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归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有你相伴便是春天 Chi202 yuanyuan88 原创填词歌曲 音乐渔光曲
热度 11 yuanyuan88 2015-8-14 05:40
在网上唱歌也有年头了,上网就是为了唱歌,那天没兴趣唱了,我也不会再冒泡了。唱了这么些年,有喜欢听我唱歌的,也有不喜欢的,不管怎样我还在唱歌只因为自己喜欢,但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一个作品的最终完成都是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制作出来的。 Chi202 的原词见: http://www.zhenzhubay.com/home.php?mod=space&uid=168&do=blog&id=24215 Chi202 的词是根椐电影归来的插曲填写的,插曲由韩磊演唱,音乐采用了经典歌曲渔光曲并加以改变。 Chic202邀我唱时,我在网上找到的伴奏都和Chi202的歌词对不上。Chi202找来了韩磊演唱的伴奏,但那是男生的伴奏而且还是消音的,质量太差也不在我的音区里。我找到了一个器乐版的伴奏,质量很不错,但却是个变奏曲,中间反复变调变节奏,不适合唱歌的。怎么办,我想办法剪辑拼接,拼了5,6个版本,终于拼出了现在这个听不太出痕迹的有两段音乐的伴奏。 伴奏有了接下来就是根椐音乐重新修改歌词使之能够对上音的韵律。感谢Chi202的耐心,能够接受我一次又一次的改词反馈,换个人可能要发火了。 别人要我唱的,我自己想唱的歌早已是长长的list我对付不过来了。所以这首歌原来还排不上的,只是我反复要求Chic202照我的意愿改词,人家还每次来听我的歌顶我的歌,真让我感动了,我想我先录这首歌吧,没料到电脑坏了,又是一个月的折腾,这是新电脑刚安装好录音软件录的第一首歌,我就拿这首歌试,新的软件不熟悉,唱了几遍,听听还没调好,就再重新唱,调了很多次,唱了很多遍,因为话筒的杂音太大全部白录。最后调得还算行了,就再录,因为前面唱了那么多遍了,知道如何去把握,一下就录好了,听听自己的水平也就这样了,总算定下来。然后马上制作上传。 即便我已经把这首歌提了上来,离Chi202刚开始对我说时也有几个月了。谢谢Chi202的耐心。接下来有时间还要去完成拖欠的课题,其实我自己的压力也是蛮大的,希望有一天我能完成别人在等待我的作品。 Chi202提议把我的名字也加到填词上,想想自己也确实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修改词的上面,我在视频里加了,但在上传的标题上都没加,只是想区别出谁是主要的来。 56网不让我传,好像每个月只能传几个,到了就传不上,我传了土豆,不知大家能看否,土豆对我不灵:( Youtube: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fovDVgzuo 优酷: 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wODk4Mzk3Mg==.html 土豆: ur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UH1p5VpPVs/
个人分类: 原创填词|102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电影《归来》评论--要“控诉文革”,可惜出了点纰漏 ZT
热度 12 mayimayi 2014-5-23 11:52
电影《归来》评论--要“控诉文革”,可惜出了点纰漏 ZT
电影《归来》评论--要“控诉文革”,可惜出了点纰漏 ZT 看张艺谋的新片《归来》,我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作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归来》很像是在向“第四代”致敬。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第四代导演拍摄了一系列的“伤痕”电影,如《苦恼人的笑》(杨延晋)、《生活的颤音》(滕文骥)、《春雨潇潇》(丁荫楠)、《巴山夜雨》(吴贻弓)、《小街》(杨延晋)、《没有航标的河流》(吴天明)等。在第四代的镜头中,人道主义旗帜是一片朦胧而温暖的亮色,他们力图告诉观众,虽然主人公身处酷烈的大时代,但他们心中是有爱的,他们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使他们自己获得了拯救,生活也因此充满了希望。 在第四代讲述的故事中,主人公都经历了一次不可承受的丧失之痛: 两个恋人、一对恩爱夫妻、父亲和女儿等,正在憧憬或刚刚开始美好生活,却突然永远地彼此失去。对影片的主人公说来,这无异于一种剥夺。然而,虽然剥夺至为残酷,但剥夺者(“坏人”)却在文本中呈现为缺席,成为一种悬置在苍穹中的无声却可怕的巨大力量。第四代导演信奉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的名言“人是历史的人质”,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温情赦免了个人,却不容辩护地控诉了历史和时代。 在《归来》中,张艺谋非常娴熟的运用了第四代的这一手法。 