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百家讲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历史甬道】孔子的大学
热度 9 RidgeWalker 2017-2-6 03:07
如果有人问,大学是个啥?马上就有人回答北大清华,耶鲁哈佛,牛津剑桥。错咧,错咧。中文里大学这个词特别是这个概念应该追溯到 两千五百年前的 孔子时代。 孔子一度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圣人。明清时代,村村供关公,县县有文庙哩。中华文化几千年,孔老先生如日中天,王朝在变,皇帝驾崩,孔家荣誉却一直在递增。到了19世纪初,孔子的名声受到了猛烈抨击,五四运动高呼“打倒孔家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有过莫名其妙的评法批儒运动,似乎仿佛中华民族不是因为孔子而丰满成熟了而是返祖没落了。以至于当代人对孔子其人其道知之甚少。无知者无畏,骂声载道,沸沸扬扬。近些日子看《百家讲坛》的节目,满足了多年的好奇,弥补曾经的错失和空白。没想到仲尼居然身高一米九以上(《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孔丘精于骑射一身武艺,教练学生。作为汤武王之后的孔子,其家族因受迫害而逃亡到后来的鲁国。孔子一生修为,几乎是人类有史以来缺点最少的人了,圣人之誉绝非空穴来风。孔子年轻时管过账,经营过牧马场;出仕鲁国小司空,掌管农业和城建;曾任大司寇掌管最高司法警察机构;官至鲁国付相,出使齐国,以杰出的外交礼仪和判断力,甚至挺身而出的勇武而威震天下。孔子编修《诗经》,懂音律,喜歌咏。但是,现代人却把炯炯有神多才多艺记忆成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佝偻老头。怪哉,怪哉,圣人之后,不知圣人, 大有不敬啊。 出身没落士族家道的孔丘幼年丧父少年丧母,曾经遭受贵族阶层的鄙视和羞辱。出国留学,发奋努力,终成六艺专家。六艺也称小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就是骑射和驾驭之术。小六艺在春秋时期为士族子弟升迁之必备技能。孔子的志向不在仕途。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从事任何专业,却要着眼于更高更大的境界。君子志于学。 孔子以后,士人不再重拾专业 技术却成了社会职责和最高使命是价值承担者,中华民族从山坳从平原从部落从胼手胝足不仅走向识文断字,而且岁月经年漫漫征途,走向了高度文明,屹立于世界之林。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十哲领头,都是悟性极高的聪慧者,给中华文明培养了头一批独立知识分子,贡献是巨大的划时代的。孔门弟子们保持个性,独立思考,带着各自的社会阶层和身世独立思考,这才造就了后来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的文化盛况。孔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 。 孔子智商很高,而更好学。孔子总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好学 。他曾经感慨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就是说在十户人家的小地方找一个忠信的人不难,却很难找得到一个好学之人。好学造就了圣人;庸人一般不好学。 孔子三十岁建立私学,从小六艺入门,然后因材施教,着重传授大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的志于学的‘学’既不是谋生之学也不是谋仕之学而是‘大学’。君子之学就是大学。大学是远远高于术业技能之上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现代人求学讲究个进大学,名校情结甚笃。大学文凭不仅是求职证明, 也是个别人吹嘘的资本。可别忘了大学这个词在中文里最早或者最有担当的本意。儒家四书五经的四书首推《大学》。首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不是就业不是成功而是成人、不是为了一己谋生是为天下人谋生,不是为谋得一己一生的安逸,而是要谋得天下的太平,要臻全人类的福祉。仁者爱人,那是大爱,是博爱。大学之道是要一个民族从此告别蛮荒,走向文明,走向尊严,走向大写的人的崇高境界。大学是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的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自己的目标,大学之道就是让一个民族走出蛮荒,走出丛林,脱胎换骨,变得彬彬有礼,举止大方,高度文明,永久于世。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张横渠先生有四句响亮的话被称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孔子的志于学改变了中国文化史。志于学就是带领一批精英头脑对道义的探讨。孔子实施有教无类,弟子来自各个地方,行业,阶层,并坚持解放弟子们的个性,让学术有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不再是体制的附庸,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因为孔子,知识独立了知识分子独立了。孔子提倡志于学,学者就不再充当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担当天下担当道义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孔子给儒这个字的内涵做了质的变化。尽管孔子是儒家学的创始人,实际上儒这个字孔子之前早就有了,曾经有个职业叫儒业。孔子以后,儒从术士从六艺专家中下层官吏最后变成了价值承担者。 如今的大学早已成了职业培训场所,能做到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就很好了。连孔子时代的小六艺的全面发展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还有,如果有人要鼓动一帮孩子打倒孔家店,也还是要先告诉孩子们孔子是谁,生平如何。莽撞不是文明,更不是文化。
