和海峽群島外的全部法国领土。法国开始控制自己的全部国土,西欧的封建制也逐渐瓦解。法国的政治体制在西欧诸国中最为强调集权而不是联邦,与英法的历史恩怨大有关系,因为今天的法国正是在打垮封建诸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比较摄自英国博物馆的战马披的盔甲。 比较早期的战争,从上面跨度600年的战争画中不难看见兵器与进攻武器都在进步,如上图中的人与战马披戴的盔甲,都未曾在东方人的军队里见过,由此可以想见欧洲人战争相互击杀的惨烈程度。 进来做了多出修正。 (待续)
4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8)
热度 1 light 2016-1-9 21:37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8) 时间: 08 1 2016 22:19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8) 八、战争与文明 整个凡尔赛宫的战争画廊虽然说的是法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主要大战,但从文明的发展角度看,其实就是在说“战争与文明”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在西方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出过很多书,还出过很多影视材料,不知道中国人是否做过这样的研究。记得大陆出过《大国崛起》,我只看过一节,已经不记得详细的内容,只是觉得作品把“大国崛起”看作国家兴衰轮替,那样的视角很容易忽略文明进步这个与战争紧密相连的话题。 参观凡尔赛宫的战争画廊时,我曾想,如果把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大战也用画表达出来在故宫某处挂成一周来看,不知道会有何感?看过凡尔赛宫画廊后我发现,如果弄一个中国战争史画廊展出,比较法国的战争史,两家的差别除了各自表现的文明不同,最大的差别其实是战争的目的。即便只比较前面谈过的曲而皮希大战(496年)与图尔大战(732年),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两次大战的战争目的不同,这种不同通过画面使用的艺术语言显示出来后,就有诸如十字架与怀抱婴儿的妇女等艺术设计。这样的不同如果放到中国在相对应的1500年里历次战争中去寻找的话,恐怕找不到。不是说找不到十字架等具体的人与物,而是说,中国历史上与之对应的那段时间的战争的目的,细究起来都是一样:改朝换代,除了换个皇帝,战争过后一切又回到原地。 由此可见战争对于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很大影响。下面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然后再来观赏画廊,或许无须再一幅幅地谈便能将路易菲利的所展示的法国历史读过去。我们从人类最初的暴力活动说起。 (1)人吃人 最早出现的人类之间的征战大概和人吃人有关。那时人刚刚脱离动物界,人类学家早已证明人类曾经把同类当作维持生存的营养品。直到今天,在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据说还生存着食人的原始部落。文明社会里的人在生存条件极端恶劣时也会退回到人相食,例如大饥荒时,或是陷入困境时,这样的记录中外都有。Discovery频道记录说,人类学家不仅发现新大陆的印第安部落里有的仍保持食人习俗,1609~1610年美国新移民面临大饥荒时,詹姆士顿(Jamestown)居民冬季到来前也分食尸体(见 http://news.discovery.com/history/cannibalism-a-history-of-people-who-eat-people-150513.htm ),有60多人就是靠分食人体度过那个冬天的。 (2)掠夺战争 原始部落间会出现相互掠夺的战争,目的在于获得其他人的劳动产品。在此基础上会进一步发生胜利者将战败者俘虏后带回去当奴隶,包括将女人当作性奴隶,有的便融入了自己的部落。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后,出现了农耕与游牧的分别,前者属于固定居住的文明,后者是逐水草移居的文明。两者相遇时,后者打败前者的时候居多。早期多半是游牧民族到农耕民族那里夺得财物后离去,农耕民族只好建筑高墙来防御,例如汉人建的的长城,罗马人在英伦建的哈德良长城(Hadrian Wall)都是类似的防御工事。 游牧民族不仅掠夺农耕民族,也对游牧民族下手;农耕民族通常是防御游牧民族,但是会对农耕民族下手,例如战国时期的农耕部落/国家间的大战。罗马帝国征服欧洲时,将帝国疆界定在西北的莱茵河与多瑙河,以此为天然屏障来防御河那一边的野蛮民族。日耳曼人对于罗马帝国的侵略与受到来自东北亚的匈人(很多学者认为匈人即汉人所说的匈奴)的挤压有关。匈人侵入东欧并进到欧洲中部,把日耳曼人赶出了黑森林,迫使他们跨过莱茵河与多瑙河。匈人后来不知何故销声匿迹,据说匈牙利人便是他们的后代,不过长期与雅利安人杂化而变化了外貌,唯保留的语音语法(例如姓在前名在后)痕迹能辨出他们说的话属于阿尔泰语系。 游牧民族蒙古人侵入中原,灭掉了汉人的宋王朝,100年后汉人将蒙古人赶走,270年后另一个游牧民族满族又侵入“中华十八省”地盘,彻底征服了汉人,建立了满族的大清帝国。游牧民族打败农耕民族一般总是以少胜多,例如蒙古人之打败汉人、打败阿拉伯人;日耳曼人打败罗马人等(日耳曼人的武力算起来只有罗马人的5%)。这样的以掠夺为目的战争在各民族中都发生过,它和后来发生的欧洲人发动的殖民征服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类似的地方是两者都有掠夺性,不同处是后来的欧洲人的殖民征服同时有先进文明对于后进文明的影响。所以殖民征服就成了一个复杂的话题,从不同的视角看到的是不同的结果。但是战争的掠夺性在两者中的普遍存在使得人们都同意,战争是为了争夺财富与资源而起;或者说,如果没有掠夺,就不会有战争。 (3)宗教战争 但是的确有民族为了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打仗,如上一章谈的图尔大战,在欧洲乃至西亚、南亚都不是罕见的事。还有的战争既是为了信仰又是为了生存,例如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战争。 为了资源和财富的战争恐怕所有的民族都经历过,但为了宗教信仰而战却不是每个民族都经历过,例如汉人历史上就鲜有为宗教信仰发生的战争。汉人自接受了佛教以后也有信仰门派的争执,为什么没有导致战争?我以为关键在于一神教与多神教的区别,前者信仰唯一的神,因此有一个绝对的真理,进而又有真理在谁的手里的问题,而多神教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像“大家都有理”就是汉人喜欢说的话。有人据此认为汉文化是一个“包容的文化”,我认为那是对于权力与信仰的混淆。汉文化里没有宗教信仰掌握世俗权力的设计,在朝是皇帝个人绝对专权,在野则讲究等级尊卑,哪有包容/宽容可言?所以,说“汉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在逻辑上不啻于说“乞丐从不贪污”,或者是把文字记录的希望当作了现实。 一个民族的历史经历会记录在文化里而影响到民族的认知,没有经过宗教战争的民族因此难以相信战争会有为了掠夺与征服以外的目的。因此,相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汉民族就难以理解人会为了宗教信仰或是真理去拼命,中国人评论美国人发动的历次战争就会自然倾向于认定美国人是为了石油或是征服才发动战争,所以海湾战争就是为了掠夺石油。不过战争一起,石油价格不降反升,中国的一位将军于是分析说,那是因为美国掌握了美元,石油价格越高人们越需要美元,美国因此越能得利,所以金融大鳄才是藏在战争后面的真正推手。同样的道理,美国人中很多也容易相信中国人会像他们一样不难接受绝对真理。 但这不是说国人没有信仰,传统的“修齐治平”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只要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得天下的人,就知道这个“修齐治平”根本就是 儒子们 的想当然,当然也就是尊儒后搞政教合一推行的人生信仰。如我曾经分析过的,这种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它是在把孔子的等级思想作为古代权力合法性的解释下,建立科举制度后要求读书人遵循的人生信仰。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改换朝代的战争也就成了在相同的个人信仰下的以夺取国家权力为目标的冲突。我认为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国共内战也是如此,国共领袖都信仰“平天下”,共同理想都是要“救中国”,并且都是要通过“反对帝国主义”来救中国,两家并没有真正的政治分歧,只有策略手段使用的差别。(共产党掌权后倒向苏联其实是二战后美国对于苏联的恐惧导致了实行一系列错误对华政策的结果,不论是毛还是邓,都没有真正弄懂过什么是共产主义,恐怕连《资本论》都没读过,所以都会为着“救中国”实行联美抗苏或改革开放。)但是国共之争在美国人眼里----如前所述,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认知特点来想象国共之争----就一定要有邪恶与正义之分,结果放弃了蒋介石,让毛泽东得到了天下。 (4)战争与宽容 在西方文明史上, 公元1492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年的第一天是主日(星期日);这年又是闰年(二月份29天);这年还没进入闰月,基督徒攻占利比里亚半岛上穆斯林最后占据的格拉纳达,结束了自711年来穆斯林对于南欧近800年的统治;西班牙统一后,国王更在当年资助哥伦布,在这年结束前发现了美洲。 穆斯林穆尔人统治利比里亚半岛时虽然允许三教共存,但实际上大多数基督徒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少数基督徒被赶走,只有一些犹太人有留在半岛上。基督教徒收复利比里亚全境后,立即驱赶犹太人,颁布法令要穆斯林皈依基督教(曾引起穆斯林1609年造反),阿拉伯语被西班牙语替代,西班牙很快发展为欧洲最强国家。 文艺复兴不仅让欧洲重新发现希腊,还引起更多的思想动荡。欧洲在基督教统一下不久,马丁路德于1517年公开叫板罗马教廷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帷幕,很快便首先在神圣罗马帝国引发宗教分裂,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出现纷战。如同以往一样,争论的焦点又是究竟谁才是神的真信徒,或者谁的神才是真神。这一次虽然仍是闪米特一神教徒之间开战,却和以前不同,没有闪米特人,一打就是一百年,战火不断,终于引发1618~1648的三十年战争,整个欧洲卷入战争,死伤无数,德意志各邦国的人口损失最重,估计减少60%多。可是这一次持续一百多年纷战的结局是妥协: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可以在欧洲共存;一旦可以共存,不久就演变成了两者还可以在一国内共存。宗教宽容第一次出现,但只限于在欧洲,还只是基督徒之间的宽容。所以,欧洲人绝不是生来就知道妥协与宽容的民族,而是打了100多年才建立了这个观念。 欧洲人第一次完全生活在基督教信仰下,第一次有了宗教宽容的信念。三十年大战结束时,牛顿刚满六岁。英格兰也参与了大战,但1630年后便没再搅和,这样算来,牛顿出生时,英格兰已有了12年的和平。我忍不住会想,幸好英格兰早退出了大战,否则我们今天的日子恐怕就是另一幅样子了。 (待续) 进来做了一处修改(红字)。修改前为“孔圣人”
4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7)
light 2016-1-6 11:31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7) 时间: 05 1 2016 16:52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7) 七、凡尔赛宫的战争画廊 ---图尔之战与宗教冲突 原想将关于战争画廊里某幅画的议论都放在“五、凡尔赛宫战争画廊”标题下,现在看来那样一来反倒因为穿插的其他背景介绍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决定还是顺着现在的思路写下去,并将(5)章的副题作了相应修改。 (1)图尔之战 战争画廊里,挂在(5)章介绍的曲而皮希大战(下称“皮战”)画作左边的就是732年的图尔之战(Battle of Tours,下称“图战”,见下图)。 我们观看这幅画,可以见到三个醒目之处: A、图战画面左上方的套有圆环的十字架; B、画面中央怀抱婴儿的妇女; C、骑白马的穆斯林武士与挥着战斧的徒步作战的法兰克人。 套有圆环的十字架为“凯尔特十字”,因为据说它是居住在爱尔兰的凯尔特人最先使用的十字架,后来传到法兰克。十字上的圆环代表太阳,表示基督教信仰如救赎的阳光。这个十字架放在图战画中且立于最高处,宣示了这次大战是捍卫基督教之战。 图画中央的怀抱婴儿的妇女当然是杜撰的人物,因为这次大战是两军在战场上的对垒,根本没有非战斗员参加,在画中放上这个人物说明这次大战不仅是卫教之战,而且是正义之教对非正义之教之战。而骑马武士与徒步武士的对垒则记述了此战法兰克人以步兵打败阿拉伯骑兵的史无前例之胜,凸显法兰克人的骁勇与决胜意志。 图战发生的732年正好是默罕默德去世100年。默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世界即发生争夺领导地位的斗争,原麦加贵族倭马亚夺得领导权后,持续伊斯兰扩张,在西边从阿拉伯半岛向西横扫北非,又转而向上,711年跨过直布罗陀海峡,732年时征服了几乎全部利比里亚半岛(即葡萄牙与西班牙)后,派兵直插图尔(有的史料记载为普瓦捷(Poitier),因为它更接近大战发生地)。伊斯兰军队此行的目的有说是要去图尔掠夺藏于图尔修道院的宝物,不过法兰克人夺取此战胜利之后,伊斯兰在西欧的扩张便停了下来,所以欧洲史家一向将此战看作是欧洲免于伊斯兰化的转折点。基督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此战后再未动摇过;率领法兰克军队夺取胜利的查理-马特也因此被奉为基督教的卫教英雄。 如前所述,图战与皮战相隔236年。雅利安日耳曼法兰克人的骁勇好战传统,在基督教的教化下在逐渐演变为“骑士精神”,来自闪米特人的基督教信仰已然成为法兰克人自己的宗教,新的欧洲文化正在形成。面对伊斯兰教信徒闪米特阿拉伯人的进攻,法兰克国王要保卫就不只是自己的领地,而是捍卫基督教统领的法兰克王国。结果是雅利安人中的日耳曼后代法兰克人为大战的一方,闪米特人的一支民族阿拉伯人为敌对方;可是雅利安人要捍卫的却是闪米特人的亚伯拉罕诸教中的基督教,而要征服欧洲的闪米特人带来替代基督教的是亚伯拉罕诸教中最年轻的伊斯兰教。这样的怪异在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时就已经发生,如果不是这一次由法兰克人挡住了阿拉伯人,伊斯兰教恐怕自那以后便在全世界替代了基督教。 如今我们看三大闪米特一神教,最早创立的犹太教其信徒仍然是闪米特后裔犹太人;最后创立的伊斯兰教其信徒包括了闪米特另一支后裔阿拉伯人(含叙利亚人)的绝大多数;而中间的基督教其信徒几乎都是“外邦人”,不仅人数超过其他两教,还总是处于与其他两教的不断冲突之中,图尔之战不过是这些冲突的早期一例。所以,从闪米特人的角度看,基督教成了专为“外邦人”创立的信仰,尽管大家信的都是同一个神。这是一个怪异,可这个怪异孕育了欧洲文明,在500年前开启了世界现代化。可是若从各个一神教的立场来审视其他宗教,就有一个真理在谁的手里的问题,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内在冲突。 窃以为以上史实的解读对于我们持汉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是既重要又困难的事。重要在于解读亚伯拉罕诸教的冲突是理解西方文明的入口;困难在于汉文明中没有类似的经验,汉人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所以我接着图战下面再多谈一点我在这方面的浅见。 (2)闪米特一神教的内在冲突 前一章介绍说,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闪米特人的创造,所以统称“闪米特一神教”;又因为他们都来自同一祖先亚伯拉罕,所以又叫“亚伯拉罕诸教”。不过,首先是闪米特诸民族中的犹太人开创了犹太教,并在《圣经-旧约》里记述说,亚伯兰(他99岁时由神改其名为亚伯拉罕,英文分别作Abram与Abraham)向上八代是祖先闪(英文作Shen,中文又译作“闪姆”,其后人即“闪姆人”或“闪米特人”),闪的父亲是著名的“挪亚方舟”的建造人挪亚,挪亚再向上数八代就是上帝造就的亚当与夏娃。 所以闪米特人也就是闪(Shen)的后人亚伯拉罕的子孙,他们不仅是上帝造就的,还因为有过大洪水更是上帝拣选的。不止于此,《圣经-旧约》第一部书《创世纪》的12章开头便是神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所以闪米特人还是受神召唤、祝福、特别看顾的民族,负有让万族得福的使命。 可是闪米特人还包括阿拉伯人、叙利亚人等。《创世纪》又记载说,亚伯拉罕与妻子久婚不孕,妻子就主动要求亚伯拉罕与自己的使女同房,结果生下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玛利(Ishmael),后来妻子又有孕,生下次子以撒(Isaac)。 耶稣诞生后,他通过修改犹太教而创立基督教。《圣经-新约》的四福音的第一部《马太福音》开首便是介绍耶稣的身世,说他是以撒的后裔,是以色列大卫王的子孙。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要昭显耶稣的种族与信仰的纯正。但犹太人原先所说的闪米特人是神拣选的民族到了耶稣那里也因此更加彰显,并进一步明确了犹太人是传递神的福音的民族。可是耶稣要做的却是用希腊人的Logos来修改犹太教,把它变成一个天下所有民族的一神教。经过耶稣的工作,犹太教成了基督教,它是一个在思想上相信绝对真理在行为上倡导普世博爱的信仰。(除了前一章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还可参见笔者旧贴: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69615highlight=#2869615 ) 有了上面的背景,我们不难想见, 在古代闪米特一神教的发展传播过程中 ,如果闪米特诸民族只有犹太人有资格蒙受神的恩赐,其他人会如何思想?如果犹太人中的某个人将这福分传给了外邦人,犹太人又会作何想?外邦人一旦相信了唯一的三位一体的神,他们又会如何看待犹太人?所以闪米特一神教自创立起便埋藏着巨大内在冲突,这种内在冲突一面刺激了亚伯拉罕诸教的创立,一面又随诸教的创立而引发诸教间的冲突与战争。 (3)默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一般公认610年阿拉伯人默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他死后,门徒根据他的教导编写出《可兰经》,这一点颇似耶稣的经历。《可兰经》里没有像《圣经-新约》里那样也上朔默罕默德出身,默罕默德的身世主要来自他身后100多年伊斯兰学者伊本-伊斯哈格(Ibn Ishak)的考证,证明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先祖。这样一来,前面说的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玛利与次子以撒就分别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祖先,阿拉伯人当然也因此同其闪米特弟兄犹太人一样成了神召唤的民族。 除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同是闪的后代,还有《可兰经》里说,“你们说:‘我们信我们所受的启示,与伊布拉欣(亚伯拉罕)、伊斯玛伊莱(以实玛利)、伊斯哈格(以撒)、叶尔孤白(雅各)和各支派所受的启示,与穆萨(摩西)和尔撒(耶稣)受赐的经典,与众先知受主所赐的经典;我们对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加以歧视,我们只顺真主。’”(引自第二章,136节。括号内为对应于《圣经》中的人名,真主即上帝。)所以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乃至基督教在信仰的对象方面也无不同。那么,伊斯兰教的独特之处到底在哪里? (4)从犹太教到伊斯兰教 人在对待人世间的苦难时通常有两种态度:逃避苦难或消除苦难。前面介绍的“亚伯拉罕受神召唤”的《圣经-旧约》内容说明,闪米特一神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要“消除苦难”的信仰,这是它与多神教(如佛教)的重大区别。因此,闪米特一神教是“入世”的宗教。 古代犹太教创立时,民族的领袖在那时就是部落的领袖,负有一切的领导责任,无所谓“政教合一”的概念。例如摩西和大卫王都是既统领犹太民族的世俗事务,也是民族的宗教领袖。到耶稣创立基督教时,恰逢罗马帝国盛世,基督教又不为大多数犹太人接受,所以基督教没有机会涉及世俗权力。即便到罗马帝国将基督教立为国教后,基督教也只是在皇帝的命令下负责在帝国传播信仰,没有管理世俗事务的权力。罗马统治撤出日耳曼人蚕食侵占的欧洲后,留下来的基督教主教们才通过与文盲的日耳曼国王们联手治国获得了世俗权力。 不过即便在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占有阿拉伯半岛的西南大部时,阿拉伯人也没信犹太人的犹太教,同时也没有大量皈依基督教,我以为道理在于上面指出的“内在冲突”---阿拉伯人没法接受其闪米特兄弟犹太人独占祖荫的信仰。后来的基督教虽有改革,但一来基督教没有丢弃犹太教的“犹太特殊论”,二来教义愈来愈严密的同时也愈来愈复杂。所以到了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他不是要创立一个不同的信仰,而是要在学习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础上为阿拉伯人建立自己的宗教,它不但能与犹太教分享祖荫,而且还要比基督教更容易传给外邦人。 默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成功了,他创立的伊斯兰教有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信仰---相信绝对真理;它也同意耶稣提倡的理性与博爱,但没有基督教烦复难懂的教义,这是它早期的情况。到默罕默德身后,《可兰经》与《圣行》(即默罕默德行为录)发布后,它的教义里正式添加上了“自我斗争”(jihad),要求信徒完成内心的完美。而内心的完美不同于博爱行为,它是无法看见的,于是有一个彰显的问题。这就给穆斯林行为引入了内在冲突:jihad从此可以在伊斯兰内外都有不同的解读。 穆罕默德在有生之年便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不仅是宗教领袖,也把握全部的世俗权力。伊斯兰教一诞生生就没有基督教遇到过的强大的信仰多神教的罗马帝国那样的对手,默罕默德能取得远高出耶稣的成就不能不说与此有关。相比之下基督教直到耶稣死后300多年才被罗马帝国接受,还谈不上拥有世俗权力。虽然默罕默德的信徒们在默罕默德身后因继承问题发生分裂,但竞争胜出的新继承人未停止南征北战,西到南欧,东到南亚,一路征服,所向披靡。更难得的是阿拉伯人一路上向被征服的文明学习,包括波斯人、东罗马的希腊人,还将学到的东西翻译成阿拉伯文,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带到西班牙。 阿拉伯人虽然实行无情的征服,但却实行温和的统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早期穆斯林在实行伊斯兰教规定的法律时,依赖“益智提哈德(ijtihad)”制度(待后叙)。他们征服基督教地区后,容许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信奉自己的宗教,但是必须交税,穆斯林则不需交税。久之,改信伊斯兰教的人日益增多,免税的优惠便取消了。阿拉伯人虽然在图尔大战中败北,停止了向西欧的征服,但仍然继续统治利比里亚半岛,西班牙在阿拉伯治下成了中世纪欧洲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阿拉伯人带入欧洲的波斯文化与希腊文化不是只形于文字,还加上研究后的演绎,并且允许北欧学者前来学习抄写。阿拉伯人还大量雇佣其闪米特兄弟犹太人,利用他们的语言能力,进行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拉丁文的跨文字翻译,其中阿巴斯王朝在830~930的一百年间所做的努力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百年翻译”,它对后来欧洲学习自西罗马退出欧洲后失去的希腊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 (5)益智提哈德之门的关闭 伊斯兰教比较其他两门闪米特教有更细致繁复的法律规定,穆斯林在统治上依赖伊斯兰法律,其实施过程要依靠上面介绍的“益智提哈德”,说的是通过训练过的法律人员独立分析案例,对照《可兰经》与《圣行》来判定适用法律。这个过程要严格依照法律逻辑推理,不受已有的伊斯兰法学教派的影响。这种判案方法曾给伊斯兰法律的实行以很大的独立性。 大约与百年翻译退潮的同期,益智提哈德程序首先遭到逊尼派(Sunni)的司法人员提出废弃,理由是法律争论都已经解决了,没有必要再通过益智提哈德方法审定案例,一切照已有的判例做就行。尽管什叶派(Shii)不同意,但由于逊尼派占了穆斯林的差不多90%,所以主要穆斯林国家自10世纪后基本都是援用成规来断案,伊斯兰信仰下的社会生活因循守旧,难以随时代演进,少数仍存有益智提哈德程序的国家(如伊朗)因为坚持严格的政教合一(因此不允许改革旧法),与其他演进的文化相比自然也难免变得日益保守落后。 对于上面说的伊斯兰教“变得落后”,还要提到13世纪末的蒙古帝国侵入阿拉伯半岛。蒙古人对于阿拉伯文化的野蛮破坏使得阿拉伯文化再难恢复到鼎盛时期,而西欧在13世纪初却由紧靠西班牙的意大利人引入了阿拉伯人发明的代数系统,开始用数学来解释自然。又过了一个世纪,欧洲开始重新找回希腊(即文艺复兴)。进入15世纪后,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到了15世纪末就是世界现代化的开启之时,西班牙人发现新大陆的同年将利比里亚彻底收复。比较欧洲文明开始发生的突飞猛进,所有的其他文明都陷入了停滞。从这个角度看伊斯兰文明的落后与世界各地其他古老文明的落后并无本质的区别。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伊斯兰教与其它两门亚伯拉罕教不同之处是强调个人的jihad,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入世”的宗教,相信绝对真理。因此它在面对困境时的反应就不同于如汉文明的反应,极端主义要求将原来属于个人的jihad在与不同信仰的冲突上外显,于是出现打着真主旗号的攻击行为,甚至演变为恐怖主义。基督教主流因为通过演进已经确立了“宗教宽容”,所以形成亚伯拉罕诸教间的现代冲突。 (6)为什么希伯来与希腊能够合流? 最后再谈点“两希合流”,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两希合流也就没有基督教。关于这个问题---即基督教的创立是建立在希腊理性之上---我谈过不少,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两希在人们的理解里通常代表着完全对立的欧洲文化的两极。在这里再增加一点我未曾讨论过的内容。 我以为人们难以理解两希合流的根本原因在于,(a)误解了现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区别,(b)误解了纯粹逻辑思维与实证逻辑思维的区别。 现代人都知道,自从现代科学诞生后,各种宗教信仰都受到挑战,先是在牛顿后扩展到整个关于自然界的解释,后来又在达尔文后进入关于生命的解释。