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榜】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搜狐健康
提示:点击上方"浙医二院"↑免费订阅 今天上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隆重举行。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荣获“201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接受李强省长颁奖,并作为唯一获奖代表在大会发言。 据悉,该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有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成就的或在特定领域或者项目的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中有重大贡献,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的个人。李省长说,王建安教授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大会发言道出了所有科技人员的心声,并充分肯定了团队在心脏领域所做出的创新性成就和突出贡献。 作为心脏专家,王建安教授诊治过成千上万的疑难杂症病人。“但是接触的病人越多,了解病人的疾苦越透彻,就越能感受到医学的有限,唯有创新、再创新,丝毫不敢松懈。”王教授坦言。几十年来,王建安教授所一直孜孜不倦地在追求的、所梦想的,正是让所有心脏病患者不会因为心脏疾病而失去生命的希望,在冠心病、心脏起搏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等领域,源于精神、源于态度,王教授率领他的团队始终在探索,始终在前进,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围绕着心脏疾病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心肌梗死的干细胞治疗等,潜心开展了从基础到临床应用的系统性研究,先后获得了近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积极引进和研发了一些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项目,让很多奄奄一息的病人又有了生命的希望。 比如,老年人高发的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达13%,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这种疾病就像是心脏的门严重损坏,需要重新更换。以前的治疗方法都需要把心脏打开更换,风险大、病人痛苦多,尤其是很多重症病人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大手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从2012年起,王建安教授带着团队开始研究用不开刀的方式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并针对中国病人的特点,对国际上的经验进行大胆突破改良,跨越禁忌,被全球同行所认可。目前,等待治疗的病人有很多,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平均年龄79岁,病情严重复杂,心脏瓣膜团队的治疗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也挽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晚年。 团队的付出,更是收获了来自数不清的病人发自肺腑的感谢。最让王教授感动的是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作者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也是我国民歌文化的权威,很不幸她得了心脏瓣膜疾病,由于心功能极度衰竭,她不断地咳嗽、咯血,晚上都要坐着睡觉、无法躺平,预期剩余寿命不到6个月。她到过国内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医院,但因为病情太重不能进行外科手术,都被婉言拒绝了。最后她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浙医二院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经过评估,王教授更是克服了很多困难,用不开刀的方式,从股动脉通过心脏导管,成功为她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治疗,效果非常好,当天回病房她就能躺平,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王建安教授还是竭尽所能地把时间留给病人,常常利用周末或者晚上,安排一些高难度手术。“能解决病人的痛苦,给他们带来生命的希望、健康的希望,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我想这也是医者匠心、使命所在。”正因如此,王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病人治疗的第一线,也成为了全国公认技术全面、手术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介入医生之一,还担任了中华心血管学会的领导职务,承担着全国心脏专科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受邀在国内外进行经验介绍和操作演示。 同时,王建安教授还积极探索医学产学研合作。“毕竟一个专家的力量是有限的,‘产学研一体’,非常有效地将个人的力量几何级地放大。”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的推动下,在浙江省、杭州市“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氛围和生态系统中,在浙江大学海纳百川、交叉融合的广阔平台上,团队自主创新,在滨江国家高新区培育了国内唯一成熟的一家“中国经导管人工瓣膜”企业,已完成临床试验,国家药监局即将发证;同时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聘请王建安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目标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开发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等全套人工瓣膜。 在摘得重量级荣誉的时刻,王建安教授的心里却怀存着更高的理想,走在医疗健康前列,干在服务百姓实处,既为响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健康中国建设”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目标,也为杭州即将迎来的G20峰会,做好一切准备,打造一张“国际医疗金名片”,实现我们的健康梦、强国梦! 浙医二院官方微信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
GMT+8, 2024-11-30 18:39 , Processed in 0.0283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