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评比表彰为何屡禁不止 “起个名字弄个奖,就成了政绩”(图)-搜狐滚动
“同样一个事情你干完了没人知道,你起个名字弄个奖,就成了政绩。” “总共全国就600多个地级市,将近300个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层面的评选取消了,省市里的评选还是会有的。” 泛滥成灾并整治多年后,国家部委系统内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又迎来一次大清理。 2013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通告,决定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其中“表彰”占据49项、“评比”13项、“达标”9项,还有5个“评估”项目。 由中央政府发起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本应是推动工作任务落实的手段,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些项目层层下放,成为让基层政府困扰不已的沉重负担。此前《瞭望》新闻周刊曾报道,云南某市一年接待上级检查评比达四百多次,平均一天一次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评比表彰,因为同样一个事情你干完了没人知道,你起个名字弄个奖,就成了政绩。”山东省一位地级市计生委副主任说,评比表彰太多,基层干部为此忙得够呛,一点实效没有。 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多的评比达标表彰?这些活动是否有实质作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多年来针对评比表彰的治理整顿为何“屡禁不止”? “冠以部委主办还是很牛的” 本次取消的76个项目中,“表彰”占据64%,是国务院清理重点。例如体育总局的年度全民健身工作突出成绩奖、年度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等;商务部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全国商务系统普法总结表彰等等。 “表扬先进本是件好事,但如果行政部门把表彰当作落实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步入歧途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克用教授发表文章认为,过多表彰会引导下级单位形成不重实际业绩的风气,容易形成“找锦旗、争锦旗、抢锦旗”的不正之风。 本次国务院取消的13个评比项目涉及8个部门,其中包括许多不应当由行政部门主导的项目。比如教育部主办的“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评选”活动,完全可由民间机构承办。 “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评选”三年一评,截至2012年已举办六届。以往举行活动时,主办方除了教育部外,实际承办者是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研究生》杂志。“评选准备很简单,没花多少时间。”一位研究生媒体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因为做过的内容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填表、请老师签字盖章,再把扫描件发过去,“主要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完成”。 《中国研究生》还会组织参与的学校组成评选小组,一起评阅各高校作品,商议并内部投票产生推荐作品,至于到底谁获奖,则是在校园媒体联席会议上当场宣布。200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的《喻园晨光》入围第五届“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当时《喻园晨光》的负责人黄芳圆就代表学校前往哈尔滨参加校园媒体联席会议。 黄芳圆觉得学校并不是很重视这项评比,“华科不是每年都参加该项评比,上一届就没有参加。”该项评比并没有带来什么物质奖励,仅仅是颁发奖状,而是否前往哈尔滨参会,也一度让华科大教务处老师犹豫,这需要学校自行承担费用,“当时一行三人,学校给了每人几千元的补贴”。 取消这项评比的消息还未下达各高校,但上述要求匿名的校园媒体负责人觉得,是否属于教育部主办还是不一样,“冠以部委主办还是很牛的”。 获奖等于上级首肯下级工作 每一项评比表彰设立之初都有不同原因。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的“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评比,就跟当时主政的领导思路相关。 早期教育指的是0-3岁教育,在中国一般由家庭来承担,政府中并无专属部门负责。“原来的国家计生委主要领导在任时决定,早期教育让计生委搞起来吧,所以全国计生委系统就开始搞早教。”上述山东地级市计生委副主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层计生委推行得也不顺畅,因为早教是否有好处本来就有争议,“很多私人早教班搞得很红火,不需要政府来组织”。 发起此项评比的国家计生委领导退休之后,省一级计生委便不再公开提倡此项评比。直到本次国务院正式取消这项评比前,地级市计生委理解的上级意见是,“自己想搞就继续搞”。 对于另一项计生委系统的奖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这个取消得非常好”。上述山东地级市计生委副主任说,他所在的城市2011年被评上了这个“示范市”,“把一个大牌子扛回来,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虽然该奖项以“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为评选标准,但是,“国家也没有说怎么改,下面根本不敢动,上面文件规定得清清楚楚,你敢怎么改?”上述地级市计生委副主任认为这种奖项出台的核心原因就是:领导要出政绩。 在中国官场逻辑中,政府部门负责人工作衡量标准不是群众是否满意,而是由上级来认可,各种工作转变成类型不同的评比表彰。奖项往往由上级颁发,获奖等同于上级首肯下级工作。基层既“疲于应付”,也“乐此不疲”。 这些评比检查经常与基层实际工作脱节,且占据地方大量日常工作精力,比如本次国务院取消的税务总局主办的“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达标”就非常典型。 “这个活动主要检查执法过程中是否规范,怕你存在随意性。”山东一位基层税务干部说,从年初开始,基层税务局就开始为这项评比准备各类文件,但这种评选与实际状况脱节,“你检查书面材料,各单位都不存在很大差异,大家都是用这个系统,出来的文书都一样。” 问题出在执法过程中。按照标准流程,税务局在给企业送达文书过程中,需要有两个以上的人送去,见面要先出示证件,并告知企业签收后若有异议,可在多少日之内申请行政复议。“我们跟企业很熟悉,会直接让企业来拿走文书。”上述基层税务干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执法过程又不会录像,上级来检查时只看纸质东西,一般不会有很大差异,基层干部却耗费大量时间准备几乎无用的各类文件。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评比考核年年都有,区别只是侧重点不一样。2012年,国税系统开展的是“专业化人才库建立”考试,今年又针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展考试。“45岁以下的业务岗位人员必须参与考试。”上述税务干部说,“谁也跑不掉。” “六年的努力被一笔勾销” 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治理已持续多年。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发出《关于停止对企业进行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不干预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通知》,1996年,中办和国办又下发《关于严格控制评比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 进入21世纪后的新一轮大清理肇始于广东。