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湾口 新闻 娱乐健康 查看内容

糖尿病再也不用打针吃药?Nature说:可能靠谱!-搜狐健康

2016-3-29 03:30| 发布者: 新闻速递| 查看: 88| 评论: 0|来自: sohu

摘要:     糖尿病患者不仅仅要打针吃药,还要频繁地监测血糖,这些所带来的针扎的痛苦,让这个群体渴望有一天能够治愈疾病。虽然目前来说,要根治糖尿病仍然是一件无望的事情
糖尿病再也不用打针吃药?Nature说:可能靠谱!-搜狐健康

   zzwave.com

  糖尿病患者不仅仅要打针吃药,还要频繁地监测血糖,这些所带来的针扎的痛苦,让这个群体渴望有一天能够治愈疾病。虽然目前来说,要根治糖尿病仍然是一件无望的事情,但是对于不打针不吃药这件事,似乎很有盼头。

  作者:渝小苏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每天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每次扎手指测血糖都十分痛苦不堪,还要忍受低血糖的风险。你有没有幻想过,光靠一块手腕上的贴片就能够监测血糖水平,还能降糖?在3月21日的《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韩国的学者Dae-Hyeong Kim等人就报道了这样一块“神奇贴片”。

   zzwave.com

  石墨烯+二甲双胍,贴片是这样“造”成的

  要说到这块贴片,就要从它最主要的材料——石墨烯说起。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第一次用苏格兰胶带从石墨上分离出单原子层的碳薄片:石墨烯。这个小薄片拥有与石墨非常不同的性质:只有一个原子层的厚度,几近透明,却异常柔韧,比钢的强度高,比铜的导电性好,热导率也极高。石墨烯爆表的性能让全球材料学家都为之痴迷,二位科学家也因这一发现荣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自此,这种柔韧性超强的薄膜材料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宠儿”。但是,石墨烯材料的电化学能力很差,这一点让很多研究人员苦恼。于是韩国学者们便创造性地将石墨烯与金掺杂在一起,瞬间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化学能力。

  回头再来看这个贴片。它是一个长方形的薄片,由三部分组成:汗液控制(Sweat control)、感受器(sensing)和治疗(therapeutic)区。恕小编我才疏学浅,实在没法向各位解释清楚里面最细节的组成结构(感觉要恶补很多材料学知识T.T,感兴趣的可直接去拜读paper了)。小编通读了论文,总言之,贴片能够检测皮肤上的温度、葡萄糖含量、pH和振动觉。贴片能够根据pH等信息实时调整葡萄糖传感器的测量值,提高葡萄糖测量的可靠性。感受器和治疗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当汗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时,治疗部分的加热器会触发微针头的外壳溶解,释放针头内的药物——二甲双胍至皮下。当然,为了避免注入人体的降血糖药物过多,治疗区针头表面的可融化外膜是分片融化,一旦血糖得到控制,融化随之停止。最终实现智能调控血糖的浓度。

 zzwave.com

 zzwave.com

  据说,这个贴片已经成功地在老鼠身上进行了试验。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患者戴上这个芯片就可以一招摆脱高血糖的困扰。

  话说除了这个新鲜玩意儿之外,还有不少有望改变糖尿病治疗格局的新技术在开发哦。小编摘取了其中的3个,请大家开开眼界。

  含β细胞的降糖贴膏

   zzwave.com

  Advanced Materials杂志最近公布了一项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成果:他们制作了一个富含β细胞的贴膏,贴膏通过细至睫毛的小微孔连接到毛细血管,通过血糖信号的放大将信号导入给贴膏上培养的β细胞,刺激β细胞分泌恰当数量的胰岛素到体内。

  这个贴膏已经在1型糖尿病的老鼠中进行了试验,证明其能够一次控制10个小时的血糖水平。在这个贴膏问世之前,有一个原先的版本,贴片的微针上附着的是无数胰岛素囊泡。当血糖高时,微针上的胰岛素会释放出来。研究者说,用β细胞代替胰岛素能够使血糖调节更加安全,并且β细胞在体外也不会发生排异反应。

   zzwave.com

贴片上面绿色为胰岛β细胞,下面橘黄色为葡萄糖感应器

  给糖尿病患者的“智能袜子”

 zzwave.com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BioDesign团队与整形外科医师合作,开发出一种被称作SenseGO的可机洗的袜子,该袜子含有数十个微加工的压力传感器。利用这种SenseGO,由于姿势不正确、结构变形或鞋子不合脚导致的脚部承压变化都会被记录为电信号。这种电信号可传递到智能手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上,能够提醒患者足溃疡的风险程度。

  远红外线测血糖:张口即来

 zzwave.com

  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在努力尝试用各种技术实现无创血糖监测,其中之一就是远红外光技术。远红外光波长在10微米左右,能够较强地被葡萄糖吸收,但是它只能穿透皮肤下面几微米。日本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院Yuji Matsuura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就利用远红外光进行血糖测量,他们将一块小的棱镜附着在柔韧的空芯光纤末端上发射远红外光,照射内唇的口腔黏膜,因此能够测量到毛细血管内的血糖水平。据研究者介绍,测量的误差范围在20%以下。

  这些前沿的科学研究有没有让你脑洞大开?小编真希望在不远的未来,糖尿病患者不用像现在这样,每天吃药测血糖打胰岛素。借用一句话:梦想虽远,但万一哪天真的实现了呢?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ano.2016.38.html

  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have-created-a-painless-patch-that-can-automatically-control-diabete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6-01-smartphones-intelligent-socks-diabetic-amputations.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6-02-invasive-blood-glucose-longer.html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来源)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ochenglong@yxj.org.cn

  请注明:【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小编微信:cdx19931218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30 11:31 , Processed in 0.01307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