主人公陆焉识和冯婉瑜受到了非人的迫害,但迫害他们的人并没有出现,无论是故作威严的街道主任、工宣队长,还是机警严厉的劳改队指导员,都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那个给冯婉瑜造成巨大心灵创伤的“方师傅”,有可能是影片中唯一的“坏人”,却始终没有露面。当陆焉识手里攥着曾经被方师傅用来殴打冯婉瑜的饭勺,出征似到东风炼钢厂准备找他复仇时,却发现他也被“专案组”带走了。显然,“方师傅”也是时代的受害者,正在以“三种人”的身份被审查,他也因此被赦免了。在张艺谋的叙述中,唯一应该对主人公的苦难负责的就是“时代”——不言而喻指的是文革时代。 作为一个老练的、屡获国际大奖的电影导演,张艺谋的确非常善于营造气氛。 影片前半部分的文革年代,被他拍的萧瑟恐怖,,宛如敌占区,凄冷的秋雨始终下个不停,这和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强烈的阳光照的人眼睛发黑”的意境截然不同。陆焉识躲在火车站天桥下面等待冯婉瑜前来相会的那一幕,背景上更是充满了火车轮轨沉重刺耳的摩擦声,让人感到压抑紧张。即便是丹丹的芭蕾舞学校演出成功,全体观众起立鼓掌的镜头,也被他拍的十分肃杀,观众的动作宛如机器人,虽然声震屋瓦,却缺乏内在的激情。而到了文革结束后的年代,尽管也还是满地黄叶,而且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但背景却变成了让人感到安全舒适的暖色调了。 不过,尽管张艺谋苦心孤诣,他对时代的控诉还是出现了纰漏。 陆焉识和冯婉瑜的女儿丹丹,是影片中穿针引线并发挥转折性作用的人物,正是她的“出卖”才导致陆焉识和冯婉瑜的天桥会面没有成功。但是,作为一个舞蹈学校在读的女学生,丹丹最大的苦恼仅仅是不能演主角——《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这与其说是一种苦难,不如说是一种幸福,考虑到她的父亲因为政治原因被判了重刑,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了。《飘》中的郝思嘉在战争爆发前,也整天“苦恼”,因为她面对众多的追求者不知如何选择。 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正是通过对郝思嘉“苦恼”的描写,来展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农场主的幸福生活的。张艺谋本想通过丹丹的遭遇来控诉时代的严酷,但无意当中却让我们意识到, 时代其实不那么“严酷”——至少你还可以跳芭蕾,可以争主角。倒是在文革结束后,丹丹才“沦为”纺织女工。 《归来》在还原时代面貌,比如街景、服装方面做的比较细致, 这已经获得了一致的口碑,但也不是没有瑕疵。比如影片的中每一个人都佩戴一枚硕大的毛主席像章,其实在文革后期(影片给出的时间是 1973 年),佩戴这种像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但《归来》不敢这么乐观了。 晚近三十多年历史进程表明,当时的许多撩人憧憬是一厢情愿的,恶梦醒来是早晨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抛弃“黄色文明”,走向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的“蔚蓝色”的结局并不十分美妙。即以丹丹为例,影片结束时,她还是毛纺厂女工,如果她不抓紧在父亲的帮助下考上大学,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她很可能会成为下岗大军中的一员,甚至会像曹征路的小说《那儿》中的女工杜月梅那样沦为站街女。 所以不是张艺谋不想为《归来》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而是他即便加上了,观众也会认为不真实而拒绝接受,睽诸今天的现实,观众可能更会感到这像是一种反讽,产生了某种喜剧效果,破坏了整部张艺谋所刻意营造的悲情与温情的氛围。 因此,陆焉识的归来同时也是一种“归来的未归” ——作为一种自然人的陆焉识已经归来,但他所象征的、所代表的美好生活却并未归来。美好生活何时到来?张艺谋不知道,原著者严歌苓也不知道。 陆焉识无力改变这一切,他陷入比在劳改农场时更糟糕的困局:在农场时他还可以期待被释放的那一天,但今天,他却只能举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等待一个明知道永远也等不来的“自己”——这一无解的困局是中国精英集团的困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今天中国的困局。 附言: 最后顺便说一句, 1957 年反右, 有 55 万人被划为右派,这些人主要是政治上受到影响,生活待遇(比如工资)基本保留。但展示他们苦难的伤痕文学和影视作品,三十多年来可谓汗牛充栋。而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多达 3000 万,由于是用“买断”的方式被推向社会,所以他们的生活境遇被当年的右派还要惨,然而迄今为止,表现他们苦难文艺作品可谓凤毛麟角。这似乎意味着,历史,至少是我们看到的历史,是被精心建构出来的,而谁掌握了历史的叙述权、解释权,谁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来建构历史。 作者-郭松民-新浪博客
7332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归来》让这个60多岁的老男人都哭出来了---莫言评论张艺谋的新片ZT ...