2004年到2005年,广东省各级党政机关原有的2145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撤销92.3%,仅保留98项。《瞭望》新闻周刊披露,“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认真总结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管理。” 据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对媒体透露,2006年至2009年期间,由中央纪委牵头,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201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2012年底成立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2013年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清理规范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从二十多年的治理过程看,实际治理效果却难如人意,往往陷入清理、瘦身、反弹、泛滥,然后再次清理的怪圈。一些评比往往在上一轮清理中撤销,但很快又能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形式死灰复燃。 湖北黄石苦苦争创的“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就是上一轮被清理奖项的“变种”。2007年到2009年,黄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按照评比验收要求,黄石本应于2009年下半年准备好创优资料,“但黄石只是向省旅游局打了创优报告,并未准备验收资料。”黄石一位旅游局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09年年中,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国家旅游局将不再组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和命名工作,“创优”工作将整体向推进中国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转轨。 国家旅游局一位内部人士解释,取消“优秀旅游城市”评选的一个原因就是评上的城市太多,“总共全国就600多个地级市,结果有将近300个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只要城市达标就给“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而且评上就不会取消”。 从此之后,地方城市开始申报另一项评比—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2010年,黄石市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的机会,开始新一轮“四城同创”工作,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黄石市还为此成立了“四城同创”工作指挥部。 正当黄石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精心准备时,国务院通报让这项评比消失,黄石之前六年的努力被一笔勾销。 “评比取消了,奖金也随之泡汤了” 对于国务院清理评比表彰行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地方政府官员普遍持欢迎态度。基层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评比取消了,奖金也随之泡汤了。” 像黄石为“四城同创”工作设立了硬性指标:实行月、季、半年、年终考核;如申报成功,全市公务员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市旅游局负责人还有项目奖,有功之臣也能得到额外奖励。 这次取消的项目中,浙江省就针对“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奖励规定,奖金数额基准设定为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1000,“获奖证书由省局颁发,奖金发放由各获奖单位自理”。 严格意义上说,“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依然存在。在国务院正式叫停该奖之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3年8月30日已经正式发文,宣布停止“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作为政府奖评比。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该文件显示,此奖已改为“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协会”主办。 2013年金鹿奖(针对广播节目)申报材料联系人李敏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往年收到申请材料有三百多份,今年大概一两百份,“以往总局会给获奖者颁发证书,各单位参考地方规定给奖金。”在她看来,政府奖和协会奖对地方还是不一样,“未来怎么弄,我们还没琢磨这事”。 在国务院公布的76个项目中,“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评选活动”也并非真正“取消”。2013年7月15日,第四届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评选活动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而在9月5日国务院取消这项评比时,本届评比正在进行中,评比结果尚未揭晓。 “2009年首届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评选活动是由国家民委批准立项进行,从第二届评选开始,都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才得以开展的。”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该评选组委会韩主任说,“我们的评选虽然属于国家民委的序列,但在第一届之后就和国家民委没有关系了。” 从国务院公布的项目“处理决定”看,唯有住房城乡建设部主办的“梁思成建筑奖”,明确为:取消部门评选,转由中国建筑学会举办。 “梁思成建筑奖”在国内建筑学界非常知名,“基本上相当于国内的普利兹克奖。”中国建筑学会的魏先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获奖者大多是功成名就的建筑学家,近年来这个奖项名额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了,“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理事会要讨论这个事,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名额。” 江苏一位区人社局副局长认为,评比表彰也有它的合理性,“比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中国十大孝子、中国好声音……弘扬了正气,娱乐了大众,不是很好吗?” 他认为,中国当下评比表彰泛滥的根本原因,是由行政体系的考核规则决定的,比如市里考核区县,区县如获得国家、省、市表彰,可以分别加30、20、10分,“这个很有诱惑力”。 上述山东税务干部今年参加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考试成绩,就与所属科室的年底考核挂钩,“考到前五名所在单位就加分,后五名就要被扣分”。 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选”,这次也在取消之列。对于这项决定,2013年获得“县级百佳”称号的宁波市江北区江北教育网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家层面的评选取消了,省市里的评选还是会有的。” |
GMT+8, 2024-11-30 07:53 , Processed in 0.0379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