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铧:汲古化今著 放眼写扬州(组图)-搜狐滚动
人物名片 韦明铧,文化学者,一级作家,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文化研究,出版著作六十余种。应邀参加瑞士苏黎世大学国际研讨会。获得国家图书奖、华东图书奖、华东田汉戏剧理论奖、中国曲艺牡丹奖。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藏书多、读书多、著书多,数十年来辛勤耕耘扬州文化园地,已出版60余部扬州文化研究书籍,仅去年就完成《扬州漆艺》《扬剧史话》《古代官德教育》和《双珠凤》(整理本)四本书,即将付梓。目前,另一本新著“一个人和他的城市系列”之一《问道扬州》书稿也已完成。 研究扬州文化穷尽资料、考据扎实 在丰厚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 2500年的扬州文化,底蕴深厚、异彩纷呈,涵盖文学、科技、艺术、教育、园林、美食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2500年的文化积累浩如烟海,留存的研究资料可谓简牍盈积。近40年来,韦明铧在扬州文化研究的领域里抉摘幽隐、枝计毫厘,为擦亮扬州文化名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韦明铧的扬州文化研究,最令人瞩目的特点,就是穷尽资料、考据扎实。“我受钱钟书先生影响深远。年轻时看过他的《管锥编》后,对我的治学方式和人生态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钱先生巧妙借助史料及文献表述观点的方式,令我受益匪浅。"凡事讲求出处,绝不造次而论。"考据之风,理当推崇。”韦明铧说。 确实如此,在韦明铧编著的大部分作品中,运用考据手法的占到了绝大多数。无论是其早期作品《扬州曲艺史话》《扬州清曲》《扬州文化谈片》,还是后来的《玉璞风华》《动物表演史》《闲敲棋子落灯花》等,均娴熟地运用了考据之法,将戏曲艺术、市井文化、玩物民俗、马戏游艺等一大批庞杂的、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珠玑采撷而出,归类串起,结果便是一篇篇自然天成的上好文章。 韦明铧说,历史资料犹如散落各地而且湮没已久的古瓷碎片,全凭收藏家和修复者的毅力与经验,才能把它们蒐集起来,并且还原成为一只尽可能接近原状的青花瓷瓶或粉彩瓷缸,他的工作就是复原碎瓷片。 有了资料,还须有自己的观点来支撑。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的《扬州文化谈片》。这本书因为史料的缜密、批评的犀利、文字的典雅,在读书界久誉不衰。十年后,广陵书社出版了增订本。又过了十年,扬州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作为十五本优秀图书之一推荐给全市读者。 默默盘点搜罗扬州文化“故纸堆” 为扬州灿烂的历史文化拂去尘埃 1981年春,韦明铧从六朝金粉的南京回到二分明月的扬州。他的行李是八个纸箱,七箱是书。当他到辕门桥文化馆破旧二楼上的扬州文艺创作组报到的时候,他恍然明白,将要告别从前那些年少轻狂的文章,一头钻进故纸堆了。 “西门贾庄的宿舍,没有电扇,没有空调,没有桌子,没有板凳,只有一张简陋的床。这张床就是我的办公桌。我把数十本发黄、发脆、发霉的手抄曲本,一一放在床上,床上放不下就摊在地上。我每天的工作,是在蛀洞霉斑之间识别模糊的字迹,揣摩唱词的意义,比较各本的异同。然后一字一句把它们整理出来。”在父亲韦人的指导下,韦明铧开始了扬州文化研究的第一项工作——扬州曲艺及清曲研究。五年之后的1985年,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扬州曲艺史话》,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扬州清曲》。 治学好像登山,虽有捷径可走,也需要一步步登攀。每登上一座小山,总会发现新的风景,视野也随之扩大。从曲艺开始,韦明铧的道路越走越宽。 “所有与扬州有关的东西,无不关注。一切和扬州牵连的事情,无不喜欢。”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韦明铧浸润其间,乐此不疲。常年的伏案之劳,无数的不眠之夜,化为一摞摞书稿。这些史料稀见、见解独到、文风洒脱的著述,把扬州城的名字传向四方,也把韦明铧的名字留给读者。探索扬州盐商的《风雨豪门》,描摹扬州园林的《瘦西湖》,勾勒扬州人物的《扬州瘦马》,重现扬州风情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为读者打开了一方又一方神奇的天地。 全国许多出版社都出版了各类城市文化丛书,这类丛书中,关于扬州的专辑已不可或缺,而作者往往就是韦明铧。 比照研究中国城市地域文化 在文化群山之中发现扬州奇峰 扬州人有个绰号,叫“扬虚子”。韦明铧在探究近代扬州人性格心理的时候,认为这个绰号后面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奥秘。"