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经济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怎样快速入门读懂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
热度 1 MingHao 2016-7-11 08:20
此文对扩大词汇量很有启发,介绍一个理解单词的网站 Vocabulary.com 作者:魏剑峰 熟悉经济学人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在阅读经济学人时有一些词汇出现的频率会特别高,比如说要表达“下降,减少”的意思时,文章中不是用"decrease",而是经常用" plummet,shrink,plunge,slump ",表达“上升,提高”时则喜欢用" skyrocket ,leapfrog ",当说明某事物前景美好时并不是用"promising",而是用" rosy, sanguine,cheerful "这些词,对于在考试中被用滥了的"famous",则有" celebrated,prominent,renowned,prestigious "这些词来代替。 此外,有部分我们常说的“生词难词”也在经济学人中频频亮相,比如" bonanza,plethora,nascent,raucous,schadenfreude "等,这些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高频词”。我刚开始阅读经济学人时常常碰到这些词,后来是通过一个一个生词查词典整理记忆后才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的。 我最近产生了一个想法: 能不能把经济学人中的这些高频词都统计整理出来做成一份高频词汇表?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能够先掌握这些高频词汇,在阅读经济学人时就会轻松很多,而不用像我当时那样一个一个去查词典。 我想了想,发现这是可行的。统计高频词的思路并不复杂:只要找到足够数量的经济学人文章(假设是5000篇),然后对这5000篇文章中的所有单词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将统计的单词按照词频高低顺序列出来,再排除掉最常见的几千个单词(比如"the,a,on,of,house ,water"这类词)以及出现次数极少的单词,剩下的就是我们要找的高频词了。我手头有从2013到2015的两年多一共90多期经济学人,样本数量足够代表杂志的总体用词分布了( 经济学人的文章虽然没有署名,但其作者数量并不多,且每个人的写作风格,用词风格也比较固定,因此这也为统计高频词提供了可能 )。 接下来是实际操作环节,我把这90多期杂志上的文章全部汇总起来做成一个txt文档,统计了一下单词数,嗯,单词总数超过了550万。接下来需要对这550万个单词进行统计。对于统计的方法,可以自己写代码或者使用现成的统计软件。 我写了一段代码,放到新浪的云服务器上跑了一下,得到了最终的统计结果 550多万词的文本中不重复的单词数一共有12万6千个。接下来我们要对这12万单词进行筛选,先去掉最简单的一批单词(右边数字表示单词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 再去掉出现频率极低的另一批单词: 剩下的这批单词就是我们高频词所在的区间了,再对这部分词进行筛选,我参考了柯林斯词典给出的词频统计表,去除了常见的前6000词以及部分地名,人名等专业名词,最终得到了这一份高频词表: 这份高频词表一共有2706个单词,涵盖了绝大部分经济学人文章中的“看起来有点难但又经常出现的词”,如果你能掌握这份词汇表的话,相信读起经济学人来会轻松不少。为了方便大家查看中文解释,我从有道词典上抓取了这2700多个单词对应的中文解释,一并放在词汇表里面,文章末尾会附上这份高频词表的下载地址. 怎么使用这份高频词表? 给出这份高频词表的目的并不是叫你去死记硬背,而是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掌握这些它们。你可以通读这份词汇表,然后选择不会的生词进行重点突破,比如查英英词典记例句,这里推荐一个学单词的网站: Vocabulary.com 这个网站超级强大,我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单词类网站了,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解释一个单词的。 假如要对于"venerate",一般词典都是这样解释的: 优秀一点的词典会这样解释: 但是 http:// Vocabulary.com 是这样解释的: 一目了然,生动形象,而且还把单词的使用场景镶嵌到解释当中了。除此之外,它还带有大量地道的紧跟国际潮流的例句,全部来自各大主流报刊: 这个网站的强大之处并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有一个list(生词本)功能,你可以自己在上面手动创建属于自己的生词本,比如这样(建议点开大图查看) 生词本建立后,系统会自动帮你制定单词的学习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在真正地在学一个单词,学习它的各种搭配用法,尝试着去造句应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记住单词意思这个层面上。 如果你觉得创建自己的生词本还不满足,那么可以试试看这个: http:// Vocabulary.com 官方自己推出了众多生词本,内容涵盖了从最基础的1000词到SAT词汇,TOEFL词汇,GRE高频词,以及其他网友分享的词汇表,资源非常丰富。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把经济学人高频词表导入到 http:// Vocabulary.com ,然后就可以在上面愉快地学单词了。值得注意一提的是,这个网站还推出了相应的app, (经指正,安卓版售价2.99美元) ,ios版售价18元,但绝对物超所值。 我在经济学人的12万词汇表中发现了什么? 我尝试着对550万词文本中抓取的这12万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比如下面这个问题,经济学人(或者是英文文本中)最常见的十个词是哪些?下面的统计图给出了答案: 最常见的一个词是"the",在550万词中它出现了20多万次,平均每25个词出现一次,而且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词的词频。 又比如,经济学人这两年来对国内的哪家互联网公司关注度最高?百度,阿里巴巴,还是腾讯? 我统计了几家公司的相关词条,得到的结果是: 其中前三名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而不是百度),其中阿里巴巴关键词占据了将近一半比例(这可能与它去年的IPO有关) 对于国外的科技公司这一比例是: 最经常亮相的不是苹果,而是亚马逊。 又比如要查看经济学人对各个大国的关注度。除美国外(美国关键词太多了,不具有比较意义)的世界各大国中,它们的关键词出现次数为: 可以看出经济学人这两年对中俄的关注度之高。 从这份庞大的词汇表中还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意思的结论,我把这份12万词汇的词汇表也一同打包放在文末下载,欢迎自行探索 经济学人高频词下载链接: http:// pan.baidu.com/s/1eQ8gd5 S 密码:3af0 安卓版 http:// Vocabulary.com 下载链接 : http:// pan.baidu.com/s/1dDiyoe 9 密码:xabm 文件中包含有带解释和不带解释的经济学人高频词汇表,原始的12万词汇表以及柯林斯词典的14600高频词表。如果你对这份高频词汇表有任何改进建议的话可以联系我,我的个人微信号是:the_great_ennis
38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人类新经济在电商模式上将淘汰淘宝
稻草 2016-6-3 10:21
在信息化大潮下,新的经济诞生是必然的。中国淘宝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已经逐步会成为现实。正所谓“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尽管表面看来可能是偶然事件。请看岳东晓在珍珠湾贴出的新闻信息,持有阿里巴巴 35% 股权的日本人开始抛售套现了,首批将卖越80亿。拥有25%阿里股权的YAHOO也准备套现。 人类新一代商务模式,将是革命性的,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 新模式是什么呢?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度,它得创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这个新经济理论是本人《思想在思考》思想著作的经济学部分,内容现在不能透露,本人已经完成了。目前新经济学在电商领域的应用,本人及其商业团队正在商业化...... 总之,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世界即将开启,对每一个人而言,它是一个令人神往,愉快而阳光灿烂的新开始。
个人分类: 原创散文|3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反对教育部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垄断的制度化举措
稻草 2016-5-3 21:15
反对教育部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垄断的制度化举措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此致:国家教育部   袁贵仁部长:   据悉,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最近下发〔2016〕42号文件,启动全国第四轮学科标准工程评估工作。在其《A类期刊名录》选定的20本经济学期刊中,包括国外的12本,国内的8本,其中除了《中国社会科学》外,都是清一色宣传西方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学术规范的经济学杂志。   由于教育部官方认定的A类期刊在学科评估以及教师的职称晋升、成果奖励和评优评奖中具有权威性示范作用,教育部此举实际是以行政手段要求中国经济学教育全面接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学术规范,在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推行西方标准和全盘西化,并且必然会进一步阻遏和扼杀国内大学体系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此举可谓倒行逆施。针对此,我对于教育部有关机构的此举表示抗议和异议如下:   第一,强行树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学术权威,严重违背经济学发展新潮流。   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已日益沦为一套形式主义、脱离实际、自我封闭的数理游戏。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经济危机中,它表现拙劣,既无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更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套经济学正不断引起西方经济学界从专家教授到普通学生的普遍质疑和不满,其学术规范被斥为“自闭症”。2000年“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席卷欧美,至今愈演愈烈。2014年30个国家的65个学生团体又发起“国际学生经济学多元化倡议行动”,要求打破主流经济学(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垄断地位,实现真正的学术自由。在国内学术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一直饱受各方争议,根本不足以作为学术规范。那么,中国的教育部门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权力以行政手段介入学术争议,强行树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学术至尊地位?   第二,强行树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学术权威,严重违背中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念好自己的“真经”,不可一味向着“西天取经”。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诸多原则上存在根本对立。那么教育部推出《A类期刊名录》在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垄断地位的同时,就是扼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空间,是对中央精神的公然违背。   第三,强行树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学术权威,严重违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   新自由主义实则是西方国家炮制的一套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其宣扬资本主义的私有化和自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严重不符。历次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对新自由主义展开批判,这是一项严肃的意识形态工作。去年,中央还下发了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有主体责任。教育部推出《A类期刊名录》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垄断地位,我认为这是教育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严重失职和错误,应当予以严肃问责。   鉴于以上理由, 我以此信向教育部发出质疑及问责声明。我认为教育部应当收回相关文件,改正错误,切实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工作责任 。作为教育行政机构,我认为教育部应当遵循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方针,真正维护学术自由,不应当允许纵容任何学术和学派具有学术垄断地位。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直接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学不是纯学术而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仍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方向。因此,虽然学校应当有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作为一家之言的教学内容,但是也应当允许学生有不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教师和学者也应有不遵从新自由主义的规范而能搞研究、出成果、提职称的自由!   经济学教育兹事体大,不可仅由小部分利益相关者来确立学术规范。进而言之,整个文科教育,都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导向,关乎教书育人百年大计。 近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揭露存在刻意美化西方文明贬低中国人的倾向,经济学中又发生以西方新自由主义规范扼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做法,让人殊感困惑而不解。不能不提出疑问——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究竟要为谁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何新 2016年5月2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思想在思考》是鄙人原创的一本思想著作
