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湾口 新闻 文化历史 查看内容

汉字简化方法与“述而不作”之说-搜狐文化频道

2016-3-31 18:01| 发布者: 新闻速递| 查看: 198| 评论: 0|来自: sohu

摘要:   情人节当天,“贝嫂”维多利亚在社交网站Instagram上用英文宣布了新店将于香港开幕的消息,“So excited to be coming to Hon
汉字简化方法与“述而不作”之说-搜狐文化频道

  情人节当天,“贝嫂”维多利亚在社交网站Instagram上用英文宣布了新店将于香港开幕的消息,“So excited to be coming to Hong Kong! My new store opens March 18th.”同时,维多利亚在英文消息下方分别用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予以了翻译。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民留言说:“如果你要到香港做生意,请用繁体中文!”“要是你继续使用不文明的简体中文,我就不会买你的产品。”

  如此贬低简体中文,真不知道该网民何来的底气?简化字有不少是采用了古体,就如“网民”的“网”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网,庖牺所结绳以渔,从冂,下象网交文,凡网之属皆从网。罔,网或从亡;網,网或从糸。”也就是说“网”字是先民通过描绘渔网而产生的象形文字。在发展过程中,“网”被添加了记录声音的符号“亡”而变成“罔”。这一变化导致文字的象形特征被削弱,字义比较模糊,因此不得不再次增加形符“糸”,最终形成繁体字“網”。“網”除了笔画繁复的缺点以外,与从属于“网”这一部首的“罟”、“罪”、“罩”等文字之间,相互关系也不再一目了然。

  又如“底气”的“气”字,有人以为“气”是简化了“氣”的“米”字形而得。其实不然,《说文解字》对“氣”字的解释是:“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也就是说,“氣”是形声字,指的是馈赠客人的谷物,其中“米”是形符指示字义,“气”是声符表示读音。《说文解字》又解释“气”字:“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气”字才是正宗!表示馈赠用米的“氣”在繁体字中取代了象形文字“气”,可谓红紫夺朱。

  “氣”和“網”一样,不但增添了笔画,且导致其与“氛”、“氲”、“氤”等文字之间关系模糊。更糟糕的是“氣”字被借用后,人们又不得不造出“餼”这个字形来表示“氣”的本意。一混再混,一繁而数繁,连清代顶尖的文字学家王念孙也感叹这种现象是“此因一字以讹数字者也”!

  将“網”简化为“网”,“氣”简化为“气”,不仅简省了笔画,也自有其依据,可见简化字绝不可以斥之为“不文明”!由此,不妨看看简化汉字的方法到底有哪些。

  简化汉字多数是类推所得

  简化字主要可以分为个体简化和类推简化两大类。个体简化的方法有合并用字、替代用字、采用古字、俗字、异体字以及草书楷化等几种主要的手段,在《简化字总表》中,第一表《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第二表《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共收简化字482个,都是个体简化汉字。

  而根据第二表中132个可用于偏旁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类推得出的简化字则成千上万。《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举了1753个简化字,全是类推所得,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也就是说,今天所使用的简化字绝大部分是基于第二表所收字和偏旁类推所得。如繁体字“貝”,根据草书楷化的原则简化为“贝”,而原本包含“貝”这一字形的繁体字如“員、貴、責、嬰”等都需要予以对应简化,就出现了“员、贵、责、婴”等简化字。再进一步类推,又会得到“陨、埙、馈、遗、债、碛、樱、鹦”等更多的简化字。结果,光由“贝”字类推所得的简化字,在第三表中就列举了142个之多。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第二表所收个体简化字的总和。

  通过类推的方法,汉字简化产生了连锁反应,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当前,有人呼吁先恢复一两百个繁体字,或者分几年分批次逐步恢复繁体字,实则都是没有认真了解过简化字便人云亦云罢了——武断地恢复繁体字很容易触发类推简化的逆向连锁反应,从而导致简化字体系的崩盘。

  以贝字为例,如果恢复繁体,那么至少就会有142个简化字跟着恢复繁体。而这142个字中的“馈、锁、赆、赎”等字,偏旁“饣、钅、尽、卖”也必须恢复成繁体“食、金、盡、賣”,否则又会形成一些“半简半繁”的新简化字。以“馈”为例,左右偏旁一起恢复成“饋”,那么与“饣”部首相关的其他45个类推简化字中也应该恢复繁体。其中的“饯”字,又需要两边一起恢复成“餞”。而与“戔”相关的12个简化字将再次受到影响需要恢复繁体,其中“钱”、“线”等更将导致“钅”旁和“纟”旁被恢复繁体,而这两个偏旁相关的简化字一旦也跟随着恢复繁体,那简化字就元气大伤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贝”字恢复繁体,不仅会导致成百上千个简化字恢复繁体,最终更会导致简体汉字系统的彻底崩溃。也许有人会说,率先恢复的繁体字避开第二表,专挑第一表中350个不作偏旁的简化字下手不就行了吗?那也是想当然耳。第一表中的“宝”、“衬”、“购”、“合”、“类”、“钻”等数十个简化字若恢复繁体同样也会引起连锁反应。

  假想一个绝世高手,哪天耳根子软听从了门外汉的主意,尝试着来点旁门左道,结果不是走火入魔,真气逆行,就是经脉寸断,武功尽废了吧。

  个体简化优先于类推简化

  把第三表代表的类推简化字放一边,还剩下482个个体简化字。它们的简化方法前文已作了概括,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草书楷化,如前文提到的“贝”就是一例,其他的还有“爱”、“长”、“兰”、“书”等等,约80多个。

