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研究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物理实验发现新基本作用力
稻草 2016-7-1 23:51
  新基本作用力在 统一论 看来就是思维作用力,通俗点就是暗物质的作用力。 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核研究所物理学家用这个叫作正负电子能谱仪的装置发现了新粒子的证据。   匈牙利一个实验室在放射衰变中发现了一种异常现象。物理学家表示,如果相关发现站得住脚,这可能标志着发现了此前尚未知晓的自然界第五种基本作用力。   匈牙利科学院德布勒森市核研究所的Attila Krasznahorkay和同事分别于2015年和今年1月在生物预印本服务器arXiv.org以及《物理评论快报》上,报告了其作出的一项惊人发现。该研究提出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质量比电子仅重34倍的新光玻色子,而该粒子一直被科学界忽视。   4月25日,一个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团队在arXiv上发表了对于该粒子的分析,从而让这一发现受到更广泛的关注。这些物理学家认为,这些数据与此前的实验并不冲突,并总结称它可能是第五种基本作用力存在的证据。“我们让它变得不再默默无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物理学家、arXiv报告第一作者Jonathan Feng说。   4天后,Feng的两名同事在加州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一次研讨会上讨论了这一发现。研究人员虽然仍有疑虑,但对这一想法非常兴奋,弗吉尼亚州托马斯·杰弗逊国家电子加速器实验室物理学家Bogdan Wojtsekhowski说。“参加研讨会的很多人都在设法通过不同的方式检验它。”他说。欧洲和美国的物理学团队表示,他们应该在1年内对匈牙利的这项实验进行确定或反驳。   引力、电磁力以及强、弱核力被认为是物理学界现存的四种基本作用力,但是研究人员曾提出第五种基本作用力的观点一直未能被确认。 在过去数十年,由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能解释暗物质——认为构成宇宙物质80%的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因此寻找新作用力的研究逐渐升温。理论物理学家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奇异粒子和作用力载流子,其中包括模拟携带电磁力的常规光子的“暗光子”。   Krasznahorkay 表示,他们的团队在搜寻暗光子的证据,但是Feng的团队认为,前者发现的是不同的东西。匈牙利研究团队向极薄的靶标锂-7发射光子,形成了不稳定的核子铍-8,该粒子会衰变并形成正负电子对。根据标准模型,物理学家应该看到,随着分离正负电子的轨道倾角增大,观测到的离子对应该减少。但是该团队报告称,在位于140度倾角时,形成的电子对增加了,当电子对的数量与倾角相对立时,形成了高峰。   Krasznahorkay表示,这一峰值是以稳定的核子铍-8在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内以一种新粒子的形式分散掉多余能量的有力证据。他和同事对该粒子的质量进行了计算,约为17兆电子伏。   “我们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非常有信心。”Krasznahorkay说。他表示,研究人员在过去3年中已经重复了若干次实验,剔除了任何可能出现的错误。若真如此,该团队表示,如果没有意外,出现这一极端现象的几率为两千亿分之一。   Feng及其团队则表示,17兆电子伏的粒子并非暗光子。经过对该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并寻找与此前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特征,他们总结认为该粒子可能是“疏质子X玻色子”。 这样的粒子会携带极短距离的作用力,仅能在相当于若干个原子核宽度的距离内产生影响。Feng表示,他的团队正在寻找其他能够解释这一异常现象的粒子,但是疏质子玻色子是“最直接的潜在粒子”。   研究人员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发现,17兆电子伏的粒子是否存在。杰弗逊实验室的“暗光”实验旨在通过向氢气靶标发射电子,寻找质量在10至100兆电子伏之间的暗光子。现在,该合作实验发言人、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Milner表示,实验将优先靶向17兆电子伏的粒子,并将在1年时间内,或是找到这个粒子,或是就其与常规物质的耦合设定更加严格的界线。   此外,瑞士日内瓦欧盟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也将通过底夸克实验装置(LHCb)寻找该玻色子。石溪大学纽约分校理论物理学家、SLAC研讨会组织者Rouven Essig也认为,该玻色子“某种程度上出乎预料”的特点可能难以被确定,但是他对相关验证表示支持。“如果不通过其他实验验证这一结果才令人觉得疯狂。”他说,“自然界以前也让我们觉得出乎意料。”(红枫)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花香入梦来(三)
热度 3 桥山苗裔 2015-1-26 09:32
猛杀,德语die Mensa食堂的汉语音译。译这词的哥们大舌头。这是一写了如何让自己不在大学饿死的哥们给食堂的用词。食堂用餐高峰期时人很多,据传,工大的餐厅用餐时能挤死个人。食堂周围的花花草草不少,春夏秋适合在餐厅外用餐。胃口好,有抢着吃滴,长桌上时不时地会有雀雀们跑来抢着吃口。 说到在食堂吃饭,俺们学校老校区这里有两座食堂,一座是俺们学院的邻居,另一座要远点,步行得10多分钟。远的那座因为离学校的行政中心近,再加上周边的研究所和博物馆,所以,它大呀,被俺们简称为大食堂。 大食堂里会时不时滴搞搞什么文化周一类滴,诸如,如果是中国周呢,恭喜,这周内会卖些在德国人眼里是属于中餐的东东,例如,炒面,炒米饭,再例如,春卷。感谢在海外特别是在德国的打着中餐馆名头的大大小小的餐馆。中餐在普通德国人眼里大概是等于炒面 + 炒米饭 + 春卷。为什么要说是普通德国人呢?因为,中餐是德国普通人一家子在周末才会去吃滴,算是一种享受,就如国人去吃西餐一样。 在德国,随处可以见到卖炒面滴,许多德国青少年们喜欢买上一份,打打牙祭。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炒面,在俺们这些吃过五花八门正宗炒面的人的眼里,实在是太简陋了,内容有:豆芽(这个是肯定会有滴,否则怎么体现是中式炒面呢)+ 面条 + 胡萝卜丝(稍微讲究点的会用胡萝卜丝来配个色,省成本的卖家会省掉它,尽管胡萝卜在德国很便宜)+ 鸡肉(鸡肉最便宜啊)= 中式炒面。 还是继续说学校的食堂吧。 食堂平日里卖的有主菜。主菜的种类有什么烧鸡腿(俺们学院附近的一食堂每周五会有这道烤大鸡腿),煎鱼块,煎肉排,烩肉丸,酿柿子椒,烧土豆圆子,还有类似咱们的烩菜类,说是烩菜,因为菜里的汤比较多,以及吃面条或者米饭的肉卤等。学校的大食堂的主菜的类型更多些。 主食呢有米饭,不过,米饭里总是会配些豆子类的;面条,此面条多是意大利面条;面包等。 新鲜的小菜,各种当令的新鲜蔬菜切丝切片切块再配上汁。小菜有食堂的工作人员配好的,放在小碗里,不过,你也可以自己拿小碗按照自己的喜好盛些小菜。 然后就是水果,果汁,酸奶等等。 米饭,面条和小菜这些都算是配菜,德语die Beilage。作为配菜类,学校食堂的价钱从30 Cent 到60 Cent不等。这些都可以自己动手去盛,想盛多少盛多少,当然,盛的要吃完。
