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已被拆得一塌糊涂的“公平里” (“海乃家”旧址)。一些历史爱好者认为这里不应被破坏。
22日上午,作家陈丹燕在朋友圈中发出一张老式里弄的照片,并称“虹口区正在拆除旧日本慰安所海乃家旧址,不应该”。上午几家媒体到现场采访拍摄这一当时上海的日军慰安所,但到下午5时记者再到现场时,拆迁已然停工,大门也已经被锁上,拆迁工人称还要等“上面的决定”。
海乃家昨天开始拆除
海乃家,由日本人坂下熊藏自1939年经营至日本战败,最多时有40多名慰安妇。
记者昨日中午赶到位于公平路425弄的公平里,弄堂里的居民早已迁走,外墙上到处印有“虹口征收”的红圈标志。经门口鞋匠的指点,记者来到位于弄堂底的12号原海乃家遗址,大门两侧各有一盆两米多高的盆栽。从外部看,这栋两层的石库门建筑依然保存完整,门廊与柱头有简约装饰,由于是午休时间,黑色铁门紧闭着,东侧窗户上未揭的“喜”字窗花,似乎仍诉说着前任住户的故事。
根据早报记者从拆迁办得到的消息,公平里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征收,首日征询签约就达到85%的签约成功率。现场拆迁队员称,里弄从三日前开始拆迁,而海乃家旧址所在的12号是昨日早晨才开始动工的,他们预计两三日内就可拆除完毕。
下午工人继续开工,记者得以进入海乃家旧址内部,这里基本保留了原本里弄的建筑结构和样式。走过天井后便是大厅,东西两侧加上二楼共有17个房间,每间房间12-16平方米不等,北面是厨房。现场一片狼藉,堆满了废弃的家具和生活用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使用这里留下许多上海里弄的生活气息,很难想象70多年前曾经是当时最大的日军慰安所。
原为海军陆战队高级慰安所
根据资料显示,这栋房子建于20世纪20年代,主人是一位广东籍的纺织厂老板。“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屋主因担心遭到日本兵侵袭逃亡内地,于是,日本海军占领了该房屋,并将它移交给曾服役于日本海军后在虹口开设煮豆屋的坂下熊藏。双方订立合同,坂下每月向海军支付5日元的象征性房租,经营海乃家慰安所,并享受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军属待遇,慰安所所需的物品均由海军提供,也就是说,海乃家的所有权属海军所有,而坂下只有日常经营权。1939年,经装修后的海乃家正式经营。
这些资料的公开得益于坂下熊藏的儿子坂下元司,1944-1945年间他协助其父经营海乃家。他写了《从军慰安所“海乃家”的故事》,还向新闻界公开了慰安所内幕和细节。坂下元司有一个中文笔名“华公平”,结合了“中华”和“公平里”的意思。
根据坂下元司回忆,“海乃家”是一家高级慰安所,服务的主要是杨树浦、虹口一带的日本海军陆战队队员和军需厂“军属”。除了在当地掳来的中国妇女外,还有日本和朝鲜“慰安妇”。在海乃家等级分明,日本“慰安妇”等级最高,收费也最高。1940年时,海乃家拥有日本“慰安妇”10人,朝鲜“慰安妇”10人、中国“慰安妇”20人。原则上,慰安所的利润与“慰安妇”为6:4分成,然而实际上能得到报酬的只有部分日本籍“慰安妇”。他回忆说,“‘慰安妇’一天平均要接待五六人,平均一次的收费为5日元。”由于慰安所十分兴盛,外面经常挂“全部客满”的牌子,1943年,“海乃家”增开别馆,有了分号。
慰安所遗址要不要保存?
坂下元司于1991年重返公平里,据他回忆,海乃家的房子与慰安所时代几乎没有变化。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上海慰安所旧址,曾于1997年就撰文详细介绍海乃家的历史发展,并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战争时期的一本日文书上找到了别馆位于现东长治路的地址。
对于即将拆迁的海乃家,苏智良与他的学生希望能够带走一些有代表性和文物价值的建筑构件,作为上师大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资料保存,也许今后可以对公众展出。苏智良告诉早报记者,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对海乃家表示了兴趣,记者在现场遇到正在拍摄的来自南京的工作人员,但他们并不愿意透露任何计划。
早报记者联系了虹口区新闻办,负责人称很早就知道海乃家及其原来的用途,但是它并不是文物保护建筑,也不在历史性建筑的名单上,所以拆除不存在问题。至于以后在该处会否建设纪念场或举办相关活动,则还要等待进一步的商榷。
对于陈丹燕所说的“不应该”和不少人表达的“应该留存”的声音,苏智良本人在去年10月16日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历史上首座慰安所的遗址,要不要保护?》的文章,其中这样说道,“由于日军慰安所大多设在中国,我们国家有责任将其中的典型保存下来。从来没有人主张过所有的慰安所都要保存,在上海已经确认的166个慰安所遗址中,保存‘大一沙龙’(世界首个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侵华日军‘慰安所’,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125弄)一个,就足够了。”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下午5时左右再次前往海乃家时,黑色铁门已加了两道锁,工人们也已停止拆迁,门外拉上了封锁线。拆迁工人称要等待“上面的决定”。截至发稿时,记者联系虹口区新闻办未得到进一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