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8日电(记者邱晨辉)“‘不清洁’能源的过量使用才是致霾元凶,是我国雾霾严重最根本原因。这里的不清洁能源,主要指的是煤。”今天上午,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在2014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说。
他认为,做饭、烧秸秆、放鞭炮等在特定时段对空气污染有贡献,但它们不是我国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它们都是通常的做法,但有些时候伴随有雾霾,有时又没有”。
张小曳的这些说法,是基于包括《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在内的两项“973”项目(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记者注)的研究结果。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机动车对雾霾的贡献不可小觑。不过,张小曳给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我国油品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机动车(尤其是在大城市)对雾霾也有重要贡献。但在诸多致霾因素中只排第二,煤炭等不清洁能源才是第一位。
在报告会现场,张小曳展示了一张图表,这份图表记录了北京APEC前后10月至11月连续多天的气象情况,主要包括“北京静稳天气指数”和“北京平均PM2.5”两条趋势线。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即在没有大风出现的静稳天气下,PM2.5的值会相对较高。直到11月8日,这一自然规律被“打破”了,从图表上可以看到,这天的天气指数比此前几天要高,即污染条件更严重。但包括8日在内的接下来3天,北京PM2.5值却出现一个“低谷”,和相应的天气指数形成明显反差。
原来,从6日左右开始,北京周边开始采取综合减排措施,这使得北京城区的PM2.5浓度降低约35%,避免了11月8日至10日的雾霾天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5%”的减排成绩里,仅有10%来自机动车限行,其他更为重要的贡献则是燃煤的减排。
张小曳给出的另一组数据也将矛头指向燃煤。中国和美国同样是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每年也都消耗30多亿吨的标煤能源,但美国只消耗6亿~7亿吨煤,我国去年却消费了36.1亿吨煤,其中消耗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北京以南的津冀鲁豫陕、长三角、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