说到底,对于宗教信仰的挑战来自现代科学通过实证方法得出的解释与宗教信仰的理论(教义)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在古代希腊人与希伯来人之间并不存在,因为希腊理性属于纯粹逻辑思维,不是现代科学理性所基于的实证逻辑思维。 希腊人关于“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德谟克里特(Democritus),公元前370-460)的说法是基于逻辑推理的猜测,它在本质上与“人是神的创造”同属非实证逻辑理性。但“科学”一词却早已发明,用来界定关于自然研究的学问,可是现代的科学却不存在于古代,两个科学不是一回事。但是对于自然的探索却是自古就有,中国人也搞,手段是观察-经验,希腊人在观察-经验手段上又加上了严格的逻辑推理,后来发现观察-经验未必可靠,干脆就发展逻辑推理,所以逻辑就是科学,这个认识直到康德-黑格尔时代仍然没变,甚至到今天还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发生混淆。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一样混淆过。 观察-经验方法的系统化再加上数学模型(分析)并得出结论就成了先代科学,是欧洲人先发明了这个方法,从此改变了世界。(希腊人的纯粹逻辑理性(包括几何学)却不能产生关于自然界的可靠知识,亚里斯多德的方法用了2000年因此未能产生现代科学。)现代科学诞生后,信仰理性与科学理性从此分流,不仅分流,还引出大战。以后是否会再度合流现在还不知道,但两希合流却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待续)
4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5---上)
light 2015-12-23 02:43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5---上) 时间: 22 12 2015 15:25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5---上) 五、凡尔赛宫的战争画廊 到法国寻找日耳曼人的历史,举世闻名的法国王宫凡尔赛宫(Versailles)当然不能错过。凡尔赛宫相当于伦敦的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卢浮宫(Louvre)才相当于大英博物馆。可是英国的王室未倒,白金汉宫里虽然有万千宝物,普通百姓还是看不到。法国因为有过大革命,打倒了国王,所以才有今日对世界开放的卢浮宫博物馆,但大革命又使卢浮宫遭受过浩劫。 法国国王过的日子原先并不像凡尔赛宫显示的那样奢侈。卢浮宫缘起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看到自己的财政大臣刚完工的府邸(见下图,摘自维基),想到自己竟没有一处居所可以与其相比,这才决定在巴黎郊外凡尔赛原有的一座只有26间屋子的行宫的基础上扩建王宫。 1682年凡尔赛宫修成,路易十四迁入,此后凡尔赛宫成为王宫几达100年,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结果是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以上括号内容摘自维基。) 凡尔赛宫一翼 凡尔赛宫御花园一角 不过法王的后裔并不承认法国大革命的正当性,仍然在家族内自行传承王位。目下在位的是29岁的让-克里斯多夫-拿破仑,他1997年才11岁便从过世的祖父那里继承皇位,好在并没有国事要打理,长大后从事金融业,在法律上大概可以算作自封皇帝的平民。 凡尔赛宫到处挂着历史题材的画作,把原本就是富丽堂皇的王宫衬托的更加美仑美奂,金碧辉煌,同时还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历史画廊”。在众多的画廊中,战争画廊( Galerie des Batailles/Gallery of Battles)最大,大小画作加雕塑共有118件(见下图)。 战争画廊的设立是1830年到1848年在位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Louis-Philippe)的设想,于1834年完成设计开始建设,1837年开放。路易菲利选定了主要画作33幅,加上前朝留下的4幅巨幅画作(据博物馆介绍),共37大型画作,沿画廊挂成一周。不过我实际看到的好像只有35幅,有二幅可能挂到了别处。画作的题材跨度自496年到1809年,超过1300年。第一幅496年与最后一幅1809年的题材都是路易菲利选定。画廊开放不久,画家François-Joseph Heim记录了路易菲利主持画廊开放的情景(见下图,摘自维基),距今已有约180年。画廊保护得很周到,与Heim笔下的画廊相比给人物是人非的感觉。 如前一章所介绍,我对在战争画廊里看到历史记录会有自己的解释,都是与我前面所介绍的那些具体的个人认识有关。所以我要首先说明的是:战争画廊的35幅作品,要么是画家承法王路易菲利之命所作,要么被路易菲利选入,并且画作年代几乎都集中于19世纪上半叶的15年,正是“种族优劣论”已形成,但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尚未公开的年代。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们知道这些画的历史价值,但我们还是要用过滤的眼光来看这些“历史记录”,明白我们是在透过一些特定的人物的视角看历史。 1、法兰克王国的立国 前面介绍过,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的欧洲领地后,罗马帝国的土地在日耳曼人的数百年蚕食下逐渐丧失,帝国到五世纪中期后已经名存实亡,及至奥都亚瑟(Odoacer)476年在意大利公然称王而名实具亡。奥都亚瑟只称王,不称帝,还把西罗马(那时罗马帝国已经在285年正式分为东西两帝国)的皇帝的权利之象征---皇冠和皇袍---都打包齐整地送到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皇帝那里,等于实际上仍然承认罗马皇帝的权威,不过只认礼数,不认管束。这一先例使得后面的日耳曼国家都是只称王,只有统一欧洲的人才能称帝。 其他侵入欧洲的日耳曼民族也跟着奥都亚瑟称王,在紧靠英吉利海峡的欧洲大陆这边的也紧跟着成立了法兰克王国。但是蛮族们文化落后,没有文字,所以法兰克王国到底是如何成立的到了后来是一笔糊涂账,法兰克王国究竟是那一年建立的也就发生了争论,有说应从486年克洛维一世(Clovis I)击败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位官员斯雅戈里乌斯算起,有说该从496年曲尔皮希战役(Battle of Zulpich,又称Battle of Tolbiac)克洛维一世率领法兰克人在曲尔皮希打败阿勒曼尼人(Alemanni)算起。路易菲利的第一幅战争画选的是496年的曲尔皮希战役(见下图),法王克洛维一世率领法兰克人此役打败同是日耳曼人的阿勒曼尼(Alemanni)部落。 曲尔皮希战役,作者:Ary Scheffer (1795–1858)。4.15m X 4.65m。摘自维基 路易菲利选择496年打败阿勒曼人而不是罗马人为法兰克国的起点我以为很有见地,因为486年罗马帝国在欧洲已经垮台了,留下的一点势力不过是等着机会撤离,日耳曼族不同部落间的厮杀已经拉开帷幕,496年发生的曲而皮西之战是法兰克重要的统合之战。除此以外还有同样重大意义是,法王克洛维一世打败阿勒曼尼部落后,于当年圣诞节受洗皈依基督教。法兰克的国体由此奠定:统一的法兰克人的基督教国家;前者说的是国家由什么人构成,后者说的是国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待续)
48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4)
light 2015-12-22 20:02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4) 时间: 22 12 2015 03:16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4) 四、“文明跟着太阳走” 再回头来谈日耳曼人的是是非非。关于这个问题,法国的凡尔赛宫的“历史画廊”提供了日耳曼人在法国如何发展的历史。但如何解读历史却因人而异,原因在于各人的立场(视角)的不同。这种不同又是因为各人的认知是建立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之上。所以我要在与诸位游览画廊前介绍一下我在这方面持有的一些基本认识。 1、文明之高下与人种之优劣 不同的人类社会由不同的人群(人种)组成,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常常有明显的高下区别,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这种文明之高下是否意味着与其相对应的人种也有优劣之区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并且人们的认识在随着时代演变。 古人眼里的野蛮与文明 古代人活动范围有限,缺乏关于人种的知识,将文明和人混为一体,文明相对发达的人群将文明相对落后的人群视为野蛮人。如罗马人将自己称为civilis----即“城市化了的人”,以区别于其他文明落后的人群(如日耳曼人);古代汉人则以“蛮夷”称呼其他文明相对落后的民族,进而有“夷夏”之分;道理都是一样。野蛮与文明的区分在这里就是服饰、饮食、居住方式等差别,不是人种的区别。