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有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之分,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注重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那么写现代诗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写诗首先要有灵感,这灵感也许是来自远方朋友的一个温暖的问候,一个少女甜美的微笑,或者是屋后历经寒冬的小树一夜之间冒出嫩芽了,或者是黄昏时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曲,触动了柔软的心灵。当灵感降临的时候,多日沉睡的激情也给唤醒了,像是奔腾汹涌的河流裹挟着你,意象在脑海里欢天喜地跳舞,想象中的人物景象随着键盘的敲打由模糊变得清晰,哗啦哗啦的,诗歌就像汩汩清泉从心海里流淌出来了。 写诗最重要的一点是贵有真情,就像白居易说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没有 了真情实 感,不管措辞多么华丽,写作技巧如何高超,一看就是虚情假意,无病呻 吟,为写诗而写诗,没有艺术的生命力。因为,真情是诗歌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 了,华丽的言 词不过是一件披在木乃伊身上的外套,多么华丽,也没有丝毫的生气。 而一旦投入真情到诗歌中去,虽然行文技巧方面有些稚嫩,但是诗歌因为真情而 生动,就像是乡村采摘草莓的姑娘,虽然衣着朴素,但是充满了青春活泼的朝气, 让人不禁心生喜爱。 那么诗歌里的人物是否等同于作者本人呢?我的答案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诗歌的创作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丰富的想象力犹如诗人的翅膀,如果没有了翅膀,诗人就无法翱翔在自由的诗国里。正是李白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我们才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美姿。 写诗要有想象力犹如写小说需要想象力一样,比如,作家写一部关于杀人犯的小说,难道我们能说,作家塑造的人物等同于他本人,也就是作家就是杀人犯?那岂不是贻笑大方?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莫泊桑的小说都是虚构想象出来的。如果把他创作的人物当成是他本人,他可能会从长睡中笑醒过来的。 回到诗歌创作中来,诗歌里的景物人物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比如,郭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难道他亲自跑到天上逛街去了吗?如果有人读了他的诗作,有这样的想法,他会气得从天上跳下来跟你吹胡子瞪眼睛的。 如果承认了诗人创作的人物不等同于诗人本身,那就会心平气和的接受两者的区别。就好像你喝了一壶好茶,汤色醇厚,香气纯高就够了,你管谁泡出来的干嘛呢? |
GMT+8, 2024-11-30 08:33 , Processed in 0.01274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