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689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眼观处事之二 (悟思)

[复制链接]

466

主题

262

好友

1万

积分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2:0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悟思 2012-11-01 来源:中国佛教图书馆 点击:1293次 字体 [ 大 中 小] 佛学大师教你为人之道  


  悟思:

  佛,即觉悟的意思。佛陀,即觉者。究竟佛觉悟了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真谛  人生宇宙的真谛。一提到“真谛”,很多人就觉得佛法高深莫测、玄妙无比,从而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学佛无从下手。其实阿,佛法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为人处事之中。“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不远人”。因此,佛学大师们讲“学佛就是学做人”。
  做人可是一门大学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她提出了“人是什么”的疑问,从此开启了西方的哲人们探索人生奥秘的艰难之旅。中国古哲孔老夫子也说:“仁者人也。” 意思是说,“像样的人”就可以称作“仁者”。可是在孔子眼中没有几个人能配得上“仁者”的称号。也就是说真正完全“像样的人”并不多阿。苏格拉底和孔子差不多是同一时代的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几乎同时开始了对人类自身的反省:人是什么?应该怎么做人?
  但是怎么做人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人类不是被奴役的羔羊,而是追求自由自在的灵长。每个人的人生都闪耀着自己特有的光芒。既然人生是如此绚丽多彩,哪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觉悟人生的真谛,指导人生的迷航?当我们在深夜里苦闷徘徊时,当我们寄情山水大叹:“做人难,难做人”时,何不去向哪些人类中最睿智的觉者请教?
  一语点醒梦中人。人人都需要点拨。有时佛学大师们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将我们心中积存几十年的迷惑一扫而空。“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水中自在行。”大师们的智慧能让我们看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幻,最终达到身心自在。
  现在人们经常把“处世”称为“混社会”。“混”这个词十份精彩。它一方面说明了现在很多人对如何处世很迷茫,待人接物没有规则、与人相处没有法度,所以只能 “瞎混”;另一方面,说明了很多人把能否成功寄托于一种“偶然性”。成功是很偶然地“混”出来的,失败了也是偶然地“混”得不好。
  可是,这样浑浑噩噩“混社会”,最终“混”掉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青春年少,是自己的宝贵机遇。“混”,是一种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态度。
  机遇只属于哪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怎样处世,把它作为一项终生学习的课题。曾子曰:“吾日三省我身。”这种不断反省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值得今人仿效。
  很多人误认为佛教是完全出世的宗教,对佛教的基本印象是:在深山古寺中念经吃斋。其实不然。佛教认为出世与入世是圆融无碍的。地藏菩萨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果佛教远离世俗世界,如何普度众生?如何度空地狱?六祖慧能大师也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凡与星云法师、圣严法师、净空法师等佛学大师们交流过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与大师在一起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这就是大师们的人格魅力之体现,这也是大师们处世智慧的流露。
  人们经常说出家人是“看破了红尘”。对!整个社会是如此的纷繁复杂,不把它“看破”,又如何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只有“看破了红尘”,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关键。然而一般人要“看破红尘”,恐怕得借助大师们的“佛眼”。
搜书    本书介绍《佛眼观处世》作者: 妙皇法师 点击: 23511次 最后更新: 2012-11-07 类别: 佛学研究
佛眼观处世
1.目錄
2.前言
3.悟思
4.学佛就是学做人
5.学佛是为大众谋幸福
6.广结善缘,自谦而尊人
7.用慈悲心来软化她人
8.不要忘了基本精神
9.识人之道
10.拒绝是一种艺术
11.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12.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
13.做人低姿态,做事高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2-22 22:18 , Processed in 0.01391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