野蛮人只要做出上面差别方面的改变就可以成为文明人,所以胡人也可以到汉人皇朝里当官;日耳曼武士也可以到罗马军队里带兵。郑和下西洋转了一圈看到了满世界的蛮夷,却并不将蛮夷作文明与人种的区分。因此不难想见,这样的野蛮-文明观也自然可以用到同一文明内部:贵族属于文明人,贱民属于野蛮人。 近代的种族优劣论 五百年前欧洲人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后开始了文明快速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全球扩张,欧洲人不仅在世界各地看到了一个个与己不同的文明与人种,并且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手段开始对文明和人种进行区分与研究。结果就是对于文明发展史的建立,得出了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发展史,有不同的成就。于是将建立了大城市、有发达的技术、创造了优秀艺术的人群列入人类排行的头排,像中国人、阿拉伯人等都和欧洲人一样排在前面,这种看法持续到17、18世纪。 近现代的种族优劣变化论 十八世纪逐渐展开的欧洲人在世界各地的征服以及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欧洲人得以全面征服世界,欧洲人对于原先的种族优劣论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欧洲人认为自己是远比所有其他人种优秀的人群,代表着现代文明,有着向世界各地推广欧洲文明的责任。同时还认为,有些人群----不论其曾有的文明如何灿烂----具有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特征,没法接受现代文明,或者必须放弃原有的文明彻底西化才能得到重生。19世纪达尔文关于生物演化过程的发现(以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来算),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到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取决于人群的努力,还与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又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所用, 产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社会学,将帝国主义竞争与种族压迫看作“文明的使命”。如我前文所介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除了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其中的日本与土耳其都已先后开始全面西化),都是在欧洲人的统治下。 现代的种族歧视 现代种族优劣论的结论是:有些种族天然地比别的种族更有智慧、更有创造力、更勇敢、更有道德,所以会创造出更高等的文明,因此也当然是世界的主宰。它的发展不仅将欧洲人置于所有其他民族之上,更进一步发展为在欧洲人中间也搞种族优劣排队,出现日耳曼至上的极端种族歧视现象,导致二次大战,暴露出人性的种种野蛮和残暴,使前面的种族优劣论电脑结论彻底倒台。尽管源于欧洲的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贡献居伟,但欧洲人也逐渐发现,工业文明起源于欧洲并不是“人种优越论”可以解释的。西方主流抛弃了种族歧视思想,民族独立平等成为主流。 不过一些古老文明仍然混淆文明高低与种族优劣的区别,辨不清自己古老文明中的落后东西,全球化过程中出现文明冲突现象。种族歧视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在一些原来被歧视的民族中更严重。 2、雅利安人与印欧语系 一般公认现代人都是一个祖先,起源于非洲,从非洲迁往世界各地。可是究竟如何后来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各个人种,仍然是个谜。现在又知道,地球上还存在过其他“人类”,现代人在迁往世界各地时和其他人类交往过,典型的例子是已经灭种了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除了留在非洲的现代人,其他人种身上都能找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或许还有其他被现代人灭绝了的人类,与不同地域的现代人的祖先交往而出现了今天不同的人种。 人种学将所有现代人分为三大人种: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非洲(或黑色)人种(还有人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应当单列一种)。这三种人,蒙古人种分布最广,包括亚洲、南北美洲、太平洋诸岛(博尼利西亚)、北极圈等;非洲人主要集中在非洲;高加索人种分布于欧、亚两州。 上述人种的分别主要是根据头颅的形状分析,基因分析也做过,难以作为界定标准。人种里面再分类,则主要根据语言的起源。例如汉、藏属于一个语系,但与和族(日本)不是一个语系,尽管同属蒙古人种。为什么即便同民族的语言发音也会出现如此多的变异?有人分析是因为古代生活竞争中,邻近部落为了交流时保密故意约定将发音变音而逐渐随部落的扩大出现多音现象。 高加索人种分三个语系:印欧语系(包括日耳曼人、希腊人、凯尔特人、意大利人、印度民族等)、闪米特语系(重要的有阿拉伯人、犹太人等)、含米特语系(重要的有埃及人、埃塞俄比亚人等)。所谓的雅利安人其实就是指印欧语系下的各民族,只是雅利安一词用的早,在证明印度很多民族的语言与欧洲主要语言同源之前就在用。 雅利安(Aryan)一词有人说出之于波斯语,伊朗(Iran)一词就是来自雅利安(Aryan);还有人说出之梵语,意思是“高贵”。欧洲民族都属于印欧语系,所以如果用语系表达,雅利安人种与印欧语系人种同义。但是欧洲的匈牙利人是个例外,这个被都是属于印欧语系民族包围的内陆国家,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来自蒙古人种的突厥族(即匈奴族)。可见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范围之大。 印欧语系里有十大分支,其中Anatolian和Tocharian已经消亡,尚存的八支又按发音特点分为腭音支与咝音支,各有四支。 腭音支有 : 古希腊语:希腊语; 古意大利语:天主教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罗马利亚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 等; 凯尔特语:苏格兰凯尔特语、爱尔兰凯尔特语、威尔士语等; 日耳曼语:德语、页第绪语、英语、苏格兰英语、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等。 咝音支有 : 亚美尼亚(Armenian)语,自古就是一支存续至今; 印度波斯语:印度多种雅利安语方言;伊朗多种波斯语方言; 阿尔巴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等; 波罗的斯拉夫语:波罗的海沿岸多国语言、俄语、捷克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乌克兰语等。 由此可见,印欧语系的众多民族都是雅利安人,很早就来到了欧洲以及欧亚交界之处,并侵入南亚。他们其实和其他民族例如蒙古人种一样,在古代就保持着相互交往---厮杀、贸易、迁徙、混杂,在欧亚交界地方创造各自的文明。日耳曼人只是其中一支,它又包含了众多部落。 3、塔西陀(Tacitus)与《日耳曼尼亚》(Germania) 日耳曼人的故事之所以众说纷纭,关键在于缺乏有关日耳曼人的文字史料。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生于公元56~57至115年以后)的《日耳曼尼亚》一书才格外重要。这本书只有40页,自古便是研究日耳曼民族最为重要的文献,仅英文译本就有十几种,直到现在还在印刷出版。 塔西陀是罗马人,何以是他而不是日耳曼人自己来写日耳曼人的故事?简单的回答就是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一时期对于日耳曼人的研究因此都是来自罗马人,包括凯撒皇帝都曾描述过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建立第一个王国的日子被视为西罗马灭亡的日子,日耳曼人于是被后人视作是打垮了罗马帝国的民族,而真正导致罗马帝国垮台的原因有时反倒被忽视了。塔西陀对于日耳曼人的研究的确有重大意义,但是他的叙述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一战以后在欧洲逐渐高涨起来的民族主义催生了纳粹,《日耳曼尼亚》被利用来为日耳曼人至上做宣传,例如他的关于“我个人同意把日耳曼尼亚的居民视为世界上一种未曾和异族通婚因而保持自己纯净的血统的种族,视为一种特殊的、纯粹的、除了自己而外和其他人毫无相似之处的人。…..他们是不像他们的邻居那样汲汲于想占有和使用金银的。”等论述(见《日耳曼尼亚》),就被希特勒用作雅利安至上的根据。 4、“跟着太阳走”的雅利安神话 远古时代,在高加索山脉的北部,里海与黑海之间,现今伊朗(Iran)的北部,诞生了雅利安人(Aryan),他们是最为理想的人类,金发碧眼,人高马大,聪明非凡,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世界上的古老文明,----不论是埃及的、印度的、中国的,都是他们的创造。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与当地人同化了,被污染了,失去了那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少数坚持跟着太阳走,向着西方去的雅利安人未被污染,在欧洲的黑森林里成长为更为高尚的条顿武士,他们打败了腐败的罗马人,其中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再向西,渡过英吉利海峡,1000年后又创造了伟大的欧洲文明。这个文明再一次向西,渡过大西洋来到美洲,创建了文明的新大陆,文明必须跟着太阳走。……这就是曾经为很多欧美精英们在18~19世纪抱持的种族-文明神话。 何止雅利安人,古往今来,凡是有了成就的民族,恐怕都会耐不住要编神话。 (待续)
