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的春晚是世界电视工业和政治文化中的一个奇迹,数以亿计的观众实在众口难调。吕导演自评100分时,98%的网友投了反对票。央视2016年春晚观众调查结果满意比例高达95%,又有98%的网友投了反对票。大家都理解春晚不好办,导演不好当,可是如此高比例地唱反调,已经不是“意见分歧”而是“绝对民意”了。
许子东:各位,《子东时间》首先送上迟到的春节祝福,新的农历年里恭喜发财!
年年春晚都是话题,先不讲春晚本身,讲讲晚会之后大家的评论。看到有些对春晚的赞扬好评,说观众满意程度高达95%,甚至100%。同时,又看到一些完全相反的数据反馈。这些数据令我充满了疑惑。初一看到新浪网首页,春晚导演吕导演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说,这次春晚可以给自己打100分。我注意到这一消息的结尾处,有一个让观众网友表示“赞同”跟“反对”的投票。当时显示是1511人支持,114460人反对。这个统计数字第二天变成了大概两千多人支持,二十几万人反对。两天的比例差不多,基本上是1%、2%对98%、99%。我后来就没有追踪下去,不知道这个数字后来是多少。
我想,应该不是98%、99%的人民群众都不喜欢这次春晚,这是不公平的。中国的春晚是世界电视工业和政治文化中的一个奇迹。在政治上,是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具体符号。在文化上,又是我们古老民俗传统的最新形态。很难想象现在中国的春节没有春晚。春晚的收视数以亿计,众口难调。东西南北地域要兼顾,这是今年的优点;又要考虑工农兵学商;支付宝背后的巨大影响;要总结一年的政绩,总结方面唯独反腐的政绩讲的太少;又要平衡各个剧种文艺形式;行行都要大牌出场;还要兼顾少数民族,台湾海外;同时要突出一个核心红色基因等等。观众都会理解春晚不好办,导演不好当。可为什么98%的网友民众对吕导的“100分”投了反对票呢?
我猜测有三个原因:
首先,试卷,尤其是文科的试卷通常不大会打100分。语文我是从来没这么打过,100分代表没有改进空间了,不符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革命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观众觉得春晚总体上是90分,他也只好反对。
其次,吕导说对于观众的意见,好的吸收,不好的置之不理。这个态度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忘’(忘却)”。我们都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面对春晚大部分的批评意见,大家心中都要牢记毛泽东的这段教导。
春晚开始于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候。古人诗经里讲文艺功能—— “美刺”(“美”即歌颂,“刺”即讽刺)。事实上风雅颂里,刺比较多的国风,比美比较多的雅颂更有文学价值。春晚作为文艺晚会,总体上也无非是美和刺。这次春晚可能是美多了点,刺少了点。但吕导的话似乎对春晚本身只能美,不能刺,否则就对刺置之不理,这可能也就是百分之九十几的人不爽、反对的原因。
第三,有人说导演其实是高级黑,他讲的是全盘接受导演组甚至有关部门的指示,百分之百地贯彻服从,因此各位如有不满不要怪他。我个人很怀疑这种可能性。就像一个单位负责人对外来客人说,实际上本单位的决策另有他人指挥,这态度不合政治规矩,所以我不大相信给自己打100分是反话跟调侃。
这几天又见到《央视2016年春晚观众调查结果 满意比例高达95%》,这条消息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说经过很多的调查,观众对央视春晚的满意程度是95%。仔细看数据来源是对403个海外观众的访问,有效访问193个,不知道什么叫无效访问。短信观众互动有190275条,另外还有观众来电1276个。没有说清楚95%的满意度是来自于海外观众,还是19万观众的互动,或者是一千多个观众的来电。我在新浪微博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下面还是有“支持”跟“反对”的投票,当时支持是1139人,反对的是117958人。这就把我搞晕了,满意春晚的有95%,反对这个调查结果或者程序的有98%,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记忆里,前几年春晚也有大量的吐槽,就像吕导演所说,批评春晚说明了人民对春晚的支持,舒缓民怨的吐槽也是春晚正能量社会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不相信有人会为了维护一个节目或者一个导演,而损害更大更重要的东西。什么是更大更重要的东西呢?那就是人民跟央视、跟政府的互动关系,这正是春晚有意要宣传,要维护,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95%的满意度,一方面是98%的网友的反对,对于这些互相矛盾的民意数据,我感到深深忧虑。
前些年的这些吐槽,大部分的情况是五五,或者六四。五五、六四这叫意见分歧。如果发展到三七、二八,而且基数不是几百人、几十人,而是几十万人,那么这叫民意的多数跟少数。但是很少见到95%、98%,如果真有95%、98%,那就是绝对的民意了。这种情况下,如何可以违背,怎么能够漠视呢?
节目介绍:
许子东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锵锵三人行》嘉宾 |
《子东时间》,搜狐文化重磅推出的原创音频节目。大学教授、著名媒体人许子东先生以独特角度,麻辣点评热点文化事件。总有些东西看不见,这是声音的时间,"书生观点",有趣有料。欢迎每周二、四12:00收听、互动。(搜狐文化独家版权节目 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内容请扫下方二维码 打开搜狐手机网文化频道或搜狐文化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