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语重心长地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觉得对这句话最通俗的理解应该是“好为人师的人每每怀有一种忧虑”——这本是为师者自省、自警之语。南怀瑾先生的发微是:每个人包括为师者都有贪、嗔、痴、慢、疑,“好为人师”就是“慢”和“痴”的作用,也就是“贡高我慢”,由我见而来;如果有人以盲指盲、自认高明,那这种“邪师过谬”的恶果将是很严重的!尤其是从佛法视野看,如果自认为是老师、自认为有所得而教人家,会出差错的。这个差错、这种罪过由谁来负呢?当老师的人自然难辞其咎。所以,我们切忌自命不凡,觉得自己学有所得,就到处去指指点点、卖弄佛法。故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自然,“学高为师”,为师者必须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然而,“患为人师”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 首先,德高为范。古人这方面的论述非常繁富。毫无疑问,为师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高尚道德品质凝聚而成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业甚至人生的影响十分巨大。爱其师,信其道,亲其行,听其言,获益良多,受用终生。试想,如果一个老师心胸狭窄、不识大体,他怎么可能影响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如果一个老师自私自利、沽名钓誉,他怎么可能教育学生舍生取义?如果一个老师工于心计、巧言令色,他怎么可能培养出学生的诚实诚信?如果一个老师万事超然、冷漠处世,缺乏责任和爱心,我们更别指望他能给学生带来生机与活力、理想与奋斗!教育是关乎未来的百年大计,教师的神圣在于她要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民族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师德比起师能还要重要,每一个清醒的有良知的教师都应当牢记自己的使命。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需要激情、进取、责任和对美好未来理想的追求,拒绝冷漠、逃避、牢骚和对现实的攻击、对未来生活的虚化。 其次,教育无小事,处处在陶冶;教师无小节,时时为楷模。在学生的面前,你的言行举止及其表现出来的风度、气质、个性、情感、意志、品格、思想等,无不在潜移默化的浸润着学生的心田。这种为人师表的影响力和环境育人的作用,学生的年龄越小、学识越浅、鉴别力越差,效能越大、效力越持久。所以,你完全可以去选择别的工作而不做教师,你尽管刚刚在家里和老婆大吵了一架,你可能也碰到了一般人经常都有的烦心事,你能够在私下里对志同道合的挚友倾诉衷肠甚至大发牢骚——对不起,当你来到校园、走进教室、登上讲台、面对学生的时候,你可能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己之你,你是一个象征,你代表一种力量,你是科技知识技能、当代文明、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你是开启心智、滋润心田、守候未来的艺术大师,你不能信口开河,你不能把发源于私情私利的不良情绪强加给学生。 最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里最难处理也是现实迫切需要的就是师与友的度的把握。新课改这一次真正突出和试图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主人公地位,强调必须实现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科活动还是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者,实现民主尊重、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老师可能具有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广度,但早已不再是知识的象征,更不是知识的独享者,一个不注重提高师能和学习实践先进教育理论的老师的教学,学生不会欢迎也无心接受,因为他可以从网络获取国内名师相应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必须审视自己是否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平等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来尊重理解、平等对待进而赢得学生尊敬信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做老师难,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难,做一个得到学生敬爱的老师更难。教师应当在师德、师能、师爱三个方面发力,努力实践做业师、做德师、做人师,为学生的人生幸福、为民族的兴旺发达坚定地承担责任。惟此,才能避免身为人师的尴尬、无奈和忧虑。 |
GMT+8, 2024-11-30 03:47 , Processed in 0.01316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