61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卢贾宁: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现在
燕山红场 2014-5-10 17:51
转帖者按语: 这是远东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文章,他是个中国通,家乡就在伊尔库斯克。 ----------- *********** 中国的经济崛起,不可避免地将激发中华民族的文明崛起,以及其努力强化自己在世界上的文化和人文地位。 那么,西方国家又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呢?历史和现实,又如何与习近平的“中国复兴”相辅相成呢? 美国的“少年世界”与中国的“成人世界” 世界与中华文明正进行着快速、有时甚至是难以预测般的接触。中国,曾经是一个封闭在“竹幕”之后的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这个国家正以飞快的速度向世界开放。而西方,也以自然的态度来接受中国文化,并试图将这个五千年古国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想象。比如,一想起美国,那么萦绕在眼前的是迪斯尼乐园、自由女人雕像和好莱坞。而中国,让人想起的是长城、紫禁城和兵马俑等等。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试图改变这种模式,向西方国家提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建议。也就是说,开始的时候,是了解中国古代史、现代史和当今社会中的著名“品牌”(孔子、老子、秦始皇帝和兵马俑;毛泽东;中国城市的新面貌、奥运设施等等)。 然后,下一阶段似乎要这样走,即,西方国家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要素。对于北京来说,该阶段的主要复杂性有些类似小学初级班教师所面临的困难。他应该明白无误地向“孩子们”(美国人)解释,还存在着“成人世界”,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要比所有西方国家更古老、复杂和深刻数十倍甚至百倍。值得指出的是,这一任务是极端复杂的。 文明的长期战略 美国人特别反感的是,有谁要比他们更为聪明、更为有力和更有实力。这与美国的世界中心观和新世界的自我精神相悖。美国人更为简单的了解中华文明的方式是,通过习惯的成龙拍摄的电影中的主角、通过已经本土化了的中国菜肴、或者通过在中国的标准旅游路线来进行。 结果是,在西方国家形成了某种“清汤”。这种“清汤”是由现代中国的某些元素与流行杂志、卡通书、电影和旅游手册中杜撰的神话和想象组成的。当然,这种“混合体”是什么,中国的“教师们”并不担心。他们认为,万事各有其时。一位好老师,能给任何人授业解惑。 孔子学院项目,投入的巨额资金和政治资源,以及其它诸多设计,都是用来在国外宣传中国形象的。现在,已在积极地“教授那些小学生”,并为他们向“高年级”递进做准备。文明战略已经启动,何时能够带来实效,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坚信,这种效益在任何情况下或早或晚终将出现。 中国式西方化·美国人不明白的是什么? 从另一角度看,可能产生这样的问题,即西方国家是否想通过全球化和自由经济改革来全面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呢?显而易见,他们是有这方面考量的。只是问题在于,表面看起来的西方化特质尽管已在中国风行,但美国人所期待的政治自由化成果并未出现。 可以提前预测,这一过程是不会带来什么结果的。因为美国在“趟进同一条河”,这条“河”,苏联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也曾走过。当时的苏联,想把中国人变成 “忠于建设苏维埃共产主义原则” 的“国际主义者”。著名汉学家之一的弗拉基米尔·马里亚文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是“社会共性、初始阶段的等级制度,然后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等等”。 换句话说,主要的意识形态学说是次要的。它们仅是主要文明基础的补充。因此,中国西方化的表象是存在的,但与此同时似乎又似有若无。因为它们根本未曾触及中国社会的深度层面。而且还有人坚信,中国将融化所有外来的东西,使它们变成“中国的”元素。 甚至,作为现代政治体制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也完全符合几千年统治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任何一位中国人都能感觉得到、并在没有只言片语的情况下就能理解的。但美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自由经济发展迅速,但至今还没有“民主化”以及独裁体制的崩溃呢? 中国:非敌非友 把文明经典折射到现代地缘政治之上,我们可以列举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 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显然,对于西方的“智囊中心”(think thanks)来说,这仅是古代智者的奇思异想。 其实,孔子之语是颇为现代的,能古为今用,可以对各国的行为模式进行解读。中国(“君子”)承认世界上的“不同”,包括各种力量中心的存在,并维持“游戏规则”(“和”)。而美国(“小人”)则试图将所有人都压在身下(“同”),同时摧毁世界之“和”。不得不承认,在这句古代至理名言中隐藏着深深的内涵。 正如弗·马里亚文所强调的,“在现代世界上,中国既不是兄弟,也不是敌人”。也就是说,无论好坏,都不能将这个公理看成是某种族群立场。面对此类文明的客观事实,在构建这样或那样的双边关系时,需要知道,需要了解。 “外鬼”与“君子”:谁是中国发展落后的“罪人”? 那么,存在这样一个原则上的问题:现代的中国文明能否促生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呢?传统的文明,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很多那个时代的先进技术,比如指南针、造纸、火药或很多其它技术都来自于中国。而且毫无疑问,中华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时,相对于那个时代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到了18-19世纪,与西方国家相比,才演变成毫无希望的落后国家。 我们认为,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西方列强的恶意行动,他们将中国拉入到毁灭性的鸦片贸易之中并强加了包括南京条约(1842年)在内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当时,中华文明在自己的发展中最少落后西方200-300年。