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前的九一八,日本悍然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拉開了長達15年的中日戰爭序幕;81年後的今天,日本野田政府悍然將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收歸國有,引發了目前風起雲湧的全球保釣大行動。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中日之間的戰爭,並沒有結束。這次圍繞著釣魚島,是否會有決定性的一戰?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毫不諱言,兩國的衝突,可能會演變成一場軍事衝突。中日雙方的對峙,如何收場,也在考驗著中日兩國的政府乃至民間。
其實,從歷史的邏輯來講,野田政府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發難,並非是挑起民粹主義,維護民主黨政權的偶然行動,也並非是被石原慎太郎綁上了戰車,而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百年國策推進的必然歸宿。日本自明治維新成功後,就選擇了向外擴張的發展路線。在19世紀和20世紀30年代,日本兩次站在國運選擇的十字路口,但選擇的結果卻是驚人的一致,那就是向中國開刀。19世紀中後期,日本國內出現了北進派,即與俄開戰,奪取樺太(庫頁島)全部,以形成北方屏障並藉此開拓北進之途;征韓論,由維新重臣木戶孝允發端於前,西鄉隆盛自請帶兵發揚於後,要將韓國的宗主權柄從大清手中收歸日本。但爭論的結果,卻是「征台論」後來居上,成為最終國策。日中關係的宿命,由此可見一斑。
從副島種臣在明治六年(1873年)斷然實行「琉球處分」,到翌年西鄉從道征台遭英美干涉,直至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覆沒,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下馬關條約,中國割讓台灣並賠上數千萬兩白銀達成和解。由此可見,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國威弘揚第一步就是拿中國,尤其是台灣領土開刀祭旗的。
同樣,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再度處於重大十字路口,日本軍部既有主張圖謀北方,摧毀蘇俄共產主義的強硬聲音,又有揮軍南下,從英美手中拿下東南亞資源要地的陰險圖謀。然而,事實是,日本國運的方向自征台論後已形成不可逆轉的定勢:既不是先針對蘇俄,也不是先針對英美,而是以挑起日中紛爭為第一選擇。欲霸世界,先取中國,是日本國策的基礎。但這兩次選擇,最後的結果是日本自嘗苦果,遭遇戰敗。
問題是,戰後日本經濟起飛,開始重振「日本國威」的行動,選擇的竟然仍是拿中國開刀。到了日本經濟低迷的年代,東京也一直在選找突破口,來振興民意,中興國家。於是,日本就開始在釣魚島上做「動作」。我們可以問一下,同樣具有爭議的釣魚島、獨島、北方四島,野田政府為何獨選釣魚島發難?為何還是向中國開刀?由此可見,這是日本百年國運不可逆轉的宿命。釣魚島,成了日本國內,尤其是右翼政客毒氣怨氣噴薄而出的突破口,也是日本以為可以扭轉頹勢,東山再起的最佳捷徑。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沒有退路,也不能再「韜光養晦」。縱觀歷史,正因為有甲午一役的失敗,才有日本帝國主義的成形與擴張;正因為有九一八之後的不抵抗,才有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正因為有蘆溝橋的退卻,才有南京大屠殺;正因為放棄了賠款,才有否定侵略的教科書事件出現;正因為主張「擱置爭議」,才有今天的「釣魚島國有化」。
縱觀歷史,李鴻章的妥協外交,沒有制止日本的狂妄擴張;汪精衛的輸誠,也沒有避免千萬中國人的生靈塗炭。這次保釣,絕對不單是領土資源和尊嚴之爭,而是中日國運之爭,生死之爭!日本已經走上國運的歧路,要斬斷日本百年歷史的毒根,唯有堅決保釣!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是與征台、九一八事變、蘆溝橋事變一脈相承,中國沒有退讓的餘地,也沒有中間妥協的路可走,而是要抓住這個難逢的機遇,不惜一戰,一舉收回釣魚島。不然,台灣要受難,中國大陸要受難,亞洲要受難,日本當然也要重蹈法西斯主義戰爭失敗的慘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