热度 1 稻草 2016-5-1 23:01
《思想在思考》是鄙人原创的一本思想著作。 《思想在思考》目录如下: 一、论政治。论述政治学基本原理。给当代世界提供一种系统的新政治理论,新政治模式,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例举建立了三种社会发展形式, 即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美国科学社会主义(有英文版),俄罗斯科学社会主义(有俄文版)。 二、论民主自由。论述清楚民主自由,澄清当下的错误概念。 三、论法律。论述法律的基本原理,并对法律唯心主义作出批判。 四、论道德、礼仪。论述道德、礼仪基本原理,创立新的道德、礼仪体系。 五、论经济。论述经济的本质,创立了新的“统一经济学”理论 。 六、论艺术。创立了新的美学理论,对绘画、文学、歌曲、影视、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明传播效应作出分析。同时,把音乐的自然科学基础揭示出来了,形成了新的音乐艺术体系。 七、论军事。论述军事作战的基本原理。 八、论医学。创立独立的医学人文体系,论述医学文化的基本原理。 九、论中医。创立了新的中医基础理论。 十、论历史。对历史的认识论基础作出论述。 十一、论哲学。研究神学与哲学的结合区域,论述其中原理,也可以称为元哲学。 十二、论神学。论述神学的本源,也可以称为元神学。 十三、论元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结合区域,论述其中原理,称为元科学。 十四、论数学基础。创立了新的元数学理论。 十五、论情感。论述自然情感与人类情感的本质。 十六、论心理学。创立了新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十七、论逻辑学。论述新的逻辑体系,及其对以前逻辑体系的包涵。 纯音乐 - 蓝色多瑙河 - 交响乐版纯音乐.mp3
个人分类: 科学革命|1057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新常态经济学不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
稻草 2016-4-19 07:54
本来对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还有点兴趣,一看吓一跳,尤其可耻的是他居然向李克强说他的就是新常态经济学。哈哈,我只能说呵呵了。 林毅夫这种 空间唯心主义分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空中楼阁,叫新结构经济学,实际就是把结构经济学前面加上政府作用,搞了一些新概念词,摇身一变就成了它的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中国的新常态经济学决不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 连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没搞清楚,他的理论的本质是通过政府来维持新自由主义经济,这是典型的打着进步的牌子反进步,最终走向经济的死胡同而自我毁灭。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邓小平的政治经济学
稻草 2016-3-22 08:15
邓小平的政治经济学是把好端端的公有企业妖魔化,让它成为臭狗屎,然后白菜价卖给私人,关键点来了,私人接了以后,原来的“白菜”恢复了“金子”的本来面貌,政府开始计算GDP了,有的还上市了,一元变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下GDP又上去了。 有人统计了一下GDP,1978年后,GDP平均增速9%左右,1949年到1976年国家统计和未统计的国民产值,平均GDP居然达到16%以上。如果按照16%以上GDP,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早就超越美国,是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的2倍以上。 还有那个吃饭问题不是邓小平解决的,是毛泽东解决的,这个媒体要纠正,让事实数据说话。补充一例,新疆棉花、东北大米是毛泽东搞的,就凭这两点,中国人民就应该把毛泽东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现在的中国人要棉花谁不想要新疆棉花,要吃米饭谁不喜欢吃东北大米啊?对不对?!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爱因斯坦:我们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稻草 2016-3-3 11:09
作者:爱因斯坦   一个既不是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人,却要对社会主义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这是否适当呢?从一些理由来看,我相信是适当的。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知识的观点来考查这个问题。 天文学同经济学好象并没有什么根本的方法论上的差别:这两个领域里的科学家都企图发现对一类范围有限的现象普遍适用的规律,尽可能地弄清楚这些现象的相互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在经济领域里,由于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时常要受到许多很难分别开来估计的因素的影响,使得要发现普遍规律就很困难了 。此外,从人类历史上所谓文明时期开始以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在很大程度上决不是完全由经济性质的原因所影响和制约的。比如,历史上多数大国都靠征服别的国家而得以存在。征服的民族在法律上和经济上自封为被征服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夺取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且从自己的队伍里派出教士。教士控制了教育,使社会的阶级分化成为永久的制度,并且创立一套社会伦理准则(a system of values),从此以后人民在他们的社会行为中就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遵守着这套准则。   但是历史的传统可以说是昨天的事;无论在哪里,我们实在都还没有克服索尔斯坦·韦布伦(Thorstein Veblen)所说的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the predatory,phase)。可观察到的经济事实都属于这个阶段,甚至我们能从这些事实推导出来的规律,也不能用到别的阶段上去。既然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克服并且超过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所以处于目前状况下的经济科学就不能说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是一个 社会-伦理目的 。可是,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用说把目的灌输给人们;科学至多只能为达到某些目的提供手段。但目的本身却是由那些具有崇高伦理理想的人构想出来的,只要这些目的不是死胎,而是有生命的,并且是生命力充沛的,它们就会被许多人所采纳并且向前发展,这些人半不自觉地决定着社会缓慢的进化。   由于这些理由,在涉及人类的问题时,我们就应当注意不要过高地估计科学和科学方法;我们也不应当认为只有专家才有权利对影响社会组织问题发表意见。   前些时候以来,曾有过无数这样的论调,说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种危机,它的稳定性已遭到严重的损害。这种情况的特征是:个人对于他所属的集体,不论大小,都漠不关心,甚至有敌对情绪。为了说明我所讲的意思,让我在此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不久以前,我同一位有才智的并且是好脾气的人讨论下一次战争的威胁,我认为下次战争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我说,只有超国家的组织才能防止那种危险,我那位客人却无动于衷,而且冷言冷语地对我说:“您为什么要那样强烈地反对人类的绝灭呢?”   我深信,在短短一个世纪以前,还不会有人那么轻率地讲出这样的话。说这话的人,他曾努力想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但无结果,并且多少已失去了成功的希望。这表示了在这些日子里多少人所遭受到的痛苦的寂寞和孤独。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没有出路吗?   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是容易的,但却难以给它们作出有任何把握的回答。不过我还是要尽力去试试看,尽管我非常明白,我们的感情和努力时常是有矛盾的,模糊不清的,不能用简易的公式把它们表述出来。   人既是孤独的人,同时却又是社会的人。作为孤独的人,他企图保卫自己的生存和那些同他最亲近的人的生存,企图满足他个人的欲望,并且发展他天赋的才能。作为社会的人,他企图得到他的同胞的赏识和好感,同他们共享欢乐,在他们悲痛时给以安慰,并且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只是因为存在着这些多种多样的、时常相互冲突的努力,才能说明一个人所独有的性格,而且这些努力的特殊结合就决定了个人所能达到的内心平衡的程度,以及他对社会福利所能作出贡献的程度。这两种倾向的相对强度很可能主要取决于遗传。但他最后表现出来的个性,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在发展中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他所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的结构,取决于那个社会的传统,也取决于社会对各种特殊行为的评价。对于个人来说,“社会”这个抽象概念意味着他对同时代人以及以前所有各代人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总和。个人是能够自己进行思考、感觉、奋斗和工作的;但在他的肉体、理智和感情的生活中,他是那样地依靠着社会,以至在社会组织以外,就不可能想起他,也不可能理解他。是“社会”供给人以粮食、衣服、住宅、劳动工具、语言、思想形式和大部分的思想内容;通过过去和现在亿万人的劳动和成就,他的生活才有可能,而这亿万人全都隐藏在“社会”这两个小小字眼的背后。   因此,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显然是自然界的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蚂蚁和蜜蜂也正是那样。可是,蚂蚁和蜜蜂的整个生活过程,甚至在最微小的细节上也都是由遗传下来的不变的本能所决定着的,而人类的社会型式和相互关系却是非常不固定的,容易改变的。记忆力、重新组合的能力、口头交谈的才能,已在人类中间造成了一种不听命于生物学上的必然性的可能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传统、制度和组织中;表现在文学中;表现在科学和工程成就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生活,为什么自觉的思考和愿望能够在这种过程中起着作用。    人在出生时,通过遗传已得到了一种生物学上的素质,我们应当把它看作是固定的和不变的,这种素质包括那些作为人类特征的自然冲动。此外,在他的一生中,他也得到一种文化上的素质,这是他从社会中通过交往以及其他许多类型的影响而取得的。这种文化上的素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起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 近代人类学通过所谓原始文化的比较研究告诉我们:随着主要的文化型式和社会中占优势的组织类型的不同,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相差很大。那些企图改善人类命运的人就可以以此为根据,建立起他们的希望:人类不是由于他们的生物学的素质而注定要互相毁灭的,或者要听任那残酷的、自作自受的命运来摆布的。    如果我们问自己,社会结构和人的文化面貌应当怎样改变才能尽量使人类生活感到满意,那末,我们应当经常意识到,有些条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如前面所提到的,人的生物学本性实际上是不会变化的。此外,最近几个世纪来技术和人口的发展所创造的一些条件,也已扎下根来。在定居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要为他们继续生存生产必需的物品,极细的分工和高度集中的生产设备都是绝对必要的。个人或者相当小的集团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回顾起来,它似乎多么地有田园风味呀—己一去不复返了。只要稍微夸张一点,不妨说:人类甚至在目前就已经组成了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行星公社。   现在可以扼要地说明我们时代的危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牵涉到个人对社会的关系。现在的个人比以往都更加意识到他对社会的依赖性。但他并没有体会到这种依赖性是一份可靠的财产,是一条有机的纽带,是一种保护的力量,反而把它看作是对他的天赋权利的一种威胁,甚至是对他的经济生活的一种威胁。而且他在社会里的地位总是这样,以致他性格中的唯我倾向总是在加强,而他本来就比较微弱的社会倾向却逐渐在衰退。所有的人,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全都蒙受这种衰退过程。他们不自觉地做了自己的唯我论的俘虏,他们感到忧虑不安、孤单寂寞,并且丧失了天真、单纯和淳朴的生活乐趣。