当然,不能为西方入侵和不平等条约叫好,但要知道,这不是中华文明落败于北美、英国和荷兰模式的原因,而是因循守旧之后的简单结果。 显而易见,中国发展的举步不前早在“天朝”与西方列强接触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具体时间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只能由历史学家们来做出解答了。迄今为止,还没有个绝对和完整的答案。也许,这种停滞出现在公元5-9世纪,当时的中华文明已经变得更加“人文主义”,传统的专家治国和技术(修凿运河、造船、研制新式农耕机械和器具等等)已经成为过去。人文主义基础、对哲学的追求和道德方面的知识将精英中的技术能力给挤压出去。也许还存在其它原因,需要进行单独的学术讨论。当然,在中国人的历史重映中,既有痛苦的一面(落后和东亚病夫的角色)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中国唐朝时期科技和文化的腾飞)。 习近平有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中国变成“伟大国家”的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复兴与伟大即体现在文化方面,也体现在科技进步方面。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其近邻俄罗斯来说,希望这种复兴是在尊重三大条件下来进行,即纾解任何形式的时隐时现的民族主义、维持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和放弃任何形式的相互的历史“清算和怨恨”。 全文: http://radiovr.com.cn/2014_05_05/271994718/
个人分类: 转帖|1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占国有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国有企业要全部民营化
热度 1 稻草 2014-3-5 08:5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会上表示,对于占国有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比重完全可以退到零。   中国大概有145000多家国有企业,只有8000多家是大型企业,13万多家是中小企业,占90%以上。这13万多家中小国有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去绕一个弯子搞混合所有制,彻底的民营化。   张文魁认为对于8000多家大型和特大型的国有企业是可以搞混合所有制的,根据不同的行业来规定比例,我所谓的行业跟前面大家讨论的公益性的还不太一样。第一类真正提供普遍性服务和那些真正涉及到国家核心安全的极少数的国有企业,可以暂时保持国有全资,没有关系,这样的企业极少。   “我担忧的是未来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速能不能保持在一个中高速的状态。现在还有企业对市场形成很大的扭曲,对经济增长形成很大的拖累。”张文魁提到。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5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七大数学难题
热度 2 稻草 2013-11-29 07:07
七大数学难题 这七个“千年大奖问题”是:NP完全问题、霍奇猜想、庞加莱猜想、黎曼假设、杨-米尔斯理论、纳卫尔-斯托可方程、BSD猜想 千年大奖问题 美国麻州的克雷(Clay)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兰西学院宣布了一件被媒体炒得火热的大事:对七个“千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 其中有一个已被解决(庞加莱猜想),还剩六个.(庞加莱猜想,已由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破解。) “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 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认识和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 可以预期, “千年大奖问题” 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P问题对NP问题 在一个周六的晚上,你参加了一个盛大的晚会。由于感到局促不安,你想知道这一大厅中是否有你已经认识的人。你的主人向你提议说,你一定认识那位正在甜点盘附近角落的女士罗丝。不费一秒钟,你就能向那里扫视,并且发现你的主人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暗示,你就必须环顾整个大厅,一个个地审视每一个人,看是否有你认识的人。生成问题的一个解通常比验证一个给定的解时间花费要多得多。这是这种一般现象的一个例子。与此类似的是,如果某人告诉你,数13,717,421可以写成两个较小的数的乘积,你可能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他,但是如果他告诉你它可以因式分解为3607乘上3803,那么你就可以用一个袖珍计算器容易验证这是对的。人们发现,所有的完全多项式非确定性问题,都可以转换为一类叫做满足性问题的逻辑运算问题。既然这类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人们于是就猜想,是否这类问题,存在一个确定性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直接算出或是搜寻出正确的答案呢?这就是著名的NP=P?的猜想。 不管我们编写程序是否灵巧,判定一个答案是可以很快利用内部知识来验证,还是没有这样的提示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求解,被看作逻辑和计算机科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是斯蒂文·考克于1971年陈述的。 霍奇猜想 二十世纪的数学家们发现了研究复杂对象的形状的强有力的办法。基本想法是问在怎样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给定对象的形状通过把维数不断增加的简单几何营造块粘合在一起来形成。这种技巧是变得如此有用,使得它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推广;最终导致一些强有力的工具,使数学家在对他们研究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对象进行分类时取得巨大的进展。不幸的是,在这一推广中,程序的几何出发点变得模糊起来。在某种意义下,必须加上某些没有任何几何解释的部件。霍奇猜想断言,对于所谓射影代数簇这种特别完美的空间类型来说,称作霍奇闭链的部件实际上是称作代数闭链的几何部件的(有理线性)组合。 庞加莱猜想 如果我们伸缩围绕一个苹果表面的橡皮带,那么我们可以既不扯断它,也不让它离开表面,使它慢慢移动收缩为一个点。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象同样的橡皮带以适当的方向被伸缩在一个轮胎面上,那么不扯断橡皮带或者轮胎面,是没有办法把它收缩到一点的。