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28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毛会师前井冈山究竟有几支革命武装_评论_腾讯网

[复制链接]

427

主题

17

好友

3万

积分

精华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20:46: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曾说过,当年井冈山的红军由四支部队组成。一支是秋收起义的部队。这支部队在三湾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在井冈山时期被编为第三十一团。第二支部队是井冈山上原来有的两支小的农民地方武装。这两支小部队分别由袁文才、王佐领导。第三支部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队伍,这次起义打响了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第四支部队是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于1928年12月来到井冈山。井冈山的四支部队对外称红四军、红五军。

毛泽东的这番话大体说出了当年井冈山上主要的四支革命武装。不过,还有另外三支革命武装,没有被他归纳在内。

第一支是湘南农军。朱德、陈毅带上井冈山的部队,不只南昌起义军余部这一支,还有湘南农军和广州起义军余部。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湘粤赣边界,通过“赣南三整”,保存了革命的火种。1928年,朱德将部队开往群众基础好、易于隐蔽的湘南宜章山区。1月12日,朱德智取宜章城,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并掀起遍及湘南十多个县的起义。后来,国民党纠集七个师南北夹击,加上湘南特委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3月底,湘南暴动归于失败。在此期间,毛泽东部的何长工与朱德部的毛泽覃互相到对方的部队进行了联络与沟通,朱德、陈毅等为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率部主动转移,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靠拢。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指出,到1928年4月底朱毛两部会师时,“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

第二支是广州起义军余部。据《朱德年谱》记载,1927年12月上旬,朱德按广东省委指示,南下支援广州起义。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13日起义失败。19日,朱德“率部抵韶关,与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的二百余人相遇,始知起义失败。把这二百余人编入部队后,转移到韶关西北三十里的犁铺头,进行休整和练兵”。据《陈毅年谱》记载,12月中旬,“在韶关刚联系好车皮,正准备上车开往广州时,忽然与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的‘几十名干部’相遇,方知起义已失败,遂决定移至韶关西南郊的西河坝”。下旬,“和朱德率部转移到人口稠密、物产富饶的大圩场韶关西北15公里的犁铺头进行休整”。

两部年谱的记载虽然有些出入,但有几点是基本一致的:(一)根据中央指示,南昌起义军余部曾经南下广东准备响应广州起义,但由于起义很快失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将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的小部分武装编入部队;(三)对这支新部队进行了统一的休整和练兵,后来将整编后的广州起义军余部也带上了井冈山。

第三支是湘赣边界地方武装。除了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农民武装外,在湘赣边界还活跃着另外一支革命武装,大多数由当地农民组成,人数众多,编制不一,不属于正规红军,统称为湘赣边界地方武装。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乡村普遍组织了工农暴动队,区县两级则有赤卫队。”时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也说:“各县的地方武装、赤卫队各有快枪数十或200余不等。枪支半由红军中拨给,半由自己在斗争中得来……各县赤卫队,作战能力都还不错,因为经过的斗争多,完全是在屡次的战争中磨练出来的……可以打仗,以之应付各县的保安队靖卫团等,很能对付得了。赤卫队多是征兵得来的,生活与组织与红军略同,政治军事训练都有相当的程度。”

湘赣边界地方武装虽然战斗力稍弱,却是主力红军的重要补充。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与国民党军作战,基本上都离不开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除了以上三支革命武装外,井冈山时期还有另外两种兵员的重要补充力量。

一是安源工人。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的主体就是安源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从浏阳失利到文家市会合后,有一支60余人的安源工人爆破队,跟着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1928年4月,湖南萍醴游击营在刘型、张汝泉的带领下上了井冈山。刘型回忆:“我们上井冈山时,原有100多人,结果六工陂打了一仗,到山上时只有50人,这里面有些是安源矿工。”另据宋新怀回忆:“在1928年5月间有几百长沙学生与安源煤矿工人克服了许多的困难,上了井冈山。”这些安源工人都成为井冈山上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二是国民党俘虏兵。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边界红军的来源:(一)潮汕叶贺旧部;(二)前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三)平浏的农民;(四)湘南的农民和水口山的工人;(五)许克祥、唐生智、白崇禧、朱培德、吴尚、熊式辉等部的俘虏兵;(六)边界各县的农民。但是叶贺旧部、警卫团和平浏农民,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只剩下三分之一。湘南农民,伤亡也大。因此,前四项虽然至今还是红军第四军的骨干,但已远不如后二项多。后二项中又以敌军俘虏为多,设无此项补充,则兵员大成问题。”也就是说,边界红军后期主要的兵员补充是国民党俘虏兵。

杨开明也说:“成分非常复杂,有原来的老兵(因历次的斗争,死亡甚多,现仍有1/3),平浏岳的农民,湘南的农民,国民革命军中俘虏过来的兵士(这种兵士差不多现在要占半数),当地的农民。”“惟因斗争的激烈,干部损失太多,每一次作战总要损失一些好干部和好士兵,补充的都是一些俘虏兵,明知俘虏兵是带危险性的,但是无法解决士兵的补充问题,有时连俘虏兵都很难得到,有有枪无人的苦楚。”

粟裕在回忆朱德、陈毅时,将他们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冲破无数艰难险阻,最终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余部会师,描述为“激流归大海”。这句话恐怕也是对井冈山斗争时期所有革命力量的最好诠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4 18:23 , Processed in 0.026361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