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封建”与史记的不同
问:你称,人们熟悉的历史普及读物,几乎都是根据汉代和之后的史书为基础展开的,比如《史记》,而你则试图以战国时代的史书《逸周书》《左传》为基础展开。在你看来,用第一种方式来了解历史,会出现哪些根本概念上的理解偏差?
平势隆郎:比如“面积”概念的差异。目前没有找到有关战国时代面积计算方法的记载,但那时的“面积”很有可能是以“距离”表示的。此前的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的畋猎记录,其中殷王各个畋猎地之间的距离即是以一天、两天的形式表现,大部分是三天以内。所以《孟子》(注:成书于战国中期)中所说的面积,实际上指的是距离。而汉代成书的《礼记》中所说的“在方一千里内”的面积,是我们熟知的长乘宽。
再如“封建”这一概念的差异。《史记》中的“封建”,指的是皇帝与诸侯王之间的关系(编者注: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而《左传》中的“封建”,指的是灭掉殷王朝以后的周王与黄河以南小国之间的关系(编者注: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大国小国”概念在平势隆郎的书中多次出现。他认为,新石器时代之后,逐渐形成了带有城墙的城市,即小国,小国会依附周围出现的大国,直到被吞并。商周和春秋就处于这一时期,或称城市国家时期。)
另外,我想强调,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与西欧概念所指的“封建”并不相同。“封建”在近代才成为西欧Feudalism概念的译语。
问:你在《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一书中,为何绕开了关于分封制、井田制等周制建设的论述?
平势隆郎:讨论这些内容需要解释很多专业术语,考虑到书的难易程度及分量,这本书没有涉及。不过,在其他书中我讨论过井田制。
如上所述,直到战国时代,面积都以距离来表现,这与田地的开发有密切联系——春秋中期以后,铁器生产逐渐普及,随后出现了方形区划的田地,牛耕才有了意义。《孟子》中说天下有九个“方一千里”,其中一个就是齐王行“仁政”、成为天下之王的基础。
“井田制”是《孟子》讨论战国时代圣王体制的理念性象征,但“分封”这个词,包涵了将统一的天下分割统治的意思——这个意思是汉代才出现的。“井田”与“分封”的本意有根本差别。
问:商周、春秋的城市国家(小国),与县是什么关系?
平势隆郎:城市国家分散在各地,随之逐渐形成战国时代的领土国家。春秋时代,这些城市国家已进入铁器时期,春秋中期以后渐渐设县。
但根据我的研究,春秋时代的县与大国之下的小国没有差别。县也有世袭,小国也会各地迁徙。这个结论是在増渊龙夫《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的研究成果上部分修改得出的。战国各国的变法事业造就了这样的局势。
汉字构建了“天下”的概念
问:在书中,你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地域分为中原地区、两湖地区、巴蜀地区等。你还提出,夏商周三代王朝统治的疆土,基本只能算是一个文化地域。在这些地域中,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都是独立存在的城市国家,商和周这样的大国将周边小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地域”这一概念?
平势隆郎: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北京大学的学者提出的,后者认为新石器时代存在“文化地域”。我参考日本的历史,也比较赞同这个说法。“文化地域”即大国与小国已构成关系的区域。
以世界史中的例子来解释最好。一般来说,在有文字的文化区域,文字是我们讨论的基础;在无文字的文化区域,我们只能以考古材料来进行讨论。而例外的是与有文字圈毗邻的无文字圈。前者对后者往往有简单的记录,将它结合考古材料,即可讨论后者的历史。
以中国史来说,有文字圈是殷、周王朝的“封建”领域,小国可能没有文字。汉字圈在春秋时代扩大,成了所谓“天下”的汉字圈,有了对君主世系的记载与简单的记事。春秋以后,更详细的记载出现了——西周在给予诸侯的金文铭文中,提到了诸侯的世系。《左传》《国语》中对此有记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史料。
日本有长期的无文字时期。弥生时代(注:约公元前300-公元300年)以后,中国史中出现了相关记载,我们才能将它与考古材料结合讨论历史。
问:你认为,文书行政(即中央派遣官僚对地方进行统治)正式开始于战国时代,而施行该制度的大领域就被称为“天下”。具体来说,汉字与“天下”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层关联?
平势隆郎:春秋时代已逐渐形成相当于“天下”的汉字圈,使用汉字的国家有楚、吴、越等。他们的语言有差异,但汉字是共通的。伴随着汉字的发展,战国时代,县治制度逐渐推行到各个地方。
我认为,周边地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和汉字圈的扩展有很大关系:西周的青铜器首先被赐给西周之下的小国,而最远的小国被周边的大国和小国联合吞并,其青铜器文化就传到大国进行祭祀的地方,引起了大国的兴趣。(注:平势隆郎认为,汉字一开始被作为各国祭祀的盟誓证据。)虽然他们不会制造有铭青铜器,但是在西周灭亡的混乱之下,掌握这些制造技术的人到达了周边大国祭祀的地方,汉字便逐渐渗透到这些地方。
文化的传播需要这些地区有兴趣接受。有铭青铜器以前的文字没有引起这样的兴趣,就逐渐消失了。如上所述,汉字圈的人们都认为汉字是与自己的祭祀关系密切的工具(日本在公元300年-公元538年的古坟时代引入汉字,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在战国时代,人们认为汉字是讨论县治的特别文字,结果形成了特別的“天下”概念。
日本最初发现的汉字是古坟时代的铁剑铭文,内容是关于世系的。汉委奴国王金印在弥生时代传到日本,但当时的日本人很有可能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容。佛教传到日本以后,汉字才广泛普及。
今文经为真,古文经为假
问:你在《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中认为,战国各国都把自己治下的土地称作“中国”,其他地方被称为“蛮夏”或“夷”,这与我们通常所认知的“中国”专属于商、周辖地不同。当时的战国各国与周是什么关系?
