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阿里巴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权结构
稻草 2016-7-22 18:19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权结构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企业都是股份公司,而且大多数在美国、少量在香港上市。我们研究发现,这些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有西方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的背景,而且大股东几乎清一色都是外资机构。    1、阿里巴巴   1999年至2005年间,日本软银集团先后向阿里巴巴投资8000多万美元。2005年,雅虎向阿里巴巴注资10亿美元,在随后几年被马云部分赎回。 目前,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雅虎分别持有阿里巴巴36.7%和24%的股权。在IPO后阿里巴巴最大持股人为软银的32.4%,雅虎还有16.3%,两家几 乎占据半壁江山。而创始人马云仅拥有7.8%的公司股份。幸好阿里巴巴集团实行的合伙人制保证了董事会的投票权在马云控制下。    2、腾讯   1998年11月,腾讯科技成立,IDG和盈科数码分别向腾讯投资220万美元,各占腾讯股份的20%。随后,来自南非的传媒企业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从盈科数码和腾讯创始人团队手中收购股份,目前,米拉德持有腾讯33.93%的股份,为腾讯第一大股东。    3、百度   2000年9月,美国风投公司德丰杰联合IDG等其他几家财团,向刚刚成立9个月的百度投资1000万美元。目前,德丰杰持有百度25.8%的股份,为百度第一大股东。    4、京东   据京东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F1文件,京东新股权结构:京东CEO刘强东持股比例增至18.8%,成京东第一大股东,老虎环球基金退为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通过与京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腾讯获得351,678,637股京东普通股,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3%。但从下图看似乎有新变 化:   从此表看出,除了创始人和腾讯大股东都是外国资本。二者控股合计才35.12%,外资机构占股超过55%。    5、人人网   2008年,日本软银投资3.8亿美元收购千橡集团(人人公司的前身)40%的股权,成为千橡第一大股东。2011年人人网在纳斯达克上市,日本软银的投资瞬间升值6倍。目前,软银持有人人网34.2%的股份。    6、新浪   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曹国伟一共持有12,474,779股,持股比例为17.8%,其中,通过New Wave MMXV Limited持有11,000,000股,这部分占新浪总股本的15.8%。   Greenwoods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and its affiliates持有新浪5,271,690股,持股比例为7.5%;Fosu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4,776,344股,占比6.8%。   Platinum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新浪4,437,093股,持股比例为6.4%;Morgan Stanley持有新浪3,809,933股,持股比例为5.5%。    7、搜狐   2000年搜狐上市后,其最大股东张朝阳拥有28%的股权,第二大股东为Maxtech Enterprises拥有20.7%股份,其次为英特尔公司以及Edward Roberts分别拥有10.5%以及4.4%股份。   2004年至2005年间,搜狐用近10个月的时间回购了224万6105股普通股股票,占总流通股的6%,其中张朝阳本人也回购了数十万股票。    8、网易   网易2000年上市IPO以后,丁磊作为Shinig Globe公司的绝对控制人,通过该公司控股网易58.5%的股份,为头号大股东,Best Alliane Profits拥有8.5%的股份,另外,网易董事及管理层共拥有61.1%的股权。截至2014年4月份提交的年度报告文件20-F显示,Lazard持有网易178,142,000股普通股,Capital持有网易212,088,2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分别为5.5%和6.5%。    9、奇虎360 所有高管和董事共持有该公司股票76,360,820股,持股比例40.4%。其中,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持有32,115,869股该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为17%;齐向东持有16,808,109股,持股比例为8.9%;曹曙持有16,308,060股,持股比例为8.6%;沈南鹏持有5,827,116股,持股比例3.1%。   