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科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量子纠缠
热度 1 稻草 2017-6-16 13:11
新华社快讯:中国科学家15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这意味着量子通信向实用迈出一大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6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全面超越美国实现人类首次反事实量子通信!
热度 1 稻草 2017-5-27 14:24
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中国科学家基于量子芝诺效应的反事实通信论文 5月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站发布了中国科学家实现反事实量子通信的论文,据称中国科学家在不发送和交换微观粒子的条件下,实现传送一幅中国结的黑白位图,这是人类首次反事实通信实验!神秘的量子力学,不发送粒子居然就能传递信息,这实在很违背我们的常识,反事实(counterfactual)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微观量子的很多特性反直觉,却通过了试验验证,人们发挥演绎的神乎其神并不意外 量子力学的很多结论都违背我们的常识,但却又得到实验的证实,遍布公式的天书让人敬而远之,而神奇的事实却让人趋之若鹜。对于中国人率先实现,说起来就拗口却又神秘的反事实量子通信,一时间互联网上纷纷涌现各种高大上的神奇解释。首当其冲的就是超光速的实时通信:火星上可以和地球实时通信了,银河另一端也可以通电话了!其次是看到不发送粒子的描述,理解为无需通信信道:中南海可以和全球的核潜艇通信了!不过很遗憾,这些科幻梦想都并非事实,反事实量子通信既无法做到超光速通信无视距离联通你我,也不是穿墙有术的崂山道士。    双缝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对于单光子来说,同样可以形成干涉条纹 我们知道光既具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中国科学家最先实现的反事实量子通信,利用的就是光的波动性。光波也是一种概率波,双缝干涉就是这种波动性的体现,人们发现不仅一束光有这样的波动性,即使是一个光子也能产生干涉现象,这实在很奇妙,光子难道是和自己干涉么?的确如此,哪怕一个光子,双缝干涉中它也能以波的形式同时从两个狭缝中穿过,而且从任意一个穿过去的概率都是50%。反事实量子通信中也是如此,它的本质是通过光波的概率传输特性来传送信息。    E-V炸弹试验:经过上方光路的光子,却检测到下方B处有没有炸弹,这就是反事实通信的雏形 1993年以色列物理学家Avshalom Elitzur和Lev Vaidman联合发表论文《量子力学的无相互作用测量》,为反事实量子通信开辟了道路。两位科学家提出了Elitzur-Vaidman炸弹实验的难题:面对单光子就能引爆的炸弹,如何在不引爆它的情况下完成检测呢?两位以色列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如下:A处是一个单光子光源,单光子经过一个分光镜后,各有50%的几率走上方或是下方的光路。经过上下方的反射镜后,光子在对角位置的第二个分光镜处产生干涉。如果B位置没有炸弹,那么光子肯定会被C处的探测器探测到,反之C和D处的探测器各有50%的几率探测到光子。简而言之,D处检测到光子证明肯定B处有炸弹!我们再进一步推理:如果B处有炸弹,那么50%的可能性是光子从下方光路走,直接引爆炸弹,有50%的可能性是从光子上方光路走,炸弹安然无恙,然后光子又分别有50%的可能性各自从C和D处出现。 聪明的读者肯定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事实:光子没有直接接触引爆炸弹,但检测者有25%(50%X50%)的可能性知道B处有没有炸弹,真是好玩! Elitzur-Vaidman炸弹实验中通过重复这样的过程,检测概率可以达到33%(1/3),而通过更精心的设计和多次重复,概率可以趋近于100%,这就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了啊!这就是反事实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对基本的Elitzur-Vaidman炸弹实验进行改进,可以做到有炸弹时光子从炸弹光路上经过的概率趋近于0,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检测到炸弹。    单层无相互作用测量还要传输光子,嵌套双层(右侧)就是反事实量子通信了 细心的读者肯定要抗议:不对啊,你这么干倒是安检无敌了,但是没炸弹时光子不还要经过下方光路么?我看潘院士他们的论文,明明白白说的是没有传输粒子! 怎么做到没有粒子传输的呢?其实原理也不复杂:既然可以做到有炸弹时光子从那条光路上经过的概率趋近于0,那我们外边再嵌套一层无相互作用测量装置,让没有炸弹时光子从炸弹处经过的概率也趋近于0不就行了。这样有没有炸弹,光子从要检测的光路上经过的概率都趋近于0,却可以实现炸弹检测。    论文原理图,Bob用是否插入反射镜(Mirror)发送一位0/1数据,通信超光速是白日梦 反事实量子通信的实现中,当然不会用单光子炸弹,而是把思想实验中的炸弹换成对方(Bob)光纤上的一个反射镜开关,对方通过插入或移除反射镜表示通过或阻塞(相当于有没有炸弹),以此表示要传递的一位0/1数据,我方(Alice)通过检测光子从哪里出现,判断对方想要传输的是0还是1。我们来看论文的意义图,这是一套双层嵌套的无作用测量通信设计,BSm是外层BSn是内层,实验中m=4同时n=2,当Bob方反射镜插入时,存在三条光路:只经过Alice的R1,R2光路和经过Bob的R3光路,三条光路长度相等;当Bob方反射镜移除时(相当于有炸弹),不存在R3光路。如果Alice方从D0端检测到光子,那么Bob方的反射镜是存在的,反之如果Alice从D1端检测到光子,说明反射镜被移除,这样Alice就获得了Bob方想要传递的信息。    反事实量子通信论文中的概述图,虽然没光子传递,但Alice和bob之间必须有连续光路,潜艇可没法用 信息是传过来了,那么为什么说没传输粒子呢?通过D0和D1端是否有光子,信息从Bob那里传输到Alice这里,但通过设计光子却几乎不走经过Bob的R3光路。实验中存在BSm这一外层无相互作用测量装置,m值越大光子走R3光路的可能性越小,每个内层测量装置BSn中都有一个Df端,对经过R3光路的光子再进行一次“过滤”。m乘以n次循环后,光子走过R3光路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简单地说,就是绝大部分光子只在Alice一方的R1和R2光路上走,没有经过Bob一方的R3光路,但却传来Bob方的信息,如果m乘以n的循环次数足够多,光子经过Bob方的概率将趋近于0,但信息仍然可以传过来,所以说是不发送(其实还是有光子经过的,只不过极限是0)任何物理粒子的反事实量子通信实验。    论文中提到这个简单的中国结,就传了几个小时,前景虽好前途无期啊 综上所述,所谓的反事实量子通信实验不涉及什么量子纠缠或是超距传输的,也仍然需要传统的通信信道比如光纤,这肯定要让科幻谜们大失所望了。那它有什么用呢?实验中A方和B方之间几乎没有光子经过,但仍然进行了通信,这意味着即使有某个非常隐蔽的间谍有效的监听A和B之间的光缆,也无法获得传递的信息。反事实量子通信实际上是一种高度保密的通信技术,在军事上大有用武之地,不过这项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的早期研究阶段,距离实用还遥遥无期。我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提到,这次实验传输一幅100X100像素的黑白中国结图片,但由于单光子的丢失现象十分严重,每一位数据都可能需要发射多个单光子,最终这个简单的中国结图片就耗费了几个小时,而Alice和Bob两方距离只不过是50厘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还是期待它早日成熟实用的那一天。 来源:空天松鼠
