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城(上)-搜狐滚动
禺商新志(略) ——从易发到万博(5) 林 晓 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大量返乡相比,知青回城是番禺改革开放初期更大的一股人流。这两股人流的交汇,托举起之后的经济奇迹。 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 毛泽东同意借鉴苏联的做法。 1957年,像全国各地一样,番禺县首次安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石楼、莲花山、化龙珠江甘蔗场、鱼窝头、大岗、横沥、万顷沙珠江农场等地是本县接收知青最多的地方。 1964年8月,广州、市桥、大岗等地38名城镇待业知识青年下乡落户到马克、细沥、万洲、鱼窝头等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些新社员刚下乡时被安排到政治表现好、成分低的社员家同食、同住、同劳动。一般都是几个知青安排在一个生产队成为一个知青点。考虑到这些新社员与农业生产劳动需要一个磨合期,大队根据知青的特长,分别安排到大队广播站和小学任代课教师,有的被安排到积绿肥、养猪养牛、杂工、割草等劳动量相对较轻的工作。半年后,生产队为他们搭建了一些茅寮,分为多格,让知青各自煮食,真正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新社员。 1966年8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鱼窝头公社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抽调知青4男4女参加演出。这些知青充分发挥能歌善舞的特长,很快成为文艺骨干队员。他们利用简单的乐器和道具为贫下中农表演歌舞节目,还排练革命样板戏《白毛女》巡回演出,后来还被邀请到沙田片公社演出。其中万洲大队女知青谢若娅音乐天赋极高,拉、弹、跳、唱样样精通,是宣传队的台柱。这支宣传队于1969年7月曾代表鱼窝头公社参加番禺县文艺汇演,受到上级的表扬。 在生产队劳动的知青,踊跃参与大队和生产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整理资料,出墙报、编刊物。万洲大队知青唐志祥担任生产队长,成为公社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被邀请到各公社巡回作事迹报告。 1968年8月,广州、市桥、大岗再次有约450名知识青年下乡,分配到鱼窝头每个生产队的约5~6名。早期安排3人同户。半年后,大部分生产队建起了用红砖砌墙、蔗壳(叶)盖顶的房屋,当时叫“知青屋”,知青们集中住在知青屋里。 有社员问一些知青:“为什么会选择到鱼窝头来呢?”他们说,觉得“鱼窝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应该是有很多鱼吃的地方,成窝成窝的。但来了之后才发觉,鱼窝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生活水平也很低。 1965年,石楼乡胜洲大队迎来了第一批知识青年。 来自沙湾的何均璧26岁,是该批中年龄最大的,比年龄最小的整整大了10岁。他们在这里像兄弟姐们一样,互帮互助,一起劳动,还与社员结下了亲密友谊,跟着社员叫“大番薯”、“沙里皮”的花名。1972年,何均璧离开胜洲。 来自广州的黄爱梅刚满18岁,她花了5毛4分钱买了广州到番禺的船票,乘船来到莲花山,然后下了码头,再走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胜洲大队。这一呆,就是8年。 黄爱梅刚来时体重93斤,下地干活却要背100多斤的甘蔗。50年后,她动情地回忆说:“是知青生活锻炼了我,让我具备了坚强的毅力,具备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
GMT+8, 2024-11-30 18:32 , Processed in 0.01259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