我们说,苹果表面是“单连通的”,而轮胎面不是。大约在一百年以前,庞加莱已经知道,二维球面本质上可由单连通性来刻画,他提出三维球面(四维空间中与原点有单位距离的点的全体)的对应问题。这个问题立即变得无比困难,从那时起,数学家们就在为此奋斗。 在2002年11月和2003年7月之间,俄罗斯的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在发表了三篇论文预印本,并声称证明了几何化猜想。 在佩雷尔曼之后,先后有3组研究者发表论文补全佩雷尔曼给出的证明中缺少的细节。这包括密西根大学的布鲁斯·克莱纳和约翰·洛特;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翰·摩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田刚;以及理海大学的曹怀东和中山大学的朱熹平。 2006年8月,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授予佩雷尔曼菲尔兹奖。数学界最终确认佩雷尔曼的证明解决了庞加莱猜想。 黎曼假设 有些数具有不能表示为两个更小的数的乘积的特殊性质,例如,2、3、5、7……等等。这样的数称为素数;它们在纯数学及其应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所有自然数中,这种素数的分布并不遵循任何有规则的模式;然而,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观察到,素数的频率紧密相关于一个精心构造的所谓黎曼蔡塔函数z(s)的性态。著名的黎曼假设断言,方程z(s)=0的所有有意义的解都在一条直线上。这点已经对于开始的1,500,000,000个解验证过。证明它对于每一个有意义的解都成立将为围绕素数分布的许多奥秘带来光明。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量子物理的定律是以经典力学的牛顿定律对宏观世界的方式对基本粒子世界成立的。大约半个世纪以前,杨振宁和米尔斯发现,量子物理揭示了在基本粒子物理与几何对象的数学之间的令人注目的关系。基于杨-米尔斯方程的预言已经在如下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室中所履行的高能实验中得到证实:布罗克哈文、斯坦福、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筑波。尽管如此,他们的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数学上严格的方程没有已知的解。特别是,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确认、并且在他们的对于“夸克”的不可见性的解释中应用的“质量缺口”假设,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数学上令人满意的证实。在这一问题上的进展需要在物理上和数学上两方面引进根本上的新观念。 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 起伏的波浪跟随着我们的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气流跟随着我们的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深信,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理解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预言。虽然这些方程是19世纪写下的,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仍然极少。挑战在于对数学理论作出实质性的进展,使我们能解开隐藏在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奥秘。 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 数学家总是被诸如x^2+y^2=z^2那样的代数方程的所有整数解的刻画问题着迷。欧几里德曾经对这一方程给出完全的解答,但是对于更为复杂的方程,这就变得极为困难。事实上,正如马蒂雅谢维奇指出,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是不可解的,即,不存在一般的方法来确定这样的方法是否有一个整数解。当解是一个阿贝尔簇的点时,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认为,有理点的群的大小与一个有关的蔡塔函数z(s)在点s=1附近的性态。特别是,这个有趣的猜想认为,如果z(1)等于0,那么存在无限多个有理点(解),相反,如果z(1)不等于0,那么只存在有限多个这样的点。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4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20世纪是数学大发展的一个世纪
热度 1 稻草 2013-11-29 07:06
20世纪是数学大发展的一个世纪。数学的许多重大难题得到完满解决, 如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有限单群分类工作的完成等, 从而使数学的基本理论得到空前发展。 效法希尔伯特, 许多当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过去几年中整理和提出新的数学难题,希冀为新世纪数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这些数学家知名度是高的, 但他们的这项行动并没有引起世界数学界的共同关注。 2000年初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选定了七个“千年大奖问题”,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董事会决定建立七百万美元的大奖基金,每个“千年大奖问题”的解决都可获得百万美元的奖励。克雷数学研究所“千年大奖问题”的选定,其目的不是为了形成新世纪数学发展的新方向, 而是集中在对数学发展具有中心意义、数学家们梦寐以求而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2000年5月24日,千年数学会议在著名的法兰西学院举行。会上,97年费尔兹奖获得者伽沃斯以“数学的重要性”为题作了演讲,其后,塔特和阿啼亚公布和介绍了这七个“千年大奖问题”。克雷数学研究所还邀请有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详述。克雷数学研究所对“千年大奖问题”的解决与获奖作了严格规定。每一个“千年大奖问题”获得解决并不能立即得奖。任何解决答案必须在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两年后且得到数学界的认可,才有可能由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值得获得百万美元大奖。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弄懂中国要从哲学开始——访俄科学院院士、俄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 ...
