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问世的《秋菊打官司》夺取了威尼斯金狮奖,影片中秋菊的丈夫万庆来因骂村长一句“断子绝孙”而被村长踢成肋骨骨折,在秋菊找村长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她开始了她漫长的告状之路,用她的话说: “不相信找不到说理的地方” 当在开头的时候秋菊向村长讨说法时,村长将钱仍在地上,让秋菊每一次捡都向他低一次头,秋菊一次一次的踏上了漫长的告状之路。 秋菊难产了,村长听说后骑着单车连夜去王庄叫人,接着又与人一起连夜将秋菊抬进了城里。
影片时时在思考着法律与人情二者的关系问题。法律是现代的,人情是传统的;法律讲究法治,人情讲究人治。因此法律与人情的纠缠折射出的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两难境地。 这种两难典型地体现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地区,如影片中的小山村。这里已经有了现代的法律启蒙,却还未完全摆脱宗法文化的伦理人情;因此在这里法律只能被人情化伦理化。如村长与李公安,作为基层行政人员,他们也讲法律、政策与文件,但在管理中,人情才是他们真正的法宝。如秋菊,为维护自己一家的尊严,她诉诸于法律,这是现代意识的觉醒;但这种觉醒是如此不彻底,她没有真正理解法律;她通过法律想要的却是人情意义上的说法,法律不解决让村长认错这一人情问题,而只能在人情之下给她经济赔偿,或在人情之上拘留村长;当村长帮助秋菊保住孩子后,秋菊终于觉得已经有了说法,这正是她要的人情说法,是以人情的方式给予的,与法律无关;而正当秋菊与村长都觉得平衡了的时候,法律出现了,逮捕了已是恩人的村长,这是秋菊以法律手段要人情说法这一矛盾的结果;这结果集中体现的就是社会在法律与人情纠缠、传统与现代交接时的两难境地。其次,影片对农村中残留的封建宗法观念进行深入思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及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是秋菊打官司的思想动因。秋菊打官司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人的尊严在起作用,而打官司的起始与结束更多的是封建宗法观念在起作用。村长之所以踢庆来,之所以踢他要命处,原因在于庆来讥他有女无子咒他断子绝孙。秋菊之所以非要讨个说法,并非因为村长踢了她男人,而是因为村长踢了她男人的要命处。最后秋菊之所以觉得她已经讨回了说法,也正是因为村长帮她保住了肚里的孩子,而且是个男孩。 倘若我们不将电影作为现实的关照再现,而是作为一种折射“传统”社会集群与“现代”法律民主张力的艺术化虚构。那么这种虚构所意在传达的讯息也过于乏善可称了。不外乎是传统的以人际世情纽带联机起来的农业社会,在面对所谓“现代”的社会体制时,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不安与困惑,另外一方面,发人深思的是,“先进”“宏观”“高级”的现代法律制度对人情世俗的农村社会的误读与无力。 村长是不是“官”或者说是不是公家人?村长自认为是公家人的-不瞒你说,我不怕你们告。我是公家人,一年下来,辛辛苦苦,上面都知道,他们不给我撑腰,给谁撑腰? 普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这种民间自力调解为主的民风相抵触的。如果象秋菊一样没完没了的讨说法,无疑会受到村民的排挤,在一个自然村落,被村民认可无疑是很重要的。类似于证人出庭举证的问题,很多证人就说,自己宁愿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不会出庭作证,因为大家都是街坊邻里,一旦因为作证而得罪了人那么在这个生活的圈子里很难立足了。 结尾安排也体现出秋菊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出乎意料,换句话说,如果秋菊一开始就知道村长会因此而被行政拘留15天,就不会没完没了的讨说法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要法治,就必须大力普法,让老百姓知道法律究竟给予了自己那些权利。 在一些比较原始的村子里,往往有着比较质朴的民风,很多纠纷通过人情,道德及伦理,甚至族长主持公道的方式得到了自力解决,缺点是与与现代法制观念相去甚远。而现代法制观念的缺点是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这种原始的民风,人们更强调自身的权益,甚至有时会改变伦理关系和人情关系(比如,子女告父母,告从前于自己有恩的人等等) 在农村这样一个人际关系紧密、较少人员流动的社区中,村民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帮助才能克服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在无数次的小磨擦里,它们陶炼出一种熟悉,建立了这样一种相互的预期。因此,他们并不是如同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所假定的那样,是分离的、原子化的个体,而是因生活之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那种基本上是基于个体化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不可能在这样的社会中有效运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有种种不满,秋菊却从不曾试图将村长送进监狱。 法治最好的结果就是百姓懂法而更懂得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法律来解决纠纷。然而这实在很难。当我们面对诉讼带来的生活圈子的孤立的负面影响,当我们面对司法程序的各种不正义带来的身心疲惫和经济损失,我们很难说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如何使法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同时使各种社会关系最大限度的受益,是立法者和法律人应该加以思考的。 (部分网上节选,部分原创) |
GMT+8, 2024-11-30 07:35 , Processed in 0.01090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