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照我的见解,今天存在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是这种祸害的真正根源。我们看到在我们面前一个庞大的工商业界,它的成员彼此在不断地拚命剥夺他们集体劳动的果实,这种剥夺不是通过暴力,整个来说,而是严格按照法定的条例去进行的。在这方面,重要的在于认识到生产手段—那就是生产消费资料以及附加的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全部生产能力—可以合法地是,而且大部分已经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为了简便起见,我在下面的讨论中,将把所有那些不占有生产手段的人统统叫做“工人”—虽然这并不完全符合于这名词的习惯用法。生产手段的占有者有条件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使用生产手段生产新商品,而这些商品就成为资本家的财产。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在工人所生产的东西同他所得的报酬(两者都用实际的价值来计量)之间的关系。在劳动合同是“自由刀的情况下,决定工人的收入的,不是他所生产的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是他生活的最低需要,以及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同就业竞争的工人数目的关系。甚至在理论上,工人的报酬也不是由他的产品的价值来决定的;了解到这一点,是很关紧要的。   私人资本趋向于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这部分是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部分是由于技术上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分工促使更大生产单位的形成,从而牺牲了较小的生产单位。这些发展的结果造成私人资本的寡头政治,它的巨大权力甚至连民主组织起来的国家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控制。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立法机关的成员是由政党选出来的,而这些政党要不是大部分经费是由私人资本家提供的,也是在其他方面受他们影响的,他们实际上把选民同立法机关隔离开来了。结果是,人民的代表事实上不充分保护人民中无特权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此外,在目前的条件下,私人资本家还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情报和知识的主要来源(报纸、广播电台、教育)。因此,一个公民要达到客观的结论,并且理智地运用他的政治权利,那是极其困难的,在多数场合下实在也完全不可能。   因此在以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以两条主要原则作为其特征:第一,生产手段(资本)是私人所有的,所有者以他们认为是最恰当的方式来处置它们;第二,劳动合同是自由的。当然在这个意义上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尤其应当注意到,通过长期艰苦的政治斗争,对于某些行业的工人来说,他们已取得了形式上多少有点改善的“自由劳动合同”。但从整个看来,今天的经济同“纯粹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多大差别。   经营生产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使用。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凡是有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总有就业机会。“失业大军”几乎一直存在着。工人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既然失业的和报酬微薄的工人提供不出有利可图的市场,消费品的生产就受到限制,结果造成巨大的经济困难。技术的进步经常产生的是更多的失业,而不是使劳动负担普遍有所减轻。追逐利润,加上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资本的积累和利用不稳定,从而导致日益严重的不景气。无限制的竞争导致劳动力的莫大浪费,也导致个人社会意识的消沉;这我在前面已提到过了。   这种对个人的摧残,我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最大祸害。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蒙受其害。人们还把夸张的竞争姿态教给学生,训练他们对好胜喜功的崇拜,以作为他们未来生涯的一种准备。   我深信,要消灭这些严重祸害,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同时配上一套以社会目标为方向的教育制度。在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里,生产手段归社会本身所有,并且有计划地加以利用。计划经济按社会的需要而调节生产,它应当把工作分配给一切能工作的人,并且应当保障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能生活。对个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天赋的才能,还应当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代替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赞扬。   然而应当记住,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还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   本文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 。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硅谷科技公司高福利的背后:81%员工工作不开心
稻草 2016-2-7 07:34
  导语: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刊文称,虽然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一贯以高薪、高福利著称,但实际上这背后也充斥着很多心酸、悲观的情绪;广受关注的“独角兽”公司也可能会变成“独角尸”。   以下为文章全文:   瑜伽教室、健身房、攀岩,这是度假中心吗?no no no,这是硅谷许多科技公司提供给员工的福利。一位硅谷负责招聘的人士表示,签约奖金、健康保险、精致午餐等福利已经被看作标准福利。   软件公司常被认为是人才荟萃的“天堂”,这不仅是因为员工的薪资丰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种福利待遇超乎想象。他们吃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做出来的,而是由蓝带厨师精心烹饪的(注:法式蓝带厨艺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西餐与西点人才专业培训学校);这些人午睡在哪里?沙发上?那岂不是太low了,人家可是在能保证高质量睡眠的睡眠舱(nap pod)中小憩;要是还有精力,他们还可以选择去健身或者练练瑜伽;除了班车接送外,有的公司甚至为员工提供干洗服务,真的是一应具全。   事情真的像多数媒体报道的那样吗?硅谷高科技人才的福利果真那么好吗?   对于硅谷的公司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员工的头脑。而在数字革命重塑商业世界的大背景下,这些头脑要之间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像 Google 或是 Facebook 这样的巨头对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过去的5年时间谷歌的员工数增长了157%,总数近6万人;小一点的创业公司也在四处搜罗人才,传统厂商更是通过吸引更多程序员和技术性人才来保住一席之地。像通用公司、福特、尼桑还有丰田这些厂商纷纷在硅谷建起了研究机构。   由此,便激发了薪资福利的军备赛。好几个科技巨头都在紧锣密鼓地搭建自己地总部:苹果地“太空飞船”,由 Norman Foster 设计,占地达26万平方米;谷歌新总部就像一座“可移动的中央公园”,总占地26万平方米,除了跑道、自行车道以及停车场,还慷慨地规划了12万平方米绿地。像Netflix等一些公司有新招,Netflix为员工提供的是“无限期”的休假;Facebook 为女员工提供 2 万美元冷冻卵子的补贴;Uber 和 Airbnb 则从 Google 挖走了几位蓝带厨师。   但是,那些软件开发者和工程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不是很满意。去年,一项针对5000名科技及非科技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被孤立、能力发挥受限、职场上面临很多困惑。只有19%的科技公司员工觉得自己工作开心,17%的科技公司员工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实现了价值。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科技公司员工比非科技公司员工的不满要更多;36%的科技公司员工对自己有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但是在商业和金融领域,这一比率为50%;28%的科技公司员工了解所在公司的发展前景,而在非科技公司,这一比率为43%;47%的科技公司员工和同事相处融洽,在非科技公司,这一比率为56%。   你要是觉得那些科技公司提供高薪资、高福利是出于善意,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相反,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员工能够更加卖命工作。这样一来,员工们就无需为吃饭、穿衣、出行等琐事耗费心力,省下的时间可以更好的为公司工作。正如南加大商学院Gerald Ledford所说的那样,那些科技公司用“金手铐”将员工拴在了工位上。其实细究起来,很多福利都是假象:“不限期的假期”意味着“尽可能少休假,多休一天都需要胆量”……   事实上,科技行业充斥着大量的冷血精英。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个伟大车工的工资是一个普通车工工资的数倍”,但是时代发展至今,一个牛X的程序员的工资可能是一个普通程序员工资的上万倍!那些最牛的员工甚至可以和boss讨价还价。据报道,谷歌曾给一位员工价值350万美元的股票,为的就是防止他投奔Facebook阵营;而Facebook斥资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背后的用意也是为了将那13位员工收归麾下。相比那些能得到股份的员工来说,一般的员工就只是“陪衬”了。   在这个行业里,如果选错了公司,那么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是无济于事。举个例子,如果你当初去了Sidecar而不是Uber 或 Lyft,那么现在你该捶胸顿足了。   除此之外,有一些初创公司会通过给予股份来吸引人才,员工累死累活得到的却是最普通的那种股票。而且随着公司后续不断融资,普通员工手中的那丁点儿股票还会继续稀释。   照现在的形势来看,消极的情绪仍在蔓延。一大波创业公司像Square 和 New Relic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都在上市后“贱卖”了他们的股份。另外有些公司则选择放弃上市,最终以低价被别家公司收购,像电子商务公司 Gilt Groupe ,2.5 亿美元被 Hudson's Bay收购,要知道它早期估值可是 10 亿美元。风险投资家 Michael Moritz 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独角兽们的次贷危机(subprime unicorns)”,而企业家 James Clark 则将其称之为“独角尸(unicorpses)”。   科技行业位那些处在金字塔尖儿的幸运儿提供了相当丰厚的回报:世界上40岁以下的亿万富翁一半出自科技行业。但是,这个产业也同样充斥着悲观的情绪:无休止的工作与微薄的回报,原本重塑世界的豪情壮志被现实残酷踩在了脚底!(徐利)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两性经济学:那些带“色”的创业 ZT
漠孤烟 2015-8-20 11:00
文/阑夕 198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决定出版一本用于改善社会风气、 弘扬正确价值观的图书:《怎样鉴别黄色歌曲》。 全书近5万字,收录了中国音乐界各大名家的指导思想, 如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工作系主任周荫昌、歌剧《白毛女》 的编剧之一瞿维、儿歌《小燕子》的作曲者王云阶等, 他们将邓丽君的《蔷薇处处开》、《何日君再来》定性为“ 糖衣裹着的毒药”、“色情引诱之声和精神麻痹之剂”, 代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不治之症”, 试图苦口婆心的告诫年轻人不要堕落。 不过,即使有着基于意识形态的自上而下的训斥, 邓丽君的歌曲仍然是民间社会的主流兴致及谈资,从“文革” 动荡中走出不久的人们开始脱离集体主义, 将荷尔蒙的释放从阶级斗争转移到了个人价值。“白天听老邓( 邓小平),晚上听小邓(邓丽君)”, 也极其生动的诠释了中国这个传统古国在观念开放上的矛盾与维艰。 直到1997年,“流氓罪”被从《刑法》中删除, 关于那段荒诞岁月的记忆,才有了淡化的机会。有历史资料显示, 在当年的“严打”中,喜欢跳舞、与多名异性发生性关系、 甚至是身穿过于暴露的服装,都是可以被最高判处死刑的犯罪行为。 据传,一名因与十多名男性发生性关系而被处以死刑的王姓女子, 在临死前说了这么一句话:“性自由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的这种行为现在也许是超前的, 但20年以后人们就不会这样看了”。 她的话应验了,但那条逝去的生命却无法挽回。 从提心吊胆,到争奇斗妍 耻于谈性,是中国在大一统时代的政策共性。如康熙盛世, 就不乏国家法令对情色文艺的干预,贩卖“小说淫词”者, 需被杖责一百,流放三年。相反,当国家或是王朝并不稳定时, 市井反多纸醉金迷,魏晋时期的声色犬马、民国年间的十里洋场, 皆为佳话。 现代中国在上世纪尾期的体制转型,再度以市场经济为驱动, 开启了有着中国特色的“性解放运动”。最显著的标志, 莫过于1988年,性教育被正式纳入中国中学教育的学科内容, 尽管在具体执行上仍有诸多非议,但是“谈性色变”的紧张, 已经刹车。 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创建于1993年的北京—— 的店主回忆,他在开门营业时, 常会发现店面橱窗又于昨夜被不知是什么人贴上了大字报, 尽是辱骂词语,“有时候气得没办法,也只能撕下来继续做生意”。 