个人分类: 歌曲转帖|5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
稻草 2016-12-25 22: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打破了之前由该研究组保持多年的八光子纪录,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这一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网站和《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   多粒子纠缠操纵作为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标,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能操纵的纠缠光子数目的增加,往往伴随着指数级增强的量子信息处理能力,伴随着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之间愈加尖锐的矛盾,同时也伴随着其实验实现难度的不断挑战。瞄准这一战略性目标,潘建伟及其同事首次实现并一直保持着多光子纠缠态的世界记录,并系统性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多个研究方向,成为国际上多光子纠缠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单晶石墨烯制备获突破 生产速度提高150倍
热度 2 稻草 2016-8-11 17:27
据科技日报8月11日消息,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单晶石墨烯制备上取得了一项突破。通过对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的调整和改进,他们将石墨烯薄膜生产的速度提高了150倍。新研究为石墨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材料,在电、光、机械强度上的优异特性,使其在电子学、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有着众多潜在应用。虽然需求巨大,但其制备速度缓慢,利用率一直徘徊在25%左右,成为制约其进入实际应用的瓶颈之一。目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除胶带剥离法、碳化硅或金属表面外延生长法外,主要是化学气相沉积法。但通过CVD技术生产单晶石墨烯薄膜仍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制备一块厘米见方的单晶石墨烯薄膜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十分缓慢。 在新的研究中,中国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将这一过程从每秒0.4微米加速到每秒60微米,速度提升150倍。而其中的诀窍,就是在参与反应的铜箔上直接加入了少许氧气。 研究人员表示,氧化物基板会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高达800摄氏度的高温中释放出氧气。氧气的连续供应提高了石墨烯的生长速率。他们通过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了这一点,但测量表明,氧气虽然被释放,然而总量很小。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与氧化物基板与铜箔之间非常狭小的空间产生了俘获效应,从而提高了氧气的利用效率有关。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能在短短5秒的时间内生产出0.3毫米的单晶石墨烯。 研究人员称,对石墨烯产业而言,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该技术石墨烯的生产将能采用效率更高的卷对卷制程。而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会进一步扩大石墨烯的使用范围,刺激其需求量的增长。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屠呦呦诺贝尔奖颁奖现场演讲: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热度 3 稻草 2015-12-8 10:04
     屠呦呦演讲现场      现场图      屠呦呦引用毛泽东   屠呦呦同时对国家的信任表示感谢,并强调了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价值。屠呦呦引用毛泽东的话——“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说,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屠呦呦引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演讲的结束语,并祝在场的科研工作者们再各自研究领域都能再上一层楼。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C.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演讲幻灯片)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演讲现场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annua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74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及其梁祝的产生
热度 1 稻草 2015-10-6 08:27
