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62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送给第一任妻子的情诗 从来未曾与其同房过(图)

[复制链接]

427

主题

17

好友

3万

积分

精华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22:2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送给第一任妻子的情诗 从来未曾与其同房过(图)
2012-7-17 02:43|来自: 网易博客



  罗氏(罗一秀),1889年生,比毛泽东大四岁。毛家与罗家系老表亲关系。即毛泽东祖父的一个妹妹嫁给罗家,成为罗氏的祖母。那年他14岁,罗氏18岁。当然,这桩婚事遭到了毛泽东的坚决反对,后来婚是结了,但是毛泽东未与罗氏同过房。




  青年毛泽东



  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毛泽东的父母曾逼迫年仅14岁的毛泽东和湘乡县女子罗一秀结婚。毛泽东的第一位妻子罗秀生于清光绪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1889年10月20日),结婚的时候18岁。但是不幸的是,结婚仅3年,罗秀于清宣统二年正月初二(1910年2月11日) 患痢疾病逝,享年21岁,葬于韶山南岸土地冲。虽然没有同居,但是罗秀去世后不久,年轻的毛泽东曾经作《虞美人·枕上》一首,以舒发自己郁闷的心情。

  直到毛泽东逝世十三年后的一九八九年,《湖南广播电视报》才将这首词透露出来。当时该报发表的原文是: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五年之后,《人民日报》又正式将此词发表。这是经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校订过的稿子,全文如下: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学者彭明道对这首词做了一些解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不止是相思之苦,也不止是怀念亡妻的愁苦,这是一个有志少年在人生道路选择的关键时刻发自内心深处的痛苦。只有这样事关一生命运的大事,才能使青少年毛泽东心潮起伏,直如倒海翻江。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这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无奈。愁苦和烦恼使他失眠了。愈是睡不著,便愈觉长夜难明。睡不著,披衣起坐,但是,何以排解内心的寂寞和苦痛呢?满天繁星,哪一颗能为我指点迷津?哪一颗能照亮我的前程?

  通宵的冥思苦想,彻夜的心绪翻腾,答案在哪里?十七岁的少年,难免要“万念俱灰”了。这时,一个远去了的、模煳而又熟悉的身影,忽然飘在他的眼前。如果她还活著,也许可以向她诉说一点什么。可是,现在她已经离他远去。他还能说些什么?向谁说去?真是“欲说还休”啊!此时,寒星渐隐,残月西沉,一个孤独的少年,一个孤独的男人,在人生的烈火里煎熬,在翻滚的心海里徘徊,他,怎能不潸然泪下?

  当然,当时罗一秀已经不在人世了,这首诗已经写晚了。但通过这道诗词我们看出毛泽东对妻子罗一秀还是有感情的。对她的去世,他心中是痛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5 00:22 , Processed in 0.039855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