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湾口 新闻 军事动态 查看内容

空警2000总师陆军:27岁就当上炮兵雷达总设计师|空警2000|总设计师|炮兵

2013-9-28 03:01| 发布者: 新闻速递| 查看: 14043| 评论: 0|来自: sina

摘要: 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科学报图片)  让中国预警机翱翔蓝天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  时间倒回至2009年10月1日
空警2000总师陆军:27岁就当上炮兵雷达总设计师|空警2000|总设计师|炮兵
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科学报图片) zzwave.com 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科学报图片)

  让中国预警机翱翔蓝天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

  时间倒回至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

  一架背驮着“蘑菇云”的预警机腾空而起,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引领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架预警机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国产预警机——空警2000。

  空警2000不仅看得远,而且第一次全面采用相控阵技术,是一款技术先进的预警机。它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封锁,标志着中国完全具备了自主研制预警机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装备信息化建设进程取得了突破。

  空警2000是一项集全国之力的“国字号工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在各方积极配合下,带领出一支优秀团队完成了这个任务。

  今天,中国制造的预警机也已经走出国门,成为继美国、以色列、瑞典之后世界上第四个预警机出口国。据悉,中国在2011~2014年间向某国提供了4架预警机。有趣的是,陆军也是我国第一型出口预警机的总设计师。

  采访陆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殊不知这个预警机总师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多番“骚扰”下,陆军,这个做人严格、做事严谨的预警机总设计师,终于打开话匣子谈及了中国预警机横空出世“背后的故事”以及他的成长记忆、他的感人情怀、他的澎湃激情。

  闫佳 贺铮

  立志报国

  儿时的陆军曾经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所贡献的人。

  如今身为预警机总设计师,陆军无疑是圆了自己童年的梦想。而圆梦的背后,是陆军与团队成员们数年的埋头钻研,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1964年,陆军出生在苏州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母亲则是教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以来便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生长在风景秀丽古吴郡的陆军,从小就受到了父母严谨细致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年幼的他自小便明白“凡事需自立自强”的道理。

  陆军从身为转业军人的父亲的口中,很早了解了中国近代被侵略与奴役的历史,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那段从苦难到自立自强的拼搏过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

  于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此便成为他始终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

  “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是个刻苦的人。”这是少年时期老师们对陆军的普遍评价,而陆军自己也常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句话来自勉。

  这种勤奋努力的劲头让质朴肯干的陆军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老师的认可。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雷响起,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随着高考的全面恢复,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和尊重科学的浪潮。

  面对这朝气蓬蓬的时代,原本对学习就很有兴趣的陆军,在1981年以优异的成绩挤过“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顺利考上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而在选择专业时,由于父亲所从事的是与电子领域相关的工作,抱着“子承父业”的想法,陆军没太多迟疑就填了电子专业。而这一选择,成就了陆军一生的事业。

  陆军回忆道,当时的南京工学院提倡“止于至善”的校训,当时他的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种日子很苦,但陆军因为打小就受父亲“家庭军事化管理”的缘故,不仅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陆军自幼家贫以致身体不是太好,但南京工学院这样的半军事化管理不仅为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了基础,更为他锻炼身体打开了便易之门——一直到现在,陆军仍然保持着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之下,陆军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在专业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他日后长期从事电子科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5年,成绩优异的陆军顺利拿到了心仪已久的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此时,陆军遇上了他人生道路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导师——即后来引领他走向雷达、预警机研究之路,时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所所长王小谟院士。

  王小谟所长求贤若渴,一举花了40万元到中国科技大学招录培养7名定向生,毕业后需要去38所工作,陆军因成绩优异被幸运选上。这一个偶然的选择改变了陆军的人生轨迹。

  “人的一生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机遇,遇到王小谟院士就是我一生当中最幸运的事。”陆军感慨地说。

  回顾自己多年来的求学成长经历,陆军认为:“人要立长志,不能常立志。”多年来,他坚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衷始终未曾改变,“一定要认准方向,并且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初出茅庐

  1988年,24岁的陆军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按照定向培养的约定踏上前往贵州38所的道路。

  当时38所地处贵州都匀大坪镇,交通闭塞、环境恶劣。陆军从上海出发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再倒汽车,接着步行才终于看到38所的厂区。

  当时的他真的很难想象,王小谟所长是怎么带着一两千人在这样“连飞机都看不见的山沟沟里研究找飞机的雷达”?

  “当时的‘三线’大坪镇,是那种一到那里就能深刻体会到王小谟院士他们的工作是多么艰苦。”陆军说。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三线”生活的艰苦。贵州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般寒冷,但透骨的湿冷却更让人难熬。

  初到38所的陆军并不惧怕艰苦,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好好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在王小谟具有长远战略性的布局考虑之下,38所虽地处偏远,但正在通过引进人才和合作等方式,集全国优秀资源做一些极具战略意义的科研课题。

  “七五”期间38所共承担11项课题,新人到来后王小谟将他们一一加入课题进行锻炼。

  “胆子最大,敢闯敢拼,是个先锋。”这是王小谟对陆军的第一评价。当时陆军共参加了两项课题,并且担任了其中一项课题的负责人。领导给予了陆军最大程度的信任和帮助,让陆军得以放下一切包袱,潜心投入到自己所负责的项目之中。

  初生牛犊不怕虎,甫一上任,陆军就将自己“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这股精神,加上领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与科学方式、方法,使陆军收获了成果——11项课题中,他分别参加与领导了两个项目,并且完成速度最快。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初来乍到的出色表现,陆军为自己迎来了新的机会。

  1991年,王小谟正式委派他担任炮兵某重点新型目标指示雷达的总设计师。这也是年仅27岁的陆军第一次担任总设计师,距离硕士毕业仅3年,而且他还未获得工程师的头衔。

  “一个小毛孩能担起总师的重任?”那时团队内部和各方面对王小谟的任命质疑声不断。但王小谟对陆军的能力很有信心,陆军也并未因自己资历尚浅而畏首畏尾,而是毅然接下这一重任。

  为圆满完成平均无故障间隔达到400小时的艰巨任务,陆军努力消化前辈积累的相关技术,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内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如今在很多军区信息化演练场里,经常还能看到这部出自陆军科研团队研制的雷达的身影,同时该部雷达还出口至国外,备受买方青睐。

上一页12下一页

(编辑:SN087)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1 16:31 , Processed in 0.03517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