4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3)
light 2015-12-20 23:13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3) 时间: 18 12 2015 17:34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3) 三、泰晤士今昔 大英博物馆很吸引人,但是参观起来也很累人,毕竟它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博物馆,积累了800万件藏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的掠夺所得),看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这里先放下前面关于日耳曼人的话题,先去看看泰晤士河(River Thames)。 泰晤士河是伦敦的命脉河,是英国人的父亲河。到访过伦敦的中国游客不知道张贴过多少泰晤士河的照片,----蓝天白云,伦敦塔桥,两岸历史悠久的建筑连绵接踵,看了的确让人感慨!我也锦上添花,加上一副我们拍的入夜的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是英国第二长河,据考证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河流两岸居住,它比英国最长的塞文河(River Severn)的354公里只短了16公里,但据说后者的通航能力却只能达到河口以上80公里,而夏天沿泰晤士河可经伦敦溯流而上到牛津,航程数天近300公里(中间要换船)。泰晤士流经英格兰,在铁路尚未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时,其流域地区也就逐渐成为英国发达的地区,一些国人熟知的著名英国城市,如牛津、温莎、达特福德等都是泰晤士河流经的地方。 泰晤士河不仅对于英格兰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促进作用,并且还作出了重大牺牲,几乎死去。所以英国人又给了它一个咱中国人大多不知的名字:重生河(Reborn River)。下面是英国当年著名的Punch漫画杂志1848年10月7号刊出的漫画,题为“脏老爹泰晤士”。 七年过后,Punch杂志于1855年7月21号的一期上又登载了一幅关于泰晤士河的漫画,题目是“法拉第把名片递给泰晤士老爹”,副题是“希望这位肮脏的家伙能向教授讨教”。这次泰晤士老爹不仅更脏了,河面上还漂着死禽。法拉第是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在这幅画里成了那位捏着鼻子向脏老爹递名片的绅士,科学在那时已经成了英国人挽救泰晤士河的希望。 不仅伦敦人受不了泰晤士河的脏臭,外国人也都受不了。英国作家杰克逊在他的《肮脏的旧伦敦》(Lee Jackson:Dirty Old London)里说,1901年满清驻英公使(算起来应当是著名的罗丰禄)到达伦敦后,英国官员陪伴他游了一遍这座有着600多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区域后问他有何感想,不想中国公使第一句话尽然是“太脏了!”。 读者如若觉得这事难以置信,那就再看看下面杰克逊展出的一副名为“毁三观”(Indecency)写实漫画,作者是Cruikshank,写于1799年。一直到19世纪,伦敦人随地大小便还是常态。抽水冲洗的马桶虽早在16世纪就已发明,但那不过是家用的使用后用水清洁便盆的装置,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化粪池。根据美国缅因州的记载,近似化粪池的“集污池”在缅因州全面使用要到20世纪20年代才发生。 大伦敦1900年时的600多万人口差不多是纽约的一倍,各种商业活动和工业生产早已是世界第一。不过伦敦那时虽已经有了近百公里的地铁,但电气地铁1900刚开通,地面交通极少数靠不住的私人汽车,600多万人的地面交通主要还是靠马车(见下图)载客,马车数量曾经长期维持在30万部,每天排出的马粪即达6500吨。乘马车如今仍是一些欧美城市的观光项目,马车通常挺靠在指定之处。见识过的人都知道,那些停靠处尽管不过停了几辆或十来辆马车,但中午以后必定气味冲天,想想一个有着30万辆马车的城市该是什么味道吧。 1902年伦敦的载客马车(摘自维基) 1860年时,伦敦的排污系统不仅落后,并且污水雨水不分,平均一天倾入泰晤士河40万吨!三十年后的1900年,雨污分流虽然已经开始,但整个系统还远没完成。大量工业粉尘落到地上,雨后与路上的马粪混到一起成为厚实的粘污,在石块铺就的马路上很难清理。时间长了,美物渗出的汁水透过路面上无数的缝隙沁入地下,即便清理了路表也除不尽臭味。难怪中国来的公使大人要说“太脏了!”其实那时北京根本就没有排污系统,但是相比伦敦人口只有其七分之一少,城区小,又没有伦敦那样的工业和消费来产生尘埃和垃圾,所以掏粪的农民就把问题解决了,也就不像伦敦那样“太脏了!” 1906~1907年间伦敦北部在建的排污工程 伦敦历史上因此也有类似北京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的掏粪行业(见下图),但更为发达,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并且是19世纪伦敦的一个高盈利行业。这个行业最初不仅将收集的人粪卖给城外的农民做肥料,地上铲起的粉尘和掏烟囱所得的烟灰,对当时伦敦兴旺的制砖行业来说还是供不应求的上好添加剂,也是赚钱的东西。结果那时的伦敦甚至常常出现马路上抢着扫街打架的事,闹出的人命案子也不少。掏粪工人背粪出客户门时,客户照例要给赏钱,如果小气不给,工人不高兴了就可能发生粪桶滑落的事,能让小气鬼把肠子悔青了。 可是城市越来越大,要把城里收来的粪肥和烟灰运到郊外的成本愈来愈高,加上后来排污系统的建成,以及集中供暖的实现,这个曾经是伦敦不可或缺的清洁工行业最后终于变得无利可图而败落了,纳入了靠税受维持的公益事业,泰晤士河也脱胎为今天的重生河(下图),同时伦敦的天空也开始变蓝。 让伦敦的天空重新变蓝是远比让泰晤士河重生费时费力的事。我们现在看到的泰晤士河上伦敦蔚蓝的天空曾经不仅弥漫着泰晤士河散发的恶臭,还充满着无数烟囱排出的尘埃(下图,根据Jan Oosthoek),著名的伦敦1952一场连续一月的雾霾曾经夺去了4000多条生命。 除了上面的照片记录,还有目击者的记录,其中最为有名的大概要算生于1840年的印象派大师莫奈下面的作品: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莫奈上面两幅关于西敏寺(Westminster)的作品是这位法国大使的神来之笔,现在的研究则证实大师这些西敏寺“日落印象”其实是当年莫奈受雾伦敦的“印象景色”的吸引专门来伦敦写下的实景,所以是难得的现存的第一手目击证据,因为1873年伦敦就发生过因为一周雾霾而又能多人丧生的悲剧。 对于燃煤的污染,早于莫奈之前200年就有英国人艾弗林(John Evelyn)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在1661年发表了专著(见下图)。 艾弗林书里说,“伦敦人吸入的完全是混浊的微粒(mist),加上灰尘与雾气,换来的是千般不适,损害了肺,还使整个身体失调,伦敦人发生的腹泻、咳喘、肺结核、虚脱等,加起来超过了伦敦以外所有其他地方(发生的总和)。” 450年前艾弗林对于空气污染的见地堪称是远见卓识,但他的发现并没能减慢英国走向工业化的道路。艾弗林出书后37年,第一台蒸汽引擎设计于1698年问世.。1760年后蒸汽发动机已经完善并逐渐在英国全面使用,工业革命开启;1802年第一台火车蒸汽引擎建成,机器开始全面替代人力与畜力;1839年第一艘蒸汽铁甲舰下水,热兵器全面换下冷兵器。不过250多年,人类的生活成了跨洋生活,可是地球上很多物种消失了,有的河流没有泰晤士河的幸运而死去了。 伦敦、巴黎、以及绝大多数欧洲城市都从烧煤改为烧天然气而不再为雾霾包裹,人们又都重新生活在蓝天下。但烧天然气仍然免不了排放二氧化碳,加上汽车的排放,虽然有蓝天也免不了碳在大气层的积聚而产生的温室效应,虽然它不会产生如艾弗林描述的问题,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却发现,大气层的碳积聚会使地球升温而最后毁灭全人类,所以才又有最近195国在巴黎签署控制减排的国际协议。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全部196国有195国都在同一份文件上签字。 泰晤士河流入的北大西洋,那一带有一种鲸鱼叫北瓶鼻鯨(northern bottlenose whale),它们有时会游入泰晤士河。人们在2006年前最后一次在泰晤士河里见到他们是距今一百年前的1913年。2006年1月,人们竟然又在流经伦敦中城的泰晤士河里见到了一头5米长的北瓶鼻鯨。它过大的躯体使它搁了浅,人们想尽办法想把它运回大海,可是它最终因为体力耗尽,过于虚弱未能回到大海而死去。人们百思不解这头北瓶鼻鯨是如何游到伦敦中城的,我想或许它不过是和我一样想来见识这座开启了人类工业化的城市,看看泰晤士的水是否恢复了它的清澈清凉。 (待续)
