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三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科普: 一二三,色味香
热度 2 岳东晓 2015-8-7 11:23
我们所存在的自然界,除了让我们脚踏实地的引力,还有三种作用,那就是电磁作用,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参与这些作用的粒子有光子、电子、中微子,夸克等等,其中夸克是核子的组成部分。质子与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以上这些是我们中学物理里学到的。问题是,why? 物理是一门数学化的科学。整个现代物理都是基于杨振宁的所谓规范场理论。这个理论我之前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让我们看看规范场理论是怎样解释上述三种相互作用。 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来说,就是 1、2、3 ,U(1) x SU(2) x SU (3) 的对称性。 先不要被上面的符号吓着。所谓 U(1) 其实就是一个长度为1的复数。 S U(2) 是一个 2 x 2 的矩阵, \left( \begin{array}{cc} a b \\ c d \\ \end{array}\right) ,意思是有两种粒子进行混合,对于某种相互作用而言分不出彼此。 S U(3) 是一个 3 x 3 的矩阵,意思是有三种粒子进行混合,对于某种相互作用而言,没有区别。 简单的说,U(1) 对应于光子,也就是电磁作用,长度为1的复数可以表示成 e^{i\theta} , 只有一个独立参数,也就只有一种光子。 SU(2)对应于弱相互作用,因为对称是 2x2,因此参与弱相互作用的是一对双胞胎,双胞胎混来混去,分不清谁是谁。我们说弱相互作用的粒子有两种味道 --- flavor。我们知道电子能够进行弱相互作用,电子 e 的弱作用双胞胎是什么呢?是中微子 \nu_e 。当然,电子跟中微子是不同的,电子带电,中微子不带电,电子比中微子重,但在涉及弱作用时这些区别消失了。夸克也能参加弱相互作用,所以夸克必然也是以双胞胎出现,有一种夸克叫做上夸克(u),另外一种就叫下夸克(d) 。从弱作用的角度,我们发现 这样的两对 (e, \nu_e) , (u, d)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这是李政道、杨振宁总结出来的,只有左转的粒子参与弱作用,右转的粒子没有弱作用。这一点是实验观察的结果。实际上 弱电作用理论非常复杂,涉及所为自发对称破缺、希格斯机制等等。 SU(3) 对应于强相互作用,因为是 3x3 矩阵,说明参与强相互作用的是三胞胎,三胞胎混在一起,难分难舍。这三种夸克称为三种颜色,以上夸克 u 为例,其中有三种,红上夸克,绿上夸克,以及蓝上夸克。所谓颜色,当然是物理学家进行文科思维的结果,想不出什么词了,于是用颜色来标记。实际上,这是说夸克带有三种不同类似电荷的东西,使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看起来,强相互作用的色动力学理论简单多了,它是精确的 Yang-Mills 场,不存在对称破缺。但不幸的是,由于作用强,常用的微扰计算方法往往无效。 那么我们听说还有其他的夸克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有 (e, \nu_e) , (u, d) (电子,电子中微子,上夸克,下夸克),这一组是构成我们世界的成分。但还有跟这类似、但是更重的一级别,有一个类似电子但更重的粒子,一个与之相应的中微子,一对类似的,但是更重的一对夸克。且让我们称之为中量级组合。除了中量级外,还有一组更重的重量级,里面那个类似电子的粒子差不多是质子的两倍质量,里面的其他粒子也重很多。 中量级与重量级不能稳定存在,因为它们能量高,会很快转换为轻量级。 所以,我们的世界其实是有轻量级的粒子组合构成。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粒子物理的科普,但这些科普往往让人更加糊涂,常见科普的错误是,科普者往往把三个量级与夸克三种颜色混淆。其实,这三个量级与三种颜色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目前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有三个量级,或许还有超重量级,目前我们没有发现。 有了对称性,那么根据杨振宁的规范场论,我们就可以写下相互作用的方程了。我们知道光子是传递电磁作用的粒子。那么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有几种呢? 2x2 的矩阵有四个复数,一个复数有实部、虚部,看起来我们得有八个数字。但 SU(2)是特殊的2x2 矩阵,里面的数字有限制,实际的独立变量是 2^2 -1 = 3,这个3就对应于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三种粒子。类似的,SU(3)实际有 3^2-1 =8 个独立参量,这对应于八种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 胶水的胶 -- gluon。这个名字起得很形象,强相互作用像牛皮糖似的,你越拉开距离,它力量还越大,造成所谓夸克囚禁,也就使我们无法观测到自由的夸克。 在《 汉文明宇宙观的现代性 》,我提到【 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起源的哲学解释非常清晰: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这个基本理论在中国的知识阶层是公认的。所谓无极化为太极,太极化生阴阳两仪 ... 从今天来看,古代中国人既有极高的直觉。】 但光有直觉是不行的, U(1) x SU(2) x SU (3) 规范理论是一套精确的理论,是所谓标准模型的基础,目前所有根据它进行的计算都屡试不爽。
个人分类: 科普|4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孔子道德思想体系的易学基础
热度 6 稻草 2015-2-3 12:13