燕山红场 2013-8-9 14:13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不仅是俄罗斯知名的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还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远东研究所所长和俄中友协主席。记者与季塔连科先生相识多年,堪称老朋友。不久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专访,让我们来听听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记者:尊敬的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中国的?   季塔连科:我出生在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的一个偏远乡村,上中学时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当时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课老师给我们讲中国共产党与日本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历史,使我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很快,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我是个中国问题“专家”,于是老师让我在班里做报告,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孔子的教育学观点。师范学校的前身是沙皇时期的一所贵族学校,图书馆里有不少关于中国的书籍,其中有关于孔子、孟子书的俄译本,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我被孔子的《论语》深深打动,从此迷上了中国的文化、哲学和教育学。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获得了红色毕业证书(优秀生),校务委员会一致推选我免试到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学习。   记者:听说您和郭沫若通过信?季:没错。上大学后,我继续研究中国哲学,对老子学说产生了兴趣。我根据《道德经》写了篇论述老子辩证法的年级论文。当时我还不懂中文,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俄译本出版了,该书介绍了孔子、老子和墨子,我被此书深深地吸引。我当时还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伙儿,提笔就给郭沫若写了封信:“郭沫若同志,您好!我对中国哲学很感兴趣,我已多年研究中国哲学,您在《十批判书》中谈到了老子,为什么没有提及《易经》呢?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一个月过后,我收到了郭沫若的回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苏联朋友!谢谢你的来信。你对中国哲学感兴趣,这很好。如果你真的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真心想深入研究,作为长者我要告诉你,你必须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文言文。这样才能深入研究原著。我给你的建议是:你要学习中文。”我向系主任汇报了与郭沫若通信的经过,系主任很支持我学中文的想法,他给历史系领导写了信,介绍我到他那里学汉语。我的汉语老师是当时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伊萨延科的夫人,伊萨延科是苏共20大和21大中俄文高级同传翻译。虽然每周只有两次汉语课,主要学习书写和对话,但对我今后的汉语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记者:听说您还是冯友兰教授的学生?   季:是的。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苏,他在与赫鲁晓夫会谈时谈到了互换留学生问题。赫鲁晓夫接受了周恩来的建议。很快,苏联向中国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共60人。我作为第一批苏联留学生被分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我用了两年时间学习汉语,老师是冯友兰。我经常到冯老家里去请教,他讲话语速缓慢,但思路非常清晰。任继愈先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也去过他家。任继愈先生还送给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墨子》。此后,我又潜心研究墨子。后来,我和哲学系的师生一起到黄村人民公社接受再教育,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从永定门火车站上车,在丰台站下车。我在中国的农村生活了6个月。后来不知道是谁向苏联教育部“告了密”,说有一名苏联留学生不好好学习,跑到农村去“休息”。其实在农村,是冯友兰教授亲自给我授课,任继愈先生和冯至先生也给我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课。在农村,我有幸认识了翦伯赞先生。返京后,我转到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当时的系主任是胡曲原教授,我继续研究墨子,听了许多名家的课,还遇到了复旦大学的校长陈望道。时至今日,在复旦大学办公楼里还有一个展牌,上面记录着当年在复旦学习过的外国著名学者名单。位居第一的牌子上写着:米沙(苏联),那就是我。(笑)   记者:毕业后您开始从事外交工作,但仍积极研究中国的古代哲学,当时有什么考虑?   