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散宜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莲波《斯卡布罗集市》属文盲翻译
热度 9 岳东晓 2014-8-30 13:19
刚看到iMan试图翻译《Scarborough Fair》,说是PK莲波,iMan翻译固然蹩脚、而且也没有读懂原诗,这倒在意料之中。但莲波是谁? 本以为是国内不懂英语的,结果一查发现此人【 早在ACT时代被文友誉为“六大家”(百合、莲波、散宜生、嚎、图雅、方舟子)...活跃于网络的时期大约是在1994年到1996年她留学美国芝加哥期间】。留学美国,英文程度似乎比方舟子还差啊。 先让我们看看 《Scarborough Fair》这首歌词。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Without no seams nor needle work.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Tell her to find me an acre of land.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Between the salt water and the sea strand,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看下面的一段,【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Without no seams nor needle work.】这是要她不用针线、无缝制作一件衣服,这在古代当然是不可能的。而只有完成这个之后,【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她才会再次成为我的所爱。类似的,下一段说让她在沙滩与海水之间找出一英亩地,她就会再次成为我的所爱。这也是讲一件不可能之事。这里面的"Then", 表达的是一个条件关系,后面的成为真爱必须是在前面的条件基础之上,而这个条件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原歌词表达的是一种对旧爱的酸楚心态,并非简单的思念。而翻译者似乎完全没有理解这一点。其翻译是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嘱彼佳人,营我家室 良田所修,大海之坻 伊人应在,任我相视】 基本是牛头不对马嘴。比如说后面这句,译者理解成了找块海边地方造屋藏娇了,本来很动情的歌被翻得俗不可耐。 这让我想起中学时看过一本不知谁翻译的中文版《少年维特之烦恼》,通篇是充满了激情却毫无逻辑的句子,对照英译版发现通通翻错了。其中有一句我至今还有印象,译文中说某某先生是个农夫,实在不通,再一查,原来是说这个人是”cultivated"。如此水平居然堂而皇之印成了书! 回到这首诗,最难翻译的应该是“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这一句。我认为只能找中文中有类似含义的四种植物对应。
个人分类: 风雅附|1224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呼应稻草:周文王为何受到万民敬仰
热度 6 VANO 2014-8-26 21:26
呼应稻草:周文王为何受到万民敬仰
古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国历代圣贤明君无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如周文王姬昌谨慎真诚、仁政兴国,受到万民敬仰,其宽容仁爱的胸怀垂范后世。    盛德化人 四方皆敬 商朝末期时,姬昌为西伯侯,即西方诸侯之长,后称周文王。文王治理西周时,奉行德治,提出 “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从政理念。他推行教化,指出:“为人君应依仁而行,为人臣应立足于谨慎,为人之子女应立足于孝道,为人之父母应立足于 慈爱,与国中之人交往应立足于诚信。”教导人们要心思端正,敬天、敬德等。 文王以身作则,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和大家一起劳动。制定了很多惠民措施:如对农民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儿女不连坐。 对于穷苦无助的人,及时给予帮助和照顾。对于许多因直谏触怒商纣王而前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散宜生、南宫适、太颠、闳夭、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其部下称臣。 虞、芮两国都是商朝西方属国,两国国君为了田野的界限发生了争执,可是他们不愿找商王裁决,都慕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两国君看到周国是“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 两相对比,内心羞愧,两国君互相说道:“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让人家给评理 呢?”还没有见到文王本人,他们就都主动把所争之地让给对方,结果双方都推让不受,这块土地便被闲置起来,后人称之为“闲田”或“闲原”。邻近的诸侯闻知 此事,都以文王为典范。他们纷纷前来归附,形成了商朝“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局势。 视民如伤 泽及枯骨 周国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祥和景象。一次,文王与群臣商议说:“我西岐乃 道德之乡,物阜民丰。我想为百姓占验灾祥,建一‘灵台’以应灾祥之兆,又恐劳伤百姓。”散宜生说:“大王既为应灾祥而设灵台,乃为西土百姓,非为游观之 乐,万民自是乐役。若您不肯轻用民力,仍给工银一钱,任民自便,随其自愿,不去强他,这也无害于事。” 文王于是张告军民,军民人等看了告示都高兴的说:“我等蒙大王教诲,皆知忠孝节义,按此去做,百事无亏。今大王又为我们设台占验灾祥,如何反领大王的工钱?”众人踊跃造台,不日而成。文王视民如伤,看见每一个老百姓都如受伤受痛苦一样可怜,他就是这样慈悲、怜悯。 文王一次去郊外巡视,见到一些枯骨暴露在荒野,于是立即命左右随从把枯骨掩埋好。随从人员 说:“大王,这些都是没有哀主的枯骨,何必怜悯他们呢?”文王说道:“拥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的主人。拥有一国的人,就是一国的主人。我本来就是这些亡者 的哀主,怎说他们没有哀主呢!” 随从人员听了十分感动,于是仔细的把枯骨埋葬好。天下人听说文王对死者的骨骸都不忍被日曝雨浸,都说:“西伯泽及枯骨,更何况对于活着的人的爱护了。” 道合天心 尊贤重贤 商纣王暴虐无道,文王上谏纣王“体上天好生之仁,敬修天命,退佞除奸,则万民幸甚。”纣王看后大怒,其亲信谗臣崇侯虎又暗中进言说:“姬昌到处行善,民心归附,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大王。” 纣王于是将文王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七年。文王在羑里,善化当地军民,教其修身、明礼,并效法天地之道潜心研究,演算出周易。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内含天地造化之妙、阴阳不测之机。 文王深明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他思贤若渴,亲自到磻溪聘请姜子牙的故事流传至今,令人称颂不已。文王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沐,极其精诚的亲自率众去请。 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的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将来一定会有个栋梁之才帮你将周兴盛起来。’你就是我祖父所盼望的人才。”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筹划治国安民的宏图大业。 因姜子牙是文王祖父所盼望的人才,所以被大家尊称为“姜太公”。姜子牙果然不负众望,辅佐文王,励精图治,后来又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孔子说:“文王之道非常伟大,没有任何有意的举动而使人发生了变化,没有有意做任何事情就接近了成功,这是因为文王能够时时严格的修养节制自己和宽以待人。”人们常说圣人之心光照日月,是因为圣人之德与天相配,证悟到宇宙之真理,济天下苍生,积善行仁,德风仰止!(作者 智真 来源:网络)
445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5 09:11 , Processed in 0.03355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