这家店铺的品牌“亚当夏娃”因为没有及时注册商标, 被后来的许多模仿者沿用, 将这对出自圣经的两对名字铺到了全国各地, 也都经历了从遭受异样眼神到习惯坦然自若的阵痛过程。 中国情趣电商平台春水堂的创始人蔺德刚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的 性解放鼓吹者,他将自己的原则称为“性关系要保守, 性行为要解放”,希望在伦理常纲的框架内解决商业问题。他说,“ 性,首先是人道,其次是乐道,最其次,是淫道。讳淫阉性, 典型的泼脏水把孩子倒了,让人性分裂,让乐趣不再”。 而起家于科普事业的果壳网,也将其网站上极其热门的一个群组“ 果壳性情”拆分出来, 划了一支有着相同文化基因的团队来独立运作,并更名为名为“ 知性”的社区类产品,尝试深入这个细分市场。 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认为,“科学改变生活”可以有很多种, 果壳是其中之一,知性也可以是其中之一,在统一的目标下, 他乐见多种手段的实践。 另外,与不失谨慎的前辈相比,没有历史包袱的“90后创业者” 在两性产业上表现得更为乖张,对话题的制造能力也更加高效。 马佳佳的“泡否”情趣商店、刘克楠的“大象”安全套、施俊钰的“ icup”智能飞机杯,都在短时间内引爆公众眼球, 玩法亦是天马行空。 根据易观智库的市场调研显示,仅是成人用品B2C行业, 在2017年也会突破百亿人民币的产值, 与性相关的需求是最原始也是最基础的人性之本能, 其市场繁荣必然将至。 朱熹的理学思想多言“存天理,灭人欲”, 同时期的西方也受宗教影响而大肆宣扬禁欲主义, 这种错误和偏见延续了近千年,终因科技与经济的并进而落下帷幕, 人们将其写入荒诞不经的覆满尘埃的史册,却并不怀念它。 知性社区:用理性思维传播床笫之欢 姬十三极为推崇果壳网的“孵化模式”,这在他看来, 这是全员创业的企业文化与尊崇个性的团队气质相互糅合的产物, 也是果壳在科普和人文两根桥梁之上的平衡之术。 “我们只有激励,没有惩罚。谁提出了想法,得到了认同, 我就给他配置团队去做,做砸了,你可以回来,有起色, 就一直做下去”,所以在很多时候, 姬十三并非果壳网的唯一决策者, 比如果壳网在上轮融资时最被看重的资产MOOC学院, 就是源自果壳用户自发组建的MOOC小组。 知性的轨迹与MOOC学院十分相似,在果壳网的社区里, 知性小组的流量始终居高不下,姬十三也没料到, 汇聚在科普品牌底下的那帮“死理性派” 在遇到两性话题时竟然别开生面的有些火花。 陈言是知性的立项主导者,他说服姬十三, 让知性可以脱离果壳的固有社区,相当于“自立门户”。“ 我们希望独立后有更多用户讨论‘如何让女友高潮’,而非‘ 当你高潮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陈言在招募团队时, 也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有着相同经验的队友,比如两个运营, 一个是人大性学会成员,学术是研究过中国娼妓史, 另一个曾作为联合国志愿者, 远赴埃塞俄比亚从事安全性行为宣传工作。 “尽管可以,但我们并没有强化知性里的社交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私信约见,但这类信息不被允许出现在社区里, 被约的用户如果感觉不好,也可以通过拉黑等手段来维持体验”, 陈言认为,知性的独特性在于它解决用户问题的路径之短, 在PGC方面,知性的大量文章出自中国知名性学家及男科、 妇科医生之手。UGC这边,则有着一个匿名社区, 一些可能不太愿意与具体身份关联起来的话题——诸如出轨、 同性恋等——用户可以更为大胆的参与信息交换。 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是,草榴社区是知性的第三大流量来源。 草榴社区的“技术讨论区” 虽然近年来多以社会时事的自由讨论遐迩闻名, 但其版块宗旨却是顾名思义:以讨论情爱技巧为主题。因此, 仍有不少严格意义上的标准用户,会将知性的内容往“技术讨论区” 搬运,这些碎片化的回访, 使知性社区平添许多从草榴社区慕名而来的“狼友”, 这让陈言颇为忐忑。 目前,知性的移动App有效激活用户为150万, 年龄段在20岁到30岁之间。“ 这个阶段用户遇到的两性问题我们有把握解决, 但我们还是希望在更早阶段的性教育方面做更多尝试, 希望能够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卫计委、 国家疾控中心以及教育部门一起改变中国性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现 状”,陈言同时表示,知性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产品, 而是各种来自民间的保守势力,这让团队比较苦恼。 商业化方面,知性已与一些情趣用品的厂商开展合作, 想要提供包括渠道在内的品牌及粉丝支持。另外—— 或许存在不小风险—— 知性的合作伙伴还包括民营医院这类专业机构, 知性或可为它们输送医疗客户资源,而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有点类似新浪微博和新浪的关系,知性也步入了独立融资的旅途, 果壳网承担着天使投资的角色,未来逐步引入新的VC, 团队也会和独立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坏男孩学院:走在“去两性化”的途中 “扔掉你的球鞋和T恤,去量身剪裁几套精品西装, 永远别踏进GAP哪怕一步,请她喝一杯,即使她不要, 你也要坚持,不要谈论自己,只谈她的事情,保持倾听和神秘, 让她产生被讨好的感觉,把约会当成一场游戏, 让她最终非常开心因为自己有机会和你一起离开酒吧, 到你的家里去……” 这是2011年的美国爱情喜剧电影《疯狂愚蠢的爱》里,由瑞恩• 高斯林饰演的一名泡妞高手的言传身教。而这部电影,也被称为“ PUA”的商业教科书。 “PUA”是“Pick-up Artist(搭讪艺术家)”的缩写, 它发源自美国的前沿两性文化,主要用于剖析男女之间的思考模式、 以及站在男性立场上培养情场达人。2010年, 美籍华人巫家民回到中国,被他一并带回来的, 还有一整套PUA理论及技法。 巫家民的创业项目是坏男孩学院,其用户绝大多数为男性, 共同特征是感情失败——或是干脆就没有开展过一段感情—— 这群雄性地位受到打击的用户,希望在坏男孩学院师从某一位导师, 并顺利学得御女之术,走上人生巅峰。 巫家民自幼生活在美国,早年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 但是当他从纽约飞到北京,很快就发现了母国的变化, 以及某种违和感。“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中国正在适应全球化的趋势,这点很好, 但是金钱在男女关系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这就太畸形了”。 在坏男孩学院,用钱搞定一个女孩,是最被看不起的行为, 巫家民将之称为“嫖客思维”,“很简单的,很多新人进来都会问, 该在哪儿请女孩吃饭,然后那些导师就会扭转他的习惯, 说你应该让女孩请你吃饭, 我们就像是一群跟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着干的人”。 尽管“约炮”已然成为一种都市场景的流行心态, 但是巫家民却不太愿意将他的事业锁定在两性领域。他常将《 花花公子》作为坏男孩学院的远景参照物, 认为由开创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商品化,才是坏男孩学院的使命。 “我去过一次休•海夫纳(《花花公子》创始人)的派对, 八十多岁的他,身边还围着三个美艳惊人的女友,而那个兔子头像, 已经印到了杂志之外的箱包、影视、服装和化妆品上,我当时就想, 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吧”。 春水堂:有放纵,才有放心 “情趣用品行业的大时代到了。小而慢的,会被边缘化。小而快的, 也许长大,也许呛水而死。这行业将很快成为大家伙们的竞技场。 高下,两年立判”。2013年, 春水堂的创始人蔺德刚发了这么一条微博,接下来的两年, 春水堂连续融资总额达到1亿人民币,快速奔跑起来。 但是,若是考虑到春水堂早在2003年就已成立,也就是说, 此前,蔺德刚和他的春水堂在未获任何资本支持的条件下, 独自活了十一年。 2008年,苦于宣传乏术,蔺德刚自己跑到天涯社区上发帖, 长篇连载《情趣店里那些事儿》,帖子很快逼近百万点击, 外面转得也到处都是,出版社的编辑找上门来, 说服蔺德刚出版了一本书, 他也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两性生活专家。 但是春水堂的业绩,还是没有显著提高,蔺德刚事后总结得失:“ 当一个人敢拿自己的脸去营销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信任的。 但是,身份并不是业绩的发动机,充其量只是润滑剂, 所以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不好”。 当两性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由相对保守的“60后” 被更注重个性表达的“70后”和“80后”所取代时, 市场的爆发让坚持下来的春水堂很快尝到了第一波红利。“ 2005年以前, 以自慰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占到消费总额的七成以上, 这个比例在3年内就下降到一半,最后萎缩到了不到20%”, 在蔺德刚看来,这才是高频、稳定且能够提升商品品质的市场需求, 而来到春水堂的消费客户,有伴侣的比例也上升到了80%, 这是一个相当健康的数据。 获得投资之后,春水堂开始试水一些大手笔的商业化活动,如自造“ 69节”促销概念、试水针对特定人群的智能硬件等, 蔺德刚还称春水堂未来可能会推出“亲密关系培训业务”, 教导用户如何处理二人世界里的一些问题。 以及…… 计生委曾在2013年发布报告, 称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 实际可能超过2000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这个数字引起截然不同的争论,一方坚持这是性开放带来的恶果, 让年轻女孩频频躺上流产台是社会之耻,另一方则认为, 中国的性教育未能跟上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开放, 才是导致流产率畸高的罪魁祸首。如前文提到过的知性, 其团队初心之一,就是希望普及两性的健康常识, 让因为各种失误而不幸死于人流病床上的女性数量可以因此而减少。 美国曾在二战之后经历婴儿潮,并诞生了被后世称为“垮掉的一代” 的断层标签,他们在越战时期打起“Make Love,Not War(要做爱不要战争)”的口号在公开场合大行云雨之欢, 并整日沉醉于大麻等软性毒品。但是,也正是这“垮掉的一代”, 为美国创造了一系列的科技与经济腾飞,包括比尔•克林顿、 史蒂夫•乔布斯、斯皮尔伯格等人在内, 都深受那个主张人性自由的时代影响。 两性是人性的起点,其能否挣脱枷锁, 决定着人们有无权力在不被阉割的情况下行使自由,并确信“ 人是身体的主人”这一底线。连陈旧的《圣经》 都认为两性是在神的框架内所约定的美好活动:“ 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她如可爱的麋鹿, 可惜的母鹿。愿她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 (箴言5:18,19) 所以,针对两性产业的空前兴盛, 野生的卫道士不必气势汹汹的指责世风日下, 因为这是从蒙昧到明智的必经之路, 也是从工具到使用者的共同选择。 更重要的是,相比日本和美国在这个行业里的探索, 中国尚且处于邯郸学步的阶段,这里的创业空间恐怕大得惊人。
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最应该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热度 6 稻草 2015-4-6 11:48
毛泽东的经济成就,举两个例子。 一是就宏观经济而言,他的人多力量大,就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事实:中国靠人多,劳动力成本低,成就了制造业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毛泽东同志进行免费教育,培训了劳动力,而在解放前绝大多数中国劳动力连字都不识, 同时 毛泽东同志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二是毛泽东的东北大米、新疆棉花两项成果可获得微观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东北大米、新疆棉花是毛泽东长远经济战略的两大经济成果,目前中国无人能比。 东北大米。东北大米以前只有极小面积种植,产量极低,北大荒开垦者们几乎从无到有,在他们的带领下,到2013年黑、吉、辽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八百三十一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十六点六,其中黑龙江一个省的大米产量排名全国第三名,仅次于湖北安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如今东北大米已经能够满足黄河以北地区的大米粮食需求,和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的大米粮食需要,同时还铸造了中国优质大米的品牌“东北大米”,并逐步攻占包括广州在内的南方市场。 新疆棉花。新疆棉花以前是没有的,新疆建设兵团真正是从无到有,到2014年新疆棉花产量达367.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9.7%。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79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李光耀“驾崩”后的中国
热度 2 稻草 2015-3-30 22:32