季: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苏联外交部,到苏联驻上海总领馆任职,后转到北京苏联驻华使馆。结束驻外工作回到莫斯科后,我考取了莫大哲学系研究生。1965年我被派往苏共中央国际部工作,专门研究中国问题和毛泽东思想体系,同时,继续研究中国哲学。1967年,安德罗波夫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兼国际部部长,我向他报告说,要想真正了解中国,必须从研究中国的哲学入手。我向苏共中央建议,应加强对中文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批中国问题的专门人才。后来,苏共中央下属的社科院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室,在莫大哲学系也成立了中国哲学教研室。1970至1971年间,我们出版了两卷本的《中国古代哲学》一书,详细介绍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墨子。此外,我们还深入研究了毛泽东著作及中国佛教。   记者:俄罗斯汉学家为两国关系正常化作出过不小贡献,您对今后两国关系发展有什么考虑?   季:苏联解体之后,俄远东所和汉学家们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连续五六个月发不出工资。这时,中国友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出资让我们出版书籍。在中方的帮助下,我们出版了《中国哲学辞典》《中国精神文化百科全书》等。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我们研究所一直跟踪研究。中国改革之初时,研究所内争论激烈,一些人认为改革会导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摆脱危机。作为所领导,我一直支持学术争论。我们客观、完整、准确、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地出版了中方改革时期出台的方针政策和经济立法等文件,并把我们的研究报告不断呈送俄国家领导人。通过几十年对中国的研究我得出的结论是:要想读懂中国人,弄懂中国文化,弄清楚中国政治,首先应该研究好中国哲学,因为中国哲学是一切问题的纲,纲举才能目张。伟大的俄中两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就是对全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光明日报莫斯科7月28日电 ——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杨政)   链接: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1934年4月出生。哲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1957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师从冯友兰先生。1959年又前往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胡曲原教授。1962年至1965年,季塔连科在苏联驻上海总领馆和苏联驻华大使馆工作。1965年至1985年,在苏共中央国际部负责中国和东亚地区工作,1979年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今,季塔连科一直担任俄远东所所长职务。1997年5月30日当选俄科学院通讯院院士,2001年11月当选为院士。季塔连科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和现实问题、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各国及俄中关系问题的专家,有论著200余部(篇)。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1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杜甫诗歌朗诵
热度 8 燕山红场 2013-4-7 06:51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M5MDYyMTky/v.swf 这是在2012年底,在莫斯科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厅-俄中友好协会主办的纪念杜甫诞辰的活动中的汉语朗诵。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5595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買下瓜達爾港 莫斯科證交所 幼兒園考到研究所的中國
8288 2013-2-23 14:19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2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民调:大约15%的莫斯科人不想要孩子
热度 2 燕山红场 2012-12-22 03:01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12月21日电 大都市人文发展研究所所长塔季扬娜·马列娃周四在人口问题研讨会上表示,将近6%的俄罗斯无子女公民不打算也不想在近几年要孩子,莫斯科的这一比例高出很多,达到15%。 马列娃称:“在无子女的莫斯科人中有15%不打算也不想要孩子,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比例为6%。” 她指出研究所在2007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为响应国家提出的支持和鼓励生育措施,有25%的受访者准备生孩子。但几年过去了,实际只有6%的受访者要了孩子。 她还表示,俄罗斯始终没有完成从一家一个孩子到两个孩子的过渡,尚未达到理想的一个妇女要两三个孩子的目标。 马列娃说:“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简单再生产(一家两个孩子)的水平。” 她还指出,对俄罗斯出生率增长起到积极影响的往往不是来自国家的物质激励措施,而是国内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形势。