个人分类: 历史甬道|1226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岳飞死于精神洁癖?简评乔娟的谬丑
热度 2 岳东晓 2014-4-26 04:42
网友又挖掘出署名 《百家讲坛(篮板)》2012年8月刊,作者乔娟的文章,内称: 【话说岳飞的另一次撂挑子,是不满皇帝的处置,他也把军权上交,自己呆在翠微山上“养伤”不下来。岳飞对新贵秦桧很不感冒,曾公开表示秦桧执政只能丧权辱国。秦桧代表朝廷与金人签订了“和约”后,趋炎附势的大臣们纷纷向秦桧祝贺。岳飞不会见风使舵、圆滑机智、随机应变这一套,他将高尚的任性进行到底,并把贺词写得触目惊心:“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沟壑之欲。”差点没把秦桧气死。   张浚对岳飞冷淡,秦桧也咬牙切齿地把岳飞恨上了,连皇帝都对他心生不满,这是岳飞的第二个短板:朝中无朋友。   岳飞效忠的是一个心胸狭窄、疑心重重又窝囊的皇帝。朝政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你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地侍奉,他倒怀疑你的动机,担心你的强大;你推三阻四不去冲锋,闹点小病大养的情绪,他又挑剔你目无领导、为人狂妄。而岳飞始终沉浸在大丈夫建功立业、忠君事国的理想梦境里,做一切事都是围绕着国家利益、大局利益。所以,他才会建议让高宗及早考虑接班人问题。偏偏这事儿是宋高宗永远的痛—被金兵追赶亡命天涯时,高宗吓得蛋疼,失去了生育能力。而岳飞说出了皇帝最不愿听到的话:无后。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岳飞只替国家想,却没有替皇帝想。包括在战场冲锋陷阵时,岳飞也只想着收复国土,却没想过,一旦真的收回国土,对于紧紧抱着皇位不撒手的宋高宗来说,该怎么安排从异域归来的太上皇父亲和皇帝哥哥?   岳飞的精神世界太纯粹,纯粹得如同白雪。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战火狼烟中的铁血英雄,却不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明白人。他没能读懂宋高宗。为保皇位,宋高宗不敢报仇,不敢打胜仗,不敢冲天一怒,所有这些不敢造成了宋高宗的扭曲认识和软蛋外交:杀掉岳飞,阻止他勇往直前的冲锋!只有杀掉岳飞,摧毁岳家军,才能议和;只有议和,他才能继续当皇帝。连亲人都可以置之不理,一个岳飞算什么?悲剧无情地上演了:岳飞在前线将金兵驱赶得节节败退之际,皇帝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岳飞从战场上急调回来。从岳飞毫无反抗的遵命来看,他的悲剧也毫无悬念地出来了:他太忠诚了,忠诚得让人心疼。这是他的第三个弱势:强迫式忠诚!   岳飞回来后立刻被下狱。凭着岳飞的实力和人脉,他是有机会有条件逃走的。可他没有利用这些优势,而是用自己的精神洁癖点燃了悲剧引信。   所以,与其说岳飞死于耿直的性格,不如说他死于自己的精神洁癖:太纯粹、强迫式忠诚、反复吃亏不悔改。“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就是这种洁癖的最直接体现。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篮板)》2012年8月刊,作者:乔娟】 我评论如下。 这种文章纯属 'always blame the victim',完全没有基本的‘moral compass', 基于对事实的蓄意曲解之上,作者 乔娟 好像自己是古人肚子的蛔虫,以蛔虫的脑力揣摩古人的心思,自以为摸得清楚,本来根本不值一驳。 下面我略举几点我在前面文章中已经提到的历史事实 1)秦桧要求议和,朝中强烈反对者居多,有人上书请斩秦桧(后来当然遭到秦桧的疯狂报复),岳飞并未与秦桧直接冲突; 2)秦桧议和完成(签订和约)是岳飞死后, 乔娟引用的两句根本不是岳飞的什么贺词,而是向朝廷递上的不可信任金人的奏章; 3)张浚早因不听岳飞之见而引咎辞职; 4)二圣论很多人已经羞于再提; 5)岳飞退兵是不得已、不光是金牌而已,因秦桧已经将其他军队调回,岳军已经陷入孤立; 6)逃走说必须假定岳飞预先知道要杀他,事实上,岳飞被捕后,很长时间秦桧也不敢下手; 而且逃走会被认为自认有罪; 7)被秦桧杀害之人远不止岳飞及其部将,像我在 驳斥“岳飞做人短路”谎言时 提到的提拔秦桧的宰相赵鼎,最后也被秦桧逼迫自杀,至于地方抗金的官员被秦桧杀的更多,岳飞之所以突出,是因为他的能力与功绩; 8) 岳飞救韩世忠免于被秦桧构陷被杀,因而得罪秦桧 ,韩世忠却在岳飞被捕时未回报救命之恩,而是明哲保身而退;这不能说明岳飞没有朋友,而是说明世界上像岳飞这样仗义之士少,大部分皆自私之辈。 自私固然是低等动物的本能,但人的进化特征之一就是能够有意识地牺牲个人保全整体的生存。 岳飞被捕,很多下属被严刑拷打或是高价利诱,就是没人顺从秦桧做诬告岳飞之词,最后秦桧只能“莫须有”,就很说明问题。 酒肉朋友再多,也不可能在你危难之时,不顾自己安危挺身而出。 其实,岳飞的失误在于没有看出秦桧的金人奸细本质,如果他指控秦桧为奸细,则自己更为安全---像那个要上书要杀秦桧的,秦桧就不敢简单杀害。如果岳飞一开始要求诛杀秦桧奸细,即使发生后来的事情,那么秦桧对岳飞下手肯定会被视为金人奸细试图谋害大宋良将。
个人分类: 汉文明|7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05:57 , Processed in 0.037415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