4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2)
light 2015-12-20 23:06
河边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2) 时间: 17 12 2015 19:06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内在冲突-----伦敦、巴黎掠影感言(2) 二、大英博物馆也摆“乌龙”? 英国发动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奠基于牛顿在17世纪建立的经典力学;而19世纪以后世界出现的生物学的飞跃以致社会学的革命都离不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位堪称世界现代化的奠基人。他们都出生于英格兰,是英国人的骄傲,也是改变了世界上每一个人生活伟人。牛顿说,他能够看得更远一些,是因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从文化的延续角度看,希望看到牛顿和达尔文的先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历史记录就成了我伦敦之游的动力,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见下图)因此是我们的必游之处。 来到大英博物馆那天,一眼看到正门左面高挂着凯尔特人(Celts)的历史文化展的巨幅广告(上图左侧),我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好!凯尔特人恐怕是最早定居英伦的民族之一,因此又被称为Britons (不列颠人?),有过灿烂的文化。凯尔特文化展的展厅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在展出几样一比一的仿制品与原件(见下图) :前面打开的是一个蜡盒(仿制品),据说凯尔特人用铜针(仿制品,图右上角)在蜡板上进行刻写,事后可用铜针另一头的小铜铲铲平蜡板,再刻写新的内容。 蜡盒上面还有金杯(仿制品,右上一)、铜斧(原件,右上二及下图)、打磨石(原件,右上三)。展台后工作人员拿出一张打印图,将铜斧置于图上来说明铜斧的使用,并说凯尔特人铸制的青铜斧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选择这几样东西来作入门介绍可谓设计周到,不仅展现了古代凯尔特人的艺术创造和工艺水平,还说明他们甚至已发明了书写技术。 凯尔特人说的是凯尔特语(Celtics),不同于后来英国人的英语。据我所知,3300多年前凯尔特人铸制铜斧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一时期他们的青铜铸器不像中国的青铜铸器那样有铭文因此并不奇怪。那么,凯尔特人何以又已发明了专门用来刻写的蜡盒?上面刻写的是什么样的文字?发生在什么年代? 展台后面的工作人员又拿出了一份字母表(见下图)来回答这些问题。该表列出两行字母,下面一行是现代拉丁字母,上面一行工作人员说是凯尔特人使用的字母,列在一起作比较,由此可见凯尔特人的书写系统的起源(或是拉丁字母的起源)。这真是出我意外的说法,因为我虽然对于凯尔特文化所知甚少,但将凯尔特人的书写系统与拉丁字母比较还真是第一次见闻。工作人员收起蜡盒,将字母表放到前面继续展出,让我们拍照。 遗憾的是我在后面的参观中却再没见到用“凯尔特字母”书写的东西,但我仍然记住了这份字母表。回来后,我又找出照片来看,并放大了后仔细读表的下方的两行小字,结果大吃一惊,原来这表上的字母取之“温多兰德墨写木片”(Vindolanda Ink Tablets,见下图横线上方),在大英博物馆时我竟然没有去注意下面这些小字。 温多兰达墨写木片是现今所知在英国发现的最早的书写记录,1973年首次现身于温多兰达城堡(Vindolanda Fort)并由此得名(见下图,取之维基)。 谈到温多兰德城堡,先要说说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两千多年前,发源于频临地中海现今属于意大利一带的罗马帝国正式诞生,于公元前27年由罗马共和国改为罗马帝国。一百多年后,罗马帝国向大西洋扩张的一路于公元43年跨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英伦,北抵英格兰不列颠岛。后来罗马皇帝哈德良为防御北方的皮克人(Picts)入侵,于公元122年主持建造了横跨不列颠岛的一系列防御工事,大部是石墙,连接后成为哈德良长城,全长约120公里。哈德良长城如今尚有部分存在,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址(下图,取之维基)。罗马人后来又在更北边处建过一座约60公里长的安东尼长城(Antonine Wall ),但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又退守哈德良长城,所以罗马帝国在英伦的北部界线还是要算哈德良长城。 温多兰德兵营(下图为其遗址,取之网络)靠近哈德良长城,是罗马军队驻扎地,便于在遇到侵扰时调动沿哈德良城墙阻击来犯者。前面介绍的1973年发现的温多兰德木片就是出自此遗址。 罗马人征服英格兰后所带去的文化比原住民凯尔特人的文化先进很多,罗马人也并未驱赶凯尔特人,凯尔特人因此一直居住在英格兰,说的还是凯尔特语,据研究那时已有自己的文字,叫做“欧甘字母”(Ogham)。罗马人则说的是拉丁语,用的是拉丁字母。欧甘字母与拉丁字母的差别,自下图(取之维基)的比较可见两者完全不同,前者是用笔画的多少来区别不同发音,其与拉丁字母的不同丝毫不是我在凯尔特人文化展上看到的那种差别。凯尔特人文化展上我们看到的两种字母的书写差别应当是古代拉丁字母和现代拉丁字母的差别,而不是欧甘字母与拉丁字母的差别。 罗马帝国在英伦的统治到公元410年时结束了,但凯尔特人似乎并未在罗马人统治的数百年间从罗马人那里引入拉丁字母来发展出自己的书写系统,我在大英博物馆当天的展出上也未见到有相关的证据。上面介绍的温多兰德木片所记载的是罗马军队的官方通信,用拉丁文书写,内容关于军队的供给问题。在展厅门口介绍凯尔特人的古代文化成就的工作人员张冠李戴,将温多兰德木片作为凯特尔文字的证据来介绍,这样的错误对于大英博物馆来说是不应发生的,何以如此我至今不解。但是那样做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凯尔特人不仅早已开始使用字母书写自己的语言,并且所用字母系统与拉丁字母同源。如果延伸开去,甚至可以推论说,牛顿和达尔文的著述所用的文字早以为他们生活于英格兰的祖先发明了。 罗马军队于410年离开英格兰不是被凯尔特人赶走的,而是罗马皇帝命令军队撤回欧洲大陆去抵抗入侵的蛮族日耳曼人。可是已经走向腐败衰落的罗马人还是打不过强悍的日耳曼人,罗马帝国的欧洲领地被日耳曼人占据的愈来愈多,帝国在欧洲名存实亡。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奥都亚瑟(Odoacer)在现在的意大利称王,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统治从此在名义上也灭亡了。 侵入欧洲的日耳曼各部落跟着相继成立王国,其中最大的一支数法兰克王国,经过整合周边的众多小王国,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法国。日耳曼人在欧洲大陆扎根后,于是有盎格鲁(Angles)、萨克森(Saxons)、朱特(Jutes)等落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征服英伦。之前罗马人的征服其实对于本土人相当文明,因为罗马人征服后的统治讲究按法律办事,所以凯尔特人得以说自己的语言,只要服从罗马的法律过日子就是,凯尔特人在罗马治下300多年算得上是平安,那几百年因此也叫做“罗马-英伦文化”(Romano-British Culture)时代。新的入侵者日耳曼人的文化尚处于野蛮时期,凯尔特人被入侵的日耳曼人大量屠杀驱赶,日耳曼人将整个英格兰彻底日耳曼化,日耳曼人的语言成了英格兰的通行语言。不过日耳曼语当时并无文字,它最终演变为英语并从拉丁字母发展出自己的文字还是400多年以后的事。 入侵的日耳曼人的大小部落将英格兰分割成众多的独立王国,英格兰的文化从罗马时期的“罗马-英伦文化”倒退为日耳曼人的野蛮文化。在这彻底的“日耳曼化”的基础上,后来的英格兰人,包括17世纪出生的牛顿与后来的达尔文等伟大人物,其祖先因此都不大可能是日耳曼人入侵前的英伦居民如凯尔特人,英伦人后来使用英语以及英文字母因此也不是承之于早已生活在英伦的Britons(不列颠人,属于凯尔特人)的语言与文字。侵入英格兰的日耳曼人来自海峡对面,因此要弄清这一变化和后来的演变,以及它与千年以后出现的牛顿、达尔文等欧洲杰出人物的传承,还得循着日耳曼人的入侵路线回到海峡对面的法兰克王国---也就是今天的法国---去追寻。 (待续)
4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伦敦好汉奋勇搭救江苏农民 (1)
热度 6 和平奥运陈冠明 2015-6-17 11:35