(张炎夏2015-3-26) 李光耀终于“驾崩”了。说“驾崩”是因为他是新加坡的皇帝,已经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估计儿子死了还会像朝鲜的金家那样把位子传给孙子。它们二国太像了,都是独裁国家,唯一的区别仅仅在意识形态。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的话太刻薄,其实我没李光耀刻薄,起码没勇气像他那样说“中国不是一个皇帝是一窝皇帝”。 说他死了和中国有什么关系,是因为这几天,只要打开手机都是刷屏式的报道,有的是黑色背景,有的还加了黑框……,总之,大有回到1976年毛老人家离开时的感觉。无比悲痛,还有置身新加坡的感觉。问题是,这样一位只是曾经掌控过几百万人口的酋长式皇帝,我们很多地级市的人口都比他多,他死他活又与我们有毛关系?值得我们这样嘛。有人说:新加坡能够有今天全靠李光耀。问题是,这是新加坡的事啊。如果明天安倍也死了呢?安倍可是把上亿人口而不是几百万人口的大国搞好了,还有自己的经济学,能力肯定不在李之下。难道安倍死了我们的媒体也这样?所以媒体如此一定不是因为他有能力,或者是自认为安倍非常反华,李不反华还帮华;或者是认为他是中国的好朋友,国家领导尤其是胡温都非常崇拜他。 问题是,今天的习大与胡温不同,对李光耀忽悠中国的那套“高薪养廉”嗤之以鼻。而且很多做法都是针对新加坡的:批准上海自贸区,开挖克拉运河,开建瓜达尔港,建设缅甸输油管道……。最重要地是,习李不像胡温那样虔诚的拜李家父子为师。遍访东盟,走到新加坡的门口都不进门。前不久他儿子来中国访问,也算是一“国”的“总理”,可是仅仅张高丽出面敷衍了一下。习李都不见。 因为胡温至今都没明白李比安倍反华100倍的道理。日本与我们没有地缘对抗的理由,经济上还依赖我们,新加坡不然。安倍仅仅只是美化侵略不肯谢罪才得罪了我们,不仅谈不上反华,心里还希望我们能宽容他们美化侵略的行为。这种认识上的对抗对我们造成的实质性伤害远不如新加坡。李光耀比安倍聪明,嘴上一套实际另一套,明明比安倍反华几百倍却把自己打扮成中国的恩人。他骗过了胡温却骗不过习李。 新加坡与我们的对抗是地缘性的。从新加坡的角度而言,是你死我活的。这是因为,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发展将导致新加坡的经济支柱(世界航运中心)坍塌,所以李光耀不仅自己反华,还挑唆东盟甚至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反华。甚至,李还教育新加坡国民,中国才是新加坡繁荣的威胁!为了阻止上海取代新加坡成为新的世界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李家父子几十年来通过发表各种肉麻吹捧中国领导的讲话讨好高层、在新加坡国土上开办了免费培养中国高官的“干部学院”,以影响中国政府的决策。连我所在的民主党派的组织部门的领导都被胡温要求去新加坡培训。这些人回来后个个都像打过鸡血一样认为中国不该民主该学新加坡搞独裁。更可恶的是,忽悠一个13亿人的中国实行什么“高薪养廉”,复辟“科举制度”搞全民考官,培育出一大批为了贪财而当官的“精英”。相信,今天能有那么多的媒体用当年报道老毛去世的方式报道李,甚至策划“假死”乌龙博眼球,应该与不少媒体高官被新加坡培训过有关。 也有人说,对李的去世感到悲痛是因为他是“华裔”的骄傲。这又是误解,现在有经验的国人子女出国,父母都会告戒:远离华裔。为什么?华裔虽然多数被当地人看不起,但却又大多数看不起我们大陆人。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祖国的帮助而不是帮助祖国,否则又何必背井离乡?他们在国外空喊爱国,请问用什么爱?怎么爱?再说了,华裔又在哪个国家没成功呢?华裔在各国的悲剧恰恰都是来自他们的成功和成就。李光耀这个成功华裔心目中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因为他是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他认为中国的强大对新加坡不仅是威胁,而是噩梦! 因为新加坡的成功并不是李家父子所说的“靠勤劳致富”,完全是靠地理位置,靠一百多年前一位英国人的“自由港”设计,靠美国驻军制约中国……。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是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海运航线的必经之地。其中,中日又分别是世界的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物流量巨大。虽然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共享马六甲海峡,但是深水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控制了新加坡就等于控制了大半个世界的生命线。仅仅中国,所需要的一半石油就要通过马六甲海峡。2000年我在《国防战略研究所》任研究员,当时发现,大陆若武力收复台湾,最大的威胁不是美国参战,而是美国与新加坡联手封锁马六甲海峡。因为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只有7天(现在也只有9天),一半以上的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完全依赖马六甲航道。新加坡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美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海空基地就在新加坡。当时连日本和韩国都不舍得部署的F35战机和濒海战舰,美国十多年前就部署在新加坡。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一半是美国空军基地,新加坡所有的港口都有美军专署码头。这其实就是为了对付中国的。如果台海开战,美国根本不用参战,让新加坡出面,不让我们的油轮通过就够了。因为主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新加坡有权拒绝我们的油轮通过,又有美国撑腰,我们是没有办法的。这种事新加坡也不是没有做过的。2003年非典爆发,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新加坡振臂一挥,号召各国断绝与中国的联系,企图一举摧毁我们起步不久的经济。新加坡不仅是美国的军事同盟,还是政治同盟。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就公开说,他此生的最大成就就是没有让共产主义在新加坡当权。他还挖苦说,否则新加坡就会和朝鲜一样穷。他是从骨子不屑中国才说得出“中国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窝皇帝”。直到今天,新加坡还在给“法L功”提供活动基地,凡是去新加坡旅游的中国旅行团,导游都会“顺便”带你去受“教育”,惟恐中国不乱。所以,李光耀怎么可能会帮助中国?不要说中国发展强大了,即使上海发展了,李光耀再聪明也挽救不了新加坡的没落。所以,李家父子这20年一直在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甚至上海的发展。因为:新加坡不能失去世界物流中心的地位。 众所周知,物流中心必然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必然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服务业中心,繁荣中心……。既然那么多的货物要经过新加坡,它又是天然深水港,自由港,自然就成为世界最大的航运中转港。这是因为大船的运费低,小船的运费高。但是大船的缺点是船上货物目的地往往不单一,需要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分船转运。新加坡距离中日韩和越老柬的距离相差不多,既是自由港又是深水港,最适合成为转运港。 而当你成为转运中心以后,你就必然是资金流的中心。每年,仅仅欧洲非洲与中日韩和越老柬之间的集装箱就要通过新加坡转运几千万标箱。这些集装箱后面所对应的资金流超过万万亿!而为了处理本国的货物,世界各国有点影响的银行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分行。所以,仅仅这些外资银行的本地雇员就超过10万,再加上港口物流和大宗货物卖场(世界最大的石油、矿石、期货交割中心都在新加坡)产生的白领工作岗位,一个人口才400多万的小城市,想不富裕都难。所以新加坡不是因为勤劳才富裕的,如果失去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情况就会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情况真的发生了变化。上海发现自己的地理优势超过新加坡,因为大船在上海转运日韩的货物可以走更远的距离,运费会更低。而且上海不像新加坡,99%的货物都是转运货物。大船来上海,起码有一半可以直接卸在上海无需再转运出去。新加坡更无法比拟上海的是,上海有一条长江,直通西部内地。上海欠缺的仅仅是没有深水港和自贸区的政策。事实上,如果上海成为世界航运中心。新加坡再有1万个李光耀也逃不掉衰败的命运。为了保住自己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几十年来李家父子整天想着就是怎么坑害中国坑害上海。 前面的非典只是一例。上世纪90年代,为了打破石油必须绕道新加坡导致受治于美国的被动局面,中国寻求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并努力与俄方合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输油管,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日本去干扰,要求铺向日本。新加坡则卖力的配合,李光耀甚至公开写书“告戒”俄罗斯:远东原来是中国的,与中国人合作的风险高过日本。 由于新疆的石油枯竭,大量炼油设备闲置,每年中东的石油要绕道上万公里才能到新疆。于是中国希望与巴基斯坦合作,在瓜达尔建港,然后通过陆路绕过新加坡将石油运到新疆的喀什,这能够节约80%以上的路程。更重要地是可以不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摆脱美国和印度的威胁。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是,新加坡竟然用高出中国标价10倍的天价获得了瓜达尔港的经营权。因为新加坡与此毫无关系。所以中标后闲置10年不经营,导致中国这10年的石油还不得不通过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直到最近,缅甸输油管开通,继续阻碍瓜达尔港已经失去意义,李家父子才交出该港的经营权。现在中国接手,却已经整整晚了10年! 中国在缅甸建输油管道的原因与瓜达尔港一样,新加坡也是利用东盟的特殊地位百般阻饶,最后竟然煽动缅甸少数民族甚至昂山素季,反对这个对双方都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他们游行,甚至武力破坏,美国则利用其控制的缅甸“掸邦”闹事,都是为了破坏此项目。可以说,云南的PX项目的老百姓闹事,背后也有新加坡的影子。因为云南PX项目的油就是来自中缅输油管线。新加坡就像柴静那样误导村民PX如何有害,其实全世界第二大PX就是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世界的原油的中转地之一。 上世纪末,上海为了自身的发展,提出建设深水港、自贸区、开挖克拉运河的请求。这下捅到李家父子的痛处。因为这些计划如果实现,就不再会有船去新加坡中转,将是新加坡的灭顶之灾。为了保证新加坡的世界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李家父子把中国尤其是上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破坏上海的发展,挑拨上海和中央的关系。 他们先是破坏上海的洋山深水港项目,利用培训的中国高官影响国务院的决策,温首相竟然做出了不支持上海深水港而全力建设自己家乡天津的深水港的决定。还借着拉动经济之名拨款4千亿给自己家乡。期间,强令上海将洋山港的管理权交还浙江。因为港的地理位置在浙江境内,这样上海就难以自主发展洋山港。问题是天津港没有长江辐射到西部,去日韩要绕道,进出货最多的上海更是不可能绕远上千公里从天津中转。于是,建成后的天津港吞吐量远远不能比拟新加坡,令新加坡非常得意。 可是新加坡得意早了点,上海不要中央拨款,自己花钱建,而且2007年初步建好了洋山深水港,2012年的港口吞吐量就达到3千万标箱,超过新加坡跃居世界第一大港。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中转港的局面没有形成,因为缺少自由港的政策配套。因为没有自由港的政策就无法成为国际货物中转港。又是受新加坡的影响,国务院就是迟迟不批上海的自贸区申请。直到温下台,李上任不到一周就宣布建立上海自贸区,而且是作为18届3中全会决议的内容之一。给新加坡以致命一击。说明,新的党中央已经认清了新加坡强烈反华的本质。 如果上海有了深水港有了自贸区仅仅是分流了新加坡的部分中转业务,那么去年两会闭幕那天宣布的中国将投资开挖克拉运河的消息,才是真正令新加坡心惊肉跳的决定。因为,位于泰国南部狭长地带的克拉地区,分割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使得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的海运不得不绕道马六甲,受到新加坡和美国的控制。可是,挖一条运河打通克拉地区,将使中日韩和越老柬与欧洲非洲的海运不再需要绕道马六甲,美国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也将失去作用,新加坡对美国也将失去作用。最重要地是,当没有船再经过新加坡,新加坡就不再会是世界航运中心,也就不再会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 所以,李家父子心中的头号敌人只有中国,只有上海。为了打击中国打击上海,他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使用过了: 军事上:他与美国结盟,新加坡是美国最重要地的海空军事基地。连日韩都不部署的美国最先进的濒海战斗舰和F35战斗机早在多年前就部署在新加坡。 外交上:他在东盟鼓动菲律宾越南与中国为敌,挑拨中国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的关系。 在经济上,他干扰中国的瓜达尔港工程,干扰中国的缅甸和俄罗斯输油管工程,干扰中国的克拉运河工程,上海的洋山港工程自贸区项目…… 在文化上,李家父子早就厌恶了孔子崇尚基督教文化 在政治上,李家父子惟恐中国不乱,为“法L功”提供舞台,凡是去新加坡旅游的中国人,都会被导游带去参观“法L功”活动。另一方面,新加坡却禁止本国公民信仰“法L功”。说明新加坡知道这个功不好,因此才禁止本国公民信仰。可是为什么要让导游带中国游客去听,而且都是偷偷地,不在游程中标明,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不仅如此,为了应对万一上海自贸区和克拉运河取代新加坡的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原先严格禁赌的新加坡开设了世界最大的赌场,同样地,赌场也是大力吸引中国游客却禁止本国公民进入。这又是为什么?这才是李家父子对中国人的真实用心。他和那个当年用鸦片毒害中国的大英帝国相比,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综上所述,李家父子要坑害中国是出于自保,从他们的角度看与中国的关系是你死我活,这个可以理解。可是,从中国的角度却不是,中国是泱泱大国,不会与一小国你死我活,不理就是了。但是万不可把狼请回家教育孩子,把蛇供成仙…… (张炎夏2015-3-26)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25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对厉以宁和吴敬琏的深刻批判
热度 2 稻草 2014-12-10 23:11