从机构股东来看,Global Village持有31,792,190股,持股比例16.8%;Young Vision持有16,625,805股,持股比例8.8%。    10、携程: 百度为最大股东,百度持有12,480,233.5股,持股比例为21.6%。百度持有携程股份为27.57%,超过Priceline最新12.63%的持股比例。    11、去哪儿: 携程取代百度,成为去哪儿最大股东。    12、优酷土豆 被阿里巴巴收购。    13、完美世界 本是做游戏的,被完美环球(影视)收购。已在美国上市。    14、畅游公司 最大股东仍为搜狐,拥有畅游70.7%控股权。畅游CEO王滔拥有畅游14.6%的股份。    15、陌陌, 李勇通过Joyous Harvest Holdings Limited持有16,846,899股,占股5.1%。   阿里巴巴通过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68,861,733股,占股比例为20.7%。经纬创投通过Matrix Partners China II Hong Kong Limited持有65,970,897股,持股比例为19.9%。红杉和云峰基金各持有18,570,966股,持股比例均为5.6%    16、前程无忧 (51job,Inc.)被日企收购,日本Recruit持股比例为41.2%,为前程无忧第一大机构股东。前程无忧董事和管理层总持股比例为27%,其中总裁兼CEO甄荣辉持股比例为22.9%,COO兼代理CFO Kathleen Chien持股比例为3%。    17、中华英才网 :美国Monster公司以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股份。    18、智联招聘 :2014年5月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F-1招股书。招股书中披露了智联招聘的股权结构。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的杰森·伦加(Jason Lenga)和约翰·阿姆斯特朗(John Alexander Armstrong)持有智联招聘的68259876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79.0%。Cavalane Holdings Pty Limited持有16666666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9.3%。智联招聘CEO郭盛持有297083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3%。郭建民持有866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0%。    一年之内,中国最大的三家网络招聘公司相继沦陷。其中的两家,前程无忧和中华英才,已经分别被美国和日本资本掌控。当前,智联招聘正在急于去纳斯达克上市,不论上市与否,其未来被国际资本掌控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中国庞大的网络人力资源库,在国际资本面前,已经近乎透明。    19、搜房网 上市后,现有股东更具全球化,从亚洲、欧洲到美洲,全球主要的资本都或多或少成为了搜房的股东。搜房前三大国际机构股东包括: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IDG系统、国际著名的美国纽约为总部的General Atlantic(简称GA,管理全球150亿美元资产)和欧洲最大的PE基金Apax(管理全球300亿美元资产,总部在英国伦敦)。国际著名的富达基金(Fidelity)、索罗斯基金(Soros)、中国主权投资基金(中投,CIC)、贝恩基金(Bain/Brookside)等成为搜房新的股东。    20、当当网 :根据提交的sec文件显示,按照此次公开发行前统计,管理层及主要献售股东持股情况如下表所示:    21、唯品会   以上公司除了腾讯在香港上市,其余全部在美国上市。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民间投融资靠银行贷款肯定不是出路
稻草 2016-6-27 15:51
  小米的董事长雷军在天津夏季达沃斯上说: “在中国创业最难的就是获得天使投资。领导说找银行借款。我觉得银行贷款肯定不是出路,真正的出路还是天使投资。 ”雷军说,这些年他投了很多公司,然而做天使投资,绝大多数不会成功,但一旦成功,回报的确远超想象,例如像当年投资GOOGLE和FACEBOOK的人都赚了几千上万倍。   “我也有赚1000倍的。2007年,我投资了ucweb。当初投了300-400万,前年被阿里巴巴以43亿元美金收购了。”雷军称,创业20多年,他走了不少弯路,如今他不仅可以给初创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还能帮他们少走弯路。 民间投资和民间融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的人故意混淆,欺骗人民群众是不对的。 民间融资难,主要是要调整中国金融系统结构,这个在我以前的博文中已经讲过了。例如,中国各级政府可以投一部分资金出来,开办天使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创业者。 民间投资者自己有钱,政府应该引导其设立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机构。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人类新经济在电商模式上将淘汰淘宝
