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单亲妈妈
热度 7 ytsword 2014-2-1 17:53
作者:羽衣飞飞 单妈一点不好玩。 我自小是个要强的,不仅有能力养孩子,还有能力养好孩子,孩子六七岁的时候我可以一个人带着他在佛罗里达洲玩儿,开车一路开到最南端,订机票,租车子,做任何安排都是自己搞得定的。 说的更准确一点,我是个女汉子。 不仅是女汉子,还有时间安排自己跳舞,喝酒,出去玩,找约会对象的。 说这些废话不是为了BSO。 说这些的意思是,我可以把日子过得很不错,写出来甚至可以让人觉得单妈生活简直太精彩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没有爸爸,他会哭的,那种伤害你没亲临其中,不会懂得。很多单妈可能不知道孩子有多伤心,因为不少单妈光忙着自己的事情,有时关照不到孩子的,以为什么都很好,其实孩子很多地方都不好。孩子的种种不好,从幼儿园阿姨到学校老师,甚至中文学校的老师都有觉察,如果当妈的肯去多了解的话。 很多问题,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后都还要去处理和面对,我没法用几个字写得很清楚。他们的痛,他们自己懂,父母没法感同身受的。 我为什么这么认真学习心理学?花很多时间学习夫妻相处之道的亲密之旅?因为曾经破碎,曾经绝望,曾经以为生命是太苦太长的一种负担。这些经历没法用短短几个文字写出来。学习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很多的苦根本不必要受,很多的弯路根本不必要走,原来其实可以跟一个男人好好相处,好好相爱的,只要你了解了这些规律的话。 有些苦,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才受的;有些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换角度才遭的。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死后上了天堂,圣徒彼得(就算是他吧)带他四处参观,他忽然看到一个房子,里面放了很多盒子,他问盒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彼得说是上帝给人的祝福,但人没有收到,只好放这儿了。他问里面有我的吗?说有。他这才知道,原来上帝本意赐给了人那么多的祝福,但他都统统错过了。 我离了婚,又再婚了。 我们彼此是相爱的,但问题只会比之前的婚姻更大。二十几岁,我会为一张账单错了生气很久,现在,可以一边跟老公生气,一边心平气和做自己事,跟双轨车似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问题始终都会在,解决了一个,还有下一个会来,我们亟待解决的不是问题,而是自己面对问题时的心情和情绪,没有世界末日这回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努力写情商系列,很多东西它都是假象,它让你觉得绝望,心灰意冷,明天没有意思,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因为你不知道它核心在哪里,结症在哪里,只是一个人傻乎乎自己绕圈而已。 婚可以离,还可以再婚,但一张纸不改变问题的实质,看问题的观点和角度如果一直不变,生活永远都只能一地鸡毛。 写这么多,给我爱的小迷,还有一些在离婚边缘挣扎的姐妹。 最后,记一下这十六个字,亲密之旅课堂学的。 自认倒霉,接受现实,自求多福,反败为胜。 幸福从来都在上帝的祝福里,自己的手心里,从来都不在另外一个人的手上, 因为那个男人他不是上帝。
个人分类: 心理学|5694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转帖]网络会使人格分裂吗----访心理学教授许燕
热度 9 霜天红叶 2012-9-4 22:29
网络会使人格分裂吗 访心理学教授许燕 记者:最近我在我们的"中青在线"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友说:"在网络上,一方面我觉得 我的性格得到极致的张扬,一方面我却发现很多时候我表现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性格。 我不能否认它的真实,却更不能否认它的虚拟。"这位网友想知道,网络到底对人格有何 影响。我还收到过一个大学生的电子邮件,他谈到因为在学业上受了挫折,他变得很内 向,再也融不到同学中去,于是开始一天到晚上网。他说:"我喜欢网上,因为网上可以 给我自重感,没有人看不起你。我交了许多的朋友,甚至有的朋友会打电话来找我,说 我有个性,说我幽默,虽然在现实中我并不是这样的。我似乎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又 担心这会使我更加脱离现实。"您是研究人格心理学的,可否谈谈网络对人的人格发展究 竟有没有影响呢? 许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依我看,网络对不同的人影响是不同的。网络是一个 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差别。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有虚拟人格,同时他还有现 实人格。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内在的我"和"外在的我",也就是我们表现出来 的自己有时会和真实的自己并不完全相同。 "人格"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古希腊有个著名的戏剧演员,使用面具来掩饰自己的脸 部缺陷,同时还通过面具来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后来心理学家就借用"面具"一词来表 示人格,意思是说,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 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 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记者:人在网络上展示的都是虚拟人格吗? 