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从新闻联播获得自己得奖的消息时,她得奖的消息却早已经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屠呦呦的成功是国家队科研体制的成功,是国家科研的优势体现。 有的人歪曲毛泽东时代的科研,实际上,在1949年全国科研人员总计才1万多人,就这1万多人为基础, 毛泽东时代才27年时间, 中国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这才是真功夫啊。你1976年以后,没有象样的科研成果,这也是事实。1976年到现在已经是39年了,39年与27年的比较,还有现在科研人员已经达到4000多万人以上,请记住这些数字。 《梁祝》这个音乐经典, 象屠呦呦的成果一样, 它也出现在毛泽东时代。它也是集体成果,是音乐家们深入民间,收集整理,再创作出新的。 《梁祝》现在成了中国的,象奥地利 的 《蓝色多淄河》一样的不朽作品,确实是中国人集体创作的魅力展现啊。 Frédéric Chopin - Nocturne No.2 In E Flat,Op.9 No.2 - 纯音乐版.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揭秘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成果挽救百万人生命
热度 2 MingHao 2015-10-6 00:26
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这是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认可。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以下是一篇对 屠呦呦研究成果的介绍文章:   6月4日,美国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宣布,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奖的还有在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露丝·纳森兹韦格教授和维克多·纳森兹韦格教授。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名字是和“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是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而此次获奖,是继屠呦呦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后另一重要国际大奖,它让人再次审视青蒿素的发明历程,及其对于中国中医药领域的特殊意义。    青蒿素研究成果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沃伦·阿尔珀特奖是由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授予的,由已故的慈善家沃伦·阿尔珀特先生于1987年设立,以推动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5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   沃伦·阿尔珀特基金会网站指出,屠呦呦在疟疾研究的前沿工作了近50年,她的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纳森兹韦格夫妇(露丝和维克多)则是研究抗疟疫苗的先驱。他们的关键发现是给小鼠注射经过射线处理的疟原虫可诱发其免疫反应,产生了针对疟原虫的活性抗体。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发现了疟原虫表面的抗原蛋白CSP。动物研究显示了该蛋白的亚基能够再诱导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分子和肝脏细胞结合,从而保护机体。他们在技术上也有领先的突破,基于该原理的抗疟疫苗目前已由葛兰素史克生产,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超过200万人。   而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同样是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此次获奖,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JeffreyS.Flier)说:“非常感谢这些能将实验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的研究人员,我深受启发。他们的贡献使医学研究成为治病救人有效的助推器,而非无用的试验场。”    屠呦呦最先筛选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有效   中国之所以启动青蒿素的研究,是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严重影响到战争形势。然而,当时的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众多老科学家、研究人员已经被“斗倒”。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简称“中药所”)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这项任务的小组组长,时年39岁。 青蒿素的研发历史   开始,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顾国明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为蓝本并筛选出重点药物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用水煎或乙醇提取,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焦岫卿做鼠疟筛选。   据顾国明回忆,青蒿出现过60%~80%的抑制率,而根据焦岫卿的回忆,青蒿素当时对鼠疟的抑制率达90%以上。1970年后期,顾国明调回原单位,余亚纲因其他任务调离523小组,于是中药所的“523任务”处于停滞状态。    屠呦呦率先提出青蒿素提取的关键方法   1971年6月,全国“523领导小组”由原来的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防科工委、卫生部、化工部、中国科学院6个部门改为由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三部一院领导。   在卫生部领导的敦促下,中药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筛选。屠呦呦仍担任组长,并与钟裕蓉等其他组员继续提取了120余种中药,郎林福和刘菊福做动物筛选,未获满意结果。   