扬虚子"的名字,在扬州最繁华的清代中叶未见记载,直到晚清才突然流行开来。究其原因,与扬州的经济衰退有密切关系。清代中叶的扬州,盐商们都腰缠万贯,市民们也都丰衣足食,加上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多次南巡,仿佛瘦西湖里的水都是银子,用也用不完似的。那时的扬州人,哪里用得着"冒充"什么"官派"!可是等到这一片落日的辉煌过去,大清帝国进入了无歌的长夜,扬州人便只好打肿脸充胖子,才能维持昔日的那一份体面了。”韦明铧发现,苏州人也有类似的绰号,叫做“苏空头”。 这一“发现”,促成韦明铧的研究方向从扬州本土文化本身,转向扬州文化与全国地域文化的比照。“对于我来说,比较文化的最早尝试是在《苏州杂志》连续发表扬苏文化的比较文章,有《扬盘·苏意》《扬州脚·苏州头》《扬帮为武·苏帮为文》等,我从比较的角度出发,钩玄索隐,阐幽发微,以见扬州文化之特别。” 但这一切不过是韦明铧的“热身”,他的目的是在城市比照中发现扬州的独特性。他和他的弟子在《扬州日报·梅岭副刊》开设了《比照扬州》栏目,将扬州文化研究放在全国背景中,写出一系列研究文章:《落照维扬驻御舟——扬州与北京》《洛阳初夏广陵春——扬州与洛阳》《莫羡扬州明月好——扬州与济宁》《一曲广陵散 千年运河情——扬州与淮北》《淮盐似雪 晋票如银——扬州盐商与山西票商》《环肥燕瘦总相宜——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丰富的材料,流畅的文笔,新颖的视角,使扬州的个性得以立体凸显。 正是在群山的比照中,韦明铧让扬州的特质、特长、特性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将研究眼光放宽到世界范围 促进扬州文化与世界交流同步 2014年,一位西班牙女作家戴安娜来扬州采访韦明铧,谈话内容从美食到园林,从工艺到戏曲,从学术到人物,无所不包。这些年,访问过韦明铧的外国客人不止一位,在韦明铧的书架上可以看到美国学者的《清初扬州文化》、挪威学者的《扬州评话探讨》、澳大利亚学者的《说扬州》,这些书的序言都申明感谢韦明铧先生的热情帮助。 扬州文化越来越为国际学术界看好,一些学者组成了跨国民间学术团体“扬州俱乐部”,韦明铧也是成员。2014年,韦明铧出版了一本奇书《风从四方来:扬州对外交往史》,意在从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融的视角,重构扬州在中外交往史上的地位。2015年,他又推出新著《世界发现扬州》,像万花筒一般在林林总总的外国文献中辨识扬州的踪迹。他和戴安娜合作的《再梦扬州》也已问世,践行“以世界的语言,讲扬州的故事”。 “我觉得我正在做一项拓荒的工作。前人曾经零星研究过某些课题,但从来没有把扬州与中外交往作为一个中心课题进行系统研究。我想做一次突破,将丝绸之路研究和扬州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韦明铧说。 这些年来,亚洲、欧洲、美洲的学者与韦明铧多有交流,韦明铧将扬州文化研究的眼光,放宽到了世界范围。 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外游走“知行合一”研究扬州 众所周知,韦明铧是一位藏书家,江苏省两次评选藏书家,他两次获得“江苏十大藏书家”的称号。不要以为他只藏中国书,他也藏外国书,而且特别注意涉及扬州的外国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韦明铧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日本、瑞士、法国、德国、卢森堡、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每到一处,他尽力收罗书籍,了解华人故事。 多年来,韦明铧一直关注扬州在外国人笔下的形象,并做了大量笔记。随着这种积累的增加,逐渐了解外部世界关注扬州的哪些事物。并不是扬州所有的东西都令外国人感兴趣,然而扬州大多数重要的人事在外国学者笔下或多或少都有反映。韦明铧尝试着把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类型的外国人的著作联缀起来,写成这本《世界发现扬州》系列读书笔记,并按照时序排列,这等于梳理出了一部世界发现扬州的历史。翻阅他的新著《世界发现扬州》,读者会惊讶地发现,扬州两千五百年建城史中几乎大多数最重要的人物与事件都被世界关注过。 韦明铧在中外之间游走,他认为“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最好的哲学,扬州文化的研究也应该践行这种哲学。韦明铧说,他自己“仿佛为扬州而生,为扬州文化而生,为扬州文化研究而生”。所以,追索关于扬州文化的一枝一叶,成了他的本能。 记者 陶敏 摄影 张卓君 作者:陶敏 张卓君 |
GMT+8, 2024-11-30 08:48 , Processed in 0.01284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