五十四岁的陈冠明从中国出发,途经十六国到达伦敦时已经五十六岁了。当这辆战车和他主人相依为命历尽劫难终于踏上伦敦土地的那一刻,有谁来迎接他们? 答案是:没人! 然而, 陈冠明的 英雄壮举后来确得到 英国主要媒体的相继报导,这是谁的功劳? 经营一家保险公司的伦敦人 John Beeston: John那天去唐人街吃饭,远见一辆三轮车,当他发现这不是伦敦一般游客用的那种三轮车,就决定上前看个究竟。 冠明靠在车把上休息,神情茫然。当听到 John用中文问:‘你是中国人’?的时候, 冠明一下就 精神抖擞起来了 !看了三轮车上图片 J ohn明白眼前这个有不平凡的经历。 John带着 冠明走进一家中餐馆坐下来。当 了解了 冠明的经历后, John 感到震惊。 John说这完全就是‘一个火星人降落在你家花园里了’! 于是他竭尽全力为冠明 奔走呼号。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英国媒体(BBC, the Guardian等)相继报导这个三轮走世界传播奥运精神的大力神: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london-18980693 http://audioboo.fm/boos/898391-from-china-to-london-by-rickshaw-in-2-years http://www.theguardian.com/sport/2012/jul/26/london-2012-farmer-cycles-from-china-rickshaw John还说服了英国网页公司免费为陈冠明提供了网页: http://www.chenolympicrickshaw.com/ 就连 John就职的保险公司的网页也增加了 冠明这个部分由 John亲自撰写 : http://www.bryanjames.co.uk/chen-guan-ming/ John直到三年后的今天还在关心着 冠明。 更多请见续集: 是谁推动英国航空公司赞助 冠明回国飞机票? 是 谁 自掏腰包为冠明飞到加拿大并运送三轮车及安排加拿大华人社团接待?更有, 是 谁 亲自来到冠明江苏老家看望冠明。 。。
8732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一英镑憋死大汉
热度 14 ojx111 2013-9-2 12:07
一英镑憋死大汉
那是几年前在伦敦,我是第一次和家人去欧洲,去之前, 我在网上做了相当的调研,所以对欧洲习惯有一些了解, 比如象餐馆不提供免费水,上厕所收费等等。所以还没闹什么笑话。 一天在大笨钟附近,我同我家大公子去上厕所, 带上了好几个英镑硬币,到了那发现是一英镑一次。 是那种老式的转盘门,放一英镑硬币,转盘转一次,可进一个人。 我们看见一黑人大汉站在门前正在翻皮包,嘴里还不断说: 难以置信,难以置信。一听就是美式英语, 一看就不懂在欧洲上厕所要钱,没有准备,正在找零钱以进去。 我们上完了出来,这老兄还在门外,手上拿着几个US Quarters, 他问我:是否可以给我几个US Quarters(25 美分一个的硬币),我给他一个英镑硬币,他急需上厕所。 我就给了他一英镑,也没要他的钱,他谢了我,就急忙冲了进去, 看样子是憋荒了。 真是 憋死
12280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伦敦前副市长谈中国公知的走狗习性
热度 3 稻草 2013-8-16 17:52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437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孤独的放逐
热度 15 麦燕萍 2013-6-24 05:54
孤独的放逐 阴差阳错地, 2011 年,我登陆到了渥太华。 从朋友多多的英国来到了举目无亲的加拿大;从繁华时尚的大都市伦敦来到了安静小巧的渥京;从温暖湿润的欧洲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北美,我心里的落差要多大有多大。 刚来的时候,由于水土不服、职场不顺,曾经活跃开朗的我变得焦虑、失落、自卑、绝望,甚至不知所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偶尔出去上上课、和闺蜜逛逛街以及上网发发博文外,我一直处于一种自闭的状态。 我习惯了一个人如孤魂野鬼般地游荡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睁大双眼看人、看车、看天、看地、看世界,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我习惯了一个人走进树林、漫步于河畔边,与大自然进行着只有自己才懂的对话; 在生病的日子里,我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从肉体到心灵的救赎; 在一个个寂寞的夜晚,我独自坐在院子里,抬头遥望星空,认真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 …… 于是,我懂了:当孤单成为了一种习惯,孤独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而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在孤独中,心灵得以放逐、思想得以沉淀。 今年春节期间,回国呆了四个月。重回到渥太华时,一切宛如隔世。直到见到了几个久违了的好朋友:一直对我照顾有加的北京大哥和 TALAAT 老人、与我无话不谈的闺密 JASSICA 和房地产同学越南女孩 NUNAN 、以及一直劝说我加入他的理财团队的铁杆哥们刘江同学等等,他们的那份真挚热忱让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回归。 几天后,走进以前经常光顾的小卖部,胖胖的总是微笑着的老板 RAJ 一看到我,惊讶地问道:“ HEY,LONG TIME NO SEE, WHERE HAVE YOU BEEN ?” 三步并两步地冲了上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温暖的 HUG 。刹那间,我的眼泪差点流了下来,所有对这座城市的不满顷刻烟消云散。 在这个我曾经生活了一年半的城市,留给我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 现在,当我又象以前一样,开始 ENJOY 漫步于凉风习习的路边河畔,往事总会如电影般地一幕幕闪过我的脑海,那些曾经所走过的路、唱过的歌、爱过的人、流过的泪、握过的手 …… 。点点滴滴的感动,总在不经意间将我的心慢慢地融化。生活是如此的美好,那曾经疯狂追逐过的名利地位、物欲虚荣,那和别人意见不同时的争吵攻击、耿耿于怀,那被骗被伤害时的气愤怨恨、伤心失落,那 …... 等等,在生命面前,都如同浮云 …… 人,有时候,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坚强,也没有自认为的脆弱。人生是有弹性的,就象你我,以及大多数移民,不得不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重新站立。我们注定要经历比别人更多孤独的放逐,才能够真正地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然后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和下一个希望。 因为考试和退税等未尽事宜,我重回到了渥太华。鉴于网友们在渥太华的人数有限,俺就毛逐自荐地自封为珍珠湾驻渥太华办事处主任,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的,有手的请用手投票,没手的请用脚投票!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渥太华作客,届时,俺的地盘俺作主!耶!
24231 次阅读|47 个评论
分享 奥运臀部----------2012伦敦
热度 8 水壶灌满 2012-8-3 11:53
奥运臀部----------2012伦敦
9842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伦敦警察
热度 9 cat 2012-8-1 23:08
  目前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各路选手都在紧张地争夺。   伦敦警察也没闲着,看他跳的多么来劲?他可以得什么牌?           
1111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滕海滨泪洒赛台,郭伟阳飞赴伦敦
热度 9 陈营 2012-7-26 12:20
滕海滨泪洒赛台,郭伟阳飞赴伦敦
终于发生了,滕海滨在最后的赛台训练中由于左前臂受伤所有技术动作全部失败,总教练黄玉斌忍痛割爱,北京小伙儿滕海滨挥泪而别。郭伟阳临危受命已从北爱飞赴伦敦加入中国队,这是他运动生涯中第一次冲击奥运。2007年郭伟阳随国家队来休斯敦参加国际体操邀请赛,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图片提供:陈营) 上图:郭伟阳的吊环十字撑 下图:个人全能发奖仪式中获得第一名的郭伟阳
732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2 15:54 , Processed in 0.062271 second(s), 2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