屠呦呦提出复筛曾经显示效价较高的中药青蒿,后改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最终在1971年10月4日得到对鼠疟具有100%抑制率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1972年3月8日,屠呦呦作为中药所的代表,在全国“523办公室”主持的南京“中医中药专业组”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制率达100%的结果,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关注。   1972年8月,屠呦呦带队在海南岛观察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疗效。组里的其他成员倪慕云、钟裕蓉以及助手崔淑莲在所里进行有效单体的分离,11月8日,分离得到三种结晶,即青蒿素Ⅱ。但很可惜的是,中药所用青蒿素Ⅱ赴海南开展的临床试用效果很不理想。1973年下半年到1974年期间,中药所的青蒿素提取工作一直进展不顺,也未能再提取出青蒿素开展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但与此同时,参加过南京会议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等人借鉴经验,应用乙醚及酒精,于1973年11提取出7种结晶,其中第5号结晶因抗疟有效命名为“黄花蒿素”。而在1973年4月,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罗泽渊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并暂时命名为“苦蒿结晶Ⅲ”,后改称为“黄蒿素”。此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提供的黄蒿素在临床验证中显示对恶性疟有极佳的疗效。   可以说,在数十个单位数百余位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青蒿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成为一个与以往抗疟药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抗疟新药,后来又在多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开发成功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及其复方等大量有效的一线抗疟药,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这是我国科研团队在当年科研设施落后、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创造出的对世界医学的一项重大贡献。    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应为屠呦呦   需要指出的是,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网站在介绍中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文中称屠呦呦是“523项目”的领导,实际上,该项目由中国政府主持,中国中医研究院是其中的37家参与单位之一,屠呦呦是其下属中药研究所任命的参与该项工作的小组组长,最初的小组成员只有2~3人。   正因为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作战,是全国数家单位共同努力开发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因此,到底谁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在提出提取方法及纯化后,屠呦呦并没有发表文章,而且提取的结晶临床试验结果也很差。据此,云南与山东两个小组认为,是他们首先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而他们获得青蒿素的方法也是独立想出来的。   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图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使用常规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青蒿素   对此,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曾发表过一篇名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的调查文章,详细梳理了“523项目”的过程和细节。该文认为,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但由于“523项目”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是不允许向外公布的。在“文革”时期,发表科学论文也是不可能的。这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自由的交流。   该调查研究证实,1969年1月后,屠呦呦被作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领导了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长期研究青蒿素的历史,曾撰文详细推介屠呦呦及该项工作。饶毅认为,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此外,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也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而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因此,青蒿素的发现应主要归功于屠呦呦。   85年高龄的屠呦呦早已淡出公众的视野,北京科技报联系了其原供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中药所询问并转达了屠呦呦的意见,“屠老师对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但如今她年事已高,已经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要求。   毫无疑问,青蒿素的发现及功劳争议,是中国特殊的科研条件和体制下出现的案例。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这是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认可。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为青蒿素研发做出了贡献的其他科学研究者。
9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司法部撤销了对郗小星的起诉
热度 3 MingHao 2015-9-12 10:45