热度 5 mayimayi 2014-5-19 22:55
《归来》让这个60多岁的老男人都哭出来了---莫言评论张艺谋的新片ZT ...
莫言评论张艺谋的新片-《归来》ZT 2014年5月17日晚, 张艺谋 与著名作家 莫言 现身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莫言一开场, 就盛赞张艺谋的新片 《归来》 让自己这个60多岁的老男人都哭出来了。他说,《归来》的故事角度虽然很老套陈旧,但演绎了世间最真诚深沉委婉的感情,如果没有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对人生深刻的体验,是拍不成这样的。对他而言,《归来》就 像是回顾了个人成长史和社会发展史,并称这是张艺谋的20部电影里,非常突出的一部。 27年前,张艺谋与莫言因 《红高粱》 成就了彼此事业的新高,作为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为中国人捧回了第一个金熊奖,正式开始了其辉煌的导演生涯。而莫言也曾说《红高粱》当年被张艺谋改编,第一次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反过来也提高了他的知名度,扩大了《红高粱》小说的影响力。 张艺谋回应《归来》俗套说:“另类的电影只能在影院里一日游” 《归来》上映几日来,得到不少观众对其剧情“俗套,煽情”的诟病,时光网记者也就此向张艺谋发问,张艺谋回应称, 天下故事一大抄,尤其电影基本就是一个通俗剧的模式,观众喜欢看的故事也是通俗化的,“偏冷怪”的另类电影只能局限在电影节上,在院线里就是一日游的命运。因此他认为,俗套的故事模式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而如何在大家都见过的套路中,拍出自己的特点还蛮难的。莫言也在一旁补充道:所有我们能看到的故事,其实都被人讲了很多遍,真正的老故事、平凡的生活,才能考验导演和演员真正的艺术表现力。 张艺谋谈创作初心:纯粹的心态就像初恋,无法再重复 很多人说,拍摄《归来》是张艺谋从早期视听风格强烈的艺术片到商业大片之后的创作初心的回归,对此张艺谋坦言,要说初心,那是80年代跟莫言合作《红高粱》的时候,那个时代被他称作“人文时期”,从创作者到观众,都在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历史以及承载的情怀。 他回忆起,当年拍《红高粱》的时候,带着巩俐和姜文去莫言家里去吃饼,大家还光着膀子拍了张后来广为流传的照片。张艺谋笑言:“那时候我哪能想到莫言能得诺贝尔奖,那时候只是找他来出主意怎么救高粱。”同时,张艺谋也感叹, 在那个时代拍电影没那么多杂念,完全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但如今,电影处在商业大潮时代,作品本身的生产流程、传播方式以及收回成本的方式等,都不可避免地让电影进入了商业打造,作为导演,在其中也很为难。他说自己是从人文时代过来的,有很多作家的想法,希望让作品更纯粹个性化,但是很难。而以前那些创作的心态, 今天回忆起来,就像人的初恋,无法再重复了。 莫言表怀旧:“还是怀念《红高粱》中那些张艺谋不成熟的东西” 随着张艺谋的回忆,莫言也谈及27年前拍《红高粱》的情景,他调侃说,当时姜文还把他家里唯一一个热水瓶踢破了,他们讨了个口彩说影片会火,结果《红高粱》果然获得了柏林金熊奖。他也感慨称,这么多年,张艺谋也在慢慢沉淀,《红高粱》里洋溢着青春的朝气,火一样自由奔放的精神,而《归来》更多的是深水静流。看《红高粱》可以站着看跳着脚看,看《归来》要安安静静地用心来看。他认为,一个导演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丰厚也会很自然地更加内敛,虽然内敛有难以比拟的好处,但莫言表示,“还是会怀念《红高粱》中那些张艺谋不成熟的东西。”