许燕:人在网络上,既可以有虚拟人格,也可以展示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显露的真实 人格。有的人在生活当中老是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但在网上,你绝对不需要看任何人的 眼色,你完全可以非常坦荡地、随心所欲地去表现自己实实在在的人格。如果现实生活 使人的真实自我十分压抑的话,在网上能把真实自我再表现一下,可能就是一种解脱, 一种平衡。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办法。 但也有的人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通过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 的东西。比如自己不漂亮,却说自己很漂亮,可能就是寻求自尊的满足;也有的人是想 在网上尝试一下和真实自我相反的性格会是什么感受,就好像做游戏一样。在某种意义 上说,网络能够丰富人格。 记者:在网络上寻求心理满足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呢? 许燕:这种满足是一种暂时的满足,暂时的心理平衡,它对心理健康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但如果老是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它,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就有可能导致社会适应不 良。因为终归心理的世界是可以创设的,可以操纵的,但是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东西你都 无法操纵。一个人要融入社会,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需要主动去做一些努 力,而不是逃避。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马上就到网络上寻求满足,就会形成网 络依赖症。 记者:媒介对这种情况已有报道。 许燕:有人问,经常上网的人到底正常不正常,好像是现实生活中不太得意的人才老上 网。但最近有研究表明,经常上网的人和别的人没什么差别。也有人担心网络对人会有 很多负面影响,研究也表明不是这样,不用特别的担心。但对个别人,肯定会有不良影 响。关键是看他在网上寻求的是什么。 网上的虚拟人格,对人的成长可能也会有帮助。比如说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我希望能 够改变我自己,我想看看外向的人是怎么与人交往的,他就可以在网上虚拟外向人的特 点。在网络交往中,他有一些成功的体验或积累一些经验,就可能把这些经验带到现实 生活中去。但也有的人可能在网上很张扬,却无法转化到现实生活中去。 记者: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转换? 许燕:比较灵活的人可以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灵活地转换,能够控制自如。这一部 分人不会有什么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无法自由转换的人,有 些人就把虚拟世界当成避风港。 记者:为什么有人会无法自由转换,把网络当做避风港? 许燕:这和人格有关系。有些人是灵活型的,有些人是不灵活型的。不灵活的人也是社 会上适应不太好的人,当社会发生变化时就会有些问题。对他们来说,生活一发生变化 ,就会遇到一个坎儿。 记者:网络会不会造成人格分裂呢? 许燕:有些人人格很丰富,有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表现特征。但这些特征 在相互之间是协调一致的,是有机整合的,而不是相互冲突的。而分裂型人格,却存在 两个以上完全分离的人格系统,它们之间是截然相反、互相冲突的。这些不同的人格系 统交替出现,比如一个人一会儿表现得很害羞、畏惧,处处压抑自己,一会儿又毫无原 因地表现得很外向,甚至狂放不羁。这就是异常的了。 我认为,正常人上网,不会走到这一步,不用特别担心。 记者:如果一个人在网上网下是两个人,是否应该提醒他注意? 许燕:我觉得应该看他自己的感受。如果他感受挺好的,就不必拒绝网上人格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环境要求,他不得不这样生存。而在网上他有一种自由宣泄的感觉, 就没必要提醒他一定要与现实生活保持一致,那样他就会活得太苦了。人要适当有一点 放松。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法压抑的,你在这里堵死了,它就会从另一个地方出 来。如果没有宣泄,人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网络上的宣泄比酗酒要好得多,是文明社会 的一种宣泄方式。因为不需要暴露自己,所以平时很难启齿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交流 。在网上大家会提出各种建议,帮当事人打开思路,使其处理问题更恰当,更有效。 总之,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双重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发挥或运用网络的积极作用,预 防或回避其不良的消极影响。
个人分类: 分享|10128 次阅读|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3 14:44 , Processed in 0.043935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