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傍晚,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圆形广场,早在10月之前就已敲定的2013“传人对话”第一场讲座如约举行。
这天的主角、1985年毕业于中文大学的香港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主席王维基恐怕没有想到,自己会创下母校讲座听众人数的最高纪录。
在中文大学,每年都有大大小小很多讲座,其中不乏来自海内外的名家。但这次演讲却有些不同寻常。据主办方估计,这场演讲现场有近3000名师生出席,而且与以往类似人文主题讲座的听众多为内地生、研究生不同,这一次香港本地生占了多数。
引发香港年轻人如此关注的这场讲座,主题是香港的电视市场竞争。
新亚书院圆形广场是中文大学举办讲座的经典场地,广场上竖着历届毕业生纪念碑,第一座最上方刻着1952年第一届的3位:余英时、陈式、张德民。在这里,王维基甚至还未发言,甫一到场就已获得满场掌声。
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冯应谦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写道,“我很感动”。冯应谦本人亦是中文大学毕业生,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我的回忆里,中文大学这么多年的学校讲座论坛,也只有我(上世纪)80年代读书时,中文大学四年校制被港英政府坚持将改成英制的三年,引发几千名学生举行公开讨论,才有这个规模。”
香港电视业伴随着香港经济与文化影响一路走来,对于香港本地人,尤其亲身经历其兴衰的人来说,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意。有关香港电视产业的话题近年更是特别触动港人内心。
虽然素有“文化沙漠”之称,但实际上,香港的电视产业曾一度非常辉煌。过去40年,以TVB为代表的香港电视业推出的节目、明星、创意,在整个亚洲都具有标志性的地位;港剧更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创意在华语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如此辉煌的电视产业和电视文化的景象,如今在香港已难再现,而本土电视产业所显示出的种种弊端,在港剧一路唱衰声中,更被不断诟病。
黄金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初举家移民到香港的李志(化名),跟很多普通香港市民一样,看着本地节目长大。每天晚上收工回家,都会坐在电视前,除非其他频道有特别喜欢的节目,不然一般会把频道转到无线电视(TVB)的翡翠台,陪父母一起看。看到电视剧里的狗血情节,也会骂一骂。
香港为外界所熟悉的,是TVB和亚洲电视(ATV)两大免费电视台,自从1978年免费电视台佳艺电视倒闭之后,两大电视台支撑至今。尽管今日TVB一家独大,但若要追溯香港电视产业的历史,ATV才是最早的一家电视台,亦曾创下无限辉煌。但随着几次易手,出品水准愈来愈差,早已完全无法和TVB抗衡。甚至ATV自己也没有尝试改善的意图,今年年初,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做过一次调查,ATV就被批评经常回放旧片,以及新闻报道偏颇等。李志提起ATV,最直接的反应是:“现在还有人看吗?”
至于邵逸夫1967年创立的TVB,因为善用早前的邵式电影资源,开播后收视率一直处于领导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如同香港的经济,这里的电视工业也进入黄金时期。此时的ATV与TVB实力旗鼓相当,两虎相争,得益的是整个电视业。
李志到现在还能记得亚视上世纪80年代剧集《霍元甲》的一些镜头。“其实刚来香港时,我们家反而看亚视还多一些。每天开电视,也没什么好选。但那个时候两家电视台很多剧都好看。”
承载着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港剧这一时期在内地声名鹊起。彼时的内地节目,口味单调、制作水平落后,港剧则打开了内地年轻人的想象窗口。很多中年人直到今天,提起83版“射雕”,仍然赞不绝口。这一时期的港剧,成了几代华人的集体回忆。
全盛时期的TVB,同时很好地承担了一项重要责任—为演艺业培养人才。1971年,与邵氏的明星制理念一脉相承的无线艺员培训班成立,培养出了一代代家喻户晓的香港明星,诸如周润发、刘嘉玲、刘德华等,可谓港星的“黄埔军校”。香港影视产业得以一度称霸整个华语娱乐市场,这些明星功不可没。
