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者:当代艺术就是市场流通发明出来的纸币(组图)-搜狐滚动
凡尔赛宫不是当代艺术的展览橱窗 南方周末:为什么要这么坚定地反对村上隆在凡尔赛宫中展出? 弗马洛利:要知道凡尔赛宫是一个近乎神圣的地方,它是法国国家身份认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物。全世界的人们来到这里参观,有一种艺术朝圣的感觉。正是因为它的神圣性,这里的展览只应该是那些与之和谐匹配的作品。 南方周末:这是人们对凡尔赛宫的传统印象? 弗马洛利:我希望人们可以保持这一传统,不能将凡尔赛宫变成一个当代作品的展览橱窗。它们已经拥有自己的画廊和客户,不应该再滥用法国历史文物的古老声誉,来保障它们的价值。现在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品,一种是在市场之上的作品,一类是被市场认可的作品,不应该将这两类东西混淆到一起。 马克·弗马洛利不久前刚刚到过上海,参加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他说希望中国能够像法国一样对文化历史遗产给予更多的重视和保护。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图) 2008年4月23日,村上隆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作品回顾展,展出了超过90件作品,包括情色意味的作品。 (CFP/图)南方周末:当代艺术作品都是和市场相连的? 弗马洛利:完全是和市场相连,由市场制造,是一些市场流通发明出来的纸币。在我看来,它们和神圣的、公众的、纯粹艺术性的历史建筑没有任何关系,不应该把它和商业交易搅和放到一起。 南方周末:当代艺术也都是富人的奢侈玩具? 弗马洛利:所谓的当代艺术其实一分为二的,一部分是大家都喜欢谈论的,为富人制造的闪光玩具,它们在特殊渠道,有娴熟的金融资本操纵抬高价格。当然,当代还意味着当前,包括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无论在法国、英国或者美国,都有很多不出名的艺术家,没有人谈及他们,但这些人比我们想象得更具才华。我鼎力支持的正是这样的当代艺术家,他们不在市场上交易。 南方周末:在你看来,当代艺术作品都没有资格进入凡尔赛宫? 弗马洛利:都没有资格。它们不应该进入凡尔赛宫,也不能进入卢浮宫,国家级历史宫殿和归属国家的城堡。 如果你找到一个当代艺术家,真心想要和凡尔赛宫做交流,比如一名摄影师,陈列一些独创的图片,向凡尔赛宫致敬,那我没有任何敌意和指责。但是将那些讨富人新贵欢心的作品拿到凡尔赛宫来,我要说不。 南方周末:怎么区分你支持和反对的当代艺术? 弗马洛利:当代艺术是一个人们发明出来的标签,如同英文中的词汇品牌(brand),那些表现人物、风景、静物写生等等的画家,他们同样才华横溢,却被排斥在所谓当代艺术这个标签之外。这太让人难过了,因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品牌和商标充斥的世界。包括艺术,如今也沦落到标签的陷阱里。而村上隆正是今天被当代艺术认可的品牌之一。很多比他更有才华和更有创意的艺术家,却从没有被提起,他们没有机会在凡尔赛宫展出,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被金融家和顾客品牌化。 展览可以嗅到铜臭味。村上隆的作品是现代化玩具,用来投机增值的负面艺术。 南方周末:你为什么肯定村上隆的凡尔赛宫展背后有金钱的味道? 弗马洛利:就是因为村上隆在凡尔赛宫的展出,上周在伦敦的佳士德拍卖会上,他的作品又大幅升值。 日本文化不能用村上隆来做总结 南方周末:此前你对村上隆的艺术作品有了解吗? 弗马洛利:我没有任何兴趣去了解他的作品,当然我知道他做了些什么。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些当代玩具,我一点没有兴趣,我想大多数人也不会感兴趣。除了个别人,想从这些我称做“非艺术品”中投机增值。我把它们叫做“非艺术品”,换句话,就是负面艺术。 南方周末:悖论的是,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批评,事实上却吸引了更多参观者前往。 弗马洛利:这并不是一个证据,许多人都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去看了这个本不该看的展览。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大众在很多时候对艺术本身缺乏思考? 弗马洛利:他们有失误的时候,是媒体争论吸引了他们的好奇,但是一场辩论的胜利并不能用参观凡尔赛宫人的数量来衡量。 南方周末:村上隆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他所展示的日本当代文化也随之被人们更多了解,在你看来,这种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法国当代文化? 弗马洛利:我对日本的了解要比这里展示的丰富多彩得多。村上隆的作品和某种形式上的日本漫画相连,是一种通俗、给人好感的文化。我对村上隆本人没有反对,只是希望他别选择不属于自己的渠道来发展,就是别通过凡尔赛宫。我对他没有敌意,尽管对他的作品不感兴趣,但我理解有人喜欢他的作品。 日本文化完全不能用村上隆来总结,而是存在于日本国立博物馆,存在于奈良、京都那些著名的日本建筑师、瓷器师、能剧、歌舞伎当中……日本有无数的神奇,绝不仅限于村上隆。比如说,如果在凡尔赛宫举办展览,展示和凡尔赛十八世纪相对应的有关日本的历史文化,我会非常赞成。两者之间可以找到关联,而和村上隆没有任何共同点,他的作品应该放到卡地亚艺术基金组织或者路易·威登基金那里。 南方周末:赞成村上隆凡尔赛展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开放的表现。 弗马洛利:有些认为所谓开放的人,代替大脑的其实是一个黑洞。如果无论对什么都开放,这就不再是一个赞美词。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刘敏 |
GMT+8, 2024-11-30 15:34 , Processed in 0.01191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