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组织性的、非个体性的艺术成为某种趋势-搜狐滚动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图片由展方提供 自1986年的“南方艺术沙龙”以来,三十年间珠三角地区出现过不计其数的艺术组织,他们如同“毛细管”一样,为岭南的当代艺术持续注入鲜活能量,但他们同时以不同的方式隐匿在主流生态之后,这需要深入到这些错综复杂的组织中去,才能观察到他们是如何在当代艺术的场域中发挥着作用。 3月27日,“场域的毛细管——2016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珠三角值得关注的9个当代艺术单位应邀参加了这次策划了许久的展览。策展人之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介绍说,以“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为名义的三年一度的序列展,是对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的持续观察和呈现:“如今,参与式艺术、社会介入式艺术以及项目式艺术成为热议的话题,组织性的、非个体性的艺术成为某种趋势,他们与社区之间的连结,学院之间的互动,都是美术馆和策展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是一场层面很丰富的展览。展厅被按照不同艺术单位的主要工作划分成不同区域,几乎没有或者很少看到架上绘画、雕塑,基本上都是“项目”。展览的作品涵盖了图像、影视、装置、行为等多种方式和媒材,这些作品所构建的“场域”打破了美术馆的展示空间限制,延伸到公共空间(如广州美术学院实验雕塑工作室的“南亭研究”、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的“视觉社区起动”、澳门的“梳打埠实验工场”),甚至延伸到网络空间(如嗯工作室的“街道的秘密”、广州01小组的工作)。 胡斌告诉我们,这次展览选取的植根于珠三角的各类团体式艺术组合,它们所针对的问题和组织的结构并不一样,与社会产生互动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这里面有以类似同人杂志为平台的聚合,有跨学科研究小组,有师生项目团队,还有私人网络组织;涉猎的问题包括"低文学"式的自由发声、生命观测、虚拟现实、创意制品、城市研究、社区介入和公共艺术教育等。这样的一个个"单位",并不能算珠三角的特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们与这个区域产生了水乳相溶的结合,且呈现出某种地域性格,它们并不强大,却又像毛细管一样在这个场域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下“艺术介入社会”已经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现象 对这些“毛细管”的观察,两位策展人胡斌与樊林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也做过一些研究性的展览。 三年前东莞的21空间美术馆开馆展“视觉交叉体”,就是一次鲜明以研究“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为主题的展览,之后在53美术馆所进行的一系列展览,以及去年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机构生产”,都将“艺术机构”(群落/单元)作为展览主体提出。 经过三年的持续观察,两位策展人希望这次展览呈现艺术家与社会的新近联结方式的同时,刺激相关艺术批评的产生;并希望这样对珠三角艺术机构的观察性展览能形成规模、形成延续性,今后能够每三年举行一次。 樊林认为,当下“场域”、“毛细管”、“艺术介入社会”已经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现象。她说:“近年来发生在粤港澳地区的这些艺术探讨,伴随着它们所引发的震荡,成为我们视野中值得讨论的趋势。这些"艺术单位"在展厅内外、网络空间的计划实施,将围绕集体创作、自我组织、跨学科研究以及参与式艺术等不同角度,辅助以形象之外的文献、材料和讨论,展开各自的经验。” “其实这还是跟我们艺术生态的发展变化有关系。”樊林告诉信息时报记者,“过去一张画可以打动很多人,今天这个蛮难期待的。人们的视觉经验大大丰富了,看过太多的展览,看到艺术形态有那么丰富的变化,所以人们本身的要求也变多了,你的作品如何通过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你的思考,实际上对这种"量"是有要求的。这种"量"就要求合作,不仅仅是作品体量上的增加,它其实也包括以问题为对象时你的思考、你的调研、你的将生活转换为艺术的量,一定也比原来的大。所以小组形式的工作方式变得必要。” 樊林还表示:“我们关注这些艺术小组也好几年了,因为这样小组式的工作方式需要比较长期的观察,你才知道他们的努力是互相消解、还是能够形成比较有效又独特的东西。而且我始终强调,"讨论"在他们的工作方式之中是非常非常主要的,他们往往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宣言或者核心,但是他们共同进退、共同面对问题。所以他们需要很多的讨论。这种小组内部的讨论在过去的艺术家工作中是看不到的,在个体英雄的时代,艺术家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和哲学家对话,这是今天特别不同的一点。” 珠三角艺术家在美学选择上有一种“草根的快乐” 樊林认为,在和平年代,艺术家介入社会最成功的角度是对人性的深刻讨论,是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无力并用艺术去转化或改变,“艺术可以非常日常”。在这次展览中,虽然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能完整地对应一个社会问题,但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所关注的层面。 如吴超工作室的项目“生命观测与猜想”,是一个长期开放的艺术研究项目,试图探索个体生命的精神性。通过艺术与其他相关的知识领域的学习与碰撞,达成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主要作品有实验动画《追逐》、多频动画装置《发生》、《悬浮》和《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樊林评价说:“吴超工作室做了大量关于哲学、生命、心理学的研究,加上他们个人的艺术和生活的阅历,他们的作品从各个角度上都显得饱满,不论是视觉语言上还是作品内核上。” 又如南亭研究项目开始于2012年,是在广州大学城保留村落“南亭村”展开社区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跨学科项目。在发展人类学与视觉人类学的理论支持下,广州美术学院实验雕塑工作室2012~2015年间的70位五年级学生针对村落社区中不同社群持续的田野观察。这些参与者放下局外人的俯视视角,以当地人的立场记录和表达每年不断变化的社区状况与公共议题,并在社区中公共空间(如祠堂、美术馆)进行在地艺术展览,通过创作和展览实践搭建不同群体间对话可能,从而让缺少话语渠道的社群通过艺术获得发声。项目团队每年作品记录了社区变迁过程中各利益群体的差异化视角,呈现出一个真实城中村落所面对城市化急速进程时的反应及衍生问题,并通过媒体传播展开对发展问题的深层讨论,以及参与者自身对急速城市化景观与土地伦理反思。“这是一个长期的课程作业,所以一个组里可能只是解决整个课程架构中的一个部分,但它确实经过了艺术转换,所以它和从村子里收集一些东西来放在展厅里的那种呈现方式不一样,它要深刻得多。”樊林说。 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鲍栋认为,广美乃至整个珠三角、港澳的艺术家在美学选择上,有一种“草根的快乐”,此次展览的创作呈现与以往以机构为研究层面、希望有一种建设化结果的观察方式不同,更多是在那种市民化的感受中坚持自己的标准,记录一种“最低处的现实”。中山大学教授冯原则从“毛细管”与“主动脉”解释这种微观工作方式与主流艺术之间的关系。 如今看来,这种将“草根组织”放进学院展厅中观察研究的方式还不常见,樊林表示,三年之后如果再次延续这样的研究展,“我们希望这九个艺术单位都还在坚持,但我们也希望有新的力量加入。所以你看到我们开幕式的海报下面做了十个健身球,就意味着我们期待有新的诞生。” |
GMT+8, 2024-11-30 03:42 , Processed in 0.03993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