90年代进入衰退
辉煌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不过,其实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香港公共运输工具的发达与娱乐市场的发展,香港电视业就已经逐渐步入一个衰退期。“从数据上可以发现,从80年代末期开始到今天,香港电视总体收视率一路下滑。”冯应谦说。
但这一变化很缓慢,普通人几乎难以觉察。直到近十多年,全面席卷市场的韩剧、台剧甚至内地剧让观众惊觉:TVB剧再也不复昔日胜景。
录影厂里一日两班制作团队24小时轮流转疲于奔命,制作的电视节目千篇一律,TVB被诟病“死气沉沉”。网上有人总结每部港剧必用的“TVB体”,诸如“做人最紧要是开心”、“煮个面给你吃吧”等,这些曾经温暖几代人的台词,因为长达数十年的滥用,成了港剧的经典笑点。
让港人“怨声载道”的不仅是劣质的节目。目前香港拥有五组用于传送电视信号的大气电波,TVB和ATV各占了1.5组,剩下两组则预留给数码公共广播和流动电视。大气电波属于公共资源,但关键是,占用资源的两家电视台被批评没有足够节目推出,优秀节目更是少之又少。早年出身于TVB的著名导演杜琪峰直斥两台“浪费大气电波”。
不过,在这40年的潜移默化间,TVB早已变成一种香港文化,因此电视剧在“培养文化认同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认同。
“港人有惯性,所以TVB收视率还是相对较高。一小时几百万港元的广告费,也够养活它。但它的收视率还是会慢慢下跌。”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助理讲师、独立媒体创办人叶荫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调查中心2012年对香港全年电视节目的调查,198个本地制作的非新闻财经报道电视节目,认知率和欣赏指数最高的前十名,无线只有一档“星期日档案”入榜,亚视则不出意外榜上无名。
“世界各地的电视市场都逐渐式微,惟独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可以维持,因为中国人很爱看剧。ATV多番易手,乃至近廿年内造就TVB一台独大,结果在生意人将货就价的心态下,制作水平不思进取是必然。”曾在TVB工作近20年的金牌编剧周旭明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旭明曾创作出《金枝欲孽》、《天地男儿》、《创世纪》等高收视与口碑的港剧,2012年,他终于也无心恋战香港,离开TVB,加入“北漂”大军到内地发展。“没有什么特别原因,纯粹想转变工作环境而已。”周旭明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那些曾被TVB一手捧红的明星艺人们也不情愿就这样忍气吞声。因为没有别的选择,TVB艺人如做“苦工”、合同苛刻的传闻常年不绝。郑少秋、周润发等“名角”都曾向无线争取过“休息权”,均告失败。不久前的2013年9月,TVB被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裁定为违反香港《广播条例》的竞争条文,判罚90万港元,并令其停止违规的“霸王合约”。
随着内地越来越蓬勃、越来越一掷千金的电视业崛起,近年大量香港艺人北上发展,“倾巢而出”的TVB因而面临40多年未见之艺人荒。
再加上2011年,王维基为旗下筹办的新电视台高薪挖角,TVB再度流失大批台前幕后人员,造成人手不足。为解燃眉之急,TVB甚至外聘已离开的编剧、编审。“王维基的电视台,岗位的薪酬水平确实比TVB更优厚,平均约高50%。”周旭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ATV艺人薪水当然更低,他们还经常拖欠员工薪金。”
港式影视剧黄昏
2011年的TVB,因为一部《天与地》,少了那么一点沉闷。
李志一家不太喜欢这类型的电视剧。不过有朋友极力推荐,李志在重播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了一些。
周旭明与戚其义创作的《天与地》在网上口碑极佳,被认为突破了多年来港剧的千篇一律,“足以秒杀今年TVB所有剧集”。但正是这部剧,收视率却节节败退。TVB高层曾将这部剧“压箱底”两年,正是担心收视率问题。
《天与地》这个尝试说明,独大的TVB并非全然没有危机感。首要的危机来自广告。“全盛时期全港七八成人看TVB,现在两成人看,所以它的广告额会下降。再往远点看,当老一辈的广告人退了之后,新一辈对新媒体接触更多,看你才两成人看,干脆不买你的广告。”冯应谦表示。