18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不菸女性罹肺癌 找到關鍵基因
热度 1 8288 2012-11-29 14:23
在台灣女性的死亡率中,肺癌高居多年第一。然而,台灣女性吸菸率才百分之四點多,也有些女性不常作菜,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得肺癌?台灣主導的跨國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找到三個亞洲不吸菸女性的「肺癌易感基因」,為肺癌預防或治療找到希望。 他們的研究本月刊登於《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線上版。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各大醫學中心、中央研究院及國外團隊合作,針對兩岸三地和日本、韓國、新加坡共一萬四千名不吸菸女性進行DNA標記的全基因掃瞄和對照研究。他們發現的三個全新「肺癌易感基因」是第十號染色體的VTI1A,及第六號染色體的ROS1-DCBLD1和HLA class II。 計畫主持人、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表示,人人都有這三個基因,但是若亞洲不吸菸女性的這三個基因有變異,就比一般人容易得到肺癌。 以第十號染色體的基因VTI1A為例,有變異的人得到肺癌的風險是正常基因人士的一點三二倍。 此外,研究團隊根據台灣不吸菸女性的資料分析指出,即使不吸菸、少作菜,但若一等親有肺癌病例、有肺結核病史、在工作場所或家中會吸到二手菸的話,得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一點二六至二點九四倍;如果下廚時開抽油煙機,得肺癌的風險可以減半。 熊昭說,運用這些肺癌易感基因,未來將可以發展出一套「計分法」:依女性的基因和生活環境,研判她得到肺癌的機率,進而找出「高危險群」、早期防治。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指出,早期發現肺癌,未來五年還活著的機率可達八成,但太晚發現的話就只剩一成五。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4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专家:俄罗斯将增加中国汽车进口量
热度 4 燕山红场 2012-10-31 23:49
俄新网RUSNEWS.CN圣彼得堡10月31日电 俄罗斯中央汽车和发动机科学研究所(NAMI)所长马克西姆·纳盖采夫31日向俄新社透露,预计未来几年内俄罗斯将增加中国产汽车的进口量。 纳盖采夫31日在俄罗斯主持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框架下在圣彼得堡主持召开了汽车工业对话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官员和产业高官代表出席。 他说:“中国第13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每出产两台汽车,就应有一台销往国外。考虑到俄罗斯正在成为领先的欧洲市场,很明显我们将被列入中国的目标名单。” 纳盖采夫指出,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约2000万台汽车,出口份额不超过3%。 他没有对哪些中国汽车型号可能在俄最有市场做出预测。 纳盖采夫表示,今年中国对俄出口汽车超10万台,较去年增长一倍。
2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原创:七月五日 — 二十五周年 —这不是回忆录
热度 6 燕山红场 2012-7-5 05:28
今天已经是2012年7月5日,而星期五(2012年7月6日)上午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即将来到我们研究所与俄中友好协会会长、所长季塔联科院士共同签署2013年双方的工作计划。 寻出2008年的旧作,补充修改完善,算是对自己25年前“铁人”征程的回顾,更是对今后人生的激励,鞭策自己能进一步奋起扬蹄、志在千里! 同时,7月5日也是自己人生中最终另一半人的生日,打打闹闹也有多年了,还是要将征程进行到底,毕竟曾经牵手、搀扶、并肩,仅在此预祝远在故土的她生日愉快!幸福美满!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原创---征程跛鳖涉千里,煮粥焚须见亲情 ——忆昔参加 21年前的“铁人”三项! 跛鳖千里:《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差,也是能成功。 煮粥焚须:《新唐书·李勣传》:“(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比喻亲兄弟般的友爱。 奥运会过半,今日为8-18,不由的回忆起自己曾励炼过自己的1987年7月5日的“铁人”三项比赛。当年是在怀柔、平谷、密云间进行的《华远杯》国际“铁人”三项比赛,赛程为:游泳 — 2000米;自行车 — 100公里;马拉松—— 42.195公里;要求在9小时完成,号称过时间就“关门”。总共限定200人报名,自己是86年秋季报名的。在天坛的东门,大概还交了40元的报名费,好像是北京市体委的房子。而后是不断的到西单、新街口、地安门等二手的商店去选购赛车,也询问过王俊生了,他是先农坛足球中心的主任,他告知:体委淘汰的旧车你也买不起,要好几百美元。因运动队的新赛车都是数千美元进口的。当年还要养家糊口,工资不过是几十元。花了两个月才买到一辆上海永久跑车,七、八成新。对自己来说已很满意。 自此开始了有趣而艰苦的自我训练。首先,跑步上、下班。自二七剧场路铁道部住宅区(就是现在的长安商场边)每日跑步到玉泉路南郊的吴家村路,离北京重型电机厂很近了。每个地铁站的间隔应当是10-15分钟。晚间5-6点下班,有班车,也不坐,同样跑步回家。记得有一天下班,突降暴雨,人们或者等在商店里,或乘车。