市场化与私有化 ——对厉以宁和吴敬琏的深刻批判 卢麒元   没有足够的哲学功底,就不要妄言经济学逻辑。妄言经济学逻辑,不仅仅会犯教条主义错误,还有可能导致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灾难。   吴敬琏先生和厉以宁先生,被捧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且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倚重,他们的经济学逻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然而,单纯就经济学水平而言,此二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哲学讲究辩证,经济学判断从来都是相对的,或者说经济学没有绝对是非标准。再深入一步,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是度的问题,也就是所谓边际效用问题。任何事情都存在局限性,正所谓过犹不及。   吴先生和厉先生走极端了。   吴敬琏先生推崇市场化。笔者阅读过吴先生的大部分经济学著作。老实说,吴先生的学问尚欠周严。吴先生的研究欠缺两样东西:第一,市场化效能的外部约束条件;第二,市场化效能的边际确定与控制。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第一,越是好的市场,越需要有效的行政干预;第二,市场是一个有限概念,过度市场化一定酿成灾难,必须确定市场化的绝对边界和效用边际,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实施有效地控制。换句话说,建立市场的同时,必须完善实施管理控制的制度和手段。否则,真理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吴先生及其弟子门生对推动中国市场化有贡献。但是,那种近乎宗教信仰的市场化理论,严重误导了中国政府对改革方向的认知。他们对于中国畸形的市场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要建立真正的市场,而不应该是建立“赌场”,更不应该是建立“屠宰场”。   厉以宁先生推崇私有化。笔者阅读过厉先生的大部分经济学著作。老实说,厉先生的学问不仅仅欠缺周严,还存在严重的道德缺失。厉先生对股份制情有独钟。很遗憾,厉先生却没有搞清楚公有制、股份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厉先生戮力推行的其实不是真正的股份制,而是狭义私有制。严格意义上的股份制,本质上是公有制的一种模式。厉先生所倡导的畸形股份制改革,是将国有资产通过违宪和违法的方式转变成为私有财产。这是打着股份制招牌,违宪违法地推行私有制。管理层违宪和违法的情况非常严重,旧股东(人民)未能行使股东权力,管理层私自将股东资产转移(侵吞)了,这是极端严重的犯罪行为。稍具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主体性缺失源于代理权越位。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在于抑制代理权越位现象,落实实名股东(从人大代表中抽签选择即可)的股东权力。笔者很惊讶,厉先生及其子弟门生却不想落实国有股权的实名股东参与方案,他们玩了狸猫换太子的游戏,他们促成管理层违宪和违法地将国有变成了私有。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私有化后,我国人民丧失了本就拥有的财产权,成为了一无所有的打工者。没有底线的私有化,无异于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本质上是对自由人进行奴化。老实说,古今中外都罕见如此无知兼无耻的“经济学大师”。   市场化和私有化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这种逻辑关系不是必然的和绝对的。恰恰相反,这种逻辑关系是或然的和相对的。市场化和私有化都存在绝对边界和效用边际。政府存在的价值在于寻找、控制、坚守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绝对边界和效用边际。笔者再重申一遍:过度市场化和过度私有化,将促成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自由,这是奴化自由公民的伪经济学逻辑,这种理论将导致人类文明的倒退。对“吴市场”和“厉股份”的荒谬经济学逻辑,我们早就应该进行彻底批判了。   哲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讲究高水平的对立统一。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绝对自由是以绝对不自由为代价的。没有红绿灯和斑马线,汽车的自由将让行人付出血的代价。我国主流经济学家,爲了让利益集团获得绝对自由,已经让全体国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完善对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管理、监督和控制机制,必须使市场化和私有化受到有效的制约和控制。在中国,绝对不能继续推进无底线的市场化和私有化了。这是对人民的犯罪。所谓“杀出血路”,不然“就是死路”,这哪里是在讨论问题?这种疯狂的态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这是在鼓动造反,这是在挑起革命。   本文最后,笔者想点评一下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该报告的核心仍然是两化:市场化和私有化。值得警觉的是,该报告的落脚点其实是在人民币上。请注意:   第一、人民币的币值取决于中国政府的备兑支付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可支配的财产和收入的总额。政府可支配的财产和收入的总额是共和国的财政实力,这是人民币发行数量的依据,也是人民币信用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减持国有资产、降低国家税收、增加政府负债等等建议,其意图均在于肢解国家财政职能,弱化中国政府的备兑支付能力。也就是为掏空人民币币值做前期准备工作。其终极目的是要瓦解中国国家信用。   我们必须集合并强化中央财政的职能,我们要准备打一场人民币保卫战。   第二、世行所谓的金融改革,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汇率市场化,其意图都是打破中国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理,为国际金融资本“屠城”暗开城门。所谓央行独立性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不过是为国际金融资本提供“屠城”的工具而已。   我们必须将金融主权牢牢掌握在党中央和全国人大手中,绝对不允许违宪和违法的行为肆意发生。我们必须牢牢控制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进程,绝对不能允许中国的金融市场失控。   第三、再分配问题超越了一般市场功能,必须通过政府强势介入来解决。其中,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转移支付是两种主要方式。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转移支付均为国家经济管理主权,此问题严禁任何境外机构介入。协助境外敌对势力侵犯国家经济管理主权,已经构成叛国罪,国家安全机构对相关人士应保持高度警觉。此份世界银行报告涉嫌侵犯我国经济管理主权,我国政府应向其发出严厉的警告。   我们必须加强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的综合运用,强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效能。同时,我们更迫切的要解决实质负利率和实质负汇率的严重问题,我们再也不能向资本特权者进行金融转移支付了。   笔者申明,笔者一向支持有序建立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长效机制,笔者甚至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笔者一再强调,一定要明确市场化的边界,一定要确定市场化的效用边际,并据此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手段。没有能力管控,就不要轻言松绑。老实说,笔者对有关部门的认识水平和管控能力始终存有疑虑。   笔者希望,有关方面多学一点哲学。最低限度,要做到两明:自知之明和兼听则明。在特定时期,在特定条件下,市场化和私有化存在着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辩证,要认识事务的相对性,不要搞绝对,不要走极端,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的对立统一。   就请吴先生和厉先生去颐养天年吧。就请佐利克先生回美国去忽悠吧。中国还是有一些爱国的、独立的、高素质的优秀经济学家的。关于市场化和私有化问题,中国人一定会给出系统解决方案的。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21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华生意经:演讲一次100万 ZT
热度 9 漠孤烟 2014-10-19 12:38
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都已经全部揭晓了,离他们来华还会远吗?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今,已有至少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华,其中经济学奖获得者占了一半。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仅2013年下半年便已来华5次,行程包括北京、广州、成都、西安四个城市。   有媒体曾指出,近年来国外经济学家们的中国行越来越频繁,“洋大师”走穴已经和影视明星一样平常,那么,西方经济“大鳄”们的中国行,到底是施道还是捞金? 来华最多的诺奖学者:蒙代尔 1999年,蒙代尔因“开放经济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理论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果,其提出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也成功将欧元由概念变成现实,因此被誉为“欧元之父”。   1995年春,蒙代尔第一次到访中国,从此与中国结缘。此后的10年中,他访问中国的次数超过20次。2005年3月,蒙代尔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 据记者粗略统计,2005年至今,蒙代尔已累计参加了大大小小近50次活动或会议,他也成为了当前健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光临北京次数最多的一位. 行程每个细节均可“出售”   那么,“大鳄”们的中国行又是如何运作?以今年6月基德兰德来华为例,据了解,此次邀请基德兰德到访中国的是一个名为“世界名人中国行”的机构,由于拥有遍布全球各领域的名人经纪资源,包括各国政要、诺奖得主、经济名家、企业领袖等,该机构曾多次策划、邀请“洋大师”来华。  据其工作人员透露,基德兰德此次访华由其提出邀请,在广州和吉林的三场活动,包括高校讲座、企业考察以及经济论坛,均由该机构策划并搭线联系,“像道和集团正好有个想做诺奖得主的活动,我们便有了合作”。至于基德兰德访华的费用,以及其与高校、企业如何分配就不便透露。   记者从一具备策划各类大型论坛、沙龙活动经验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企业邀请蒙代尔和罗杰斯等大师前来演讲报价都是100万元人民币(约16万美元),但高校讲座一般属公益性质,邀请嘉宾多不收取费用。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中山大学演讲   实际上,出席演讲捞金只是行程中很小的一部分。羊城晚报记者拿到一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行招商方案,发现诺奖得主在中国每一分钟都充满商机。例如,演讲会中的与大师互动对话环节、往返机场车程中与大师独处、大师亲临企业参观指导、招待晚宴、午宴,均可明码标价,向社会“出售”。   根据招商方案,首席冠名赞助合作伙伴限1家开价200万元、战略合作伙伴限3家叫价80万元、指定赞助限5家每家30万元、支持单位限5家每家15万元。 借大师名人效应推品牌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但这些诺奖得主是否能给中国解惑,仍要打个问号。在记者见面会上,面对中国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基德兰德表示由于缺乏对中国的深入研究而表示不宜作答。   “很多商业活动邀请诺奖得主前来,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给企业站台,代言、推销产品。”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企业热捧洋大师,就是希望能利用洋大师的名人效应,聚集人气。   去年9月,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开幕前,某品牌矿泉水公司董事长与“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进行了“交流”,据该公司称,蒙代尔对该矿泉水“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与董事长进行亲切交谈并合影”。    埃德蒙费尔普斯、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豪宅开讲   也有借场地为自己做宣传的,曾分别于2006和201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埃德蒙费尔普斯、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两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就曾同时来到某开发商楼盘,与社区业主、300多位企业家一起探讨“创新的榜样”。活动当天,该楼盘样板房同步开放。   
542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生态经济学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热度 3 稻草 2014-8-24 10:59
生态经济学,是我在珍珠湾所写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是全球第一次提出。 生态经济学,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及其相互关系的,关于经济的基础理论。它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经济学:一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这一直为传统经济学所忽略;二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学都面临一个整合提升的问题,需要新的把它们统一起来的经济学;三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呼唤社会科学随之发生变化;四是新政治文明的需要,即政治发展的需要。谁拥有新的政治文明理论,谁就拥有未来! 约翰施特劳斯 - 春之声.mp3
个人分类: 原创散文|419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的经济学简单而霸道
热度 3 稻草 2014-6-19 10:08
毛泽东的 “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人多力量大”,等这些话,经过60多年后,有三个显著效果:一是中国靠自立更生建设了强大国防与工业体系;二是中国靠人多,劳动力资源成为核心竞争力,直逼美国这个创新大国;三是如今中国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是“ 独立自主 ”的回归,实际只是完成毛泽东超越美国的战略任务,可以预见,这个只是时间问题。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0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是谁?敲响了人类腐败的丧钟!
