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10031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密斯诺笔下的毛泽东:精明 博学 能吃苦

[复制链接]

466

主题

262

好友

1万

积分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09:33: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解密斯诺笔下的毛泽东:精明 博学 能吃苦

字号:T|T2012-09-24 17:47:4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要评论(0)   点击:340

1939年,毛泽东和斯诺在延安

斯诺与毛泽东在一起

1936年夏天,有位机智而勇敢的西方记者,为让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真相,只身冒险进入陕北苏区采访,他就是埃德加·斯诺。

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厂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到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任职,后在燕京大学任教(新闻系教授)并学习中文两年。期间,他与史沫特莱、宋庆龄、鲁迅及中共地下党人有过接触。1936年6月,他带着对中国革命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从北平出发,途经西安进入陕北苏区。

斯诺是第一个到陕北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通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他利用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近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中国情有独钟的西方记者,斯诺在书中对当时的所见所闻,包括对毛泽东等各种人物都作了比较客观、公正和不带偏见的报道与评论。

在斯诺的笔下,当时毛泽东的形象就很不寻常。

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斯诺当年进入陕北苏区后不久,首先认识了周恩来,并由周恩来引见,很快就在保安(今志丹县)见到了毛泽东。在斯诺的第一印象中,毛泽东“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斯诺第二次看到毛泽东是在陕北的一天傍晚。当时,斯诺看到一个没戴帽子的高个子的人,在街上走着,他一边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一边认真地做手势。斯诺起先没认出他是谁,后经别人指点才知道是毛泽东。使斯诺倍感惊讶的是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银元)要毛泽东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边的行人一起在走。

斯诺在苏区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毛泽东博学多才,对历史和哲学更有深入的研究。斯诺说:“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指毛泽东),向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他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

斯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眼光也很锐利。他认为毛泽东好学上进、博取众长的精神惊人。毛泽东不论走到哪里,那两只装着文件和书籍的铁箱子总是不离身,即使在紧张的长征途中也不例外。一有空隙他就博览群书,对中外历史和古今哲学更是爱不释手。

毛泽东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斯诺在苏区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认为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富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他自己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很厉害。

虽是初次接触,斯诺很快就发现毛泽东“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

通过多次采访,斯诺还发现毛泽东对世界形势非常熟悉。因为即使是在长征途中,红军也能收听到无线电的新闻广播。在陕北,红军还出版自己的报纸。毛泽东对世界历史,对欧洲社会和政治,也有实际的了解。他相信罗斯福是个反法西斯主义者,中国可以跟这样的人合作。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走江湖的骗子、权术家,资产阶级的傀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发生时的1936年,毛泽东对西方政治人物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斯诺看来,这是不简单的,有远见的。

对于中日关系,毛泽东对斯诺说:“今天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我们苏维埃的政策决定于这一斗争。”因为“日本军阀希望征服全中国,使中国人民成为他们殖民地的奴隶”。毛泽东还说:“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而且也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它特别是那些在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即美、英、法和苏俄各国人民的敌人。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海上政策一样,不仅针对着中国,而且也是针对那些国家的……”

关于国共关系,毛泽东对斯诺明确地说:“早在1932年,红军就提出媾和建议,并愿意在抗日的共同纲领基础上与南京联合。”但是,当时这个“提议被拒绝了”。现在共产党又重申它原来的提议,愿意合作,停止内战,建立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抵抗侵略者。只要南京同意建立民主的代议制政府,对日抗战,还政于民和保障人民的公民权利,他答应把红军和苏区完全归中央政府管辖。

毛泽东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斯诺作为一个无党派背景的西方记者,说话写文章都比较直率,敢于直言。当他在苏区体验生活4个月后说:“切莫以为毛泽东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他说:“但是,不可以否认,你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斯诺认为毛泽东身上总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而这力量是来源于“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因此,斯诺推断说:“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作为)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当斯诺在陕北苏区认真观察这个“异乎寻常”的人——毛泽东和“异乎寻常”的群体——红军时,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反复探索和思考。他反问道,如果毛泽东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不是代表中国大众的迫切要求,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那么“红军抗击具有极大优势的军事联合力量(指国民党军队及其地方反动势力)达9年(指1927年—1936年)之久,这个非凡的记录应该拿什么来解释呢?当时的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如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呢”。

