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再富,也不可富孩子(4)(图)-搜狐滚动
同订消费理财底线 前些日子,荃湾发生了一宗骇人听闻的伦常惨案。一名父母及街坊眼中的“乖乖仔”,突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狂性大发,用菜刀砍死睡梦中的母亲和年仅十二岁的胞妹,实在令人震惊和惋惜。据报道,疑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父亲对儿子的内心感受实在了解不多。这或多或少反映了现今父母与步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所面对的窘境—彼此在价值观和沟通上存在差异。 许多父母跟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产生摩擦,导火线之一往往是与金钱消费有关。最令父母困扰的是,子女唯一愿意沟通的时刻就是向家人要钱消费的时候。 子女踏入初中后,一般会开始争取使用金钱的主导权,往往自信有能力安排消费模式,不用凡事向父母交代。再者,朋友间相互影响,追逐名牌的心态令不少年轻人掉入消费陷阱而不自知。若父母未能及时察觉,老是严词拒绝或严格监管,只会弄巧成拙,除了会导致家庭不和睦之外,还会迫使部分孩子想尽方法自行赚钱,以满足欲望。 面对叛逆期孩子所带来的消费问题,家长并非完全被动与无助,以下是我的一点愚见,与大家一同分享:为人父母的,普遍都是“爱之深责之切”,看见孩子有偏差行为就会严词责备,这种激烈反应往往是直接破坏亲子关系的“元凶”。我认为父母首先要明白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成年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曾反叛过,过分焦虑或反应过激只会破坏彼此间的互信基础。 作者:雷裕武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同订立底线 对于一些涉及金钱消费的争论,我建议父母不妨在消费前与孩子一同订立一些指导原则和消费底线。例如,不少孩子都有经常换手机的习惯,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赶时髦,或经受不住朋友间的压力。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协议好,例如每更换一款手机便必须用满一年或以上,又或要求年长的孩子承担部分手机费用和资费支出,这都有助于他们降低换手机的频率。父母要保持平常心,要讲道理,切勿以高压手段对待孩子。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他们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挑战父母的权威,甚至刻意和父母对着干;无论如何,父母必须放弃“硬碰硬”,同时控制情绪,并尊重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当然,有时父母也要坚守原则,学会拖延满足甚至拒绝孩子的要求,特别是涉及一些物质享受的要求。 诚然,不少家长的通病是在向孩子说“不”的同时,并没有给予任何理由和原因。日积月累,当孩子一旦遇上生活难题或财政困难时,他们便会感觉与父母沟通是非常没趣及没有建设性的,因为父母不会聆听他们说话,最终答案也只有一个“不”字,结果他们逐渐倾向自行解决问题,有时用错方法也不一定。 收放自如 抓大放小 孩子的成长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失败的经验,父母不宜过度干预,在一些小事上更应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孩子自行做出决定,即使孩子会犯错或失败,也应该让他们自行承担后果。当然,在一些重要的大事上,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醒。至于在金钱消费这一重要议题上,父母更不能逃避,应主动与子女沟通,并适当地放手让他们去选择合适的消费模式。 倘若你的孩子还没进入青春期,你仍有时间去做一些准备工作,还有时间来塑造孩子的性情。经验告诉我们,一些自幼受到正确价值观熏陶的孩子,他们在青春期所引发的问题也相对较少。 作者:雷裕武来源infzm.com) |
GMT+8, 2024-11-30 20:44 , Processed in 0.01133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