本地之外的竞争则是更明显的危机。比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TVB的制作并非没有提高,但冯应谦认为观众的电视标准也在提高。“你看内地电视剧提高了那么多,《甄嬛传》那么大制作,香港怎么比?”更不要说海外市场更大的台剧和韩剧。
周旭明曾在媒体上批评TVB剧集水平停滞20年,亟待变革。“这么多年以来,TVB一直是香港电视文化的代表,TVB不是没有尝试改变,而是一直没有方向。”
《天与地》的收视率惨败就是例子。叶荫聪却不认同,“《天与地》相对TVB主流剧,收视率是较低,但你放在全世界去看,其实收视率不低,日本的电视收视率就从来不会超过40%,现在TVB的高收视率是不正常的。所以关键不是TVB这家电视台要不要改善,是香港整个电视市场应该要多元化。”叶荫聪认为,TVB不会根本性地改变观众消费电视节目的能力。但香港社会却需要有多元的电视业,不同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
事实上,早在港英时代,香港社会就已经在讨论引入竞争的问题。冯应谦认为加大竞争其实有利于整个市场,“现在市场多大主要视乎广告分量,就像香港的免费报纸,出之前有人担心说报纸太多,后来免费报纸的发行量竟然可以到80万份、90万份,其实是广告总量变多了。目前95%的广告在无线,5%广告在亚视,一旦引入竞争,这块饼也会做大。”
相比旁观者,业内人更多忧虑和痛心。“近十年来对比国内影剧市场及业界水平的发展,我们当然赞叹,亦有忧虑,但所忧并非怕港人在行业内有被淘汰之虑,更多只是怕市场竞争下,港式风格的影剧制作再难有机会发展。”周旭明说。
电视与电影业
香港电视产业的没落,改变的不仅是电视业。
很多内地人对香港的最初想象就来源于影视。“每一个年代都不同,比如上世纪80年代很多黑帮电影,90年代古惑仔,1997年之前又有很多无厘头电影,全部都很好,有香港的独特标记,没有人说香港要走哪一条路,但自然就出来了这些创意。”冯应谦说。然而,香港电影的式微几乎与电视市场同时发生。
“老师这样跟我们说,就是单为了自己将来的出路,也要支持电视市场开放。”香港演艺学院的学生李青(化名)在10月17日也特意坐了一个多小时地铁,到中文大学听讲座。虽然来自内地,但他和那些本地人一样,直到天已全黑,吐露港对岸的璀璨夜灯全都亮起,仍然留在广场聆听。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演艺学院的学生90%最终走向的是电影业,但电视业与电影业的衰弱却是息息相关。
香港电影没落之类的话题,过去十几年早已不新鲜。现任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就曾说:“起来,演员同志们,香港电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内地经营电影院线生意,亲眼见证了内地影视业发展的香港电影导演会荣誉会长吴思远最近也曾严厉指出,香港电视及电影业过去10年已经远远落后周边国家及地区。
回顾过去40年,不难发现香港电视业对电影业的支撑作用。“香港早期电影工业的编剧导演几乎都是电视出来的,所以电视一死,电影工业也完蛋。”冯应谦指出,“如果电视没有人看,不请人,旧人也不走,那电影也就没有人才入行,也就没有创意电影。”
事实上,业内早已开始各寻出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编剧北上,合拍片出现,正是香港本地电影式微的另一个写照。“毕竟跟国内相比,香港还是能够卖创意。”周旭明说。不过,黄秋生却认为,“或许某些导演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某一些演员也能继续生存下去,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香港电影圈有希望。”
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本地创作人员来说,北上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编剧和摄影的李青也正在为前途担忧。
“训练年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进电视台训练,因为电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长期的工作量。在他们还没有经验的时候,要有电视台可以让他们训练。”叶荫聪说,从这个角度而言,新竞争的出现,“最直接的效果,可能会产生一种类似七八十年代TVB作用,就是培养行业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