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鄙视链,国产手机该如何提升用户的优越感-搜狐科技
南方都市报在2012年4月份的一篇专题报道提出了“鄙视链”这个新名词,至此之后社会学和心理学上频繁进行着相关讨论,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在有形和无形中,因“鄙视”心理衍生出的等级制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智能手机也未能绕过“鄙视链”这个怪圈,就好比说苹果用户会鄙视安卓玩家,高端手机用户会看不起中低端产品。但从近两年来看,国产手机厂商不无在提升品牌形象,努力立足在“鄙视链”的顶端。特别是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傅成玉公开为华为手机背书,似乎意味着智能手机的“鄙视链”正在被重新构建。 而所谓的“鄙视链”,说白了还是用户优越感的产物,这也是很多小众产品有幸成为鄙视链中的“肉食动物”,但对既追求销量又谋求口碑国产手机厂商们又该如何提升用户的优越感呢? 综合近几年国产手机厂商的成功经验来看,想要重构鄙视链,或许还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用品质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从1998年东信推出第一部国产手机EC528开始,国产手机经历了起起伏伏的18年,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头林立,实际上也是国产手机史的又一个高潮。但回顾波导、夏新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厂商由胜到衰的历史,以及山寨手机厂商在智能手机时代的全军覆没,品质永远都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基本筹码。 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时,国产手机厂商依然经历了“大跃进”式的发展,由此导致的结果也很直接,即便是在销量上跃居国产前三的手机品牌,“换屏门”、“断流门”、“产品变形”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不难理解,自“中华酷联”解体之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冒了出来,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不少品牌开始在价格上下工夫,试图以此来降低用户的选购门槛。事实上这一策略也确实奏效,成就了不少互联网手机品牌,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迷恋“性价比”。手机厂商们早已意识到了产品质量的潜在危机,只不过一些厂商仍试图通过营销来弥补品牌形象。当然也有一些品牌在积极维护用户的优越感,比如说荣耀在去年5月份集中销毁了因运输过程中轮胎起火可能造成产品品牌有缺陷的近1.8万部手机,包括畅销的荣耀3C、荣耀畅玩版。 不管怎样,品质都是用户对产品最核心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炫耀自家的品控能力,可在产品质量上,国内企业始终没有被全世界认可,至少是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如德国和日本的制造水准。不过,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5.39亿部,反映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日渐成熟,唯价格是从的消费者终将回归到产品质量上,势必会加速国产手机品牌的淘汰和用户优越感的培养。 其次,用创新摆脱产品的同质化。 鄙视链中的一条铁律就是,创新者看不起模仿者。当国产手机厂商们纷纷加入“苹果派”的时候,即便在产品质量上可圈可点,和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相比,仍旧处于鄙视链条最末端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在智能手机的创新上,国内不少品牌仍处于跟随者的姿态,不可避免的让用户的优越感大打折扣,但这并不意味的国产品牌没有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从趋势上来看,国产手机厂商摆脱产品同质化的思路有两个,一是产品外观上的差异化,比如荣耀7i、OPPO N3等依靠对摄像头的独特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拍照的需求。二是功能上的差异化,调研显示每部手机里装载的APP一般在60个以上,在信息失控的时代里,如何快速、高效、便捷的找到需要服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用户痛点。而在诸多手机品牌中,荣耀可以说是最注重产品创新的厂商之一,比如说荣耀7独创了“智灵键”,用更便捷的交互方式快速接入服务。类似的创新还有很多,在此不做赘述。 乔布斯在2010年向全世界抛出了一颗创新的糖果,从此多点触控成为智能手机的潮流,之后苹果也相继祭出了指纹识别、3D Touch等新的交互方式。国内的手机厂商早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伴读生”了,在全球前10大手机商中,国内已经有7家上榜,在销量上也占据了大半江山。或许,是时候像华为荣耀那样通过创新克服产品上的同质化,甚至引领智能手机的发展潮流。 第三,国际化是重构鄙视链的关键。 在大众的印象里,基本上欧美最好,日韩次之,国产屈居其后,手机市场更是如此。尽管三星、索尼、LG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每况愈下,凭借国际化的优势在口碑上仍优于不少国产品牌。想要提升用户的优越感,手机厂商们还需要在国际化问题上下一番功夫。 在2015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一二线手机品牌都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但除了华为、荣耀、中兴等手机品牌,其他厂商的海外策略难言成功,且集中在印度、东南亚等欠发达市场,原因很明显,除了品牌、渠道上的弱势,专利问题更是像一堵难以逾越的围墙。而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发布的公报显示,华为以3898件专利申请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大幅度超过以2442件专利位居第二的高通公司。与之对应的是,同样作为互联网手机品牌的荣耀,不仅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而且同步进入包括美国在内了74个国家和地区,在产品品质和创新之外,专利对荣耀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很明显,华为国家化的成功经验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样本,甚至承担了在国际上重塑中国制造的重任。不过,华为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全年营收的15%左右,这恰是专利丰收的原因所在。对其他国产手机厂商而言,想要改写自身在鄙视链中的地位,一份优异国际化成绩似乎是不可或缺的,也预示了轻研发重营销模式的局限性。另外,国产手机品牌在海外的高歌猛进,或许会遭致苹果等竞争对手的专利打击,没有专利的护城河,HTC的结局将会再次发生。 回到鄙视链的问题上来,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整体印象,也是用户归属感的一种体现。在华为荣耀等手机品牌的推动下,国产手机的形象优势改善,且从销量结构来看,苹果和三星垄断高端市场的局面也正在被打破,先是定位高端市场的华为Mate7和MateS成功打开了欧洲市场,而后也有其他手机厂商在定价上进行跟随。但想要真正蚕食高端市场,品质、创新、渠道、品牌和专利等缺一不可,那么,鄙视链顶端的优越感便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走在今天注定要经历下一个分叉路,而看起来形势大好的手机行业,不得不正视“鄙视链”这个社会性问题。而从荣耀等手机品牌的努力来看,国产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优越感在未来未必会输给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
GMT+8, 2024-11-30 11:48 , Processed in 0.01705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