热度 13 稻草 2014-5-11 21:01
《国腐论》,敲响了人类腐败的丧钟 腐败是令世界各国头痛的难题,如何消除腐败,《国腐论》一书直面人性的欲望本身,从公权力的源头寻找到了解决之道,为腐败敲响了丧钟。 私有财产产生后,人类的利益争夺就开始了,人类要发展,社会秩序成为必要,否则人类自取灭亡,这时,国家也就出现了,公共权力随之产生。由此可见,公权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它本身就是带有了利益性,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抑或社会主义社会,公权力的运行总是相对公平的,不是绝对公平的,只有消灭私有财产后,这种绝对性才存在。腐败,在贪欲的驱使下,因为社会的不公平,缺陷或者不完备,而总是存在的。 只有揭示腐败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国腐论》对腐败现象作了深入地分析,对腐败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全面反腐败战略思想,例举了中国反腐的具体措施,可以说开启了人类反腐败学的新里程。 本文只从书中两个关于腐败成因的观点予以阐述。即:人类欲望需求的异化,和腐败滋生的“土壤”----社会缺陷。 关于人类欲望的需求异化。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在经济学意义上,这种欲望是得到鼓励的,例如西方经典经济学《国富论》里,就是以无限满足人类欲望的利益最大化,来设计它的经济学规则的。欲望本是人的正常需求,而贪欲则就是正常欲望的异化了。古人云:“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常不足”。意思是,贪欲者,并非“物不足”,而是“心不足”。而“心足”与“心不足”并不能简单地评判其是非,而要视具体情况而论。因为“心足”也可能是“自满”,而“自满”则可能导致自我陶醉和不思进取。反之,“心不足”却可以成为奋发进取的动力。所以,人有时需要“心足”,有时又需要“心不足”,这样才能既保持良好的心态,又保持进取的状态。 贪欲并不是等于腐败和罪恶。但也正是由于有了贪欲,便埋下了腐败和罪恶的种子。由于贪欲,道德沦丧者有之,贪污受贿者有之,恃强凌弱者有之,杀人越货者有之。从贪欲到腐败和罪恶,究竟是什么机理呢?有人比喻是社会的毒瘤。而在作者看来,其机理与癌症极其相仿。癌症有三个基因概念: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原癌基因是人体的正常细胞,当抑癌基因失活,原癌基因就会变成癌基因。从这个机理,我们可以看到,贪欲就是人性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而清廉则是人性中的“抑癌基因”,清廉的作用是用于抑制人性的腐败。 关于腐败滋生的“土壤”-----社会缺陷。 除了在私有制条件下产生了贪欲这一人性的毒素,利益博弈与社会缺陷则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利益博弈中,腐败者的贪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可以不惜一切手段,不顾一切后果。社会缺陷则成为了腐败者的乐土,他们把社会缺陷当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让毒瘤在社会肌体上不断侵蚀。 综观世界及其历史,尽管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但不管是哪种文化、哪种制度、哪种体制和机制,总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这种局限性和缺陷就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具体来说这种缺陷为如下四种: 一是文化缺陷,即价值失偏。 文化缺陷是指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劳动价值的异化,会影响到各种文化体系的价值导向,使得腐败文化总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文明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文化,文化即文明的社会化,它总是历史的产物,总是有缺陷的,这样,腐败总是有存在空间的。 二是制度缺陷,即利益失衡。 制度缺陷是指虽然任何社会制度都致力于在各种社会利益之间取得平衡,但腐败总能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博弈中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从奴隶制度开始,人类社会就处在利益失衡之中。一切的制度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利益失衡的社会秩序。 三是体制缺陷,即社会运行失范。 体制缺陷是指一个政治体制总是难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主,权力的运行不能达到真正的科学和规范,使得腐败总是有空可钻。衡量政治体制的好坏,一般以民主程度作为标准。民主是政治进步的结果,是现代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范畴。绝对的民主是不存在的,因此,权力运行失范是社会的常态。民主政治起源于政治领域中的不同派别的利益之争,政治领域中的参与者分为若干派别的现象自古存在。 四是机制缺陷,即社会权力失控。 机制缺陷是指公权力运行中制衡机制不健全,使得公权力的行使缺乏制约和监督,从而出现权力失控的局面。权力一旦失控腐败必将横行。权力制衡是指在公共权力内部或者外部,存在着与权力主体相抗衡的力量,这些力量表现为一定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机构和组织等,他们在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对权力施以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正常、廉洁、有序、高效运行,并且使各部分权力在运行中保持总体平衡。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8047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撕开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亮丽假面
热度 1 ytsword 2014-1-28 04:3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zOTU2MDY0.html
4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安倍经济学注定要失败!(zt)
热度 3 raiseluck 2013-10-24 09:07
这么说吧,为了宣传,天朝一直说日本又在发展军备啊什么什么的,好像日本在张牙舞爪,脱离老米以后又是一条好汉,其实被天朝忽悠的这些人基本是不懂经济也不懂军事更不懂国际政治的,日本今天,在快速的向世界二流国家奔跑,安倍经济学已经悄无声息,作者曾经在以前的博文说过,安倍在经济上就是个渣,现在看来,安倍就是政治还可以,经济上甚至治国上都是个渣,日本在安倍的带领下,有的是好果子吃的,下面,作者慢慢分析。      说实在的,说现在的日本,不能不说一下日本的历史,当年日本崛起,靠的是日本民族的韧性,明治维新的时候,其实日本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甲午海战以前,日本国内反对明治做法的大有人在,当年的日本,是靠到南洋做妓女靠国民没饭吃发展军备的,比前苏联好不了多少,和天朝如今完全不能比,甚至很多人密谋要推翻穷兵黩武的明治,但是随着日本赌博的成功,甲午海战胜利,又讹诈了大笔赔款,反对明治的声音才嘎然而止,靠着这些钱,日本才开始腾飞,可以说,以当年日本的做法,如果甲午战败,日本民族将堕入深渊,很多人就看到后来日本的辉煌,其实根本不了解他们这一段苦难加上赌博的历史。      今天的安倍,有一点当年明治的意思,作者估计,正是因为有明治的成功,今天的日本人忍受着生活水平全面下降的困苦,很多人饿着肚子在支持安倍,不过各位,今天的天朝不是当年的满清,日本讹诈大笔赔款基本是痴人说梦,而这个,意味着日本将承受当年明治赌博输掉的苦果,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从这一点来说,其实安倍是个白痴,他输掉了大战略,虽然战术上作者认为日本一向厉害,但是战略上一塌糊涂,一向是日本民族的宿命,安倍也不例外,继续,作者将从目前日本的状况来解读日本在安倍带领下即将全面衰败的前景。      日本财务省21日发布的2013上半财年(4月~9月)日本贸易统计速报值(海关统计)显示,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贸易收支出现了4万9891亿日元的逆差。逆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54.2%,是有可比数据的1979年以后,作为半个财年出现的历史最高贸易亏损。9月单月的贸易逆差额为9321亿日元,连续15个月逆差,这个数字超过了第2次石油危机时期从1979年7月~80年8月的连续逆差,为史上最长记录。日本9月的9321亿日元贸易逆差中,针对中国的逆差为6200亿日元。      这个是最新的日本财务数字,可以说,经济上笨蛋的安倍,如作者以前的分析,货币贬值根本没能给日本带来经济的振兴,却带来经济恶化的噩梦,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贬值容易,情况更加糟糕,但是再升值回去,却意味着自杀,看出安倍的愚蠢没?今年快过去了,再过4个月,等明年2月份日本的经济年报出来,今年日本的经济想必好看得很,能不能上5万亿美刀是个疑问,更可怕的是,一切才刚刚开始,随着安倍希望脱离老米,可怕的剪羊毛和日美暗斗还在后面,这一切,决定了什么失去的20年简直就是天堂一样,毕竟失去的20年经济是停滞的,安倍这么搞,还不回头,作者认为后面等着日本的,可能是倒退的20年啊,哈哈哈!      如今,日本经济已经彻底熄火,官方债务黑死人,福岛核电站事故过去快3年了,依然是无休止的核泄漏新闻不断,韩国都禁止进口福岛周围8个县的海产品了,安倍都三次跑福岛去冒着生命危险享受海产品,还大赞好吃,如今的日本,大的行业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汽车,还天天被调查打击,作者小的时候,什么松下电器、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是个孩子就会唱啊,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将汽车工业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是日本经济已经非常脆弱危险的标志啊,比韩国都不如啊,对不对?随着天朝汽车工业突飞猛进,日本的沉沦,今天就可以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居然还大力发展军备啊,军备不要钱吗?军备最花钱的啊,是不是?随着大量的资源被安倍拿去发展军备,日本倒退的20年才刚刚开始,有什么稀奇?现在不是1895年,现在是天朝如日中天的时代啊,而且中俄事实上同盟对付日本,安倍不可能得到明治那么好的幸运,一战扭转乾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倍在战略上在走死路啊,很多人还惧怕日本,作者真不明白他们怎么想的啊。      作者起码目前看到的是,安倍虽然在国内支持率很高,在国内政治上成功,但是安倍经济学已经没人提了,安倍在国际上开始说软话了,也承认侵略了,不然,他还能如何?他战略上一塌糊涂,再这么折腾,除了将日本带进二流国家,甚至最后跪倒在天朝脚下,他还能做什么?哈哈哈哈!
个人分类: 国际|5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该把被颠倒的事实再颠倒过来了!
