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日开战后果远比英阿马岛战争更具毁灭性
英媒:中日开战后果远比英阿马岛战争更具毁灭性2012年09月29日 08:37 字号:T|T0人参与0条主评论 0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资料图:中国海军发射YJ系列反舰导弹。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27日文章,原题:中日之争与英阿冲突的异同 现在的局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争端的导火索是一群鲜为人知的岛屿。在外界眼中,控制岛屿的一国正身陷长期经济衰退。而声称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的一国,则认为这些岛屿是可追溯至19世纪的国耻的象征。 中国就像1982年的阿根廷,日本则像当时的英国。不过,彼时和此时也有明显区别。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产出也比阿根廷大得多。而中国近年来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英国和阿根廷的情况不同,中国和日本并不是分处地球的两端。中日两国是邻居,双边贸易生机勃勃。这意味着,中日之间的这场争端可能危及更多的东西。因此,双方的对峙不大可能升级为军事冲突。但若真的爆发军事冲突,后果将远比英阿战争更具毁灭性。 历史上不乏误判导致灾难的例子。1914年8月前,乐观人士曾认为,德国和英国之间贸易繁荣,两国若爆发战争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双方都不会考虑这个选择。 中日之间的宿怨再起波澜,让人们对两国关系产生无数疑问。日本不会很快忘记中国抗议者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风险是可以规避的。日本制造商在华生产的很大一部分产品,是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一旦中国劳动力成本失去竞争力,这种生产就会转移。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战略。人们发现,“软实力”的概念很不靠谱。就像“乔治男孩”和“烈火战车”(前者为英国歌手,后者为英国电影———编者注)受到热捧不能吓阻阿根廷将军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英阿马岛战争时任阿根廷总统———编者注)一样,寿司和日本流行音乐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同样无助于化解中日争端。加强硬实力的观点很可能会赢得支持,质疑与中国展开接触的右翼民族主义声音也会在日本国内得到响应。 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灾难使阿根廷认为,英国既没有足够的资源、也没有足够的意愿去夺回一座遥远的群岛。同理,中日两国经济表现的差距解释了中国为何变得日益自信,并且使人们开始怀疑美国是否致力于保护日本利益。 (作者彼得·塔斯克,倪卫国译)
相关新闻:·外媒称中日或爆发马岛式战争 决定亚洲霸主地位 ·外媒:中日或爆发马岛式战争 决定亚洲霸主地位 ·美媒将钓鱼岛比作马岛 称其掀起“中日世仇” 外媒:中日或爆发马岛式战争 决定亚洲霸主地位 ·玩游戏通三国 刘禅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玩军事游戏 体验热血人生 [责任编辑:唐毓瑨] 标签:中日两国 英阿战争 英阿马岛战争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GMT+8, 2024-11-30 18:52 , Processed in 0.01137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