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历史读物,是指以通俗的文字表述,反映一定历史内容的纸质文本。与一般历史著作相比,通俗历史读物融知识性、客观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具有更大的可接受性,在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今通俗历史读物的出版虽然层出不穷、势头不减,却良莠不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对历史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果任其发展,会影响到历史学科的严肃性。
通俗历史读物存在误导读者倾向
新世纪以来,有关“历史”的内容全面升温。而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通俗历史读物的写作与出版,出现新的变化。如通俗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最初是由作者当年明月在论坛上采用网络语言以日韩漫画或电影分镜头的方式,对明朝历史进行调侃性的描述,在获得百万点击率之后,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已出版七部,销量超过500万册,成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在《明朝那些事儿》巨大销售量的刺激之下,几乎中国古代史的每个断代都有“那些事儿”系列出版,而采用类似书写方式的通俗历史读物亦日益增多。某些作品更是一味使用口语化、网络化的语言,甚至是无厘头搞怪词汇,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游戏化、荒诞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有误导公众、歪曲真相、丑化历史人物的负面影响。
就目前通俗历史读物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取材狭小。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但很多通俗历史读物却局限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如在“穿越清宫戏”等电视剧的影响下,关于“清帝”的通俗历史读物,有“实说”、“正说”、“细说”、“闲说”等多种版本。其中某些作品,更是专注于琐事、“趣事”、“秘闻”,热衷于渲染宫闱秘史、阴谋权术,严重损害了中华文明的形象。
片面和夸张。当前一些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肆意歪曲历史、颠倒是非。特别是某些历史人物传记,专注于个人私生活的奇闻轶事,大肆夸张和猎奇。更有少数作者以“还历史以真实”和“平反昭雪”为幌子,给一些早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涂脂抹粉。如重点渲染汪精卫早年“为了革命奉献一切”,后为“打倒独裁者蒋介石”而奋斗,称其投降日本的卖国行为是“曲线救国”。这会从根本上误导社会公众,使之错误地理解历史,并由错误的价值导向培养起不健康的历史观、人生观。
媚俗和庸俗。假借“通俗”之名,行庸俗、媚俗、低俗之实。如有的作者表面看来是要揭示帝王骄奢淫逸、祸国殃民的史事,但在行文中却津津乐道于帝王的奢华生活。即使一些受到好评的通俗历史读物,其内容中某些倾向性也是值得注意的,如夸大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强化大众对权力阴谋的信任,将惩处贪官的希望寄托于明君清官,用人治代替法治等。 错误百出。有些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把一些野史绯闻,甚至是神话传说也掺进书中,让人们信以为真。如有的书中将小说人物“貂蝉”视为真实存在,大力渲染其同董卓、吕布的三角恋。这些作品散布了大量错误的“历史知识”,不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引导通俗历史读物健康发展
在如此现状之下,通俗历史读物的出路又在何方?依笔者浅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通俗历史读物的撰写。首先,提倡广大史学工作者从思想上重视通俗历史读物,积极主动参与“通俗历史读物”的撰写。其次,注意提高通俗历史读物作者的自身素质。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不恶俗、不媚俗,通过生动的笔调来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批评渠道。首先,相关部门可设立一个旨在推进历史普及工作的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通俗历史读物等的研究和撰写,并纳入优秀图书的评选和奖励。其次,建立有效的批评渠道,可在报刊网络上开设专栏,展开关于通俗历史读物的讨论,对一些内容低俗的历史读物进行批评,澄清是非,让公众理解通俗与庸俗的区别,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有计划地组织通俗历史读物的撰写。在通俗历史读物的撰写中,要克服盲目性,有计划地组织热心于通俗历史读物的专家、教授组成编委会,制定合理的撰述方针,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内容,以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反映出来。
对通俗历史读物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以往通俗历史读物的表现形式是以书写为主要形式,如今以漫画的形式,讲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图文本,易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兴趣。此外,还可积极探索通俗历史读物同音像和电脑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制作有关通俗历史读物的光盘、录像、动画,扩大其传播的范围。
提高公众对通俗历史读物的鉴赏力和认知力。教育、文化部门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公众对通俗历史读物的分辨力、鉴赏力。如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上开展优秀通俗历史读物作品的评选活动,征集读后感,鼓励公众围绕其所展示的内容展开评论。在社区举办读书活动,介绍通俗历史读物的佳作。
总之,通俗历史读物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出版传媒工作者肩上的重任,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