  合并用字和替换用字,一般选择声音相同或接近,且笔画简省的字来合并或替换笔画繁复的字,如“乾、幹、干”被合并为“干”,“雲”被“云”所替换等,这种简化方法带来的弊端是容易造成简化字与繁体字的一多对应。大家平时若使用Word软件的繁简转换功能,就会发现这60个左右简化字最难以准确转换。

  采用古字、俗字、异体字来简化汉字的就很多了,古字如前面提到的“网”和“气”。俗字如“灵”、“刘”、“环”、“画”等,异体字则有“泪”、“脉”、“栖”、“笋”等等。这三类简化字相加约有120多个。

  当个体简化与类推简化冲突时,优先个体简化。比如繁体字“盧”,简化为“卢”且可作偏旁,于是“瀘、櫨、壚、臚、鱸、鸕”等繁体字类推简化为“泸、栌、垆、胪、鲈、鸬”。但是,“廬、爐、蘆、驢”的简化字却是“庐、炉、芦、驴”,其中的“盧”没有类推简化为“卢”,而是简化成了“户”。原因在于,“庐、炉、芦、驴”四字都已经是民间通行的俗字了,《宋元以来俗字谱》记载:“廬,《列女传》作庐。”《篇海类编》称:“炉,俗爐字。”《字汇》说:“芦,俗以芦为蘆。”“馿,俗驢字。”简化字根据尽量不生造字的原则,选择以俗字来简化这四个繁体字,类推简化为之让行。

  草书楷化、合并用字、替换用字以及采用古字、俗字、异体字来进行简化,总共得到270多个简化字,那么剩下将近一半的个体简化字是从何而来呢?

  汉字简化并非“述而不作”。

  当前很多文章指出,汉字简化原则是“述而不作”,即尽量避免新造字。果真如此,则简化字中的新造字当如“凤毛麟角”。

  事实不然,个体简化字中有将近一半都是新字形!它们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四种:

  一、彻底新造:这一类约有30多个,前面提到的“卢”便是其中之一。典型的还有“丛”、“灭”、“币”等。

  二、保留原字中的一部分:这一类有50多个,如繁体字“齒”,去掉繁冗的笔画,保留了“齿”的字形。繁体字“龍”,有一个异体写作“尨”,再进一步简化就成了“龙”,保留了其异体字的一部分。

  三、更换偏旁:这一类最多,约80多个,如繁体字“寳”,被更换偏旁变成了“宝”;“遼、療”,分别被更换成了“辽、疗”;“懺、殲、纖”,分别被更换成了“忏、歼、纤”。这一类中有不少字使用了笔画简省的音近字来更换偏旁,以成为新字形的声符。

  四、符号替代:约20多个。例如“又”,这个字形通常表示“手”,但后来被当做一种符号来替代繁冗的字符。如凤毛麟角的“凤”字,《宋元以来俗字谱》记载:“鳳,《目连记》作凤。”可见这种做法在民间由来已久。在今天的简化字中,“鄧、對、觀、難、樹、戲”等偏旁都被替换成了符号“又”,变成了“邓、对、观、难、树、戏”。

  这些简化字可谓不折不扣的新字形,占了个体简化字将近一半的数量。若再考虑到其作为偏旁类推后的简化字数量,则可确认——汉字简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述而不作”。

  简化字与隶书担负同一使命

  既然简化字并非“述而不作”,制造了许多新字形,那是不是就不应该继续使用,应该放弃呢?如果眼光开阔,从历史的角度看就明白,放弃简化字如同因噎废食。

  秦汉时期,社会上逐渐流行开来一种“简体字”——隶书。这种新的字体相较大篆、小篆而言繁难程度大为降低,书写速度也随之提高,同时产生了大量以形声字为主的新字形。汉代以后,以隶书笔意为基础,楷书逐渐定型,成为了繁体字里的“正体”,流传至今。

  隶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显而易见。自隶书普及以后,小篆及更古老的战国古文字、籀文、金文、甲骨文等均不再作为主要的书写文字使用,而多用于书法、印鉴、碑刻等艺术创作中。而日常使用的书写和印刷文字,则基本上以隶书和楷书为主。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正是通过隶书、楷书等“简体字”得以流传至今。

  作为一种“简体字”,隶书自然会破坏掉古文字中的一些象形,甚至记音成分。这就造成了研究上古文字乃至文化的障碍。因此,隶书流行千余年后仍遭到批评。明代学者黄生在《字诂》中说:“大抵变篆为隶,字体因之大乱。当省而不省,失之赘;不当省而省,失之简。末俗从风而靡,不知作俑何人?可恨也!”大意是说发明隶书的人非常可恨,因为汉字从篆书演变成隶书,应该简省的字符没有简省,应该保留的字符却遭到删削,以致字体“大乱”。

  就我们所知的甲骨文到简化字的中国文字史而言,汉字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简化过程,一次是隶书,另一次就是简化字。数百年前,黄生对隶书的不满,完全是客观理性地就事论事,既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呼吁恢复篆书,也没有贬斥隶书、楷书是“残体”。简化字目前已经通行了数十年,虽然还未完善,但仍在修订与进步之中。现在有人批评简化字,如果是从学理角度给出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当然很好。但如果像有些网民那样恶意排斥简化字,提出:“如果你要到香港做生意,请用繁体中文!”那恐怕就难脱地域歧视的嫌疑了,毕竟香港大小街道上的韩文、日文、意大利文招牌可并不少见。 (来源:思想市场)

cul.sohu.com true 综合 https://cul.sohu.com/20160331/n442988198.shtml report 4452 情人节当天,“贝嫂”维多利亚在社交网站Instagram上用英文宣布了新店将于香港开幕的消息,“SoexcitedtobecomingtoHongKong!My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30 03:34 , Processed in 0.01019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