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李约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文明为何一度停滞---李约瑟难题的答案
热度 8 岳东晓 2014-10-1 00:33
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被派到重庆,具体工作是中英之间科技合作。初到山城,八路军严明的风纪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军的散漫。在工作期间,他学了些中文,并接触到了一些中国古籍,这些古籍当时的中国人已经看不懂了,当文物收藏。李约瑟看罢,大吃一惊,原来这都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文献。于是他不断收集中国古籍,开始写书介绍中国科技,名曰《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写了好几大本(这还得力于李约瑟有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中国情人)。这项工作李约瑟到死时也没能完结,他收集的资料现在成了一个博物馆。 400年前,英国人培根曾经论述改变世界的几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李约瑟却突然冒出来说,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发明。当时的西方人打死也不信李约瑟,他们说愚蠢、懒惰、落后的中国佬搞了四大发明,可能吗?但后来在英国 博物馆查阅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从中国皇宫带走的一些中国古籍,又发现更多的中国古代科技的证据,这才慢慢说服当时的学界,原来中国人的祖先是聪明的。 李约瑟虽然把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个问题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中国以前领先西方那么多,怎么到明朝之后突然落后了? 其实李约瑟如果把视野扩展到一般历史,而不是仅仅限于科技史,答案就非常简单:中国明朝之后的落后不过是汉民族被外族奴役之后的退化。 整个满清时代,就连一个像样的诗人与散文家都找不出来,更 别说科技了。满清控制中国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稍有不满,往往被诛灭九族。有的家族,祖父辈写过一两首暗讽满清的诗词,都早已经死了、埋了,但后来这些“反诗”发现了,满清不但把祖坟刨了,还往往处死整个家族。这样的结果是,中国社会的智慧精英群大量从肉体上被消灭,即使剩下的,也是处于各地驻防的清兵的严厉监视之下。 被奴役种族是很难有创造力的。希腊人被罗马征服之后,虽然相对还是比较自由的,罗马人对希腊文明也非常推崇,凯撒被刺杀临时最后一句话据说都是用希腊语说的,尼禄对希腊的痴迷更是众所周知,但希腊也没有出现大的创新,基本是补充前人的东西。 整个汉民族处于被满清奴役种族的地位,这是一种低下的、压抑的、最低限度的survival,当然难以创新。 明朝的中国与西方有相当的接触,明军先后打败了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也开始引进西方的一些东西。但满清时代 正好是西方科技发展最快的阶段,是牛顿、瓦特、麦克斯韦尔的时代。正是在西方发展最快的时候,中国与世界脱节了。汉人被完全压抑,而满人上层在忙于学习汉字。 那些带着民族自卑、文化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试图寻找中国文化的基因劣势或者局限,其实人类文明是互相借鉴的,没有哪个文明能够完全是孤立发展,学习借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其他文明更优越的证明。西方文明的很多东西是学来的。以符号运算为例,这是从阿拉伯人那引进的,数字0 也是引进的。近年的研究表明,达芬奇的很多发明实际上是抄袭中国古代《农书》上的农业机械,或者得到后者的启发, 相关证据链都被建立了, 只是达芬奇画得更漂亮。 而中国文明的孤立正是其停滞的原因。 人有喜欢斗的习性,没机会外斗就会内斗。长期缺乏外部文明竞争的中国往往陷入长期的内耗。 明朝不是被满清灭亡,而是被李自成农民军灭亡,而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却没有接管中国的计划,而是准备回老家,之后整个一系列事件是悲剧性的,结果是满人入关了,他们不断控制利用汉人互斗的各派,最后成了所有汉人的主子。汉人不是输给满人,而是输给自己。所以我在《 汉人从未输给洋人 》一文中结论到:【 汉民族必须牢记明朝灭亡的教训---最大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而往往是自己。】 汉人在被种族奴役近三百年之后虽然退化严重,成为世界人民眼里愚昧落后的东亚病夫,但经过约40年的独立就开始逐渐恢复。这种恢复是一个基因重组的过程。从1912年汉人用洋枪逼迫满清退位到毛泽东建立共和国只有短短的37年。这37年历史弹指一挥之间,中国人进行了数不清的尝试、实验,流了很多汗与血,终于选择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清帝退位后40年,中国军在朝鲜迎战16国联军,饮马汉江、所向披靡。清帝退位42年,西南联大毕业的杨振宁发表了YANG-MILLS规范场理论,这个理论成为现代物理的核心基础(参见本人《 科普上帝粒子 》一文》)。清帝退位52年,中国拥有了核武等一系列战略科技,跻身世界强权的行列。清帝被逼退位后10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超强。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忘记明朝灭亡的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文明才能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个人分类: 汉文明|910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破解李约瑟难题
