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以人民币回调低估中国经济-搜狐滚动
社论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十一 以人民币回调低估中国经济,有失偏颇。从中期来看,人民币并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 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了“一行三会”记者会,几大掌门人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等问题答中外记者问。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不靠货币政策刺激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态注册制不冒进和“中证金”退出为时尚早等,都备受关注。而就社会普遍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周小川坦言,“回归正常、回归理性,对市场的分析回归基本面,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回归了,就会对经济、外汇形势产生比较靠谱的、比较理性的分析”,并建议大家,“没有必要急着买美元。” 尽管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枢机构,央行行长对汇率的表态不宜过于直接。但仔细推敲周小川的“三个回归”,应该说,不仅可以起到相对稳定市场情绪之效,而且也彰显出央行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信心。 确实,在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大跌7%,尤其是春节前三个月人民币急跌4%之后,市场曾普遍看衰人民币汇率,民间更一度发生换汇热潮。不少人还据此看衰中国经济。可在春节至今的一个多月里,却不难发现,在外汇储备降度明显收窄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不但没有延续下跌走势,反而震荡小幅上涨了6‰左右。 因此,复盘去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的大跌,有必要形成一个客观的判准——人民币汇率去年下半年之所以会大跌,固然存在中国经济增速相对放缓、中国进出口总量同比大幅下降的因素,但这些宏观经济数据,充其量仅是去年人民币汇率大跌的次要因素,而不构成主导性的核心因素,更不代表未来中国经济会持续走弱。 客观而言,去年人民币汇率的大跌,其实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20年的必要回调,发生在去年,存在时间节点上的巧合。自2005年汇改之后的20年里,人民币兑美元从“8.0时代”一路攀升至“6.0时代”,人民币单向升值高达近30%,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呈现阶段性的回调,既是必然的,更是相对必要的。 要知道,在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2010年欧债危机轮番爆发之后,美欧均不同程度上启动了贸易保护和重振制造业的政策,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外部需求的大幅弱化,美国参议院更是在2011年通过《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试图迫使人民币延续升值走势。结合这一背景,可以说,人民币的急速回调,很有必要,只不过恰好跟经济下行周期时间点重合而已。 其次,去年人民币汇率的大跌,与高盛等国际投行的大规模唱空中国经济确实不无关系,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之下,国际投行试图借助资本外流的舆论影响,通过唱空中国经济以实现其短期外汇套利的目的。但从中期来看,人民币并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中国经济增速在持续5年下行之后,在经济调结构已初显成效之下(最明显的特征是,消费占比的大幅上升),当下已经进入中期震荡筑底阶段,而且即便是6.5%以上的经济增速,这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首屈一指的。更何况,在人民币汇率大跌的去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仍然高达5781亿美元,相较2014年大涨33%。 正是在中国经济底盘已日趋坚实的背景下,周小川才会发出人民币汇率“三个回归”的自信表态,这种自信不仅是对人民币汇率中期走势的自信,对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消除,更是货币决策层在重塑中国经济自信。对中国经济转型调结构,这同样是一剂强心针。 |
GMT+8, 2024-11-30 20:49 , Processed in 0.01031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