整个马路上就我一人在风雨交加还伴有披头盖脸的冰雹中跑着,可真有趣。每逢休假日,实施加长距离跑步。自家门口跑到石景山“首钢”门口再折返,冲刺在复兴门立交桥上为终点。 自行车的练习也是在周末,自家门口骑车到门头沟的三家店水库。放下车,脱衣从西岸跳入水库,游上几个往返。那时,国家船板队在龙泉宾馆常驻,他们扛着器材在东岸下水。好像游两个小时左右。登上车向潭柘寺方向骑出几小时,沿长辛店、大灰厂一带返回城区。从广安门、菜市口回到吴家村,到单位在试验室的混凝土试块养护室里洗澡后,回家已是华灯闪烁。那时洗热水澡还是很奢侈的,幸好作为试验室的工程师,这点“特殊化”就享用了。 转眼临近比赛的7月,可此时自己的工作紧张状况难以述说。西单北面的华威大厦从6月底开始正式混凝土底板浇铸。1.2米厚的混凝土底板需要连续浇铸不间断,而从八宝山混凝土搅拌站开来的混凝土罐车停顿过久将会影响混凝土质量,这个质量监督的任务领导交给了我。授权自己批准超时混凝土允许浇铸还是退回!一辆混凝土罐车6立方米混凝土,好几千元;可不合格的混凝土倒置下去与钢筋浇灌在一起,是无法掏出来的。华威大厦是挪威王国在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还是在华远公司作甲方时,对此就关注了许久,现真刀实枪的时候来了,那敢掉以轻心啊!就这样,训练停顿,吃住在工地,开工的第一天,整整29个小时没合眼,盯着混凝土浇灌没离开工地一步。最后,楞是领导派人把自己拉到车上送回家休憩片刻。 而万分不幸的是由于吃、住在工地,都是单位食堂的送饭,就餐极为不规律,七月初竟然腹泻,需要靠黄连素来止泻。七月四日就干脆仅吃了一顿饭。 1987-7-5——永志不忘的一天!经层层叠叠的部门批准,头天下午,运送混凝土试块的北京130卡车拉着我的自行车,还有我的小伙伴小董、小谭(试验室的职工)提前住宿在怀柔县的前铁道兵招待所里。而此间,西单华威大厦工地的工作组长齐建军、我的领导(也曾是大学毕业后陪伴指导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范*和他的妻子)各自乘坐的212北京吉普车也来为我加油助威!我的亲兄弟开着长江750摩托车也来了。这样,我的前后左右就有4辆机动车辆。差不多有十多个人在服务、鼓劲。 早餐后,不足两百人,(内有外籍运动员10%) 齐集在平谷县雁栖湖畔。8点,北京市副市长、组委会主任陈昊苏站在湖边水中,刚刚举起发令枪,人们已经“披荆斩棘”般的争先恐后、“抢跑”般的跳入湖里,笔者还在想——是否会重新发令,只见陈昊苏已经无奈的走回岸边。因此,我入水自然后于他人。用蛙泳姿势努力游向折返点——湖泊中的一条小艇,在那里有工作人员在每个游到者手臂画上记号。当我刚刚到折返点:1000米处,只见岸边公路上,一辆又一辆自行车嗖嗖、飞一般的开始急驶,那是开始了第二赛程的人们。等我上岸方得知:此时我为150名左右,头一个赛程游泳:2000米用了50分钟左右,要知道这是平时根本没有达到的水平。累得只顾呼哧呼哧的喘气,水淋淋的坐在椅子上,是几个小伙伴为我脱下了泳裤,帮忙套上背心、短裤、穿上鞋、系上了鞋带,还有一个给我喂水。同时知道了第一、二名仅用不到30分钟,是北京朝阳区的中学生,恰好一男一女,都是18岁。 自行车——100公里是自平谷雁栖湖畔经密云水库再到怀柔县剧场门口为终点。一路上,不时遇到在第一赛程先于我的朋友,一个又一个的超过。大约在40-50公里处,竟然遇到了游泳的第一、二名,他们俩已经浑身无力,多次嘟囔着要退出。我们这一团队有12——14人,内有位中年人不知疲惫的给大家讲故事,鼓励大伙,至今仍旧感谢这位不知姓名的好人。此间我的小伙伴们在130卡车上给我照了唯一的一张自行车赛程留影。实在不好照,都在动态。此段用3小时多,赶超了不少人,到了130名左右,达到30多公里/ 小时!这也是以前没骑出的速度。 42.195公里——漫长的马拉松开始了,一看到这局势我就晕头转向!城里的坡度有多少?复兴门立交桥才几百米,可从怀柔剧场一跑出来,好吗,我的妈呀! ——好几公里的大坡直奔慕田峪长城,沙石路面,没有树可遮蔽当头的烈日。虽然路边有蛋糕,水,可一点也不想吃,渴得不得了,但喝了水,肚子里就晃荡着。齐建军想出怪着儿,把西瓜的籽掏干净,抱着半个西瓜边跑边拿牙签叉着一块,说:“没籽的,快吃!” 他还从路边的沟渠里用桶舀出清凉的水,哗——迎头浇来。这水在身上一会儿就蒸发了,可鞋里的水、汗、泥沙搅和在一起磨得脚生疼。 折返点终于到来,也就是说还有20公里多,又是下坡,心中暗喜,但体力不支已非语言所能表达。到了最后的确1— 2公里,死活已不知,就想躺倒,四肢像是不属于自己了,一屁股坐下就不跑了。小伙伴架起我,鼓劲到:还有5分钟,马上到了!前后左右的4辆机动车辆停在路边,都在问长问短:要不然上车你拉一段? 不,还是要自己跑,不能欺骗自己!大家还为我喊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就是这样,5点过后,是在110名左右,36岁的我——前后用了9小时13分钟,结束了全部赛程!! 可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只休憩了一天多,7月7日晚我就登车北上,到辽宁省辽阳市参加前铁道兵系统内的学术研讨会,7月8日还作了会议发言,介绍华威大厦的混凝土底板浇铸技术成果。 当年冬季,我可爱的女儿降生于世,她的母亲(我的前妻)为我参加“铁人”比赛付出的辛勤劳顿当然是无法计算的。 今日远在异乡的自己,每逢想到当年的“铁人”三项比赛就格外怀念那些可爱可敬的朋友们,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一事无成!2003年,在“莫大”哲学系,当同读硕士学位的韩国国防部上尉(时年30岁出头)听到此信息后,说了一句话,我永远也不能忘:“你能做到这样,那你还是不是人了?” 是啊,他们是永远也不会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团聚、毅力、顽强拼搏,而这仍将是激励自己余生的法则。 仅以此拙笔献给北京的奥运会,献给日思夜想的故乡亲人们!献给年已八十仍是精力充沛的作为志愿者—— 擎举奥运火炬留影的母亲! 窗外,东方已亮,祖国的又一个朝霞满天—— 于莫斯科 凌晨5时 2008-8-19 (当年夏日未曾回国休假) 修改补充于 7/5/2012
149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6 02:59 , Processed in 0.065866 second(s), 1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