同时,他也称,自己在写作上也跟张艺谋一样,从张扬走向了内敛,从对他人的批判走向对自己内心的检讨探索。他觉得,这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莫言趣谈电影:“什么烂电影都可以把我感动得要命” 一直埋首文学创作的莫言,也在现场谈起了自己近期看的几部电影,它们分别是李安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陈可辛的 《中国合伙人》 、斯皮尔伯格的 《战马》 以及王晶的 《大上海》 。他说,《大上海》年轻人看起来肯定很来劲,大刀阔斧大砍大杀,英雄美女金钱暴力都有,卖国贼汉奸军阀国民党高级将军各种元素,非常热闹的场面,其他几部也是各有各的类型。他认为,导演也是这样,每个导演都只能拍自己最擅长的最能发挥艺术才华的主题,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很好,不过他转而又夸起了张艺谋,称“张导是有特殊才华的,他拍商业片也很好看。”莫言也称自己是个艺术接受上宽容的人,“什么烂电影都可以把我感动得要命,看电视剧一边看一边流眼泪“,基于在开场前莫言就称自己看《归来》被感动流泪,于是赶紧补充道:“虽然常流泪,但我内心深处最受触动的,还是像《归来》这类片子,或许跟年龄有关系。” 《红高粱》合作往事:张艺谋因像农民获莫言认可 张艺谋回忆自己第一次跟莫言见面的场景,不由地自己先乐开了花儿。他记得当时想跟莫言谈《红高粱》的电影改编权,作为一个新人要跟一位先锋作家谈作品,心里颇忐忑,那时候张艺谋正在山西为拍 《老井》 而体验生活,在形象上把自己往农民靠。无巧不成书,莫言一见到农民范儿的张艺谋就觉得像他们村的生产队长,对其形象高度认可,当时心里面就觉着要把作品给他了。莫言对此也笑着澄清,是因为看了张艺谋作为摄影师的 《黄土地》 ,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晒得黑。张艺谋也称,莫言写的东西是自己很心仪的类型,是扎根中国大地上属于中国人的东西,并表示两人以后肯定会有机会再次合作。 互谈心中大师及以后的合作 谈及心中的大师,莫言狡黠的笑着表示自己不回答这个问题,张艺谋也随即表示追随莫言的脚步。莫言严肃又饶有风趣的表示道:“大师不是同行也不是朋友之间互相吹捧出来的。文学大师是读者去评判的,而电影大师是观众决定的。” 来自--时光网
668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再议电影女王巩俐
热度 9 mayimayi 2014-5-18 22:58
再议电影女王巩俐--- (附最新--巩俐访谈视频) 发了一篇谋女郎巩俐的贴,倒是止不住了, 再发一篇, 以免意犹未尽 在上篇中, 虽然讲了三代谋女郎--巩俐,章子怡 和最新的张慧雯, 但是, 从文字里, 和图片中, 俺是很偏爱巩俐的 巩俐, 她不仅仅是第一位谋女郎, 她是公认的电影女王, 人们还称她是最美, 最性感的明星 这些都是实至名归, 巩俐, 是获得电影金鸡,百花奖最多的影星, 她也是国际电影明星, 她主演的电影, 获得了世界电影三大奖(戛纳, 威尼斯, 柏林电影节)的金奖,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她是出任柏林电影节 和威尼斯电影节评审主席唯一中国人, 她还出任戛纳电影节的评委 至于获得的奖项, 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唯一的遗憾是, 没有奥斯卡奖, 没有台湾的电影金马奖 在电影圈叱咤风云近二十多年后, 她与张艺谋回归, 主演电影“回归”-- 一个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虽然她头顶电影女神的光环, 她对出演“回归”女主角-冯婉瑜, 还是毕恭毕敬, 巩俐则坦言--“冯婉瑜是她有史以来最难的一个角色”。 