斯诺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到毛泽东及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战斗得那么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总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6000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12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的革命根据地上”。

毛泽东: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

斯诺通过深入采访得知,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也是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主席。

在论及当时毛泽东在共产党内的影响时,斯诺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毛泽东的权力大,人们对他又持何种态度呢?据斯诺观察,认为“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指1936年)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斯诺接着说:“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甚至不景仰他的人。他个人在革命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威望高,苏区人民尊敬他、拥护他,而他的老对手蒋介石,却对他和他指挥下的红军恨之入骨,视其为“心腹大患”。南京政府对日本法西斯大肆侵华可以拱手相让“不予抵抗”,而对苏区数万红军却耿耿于怀,不惜出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机械化部队实行多次大“围剿”。无奈,“围剿”的结果却老吃败仗,损兵折将。于是,蒋介石又绞尽脑汁,拿出当时“世界上十分高昂的赏格”来缉拿毛泽东的首级,并且说不论死活都要缉拿到他。可是斯诺在苏区,却亲眼看见毛泽东“毫不介意地光着头在街上和旁的行人一起走,和青年农民谈话”。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毛泽东的对手蒋介石虽然权力显赫一时,却处处胆战心惊。斯诺举例说,1936年10月,他刚从红区回到白区西安,适逢蒋介石突然驾到。其时“街上停止一切交通,城门口的所有道路都遍布宪兵和军队的岗哨。沿路农民都被赶出了家”。斯诺感慨地说:“总司令(指蒋介石)并没有人悬赏要他的首级”,他每到一地却如临大敌。“这生动地说明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

毛泽东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采访中国红军指战员,特别是诸如毛泽东等一些在红军中的关键人物,是斯诺这次到陕北苏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关于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斯诺具体描述道:“毛泽东和他的夫人(指贺子珍)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高级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

斯诺说:“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一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馒头夹着辣椒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斯诺还说:“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指毛泽东)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

毛泽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能吃苦耐劳。斯诺通过采访了解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毛泽东自己也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时的刻苦,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徒步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斯诺对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艰苦磨炼的精神特别感兴趣,认为这是他日后之所以能成就事业和担当大任的重要前提。因此,他不惜多费些笔墨在这方面进行挖掘。斯诺说,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靠行乞。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他早年在这次农村漫游中所结交的友谊,日后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因为十年以后,他开始把湖南的成千上万的农民组成了有名的农民协会,这到1927年国共分裂后,就成了苏维埃最初的基础”。

斯诺通过对红军指战员和普通农民、牧民、工人、学生等的面对面接触、交谈,把毛泽东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归结为:“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斯诺确信:“中国的共产党在以前、现在和将来,将永远忠诚于马列主义,并对每一个机会主义者作斗争。这种决心解释了它的不可被战胜和它最后胜利的必然性。它的不可战胜的另一理由,就是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许多优秀的同志,许多献身于革命的人,都在同一个宗旨下工作,造成了红军和苏维埃运动,而他们和那些未来的同志,将要领导革命到最后胜利。”

87

主题

83

好友

17万

积分

精华
20

沙发
发表于 2013-3-9 14:48:38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汉民族最伟大的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40

积分

精华
0
板凳
发表于 2014-4-28 03:01:37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回不回呢,考虑再三,还是不回了吧。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楼主,太爱你了。回不回呢,考虑再三,还是不回了吧。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干扰器 拦截器 解码器 信号解码器 强开工具 快开工具 锁匠用品 GPS干扰器 游戏机上分器 德国钢强开 信号 信号拦截器 遥控解码器 遥控匹配仪 日本钢强开 德国钢强开 车用强开 民用强开 锡纸工具 锡纸九代 锡纸八代 锡纸六代 锡纸四代 开锁 终结者  
全国统一认证服务电话4006446900 QQ联系点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2-4 01:46 , Processed in 0.016520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