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00余人 多数收入微薄
资料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拜祭死者 4月4日清明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遇难同胞亲属、社会各界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哭墙(遇难者名单墙)前,祭奠凭吊1937年被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双手合十流泪祷告。中新社发 泱波 摄 香港中通社6日发表特稿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战争的受害者,又是历史的“活化石”。今年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5周年,幸存者们躲过了一场浩劫,却不敌岁月的流逝。 8月2日,年纪最小的幸存者赵斌因病医治无效逝世,1937年刚出生17天的他,就见证了那场惨剧的发生。此前的7月20日,86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会长秦杰也溘然长逝,他遗嘱里明确“遗体捐赠,不举行任何治丧活动”,但这静悄悄地离去依然震动了仍然在世的幸存者们。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告诉中通社记者,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目前在世的幸存者仅200人左右,平均年龄超过80岁,90岁以上的幸存老人已不满10人。200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中,记录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收集的2592名幸存者资料,去年在世的幸存者还有300多。令人揪心的是,部分历史老人的生存状况也堪忧。 据调查,大屠杀幸存者除部分有退休金外,其余主要依靠中国民政部门每月定期发放的拆迁失地补助(200-500人民币)、低保和重残补助(170-440人民币)、养老补助(60-600人民币)、遗属补助(320-400人民币)等生活。此外,对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老人而言,医药费也主要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等公益性民间团体资助报销,保障老人们的基本生活迫在眉睫。 朱成山告诉中通社记者,对于大屠杀幸存者,日本官方没有任何补助或赔偿措施。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向总计6.6万人支付赔偿养老金,这些人或是纳粹集中营和犹太人区中的幸存者,或是曾经被迫隐姓埋名生活的犹太人。 此外,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政客仍然存在。他们拒绝将南京大屠杀写进日本教科书,并在公开场合否认大屠杀的发生。今年2月,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的言论导致了中日关系的震动,他在会见到访的中国南京市政府代表团时公然宣称:“的确存在一般性的战斗行为,但并不存在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南京大屠杀又是其中的核心事件。针对日本右翼的学者否认言论,学者建议参照德国、奥地利等国对于二战纳粹罪行制定“否认大屠杀罪”,在立法层面明文规定,反对任何否认和美化历史的行径。朱成山说,散布法西斯主义,替军国主义翻案就是新的犯罪。 为了留存这些亲自见证历史的幸存者信息,今年新成立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口述史分会,对夏淑琴等幸存者进行了跟踪访问,并进行了相关历史细节的调查。朱成山表示,除了史学研究人员参与,还有律师进行法律层面的认定工作,将对相关对象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口述史是当年历史最好的证言,也是对那些企图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的最好反击。” |
GMT+8, 2024-11-30 06:51 , Processed in 0.0107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