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民族文化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的新春特展《美丽中国·和谐家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系列展》之《回乡漫步——宁夏回族民俗及文物展》在民族文化宫开展。
|
自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到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被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长久以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回族为繁荣我们伟大的祖国,为缔造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回族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域,也是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拥有着丰富的回族文化及浓厚的回乡风情。
本次展览展出文物达172件(套),图片百余幅,均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展览主要分为回族概况、宗教典籍、民俗撷英、工艺奇葩等单元,较全面地展示回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宁夏回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在宗教典籍部分,展览展示回族在宗教活动中所使用的经书、念珠、礼拜毯等,其中《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也是阿拉伯史上编写成册的第一部文献,回族在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品德修养、社会活动等方面,都以《古兰经》为准则和指导,《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圣典,而且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在本次展品中有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古兰经》,其中清代描金手抄本《古兰经》和袖珍版《古兰经》等都极为珍贵。在民俗撷英中,集中展示了宁夏回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节日风情、婚丧嫁娶、音乐舞蹈等,展品中有一件明代的景泰蓝阿文炉,圆口,鼓腹,三足,腹部铸有三组红地金字阿拉伯文,周围用景泰蓝五彩花卉装饰,底部用粉白色牡丹花纹装饰并铸有楷书“大明宣德年制”的年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工艺奇葩部分,展现了丰富多彩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回族艺术,它与伊斯兰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汲取中国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本次展品中有雕刻、阿文书法、刺绣、剪纸等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展示了宁夏回族文化的多彩之美、民族关系的和谐之美及回族地区的自然之美。
本展览曾于2014年7月1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首展,随后在2014年至2015年间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新疆吐鲁番博物馆等地进行巡回展出,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如今,本展览来到民族文化宫,特为北京的观众奉上一道新春文化大餐,也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