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984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眼观处事之一 (前言)

[复制链接]

466

主题

262

好友

1万

积分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2:0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VANO 于 2013-1-21 22:15 编辑

前言 2012-11-01 来源:中国佛教图书馆 点击:0 字体 [ 大 中 小] 前言  

  佛法,首先是一种智慧。释迦牟尼本来是古代印度一个王国的王子,因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等痛苦,所以立志要寻求一种能令所有人摆脱痛苦的智慧,最后她经过一系列的修行终于觉悟了,从而创立了佛法,成立了佛教。因此,佛法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摆脱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也不是情场上的你侬我侬、缠绵悱恻;更不是官场上的升降沉浮,勾心斗角,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柴米油盐中,获得一种任运自由的心境。

佛说“境由心生”,幸福与不幸,快乐与不快,欢喜与忧愁都是一种主观心态。一颗乐观的心,一颗坚毅的心,一颗健康的心是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风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可是,现代人“舍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讨饭,却不知道自己家里就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意思是说现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处追寻快乐,却不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编辑本书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佛学大师们的金玉良言,使读者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有所启发,让那些被无聊、压力、忧愁和困惑所俘获的灵魂获得一股“新鲜空气”。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佛法也是一种慈悲。在佛经上,有一个着名的故事:佛陀为了拯救一只被老鹰追逐的鸽子,而割肉哺鹰,以自己身上和鸽子同等重量的肉来换取鸽子的性命。弥勒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在我国家喻户晓,这与她们救众生于危难,自度度人的慈悲精神是份不开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萨也被广为推崇。玄奘、净空等中国高僧西度流沙、以死人枯骨为标示,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将佛法引入中国,为的也是要救度中国的老百姓,其慈悲精神彪炳千古。本书中所提到的佛学大师们的慈悲精神也不逊于古代的高僧大德。她们大多年过花甲,甚至已逾古稀之年,依然在世界各地为各种肤色、各种种族的人们传授佛法;她们管理僧伽团体、创办佛学院、撰写佛学着作、热心慈善……真是功德无量。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做这些事情不图名,不贪利,无私地为普度众生的事业默默奉献,真可谓“善而不居、为而不有”。
  布施财物给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只能使她们顺利地度过一时的危难,而布施佛法给她们,则可令她们获得更根本的永恒的解脱。《金刚经》上说,即使用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的珍宝进行布施,都不如持守佛法并向她人宣扬佛法的功德大。因此,本书本着佛家的慈悲精神,希望将佛学大师们在待人处事方面的生活智慧,更好地传播给大众,让更多的人能聆听到殊胜的佛法,获得清净的智慧。同时,也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佛学大师们悲智双运、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3

主题

6

好友

7103

积分

精华
0
沙发
发表于 2015-6-24 09:38:00 |只看该作者
、创办佛学院、撰写佛学着作、热心慈善……真是功德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2-4 17:11 , Processed in 0.01565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