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湾口 新闻 文化历史 查看内容

中国还没到谈周期拐点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福垣访谈-搜狐滚动

2013-10-29 06:03| 发布者: 新闻速递| 查看: 82| 评论: 0|来自: sohu

摘要:   刘福垣已经从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一职退休,但仍未完全离开社会工作。和不少退休学者和官员一样,他进入了协会工作,担任国家发改委下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中国还没到谈周期拐点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福垣访谈-搜狐滚动
  刘福垣已经从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一职退休,但仍未完全离开社会工作。和不少退休学者和官员一样,他进入了协会工作,担任国家发改委下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一职,且仍然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大事保持密切关注。

  当此经济形势复杂,宏观经济调控引人关注之时,他在国宏大厦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围绕当前中国发展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等问题直抒己见。

  “中国还没到谈经济周期的阶段”

  《南风窗》: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刘福垣:在讨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首先要对“中国现在走到哪儿了”给出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

  目前地球上有70多亿人口191个国家,形成了资本主义空间上并存的三个阶段。中国现在正处于原始积累的中后期,还不是成熟市场经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35年,发展速度一直较快,给人的印象似乎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程,但从改造小农经济到市场化大生产这一关键角度看,这一过程仍然是刚刚开始。中国还有2.6亿小农户,雇佣劳动大约只占2/3,还有约1/3的小农劳动力,解放生产力的阶段还没有过去。只要每年转变一个百分点农民工,GDP9%的增长至少还能保持30年左右。按照快的速度算,也还需要一两代人时间才能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阶段。

  所以,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还是小农经济与市场化大生产这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中国落后的根源是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不消化农民工潮和小农经济,只是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折腾,不会有出路。

  现在很多人谈“周期”、“拐点”,生产周期之所以会出现,是市场化大生产由于消费不足而引起的生产过剩危机,只要能正确认识到所处的阶段,就会发现,中国还没有到谈周期和拐点的时候,这些概念和现象都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适用的。

  所以,中国经济最近的下降,并非市场经济规律使然,而是政策失当所致。

  《南风窗》:您认为具体是什么政策导致了经济下滑的问题?

  刘福垣:中国经济现在遇到的是“倒春寒”,是调控多动症的后果,有关部门休息两年,经济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状态。

  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当前的形势,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解决经济社会两层皮和农民工市民化,真抓实干也需要一代人以上的时间。在这个战略相持阶段,除了利用中国特色一步到位解决社保,几乎没什么皆大欢喜、立竿见影的改革措施,只能小步前进。

  中国经济的实质

  《南风窗》:您一直在提倡通过建立全民社会保障,释放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具体方案是怎样的呢?

  刘福垣:一定不能忘记“中国特色”这几个字。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仍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其意义在于,中国劳动者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带着巨额社保基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

  现在中国政府的做法是通过建立劳动者保险账户来进行社会保障,这等于剥夺了劳动者对全民共有资产的所有权,中国特色客观上已经被浪费了。坚持中国特色必须明确产权一步到位,实现纳入财政预算的社保制度。

  
123后页 >末页 >>

  收藏

  全文阅读

  作者:本刊覃爱玲发自北京来源南风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30 15:41 , Processed in 0.01188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