热度 7 cat 2013-8-5 22:08
马寅初事件原来是知屎分子互相脱裤子纠尾巴,后来胡乱邦把屎盆子扣到毛主席身上 马寅初事件始末 梁中堂 我的《马寅初事件始末》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5期上发表以后,11月2日,我的在读博士生王永华在网上荡出台湾政治大学徐文路先生2008年写作的博士论文《马寅初事件的多重解读》,并将其介绍给我。 应该说,徐文路先生的论文是此前所有关于马寅初的论著中最有水准的文章。因为,徐文路叙述的论文多少还是站在拥有的一些资料的前提下所做的研究,而此前几十 年几乎所有大陆有关马寅初的文章却都是按照1979年建议中央为马寅初平反的那位记者的文章口径不断增加的溢美之词,少有搜集资料并根据一手资料进行相关的研究。 徐文首先肯定了马寅初开始讲人口问题的时候,共产党和毛泽东已经提出实行避孕和节育这一基本事实。其次,徐文还指出毛泽东在提出计划生育的主张以后就再也没 有停止过。第三,批判马寅初是与刚刚过去的反右无关的事情。仅这样几点,站在大陆以外的徐先生就比所有内地的作者都要高明。 但是,徐先生还是没有识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大陆塑造的马寅初这尊神的本质,相反受其影响认为马寅初是从自己的经济学原理出发提出“新人口论”从而受到了共 产党的批判。这样,作者就把马寅初当作一位严谨的学者,还是按照共产党、毛泽东批判了马寅初这样的思路演绎了下来。这不是事实。 理 解马寅初 事件的枢纽在于马寅初从共和国诞生时开始就已经和共产党融合在了一起,时时处处在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做宣传。因为马寅初从来就没有向党和政府提出过批评 意见,党和政府也就从未批判过马寅初。无论是1955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浙江小组会议的争论,还是1958至1960年光明日报挑起的批判,都主要是由与 马寅初一起参加了共产党邀请的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那些著名的民主人士发起的。 在批判马寅初的那些民主人士看来,马寅初的错误是思想和立场问题,而与他的学术主张无关。在这些批判活动中,党和政府不仅没有参与,反而对马寅初还有政治担当。必须强调的是,党和政府对马寅初的担当是终身性质的。 马寅初的家属曾经向传记作者叙述周恩来对马寅初的关照,特别是1972年马寅初直肠癌手术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批准的。1975年周恩来逝世后,马寅初有资格赴 医院向周恩来遗体告别。陈云似乎对马寅初也有关照。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陈云补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后,马寅初发去贺电,陈云还曾回复感谢。 这些情况也都说明,马寅初受到的批判并非来自于共产党。应该说,这一基本事实无论是马寅初还是共产党,本来彼此都是十分清楚的。否则,在那个以政治为中心 的时代里,马寅初如果在政治上与共产党发生丝毫不愉快的芥蒂,不仅周恩来、陈云不会与马寅初再有往来,马寅初也不会主动示好。这是认识和理解共产党政治生 态的起码常识。 过去人们仅仅关注党和政府领导的对知识分子的批判,其实,知识分子之间、民主人士之间的批判是那个时代同一画面上的又一道格外别致的风景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龚祥瑞曾在反右斗争中积极揭发批判他的恩师钱端升和同事楼邦彦、王铁崖等,后面几位在运动中都被打成了右派。龚祥瑞在 90年代撰写的回忆录谈及这段往事时是这样说的: 我对陈体强、钱俊瑞、王铁崖、楼邦彦等同时的批判,在开始时,是“批评与 反批评”,并无“反右派”一说。如果按后来的标准衡量,乃是资产阶级批资产阶级,按我们道德观来说,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进行自我改造的自觉行为,不是像有的人所说,是“出卖朋友”的不道德行为,……对我们个人来说,不发生谁是谁非的问题。 在研究马寅初事件的过程中,笔者就对这位法律系教授的表现很感兴趣。在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青年干部学校副教育长的龚祥瑞竟然能够历经知识分子改造和“三反”、“五反”,“反 右”、“双反”运动,一次次安全过关。如果知道龚教授任职的国民党青年干部学校的校长是蒋介石,教育长是蒋经国,他的副教育长的角色和重担,以及与蒋氏父 子的关系,都是不言而喻的。龚祥瑞是如何过关的?我在写作马寅初在1958年北京大学“双反”运动中受到师生的批判时,就对照了龚祥瑞。北京大学的“双 反”运动开始后,龚祥瑞教授说: 过去我一直不承认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双反运动中,经过群众的揭发,立场、思想、作风上 所存在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最初自己还大吃一惊,可是再一挖也就不奇怪了,解放前就是资产阶级旧法学的宣扬者和执行人,也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政权里作过官, 是个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解放后,党团结教育我,给了我荣誉和地位,在历次运动中也保护我教育我,而我一直没有自觉革命的认识。现在道路摆在眼 前,不和资产阶级思想、立场分家,就不能做社会主义的工作。 龚祥瑞因为曾经指导过李克强而在去世10多年后出了名。在4个月前刚刚出版的回忆录里,龚祥瑞剖析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心理活动和表现,更为深刻。他写道,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这次“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共产党与 国民党斗争的继续,像自己这样从旧社会过来并和国民党有过关系的人,自然会想到是很难过关的了。“我预见到自己在这场狂风骤雨中有灭顶之灾,自己已经预感 到它的严重性质。……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选择了‘造反有理’的策略。” 同 时我也想到我在这场运动中必遭受群众的打击。我 自知1957年过了关,有的人就很不满意,这次我相信一定有人要打击报复。与其等着挨批挨打(根据我几十年来的经验)不如先发制人,主动站出来,大胆揭露 本单位的问题,将来受到别人的揭露也可以使自己思想与心理的平衡。“我可以揭你,你当然也可以揭我”,这样一来我就没有怨气了。经过这样认真思考,我就夜 以继日地写大字报,贴满了四院的围墙。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远离那个时代以后对自己当时心灵的剖析。难道马寅初就比龚祥瑞更纯洁和神圣?当然不是。马寅初很识趣,知道党和政府使用他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并且总能做得恰到好处。他任职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那是为正在解放全中国的前线筹款的机构,按照钱昌照的说法,马寅初从不去到任;也任职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却不曾像饶漱石、陈毅、曾山等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一样真的去 做事。在北京大学1951年6月1日举办的欢迎马寅初就职校长的典礼上,马寅初讲: 今天在此讲话,诸位同学或许要听取我的建校方针,这点不免使诸位同学失望。我以为建校方针是中央所定,一个大学校长只有工作的任务,没有建校方针,一个校长只有执行中央的政策、推动中央方针的任务,所以我今天不谈方针。 有的时候,马寅初表现得比毛泽东还毛泽东。根据《毛泽东传》,1957年初春,毛泽东基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考,一度曾经有让在位的民主人士有职有权的想法。 4月30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说: “过去共产党员有职有权有责,民主人士只有职而无权无责。现在应是大家有职有权有责。现在党内外应改变成平等关系,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真正的有职有权。以后无论哪个地方,谁当长的就归他管。” 说到这里,毛泽东问北大校长马寅初: “你那里怎样?” 马寅初回答: “是不够。” 毛泽东又问: “他们要不要你管?” 马寅初说: “矛盾是有的。” 毛泽东见马寅初讲的很委婉。便直接了当地把问题挑明: “你讲话不彻底,矛盾存在,敷衍过去不能解决问题。” 与绝大多数人最近几十年的印象相反,马寅初其实是很会做人和做事。不仅如此,马寅初总是希望用自己经济学家的身份来影响社会,为党和政府服务。所以,党和政 府每每出台新的方针政策,他都会出面宣传一通,跟在毛泽东后面写《共同纲领》,写新民主主义经济,写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写综合平 衡、按比例发展,写知识分子改造、双百方针,写土改运动、抗美援朝、反对右派,写大跃进、一天等于二十年和农业八字宪法,甚至于应相关部门的领导的要求去 写政府为什么发行公债、收支预算,以及为物价上涨作辩护,等等。 徐文路先生的博士论文按照严谨的学者的学术思想推导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形成,问题恰恰在于马寅初的这些文章不是自己学术观点的自然结果,而是直接出自于现实的需要。为了需要,都可以编造出没有过的事情。譬如,从各个方面的情况判断,马寅初并未就人口问题作过调查。但是,1957年3月1日,马寅初为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回应毛泽东前两天的讲话中提出的计划生育的观点,随口就可以说自己就这个问题有过多次的、专门的调查。他说: 两年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在浙江小组提出了我国的人口问题。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我两次视察,没有到别的地方去,只到了浙江。浙江的代表性的乡村我都去了,好的、坏的、中等的都去过。每次去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有多少 人?去年一年生了多少,死了多少?大概一年增加百分之三,也有一年增加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七的,一年增加这么多。到处看到小孩,我想不得了。到 了上海,弄堂里也到处都是小孩,洋车都进不去。这个问题怎么办?所以回来以后写了个提案,但在浙江小组里一讨论,赞成我的除邵力子先生外,还有几位科学家,有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另有科学家赵忠尧、王国松、顾功叙。 这样的话在几个月后发表的《新人口论》中又说了一遍。但 是,不仅没有人看见过他的所谓“提案”,在这一时期他的几个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答记者问和《新人口论》中,都没有发现所谓在浙江等地方调查人口状况譬如 某省某县某乡某村某年人口生育、死亡等等的具体材料。还有,根据竺可桢当天的日记,1955年浙江小组会议上的人口问题的争议首先是由邵力子提出,马寅初 和竺可桢附和支持的,这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当着毛泽东等人的面,马寅初改说为是他先提出来,而邵力子、竺可桢等科学家是支持他的。马寅初作为政治人物,要跟 上毛泽东的步伐,如何还能保障严谨的科学? 正是因为马寅初在处理与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上总能做得很好、很到位,所以,党和政府不仅从没有批 判过他,而且对其始终都有所担当。但是,民主党派和其他民主人士却不放过他。马寅初事件实际上是民主人士对马寅初的批判。在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回过头来审视 那次对马寅初的批判和马寅初的反批判,不过是发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人士之间的一场口水战,如龚祥瑞所说,本来就“不发生谁是谁非的问题”。 不过,在1979年前后那个特定环境下,不惜把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批判马寅初歪曲为党和政府批判马寅初,把马寅初塑造成比党和毛泽东还要正确、并且敢于和陈 伯达康生及其背后的党和毛泽东抗争的政治英雄,其意图就是要为迅速建立起一个以强制为特征的现行的计划生育制度服务的。“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二十多年的 是非终于澄清,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党中央批准北京大学党委的决定,为马寅初先生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决定指出‘新人口论’的观点是正确的,许多主张也是可行的”,都曾是人民日报的大字黑体标题。“错批一人,误增三亿”,也是那个时代传播最广泛的话题。 有关部门借助中央为马寅初平反的舆论宣传,进一步把“一胎化”生育政策和当年“四人帮”在上海实行的根据人口计划把节育措施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有条件生育的育龄妇女身上的极左作法扩展到全国,使得“文化大革命”中政府公权随意侵犯私权的做法发展到了极致。所以,还原马寅初事件的原貌,揭露马寅初平反问题的真 相,乃是纠正错误的现行计划生育制度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http://www.xys.org/forum/db/11/33/159.html
651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经济学人》:明年生孩子当首选瑞士
热度 2 燕山红场 2012-11-24 16:52
RUSNEWS.CN 莫斯科11月23日电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专家认为,2013年生孩子当首选瑞士,而在俄罗斯生育子女的条件在全球排名第72位。 在保障生育期间的健康、安全和良好服务方面名列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瑞士、奥地利、挪威、瑞典、丹麦、新加坡、新西兰、荷兰、加拿大和香港。从1988年开始发布排行榜起,曾一度名列前茅的美国此次与德国并列第16位。 根据《经济学人》网站发布的这份排行榜,"进入前10名的是那些规模不大的经济体,其中的5个欧洲国家也只有一个加入欧元区。斯堪地納維亞国家的排名相当不错"。 俄罗斯在排行榜上位居72位,仅比战火纷飞的叙利亚高出一位。第70名是阿塞拜疆,第74名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位居78位。独联体其他国家则榜上无名。 金砖国家在排行榜上的排名差异很大,巴西位居37位, 而中国位居49位 ,南非53位,印度66位。 制定这一排行榜的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是以11个关键性的重要指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这些指数包括人口、经济发展程度等。此外,《经济学人》还评估了公民的主观看法和他们对生活水平满意程度。这一排行榜采用10分制,瑞士得分最高8.22,排名80位尼日利亚得分最低4.74分。
200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4 02:50 , Processed in 0.094816 second(s), 2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