热度 5 稻草 2014-9-30 11:21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李约瑟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为何科学发生在西方社会?”是李约瑟问题的反面。 问题出来了,答案是什么呢? 是易经。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百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无不以易经作为逻辑基础。在易经之前,中国人也一直在构建易学,包括河图、洛书的出现,伏羲、周文王和黄帝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最终周文王创立易学。 易学是一个完善的公理化数学体系。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无限宇宙,是无极,无极就是没有极限,所谓易有太极,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大到极限的意思,也就是有限。这是说明有限是从无限中产生的道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无限宇宙与有限宇宙关系的科学认识。易经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即易,无限;太极即有限最大;两仪和四象,是事务发展的阴阳两面,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四种性状。易经既强调人的观念来源于宇宙,也指出人类社会和宇宙是同一回事,观念和宇宙本身是统一的,天人是合一的。不存在西方哲学的物质意识的二律背反的争论。中华文明的易学之源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一统的文明。“易”就是神,就是一切人类知识的本原,因此中华文明,神不神的无所谓,你要信,也行,那不就是易吗?信就是解决一下自己的当务之急,例如财神,战神,平安神等。不信,也没事,有“易”呀,文明的体系是完美的,在人的观念体系中是完美的,不需要神来表明 体系 完整性,尤其是太极生两仪就是二生三的思想,即整体性与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三”,“三”则生成万物了。这种易学的有限来自无限,观念来于本原的思想,说明中国人的科学思想一开始就存在的,例如中医就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易学逻辑形成体系的。 宋朝二程与朱熹以前,一直是以易学来演绎儒家与其他各家的,宋朝以后形成新的儒家,叫“理学”。 理学是什么,是以太极为出发点的,讲一爻含四象的五行学说为主,在儒家上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理学把易经变为了形而上学,根本上改变了易学天人合一的道法自然的本源。朱熹直接把易学的“易有太极”给弄掉了,这是易学无限生有限的根本,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根源,也是人的思想来源于无限宇宙,是观念的,即观念和本原是统一于易的。否定了这个思想,朱熹的理学就变成了形而上学,抛弃了易学思想的本源,也抛弃了观念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即中国的科学经验之路的根本出发点给截断了。通俗地讲,如果“易有太极”是中华文明的“龙脉”的话,朱熹斩断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龙脉,使中国变成了没有精神的行尸走肉。事实上,宋以后的历史是宋朝被外国金国吃了一半,被蒙古国灭亡,明朝是一个文盲朱元璋反了元朝当了皇帝,他又兴“理学”,结果被外国后金国灭国,中国被满清殖民统治到辛苦亥革命,期间满清也兴“理学”,后话不提了。这样的政治生态,与汉武帝万里灭匈奴,唐太宗千里征高丽相比,天下有志之士,只能仰天兴叹了,这些有志之士的杰出代表就是岳飞、袁崇焕了。 相反西方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体系,把它的经验的出发点留给了上帝,即上帝是第一推动力。上帝的存在给科学的出现留下了空间,因为只要恢复古希望哲学的经验传统,科学自然回归。因此,欧洲文明在文艺复兴结束中世纪神学统治后,科学自然回来了。但科学的回归,使西方思想家们放弃了统一性思想体系的追求,在亚里斯多德之后,西方就没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人们似乎已经为科学所累了。 而中国在经历宋朝后,程朱理学一统天下,中华文明却倒退到欧洲的形而上学上去了,把科学回归机会一直留到了“五四”时期,西方科学思想的引入。 中华文明该恢复易经的本来面目了,结合现代科学思想,新的 统一科学 理论,在中华大地诞生已经是顺理成章了,也必将石破天惊! 中华文明的复兴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个人分类: 科学革命|403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19:32 , Processed in 0.041649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