稻草 2016-6-3 10:21
在信息化大潮下,新的经济诞生是必然的。中国淘宝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已经逐步会成为现实。正所谓“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尽管表面看来可能是偶然事件。请看岳东晓在珍珠湾贴出的新闻信息,持有阿里巴巴 35% 股权的日本人开始抛售套现了,首批将卖越80亿。拥有25%阿里股权的YAHOO也准备套现。 人类新一代商务模式,将是革命性的,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 新模式是什么呢?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度,它得创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这个新经济理论是本人《思想在思考》思想著作的经济学部分,内容现在不能透露,本人已经完成了。目前新经济学在电商领域的应用,本人及其商业团队正在商业化...... 总之,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世界即将开启,对每一个人而言,它是一个令人神往,愉快而阳光灿烂的新开始。
个人分类: 原创散文|3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监管部门对阿里巴巴的疯狂并购必须制止
热度 2 稻草 2015-11-10 11:07
  过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马云的“买”与“卖”》,文中指出,马云没有什么不卖的,包括卖人,马云什么都想买,包括买人、买企业、买“创业”、买未来,质言之,今天的中国市场,处处充满着马云的气味。   单从个人事业推进的角度看,马云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撇开一些不为人知的部分,就公众所能看到的部分现象而言,马云被崇拜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社会就是社会,市场就是市场,国家既需要有强者,还需要有规则,“强者通吃”在任何制度的国家都不能被允许,当马云通吃中国的苗头越来越明显时,中央政府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是维护公平市场秩序的有效举措,如不及时干预,必将破坏中国的市场环境。   我很想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马云的疯狂并购已经让阿里巴巴变成什么性质的集团?阿里巴巴的并购范围之广几乎可以涵盖半数产业大类,网络传播,网络销售,影视,视频播放,体育,银行,证券,通讯,保险,物流,云计算,教育,国防,等等等等,它完全跳出了资本主义最常见的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形式,甚至比康采恩还要更高级,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级宽泛的资本集团,很象怪物。   社会主义国家允许资本的存在暂时是讲得通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公认的“阶段说”。但是,当阿里巴巴这种企业已经成为比资本主义市场主体中更为罕见的怪物时,它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合法主体资格吗?我是表示质疑的。反过来看,如果国企对中国市场展开如此广泛且不受约束的并购,资派精英将会对政府和国企展开多强大的攻击?很多国企并非没有能力展开并购,而是被政策约束在自己的地盘。我认为,中央政府必须阻止超级集团在中国的扩张,因为万达、安邦等集团正在走阿里相同的路径,它们对市场的负作用不宜低估。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并购的范围都应当受到严格的约束,而不能放任自流。   其二、阿里巴巴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垄断?就旁观者看,阿里巴巴对各类产业的并购明显带有过度运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痕迹,被并购企业的自愿与非自愿都包含在内,即便自愿,也并非就合理合法。另一方面,除并购之外,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联合企业在市场份额中是否已经超过反垄断设限?中央政府似乎从来没有介入此类调查,该不该调查?  即使在欧美,大型企业集团的并购行为也要受到非常严格的法律审查,以避免形成过度垄断的局面,然而,在社会主义中国,阿里巴巴的并购如入无人之境,看中了谁就并购谁,既看不出政府干预,更看不到市场抵制,消费者权益完全被漠视。阿里的疯狂并购已经远不只是大鱼吃小鱼的问题,这条大鱼还要吃虾、吃蟹、吃所有能吃得下的生物,已经成为市场食物链中的破坏物种,它强大了自己,毁坏了整个市场生态环境。   阿里在买人方面也有不正当嫌疑,他大手笔投资云计算,用金钱大量挖脚其它企业多年培养出来的成型人才,对一些中小企业造成显著性损害,而法律却拿他没有任何办法,政府难道能继续漠视这种滥挖行为吗?   阿里巴巴在占领市场的时候也存在过度运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嫌疑,对竞争对手的打压带有核武器威慑力,占有的市场份额过大,对消费市场的价格操控能力过大,破坏了市场多元化的格局,从长期看,并不利于中国形成一个开放、公平且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环境。   