巩俐曾表示:“我觉得我能演好这部电影的话,我就真是一个好演员了。” 现在“回归”已经上演, 评价如何呢? 有人说, 巩俐再次证明她无出其右的价值,对丈夫的痴心一片和奋不顾身, 把内心最孤独的一个人物刻画得最到位, 她和陈道明的出神入化的表演, 讲述了一个 有血有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许多观众看后, 止不住泪水 杨澜近日对巩俐进行了采访, 在访谈中, 巩俐谈了她出演“回归”的经历和感受 请看, 在电影“回归”上演之际,杨澜对巩俐的访谈-- 巩俐谈电影“回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5XFQBypqRM
770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巩俐,章子怡,张慧雯PK 戛纳, 三代谋女郎闪亮“归来”
热度 9 mayimayi 2014-5-18 05:34
巩俐,章子怡,张慧雯PK 戛纳,  三代谋女郎闪亮“归来”
巩俐,章子怡,张慧雯PK 戛纳, 三代谋女郎闪亮“归来” (注:图片非原创, 来自网络) 5月天, 好像是谋女郎的世界,三代谋女郎 巩俐,章子怡和张慧雯一同亮相戛纳电影节,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张艺谋的新电影(归来)在全国 和法国戛纳上映,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 第一代谋女郎, 巩俐, 她是大红大紫的明星,也是公认的演技派电影女神,她是-- 永远的电影女王, 如今,她又与张艺谋相逢,主演新片(归来),第一谋女郎归来,电影可能爆棚 第二代谋女郎,章子怡,长相有巩俐的影子, 在中国和港台, 还有在好莱坞, 是家喻户晓的影星, 一点也不输于大姐大巩俐, 人称国际章。 第三代谋女郎, 也是新任谋女郎,叫张慧雯,初次亮相,便受人追捧, 她看起来清新脱俗,善舞能歌, 无怪乎让张艺谋挑选了半年,人们不由得惊叹老谋子选女星的神功,怎么个个谋女郎都是那么有型给力? 如今,这三代谋女郎,齐齐亮相戛纳大舞台,是没有PK的PK, 巧遇,巧合? 真实的的是---每个谋女郎都有传奇 对于“三代谋女郎红毯pk”的话题, 巩俐发表了“谋重要郎才重要”的回应:什么郎不郎的就无所谓了吧,郎不郎没关系的啦。谋重要的话,(谋女)郎才重要,谋不重要的话, (谋女)郎也重要不了了。这句话, 实打实, 老谋子爱听 在中国和法国上映的张艺谋的新片(归来), 自称演的是“生死离别, 旷世之恋”, 但是, 有人怒气冲天, 说张艺谋先生的《归来》, 讲的是--1949年之后的中国政治制度把人变成鬼, 呵呵,这样的电影还能通过审查?真的是中国更加改革开放了! 下面,让我们通过照片,看看三代谋女郎的PK吧 先看看最新谋女郎-- 张慧雯,是不是亮眼? abbcc
7124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踏着夕阳归来
热度 6 fanfan 2014-1-11 09:17
晨光微熹 你登上碧蓝的天空 带着春的梦 春的谜 春的暖 沿着山峦和海波开始慢行 你的步履给云彩舖上火 雾气让开路 任你拥抱青绿的大地 你用大地的色彩来着色 花朵 彩霞和云雾在那永恒的园亭里 春来的那样自然 风儿轻轻地吹 吹得满山花儿醉 松林在低语 你和他曾漫步在林边 恋痕在彼此的眼底 留下无数足迹 山风在耳边叹息 空有那深情万缕 转眼又要别离 天之涯 海之角 多少往事飘散在春风里 山川带不动太多的悲哀 岁月经不起太多的等待 繁华过去一场梦 盼你归来 踏着夕阳归来
个人分类: 现代抒情诗|664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4 03:22 , Processed in 0.059193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