一、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观察之上的,是注重于社会经验的总结的结果。这种观察的思想是易学中的“易有太极”的思想,易是指整个宇宙,太极是大到极限是有限的意思,对于孔子而言他观察到的社会大到极限也就是国家,那就是太极了。我们看到孔子并没有借助神来解释这些,也没有搞先验论,而是直接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易经的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建立了他的道德体系的六个基本概念即仁、义、忠、信、孝、弟,和十二个次概念即礼、恭、宽、敏、慧、知、勇、温、良、俭、让、敬等。这些概念的出现都是孔子观察社会的结果,例如孔子考察了社会的家庭和国家,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规范家庭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个道德范畴“孝弟”,即“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国家的君臣关系以家庭关系为扩展,是“君以礼使臣,臣以忠诚事君。” 二、孔子道德范畴运行体系的建立也是基于易学思想。易学“太极生两仪”,是指事物的平衡总是靠相反的两个方面来互相牵制的。仁、义、忠、信、孝、弟等之间发生矛盾时用中庸来解决,孔子说中庸为“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中庸实际这是孔子利用易学“三本体稳定论”的三生万物中的一个因素构造出来的,即矛盾包含两个因素,加上中庸就是三个因素了,那么整个道德体系运行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三生万物的思想是易学整体性思想的体现,是比辩证逻辑更高一级的整体逻辑形式,是中国人的伟大贡献,只是没有被当代逻辑学所重视。实际上中国学者王习加吴建勋对此进行了当代诠释,并建立了统一逻辑方法论(看他们的 《破解科学统一的密码》 一书)。孔子道德体系的进一步的推理可以通过两仪生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等等各种无穷的卦象进行,比如前面的12条次概念就可以通过前面的6条基本概念推理出来 。这样,我们再看看孔子的道德体系运行的规则即言行一致,奉公抑私,存公废私,重义轻利等,就是他的中庸之道的具体结论与解决方案了。可以说,孔子只要根据易经对他的基本概念,进行易学运算就会得出许多至理名言,这就是孔子为什么是中国的文宣皇帝,开的是“金口”了,这些所谓的“金口玉言”后来成了《论语》的一部分内容。 我们说易学是一种公理化的数学,那么孔子只不过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借助易学数学,从而建立了自己的道德思想体系罢了。 我们提倡中华文明的复兴,就是要回到孔子最初的学术思想上来,获得最初的灵感,再对现实社会观察分析,建立新的文明体系,进而复兴中华。 注:基于国学的中国重提,这是我的旧文,重发一下,中国诸子百家都是以易学为基础的,有时间再写写诸子,太忙。
个人分类: 科学革命|4580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和风天: 弹指三生度,一啸千鸿飞
热度 5 Chi202 2014-1-29 06:02
2012-3-17 "风天兄好功夫! 一指禅和狮子吼练成了!" 重上光明顶, 一山览众微。 十年冰火度, 壮志凌云飞。 风天原玉: 七级浮屠顶, 六合入眼微。 弹指三生度, 一啸千鸿飞。 "池兄是金毛狮王啊。" 风天: 屠龙肩上顶, 倚天掌中微。 岁月争锋度, 怒吼风云飞。 Chi202: 岁月上头顶, 身心势渐微。 朝夕纾缓度, 壮志从容飞。 "岁月狂澜总得顶,生死一线总得度啊。" 风天: 狂澜立地顶, 莫言天命微。 一线生死度, 万里自在飞。 "大丈夫也!" Chi202: 天坠高人顶, 心宽带子微。 良辰佳酒度, 梦里翼双飞。
328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我对缘分和三生的看法
热度 3 追求永生 2013-6-22 22:39
我对缘分和三生的看法 (说明:这是我的一个讨论发言,觉得比较有意义,就另起一贴,希望有所讨论) 谢谢讨论,可以说是缘分使然。但是这个缘分之说,我认为是因果律的一个通俗说法。如果进一步说就是事情发生的近因,或者直接原因。缘分二字,可以分解为缘和分。缘就是缘由,分,就的应得的结果。也就是该你的就分给你,分给你的根据就是第一字的缘由。因此,我认为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是否信仰一个信仰对象,也是缘分决定。而基督教信仰的归因,就是神的做工,让人能够信他,圣灵指引让人理解圣经。耶稣拯救让人能够得救。因此,我更认为,所有这些直接的缘由背后有一个终极的缘由:就是我们信仰的神。 关于三生。也看如何定义。从我们现在的生命看,我觉得可以说有今生和来生,而没有往生。今生就是现在这个生命;来生就是永恒的生命。如果是说我们主耶稣在来,我们都复活面对审判的时候,就可以说往生,今生,和来生了。往生就是已经死去的过去;今生就是复活的现在;来生就是将来的永恒:信主得救的得永生祝福,与神永远同在;不信的受永远的惩罚,与神永远隔离。 所以,我认为从生命实质来说,今生是我们的起点,至关重要,决定和神的关系。我们只有在今生这个时间窗口里,才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任何人一旦死亡,即使时间的总窗口还没有关闭,也对这个人关闭。其永世的结局再也不可更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旦关闭时间窗口,一切都变成了永恒。用缘分术语来说,就是在今生形成的缘,会决定永恒的分。 下面是 VANO 朋友的原贴照转: 另外,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学习佛教,还是学习圣经, 这是个人的缘分。 这个缘分中会有恶缘和良缘。 当然很多人是无缘,不过他们也生活的很好。 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去相信那些,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幸福。他们的想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是不是有前世,今生,来世,,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怎么思考的? 珍珠湾全球网: 汶川地震失去双腿的廖智姊妹分享和见证-珍珠湾全球网 - http://www.zhenzhuba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411#ixzz2WxJlKTZw
4537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03:43 , Processed in 0.044487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