其三、阿里巴巴的疯狂并购和市场运作是否对国家安全造成隐患?阿里巴巴到底是不是中国企业?我本人还不确定,我只知道它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据说注册地是某岛国(未去考证)。阿里巴巴的股东构成有公开的,也有未公开的,至少有很多“大佬”曾经跟阿里巴巴有过交集(主媒新闻曾透露过某些家族二代三代的身影),今天和未来是否仍保持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得而知,它涉及到资本与权力的混合,当引人深思。   阿里巴巴对中国各类产业的疯狂并购,在我看来,经济的背后是政治,经济的动力必然推动政策和政治的转变,阿里不只是对中国消费者负责,更多的恐怕是对美国股东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讲,阿里甚至并不在乎要对中国消费者负责,马云在香港被问及销售假货的时候,竟然能说出“低价不可能买名牌,仿冒商品也是人民智慧的创作品”这种不负责的话,他只在美国才服服贴贴地接受批评,他在美国从不敢漠视质疑者。   阿里巴巴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的巨大投入看起来是独立行为,但是,它的大数据是否可控?阿里与军工企业的合作是否安全?军工企业真需要这样的企业合作吗?因钱合流?   随着阿里巴巴对中国国内企业并购范围的不断拓宽,阿里对中国政府及中国政治进程的影响力必然与日俱增,马云随行被带到世界各国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在某一天,他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的影子时,中国经济的安全未必由政府说了算。   其四、阿里巴巴的疯狂并购触角还要伸向哪里?在我看来,如果政府不出手,阿里巴巴的并购之手根本停不下来,它会到处乱摸,它比政府乱摸的范围更广,也比政府乱摸的感觉更好,我丝毫不怀疑它正在紧盯着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通信企业和三桶油等特大型央企,现在只是处于渗透和挖墙脚阶段,时机一成熟,它必将率先举起进驻的大旗。阿里巴巴及其它怪物集团到底靠什么坐等央企送货呢?靠政策,靠民意引导,靠公知精英对国企的攻击,一边攻击国企的所谓垄断,一边把阿里等集团尽快地推送到更强大的垄断位置,国企可能在个别行业有部分垄断,而某些怪物集团则希望垄断中国人的全部生活空间。   如果政府不对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集团进行严格的并购审查,在一群打着“改革”旗帜专家学者的鼓动下,在市场决定论的支配下,阿里巴巴必将由一个并购成功转向另一个并购成功,由一个垄断成功转向另一个垄断成功,在它的激励下,其它更多的怪物集团也必然顺势而生。   很多经济学家总是批评中国的市场自由度不够,总是批评私人企业家受到太多的政策约束,在我看来,这话说反了,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国门后会发现,最自由的市场环境在中国,天天骂中国政府的企业在国外并不能赚多少钱,因为国外的约束才是真的多,你的企业若不真优秀,靠骂、靠骗、靠假行不通。它们赚着国内的钱,又用这些钱去赞美国外的好,反批国内市场不自由。   我并不排斥合法利民的私人企业,但是反对过度美化私企和过度贬损国企。   最后,我要郑重呼吁:中央政府须立即对阿里巴巴的疯狂并购进行干预,中央政府必须对过度运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干预,中央政府必须对所有企业的多跨度大范围并购进行适度限制。 (作者:孙锡良)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ZT)阿里巴巴成功意味着......
热度 5 宜修 2014-9-22 01:40
(ZT)阿里巴巴成功意味着......
阿里巴巴成功意味着:(ZT) 1 、老板首富 ; 2 、17000名员工1万人成千万富翁、三百人以上成亿万富翁 ; 3 、圈得都是美国人的钱。 在阿里身上看到了共产主义; 4 、最牛的他完成了中华民族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让美国人管他的公司叫:爸爸「股票代码:BABA」!
个人分类: 见证历史|558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阿里巴巴赴美国上市
热度 1 稻草 2014-5-7 10:54
上市地点: 纳斯达克或纽交所 股票代码: 尚未确定 公司性质: 电子商务平台 创始人: 马云 承销商: 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 定价区间: 尚未确定 发行量: 尚未确定 融资额: 预计150亿美元以上 持股结构:   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   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个人分类: 生活转帖|321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 23:08 , Processed in 0.029405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