平势隆郎:春秋时代有了“大国小国关系”,形成以大国为中心的政治构造(所谓“封建”的原始形态)。周王朝以外的大国,在战国以后的史书中被称为“霸者”。夏代、殷代也一样。王朝与大国实际上没有军事力量上的差异。我推测,霸者们都有将自己作为中心的愿望。
战国时代,通过《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等的记载,我们了解到各国对“中国”“夏”的看法,比如楚国就认为“楚”相当于“中国”“夏”。汉代在整理战国史料时,将周王与霸者的关系看作是“封建”关系,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这种关系,而是一种国际关系,其中包涵了后代册封关系的前史。
战国时代,所谓“天下”之内存在国际关系,但各个国王都自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正统,将其他国贬称为小国。这里将春秋时代的“大国小国”关系扩展开了。而在汉代,人们谈到战国时代时,认为周王是唯一的正统,其他领土国家是霸者,这才有了战国的“封建”论。
问:你曾提出《左传》是韩国组织撰写的,《公羊传》是齐国撰写的,《榖梁传》是中山国撰写的。这一论证大多是以书中对某国史事的臧否、对某地域正统性的强调为依据,是否准确?
平势隆郎:我的推论是根据古典记述得来的。《左传》对人褒贬各异,被敬奉得最高的是韩宣子与子产——唯此二人只有褒没有贬。《公羊传》《榖梁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述手段。不过,汉代史官将三传合在一起,添加注释,其中附加了汉代的观点。一般人如果不通读三传的原文,就会产生理解的误差。
我还对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历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制作了历日一览。目前为止,除了新城新藏与我,世界上还没有人以全面研究历法材料的方式制作历日一览。历法是“正统”的依据。当时各国都使用独自的历法,自认自己的国家就是天下唯一的正统王朝。运用历法和史料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出史料是在哪个国家撰写的。
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年、月、月相、日干支”的完备记录,这些历日材料可以排列在现代天文学者复原的朔望一览表上。我参考岛邦男的研究,通过对西周金文材料进行全面排列,取得了殷王朝帝乙、帝辛、周王朝文王、武王与其后的历代在位年。
二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进行有关今文经与古文经真伪的论争。从我复原的年代来看,今文经为真,古文经为假。从年代来看,今文与《逸周书》并没有矛盾,所以我敢于利用《逸周书》。
史料中未写秦宣太后如何上位
问:你在《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书中用到的理论架构,如文化地域说、从城市国家到领土国家说以及文书行政说,均能在日本古史演变中找到影子。你用日本的历史经验来演绎、解释中国上古史,如果你的观点成立,作为大陆国家的中国与岛国日本之间,为何有这种相似性?
平势隆郎:首先要说的是,在面积上,日本相当于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时代的“大国小国”关系地域。这样的“大国小国”关系地域一般没有汉字的记载,殷王朝、周王朝的记载也极为简单。参考日本的历史,发现了日本重视铁剑铭文,与西周春秋时代重视青铜器铭文的状况相似。
西嶋定生发明“东亚册封体制”一词时,提到“文化地域与受其影响的地域之间,有了各方的意识问题。文化地域当然有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受其影响的地域已有可能受其影响的水准,而且应有要受其影响的兴趣”。所以我上面提到“兴趣”问题。
《三国志·东夷传》中写道:“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这是中国史书对日本的认识,记录了当时的“大国小国”关系。
当然,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地形不一样,“大国小国”的存在形态也或有不同。后代长期存在的日本式“封建”国家(将军为首),与欧洲封建国家有相似之处,但是古坟时代已经有了以奈良为中心的前方后圆坟秩序。日本最大的本州岛相当于两个左右的中国战国国家。而周王朝战国时期楚国的领域也有两个以上的文化地域。限于“大国小国”关系时期,可能有对比的价值。
日本汉学家前田直典(1915-1949)曾说过东亚的历史是一体的,其历史发展也有关联性:最早展开历史的是中国,后来周边民族也进行了一样的历史展开。文明形成时期,中国有了十世纪以上的先驱性发展,从古代时期到封建时期的移行时期有了两三世纪的差异,到近代社会的移行时期差异已经没有了。他的历史认识与我不一定一样,但“对比”的视角本身可以参考。前田的视角对西嶋定生等后代学者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西嶋定生首创的东亚册封体制时也有参考之处。
问:你在书中提及对古装剧的看法。中国前段时间热播古装剧《芈月传》,你如何评价它对秦宣太后上位之路的演绎?
平势隆郎:我没有看过《芈月传》。引用《论语·为政》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日本有关于藩主水户黄门的历史剧,其中讲述了劝善惩恶的内容,虽然水户黄门是实在的人物,但历史剧中所描写的他却被现代理想化了,与历史上的他有所不同。秦始皇及其周围的人也一样。在汉初,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还比较高,但西汉贾谊为了批判秦的过失,写了《过秦论》,此后秦始皇的地位逐渐降低,东汉时期评价很低。
关于宣太后,虽然有关于她涉政的记载,但史料中并没有写她是如何上位的。一般来说,历史剧能引起读者对历史的兴趣,这样的结果很好。但人们开始学习历史以后,应该有专家的指导与辅佐。
(来源:共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