http://www.nytimes.com/2015/09/12/us/politics/us-drops-charges-that-professor-shared-technology-with-china.html?_r=0 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在5月遭逮捕,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国提供美国企业的超导技术“秘密”,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但是,时隔数月,美国司法部撤销了对他的起诉,原因是他们弄错了证据。 《纽约时报》9月11日报道,执法人员称,电路图泄露了暖手器(pocket heater)设备的设计方案,该设备用在半导体研究之中, 郗小星当时签订协议称将对这一设计方案保密。但是,数月之后,有专家发现司法部门的证据有误:这一图纸并非是暖手器。 郗小星称,我不期望他们像我一样懂所有的东西,但是,他们怎么能不咨询教授就起诉我?让我的名誉受损?他们不应该这样做的。这不是一个玩笑,也不是一个游戏。 费城法院的发言人梅莫格( Zane D. Memeger)并没有详细地解释为何决定撤销该案。 美国多次指控中国人窃密 郗小星的律师Peter Zeidenberg称,尽管很复杂,但是,美国政府似乎根本就没有咨询过专家就对郗小星提起指控。因此,执法人员才弄错了证据。我们明白当局就打击中国窃密一事压力很大,但是,当局似乎还没有确定这是否是犯罪行为面前就迅速下结论了。他们看到了郗小星给中国科学家发送邮件就认为这是最坏的结果了。但是,这些邮件都是美国政府和大学鼓励的国际学术交流。这些技术也不是敏感材料,也并非是禁止讨论的。 Peter Zeidenberg称,如果他们是加拿大裔美国人或者是法国裔美国人,或者是他来自英国,这会引发美国政府关注吗? 根据美司法部5月的起诉书显示,2002年至2003年前后,郗小星利用学术休假,与一家美国企业合作时,得以接触到一种给二镚化镁超导薄膜制备领域带来革命性发展的设备;2004年,他利用美国国防部提供的研究资助,寻求向那家美国企业购买一台这种设备,对方起初没有同意,但在2006年1月前后同意郗小星使用,为期12个月,郗小星则签署协议书,承诺仅用于测试目的,不会向第三方复制、出售、转让或以其他方式散布这台设备,也不会对这台设备施以“逆向工程”。 协议书强调,那家企业向郗小星提供这台设备,并不构成它的“商业化”,而只是用于“测试目的”。起诉书和宾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没有提及这种设备到底叫什么。 2002年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制成大电流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员发现二镚化镁在超高温条件下具有超导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镚化镁制成高质量薄膜材料,不仅表面平坦,还可以载送每平方厘米1000万安培的大电流。当时还是副教授的郗小星告诉媒体记者,这一新材料工艺有望投入实际运用,比如用于制造新型微波器件。 暂不清楚起诉书所说设备是否就是用于制造大电流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材料,也不清楚郗小星与那家起诉书没有提及名称的美国企业在这方面到底是什么合作关系。 美司法部起诉书的重点不是与超导技术相关设备,而是郗小星“多次复制、出售、转让、散布或以其他方式分享这台设备及其技术”或“未遂”,由他本人直接进行或得到“他指导的、来自中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协助,受益者则是“位于中国的第三方,包括一些政府实体”,目的是帮助这些中方实体在超导技术领先世界。 起诉书指称,郗小星大约在2002年加入中国政府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4年至2012年前后,郗小星策划并实施从那家美国企业骗取技术的“阴谋”,向中方实体提供技术并协助它们进一步发掘和使用这种技术,为他本人和中方实体牟取“经济利益”。 美方检察官援引他们截获的电子邮件指称,郗小星还提出帮助中方实体建造一座世界水平的超导薄膜实验室。 起诉书称,作为交换,郗小星反复寻求在中国获得一些“名利双收的职位”。 郗小星长期从事氧化物和镚化物薄膜的材料物理研究,是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旅美多年后,他加入美国国籍。
3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春天的故事
热度 3 稻草 2015-1-11 23:33
春天的故事 作者:新罗夫人   春天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唤醒了沉睡在中华民族人民心中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解放军南拒北挡、战无不胜。文艺战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学战线上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不畏建国之初的艰苦简陋,埋头苦干,艰苦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批又一批的科技成果令人眼花缭乱的摆在中国人民的眼前。   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中国科学家最靠近诺贝尔奖的一次。   3,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1970年中国第一枚远程战略导弹东风4号发射成功。   5,1971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6,1973年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诞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于2011年因此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7,1973年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获得重大突破,杂交水稻进入育种推广阶段。此举彻底解决了10亿多人口吃饭的问题。   8,1973年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9,1974年,中国核潜艇编入海军序列。今天,核潜艇反应堆技术已用于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10,1983年中国第一架大飞机运十试飞成功。   核爆炸的影像是出现在纪录片里的,而人造卫星划过星光璀璨的夜空时,翘首仰望的亿万中国人民像足球场上的的波浪欢呼一样,从南向北发出发出无比自豪的欢呼,他们为齐肩毗邻于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之巅而赞叹。   毛主席逝世后,资改派颠倒黑白否定毛主席时代的一切,大言不惭的评价毛主席几几开,评价毛主席一生是非功过。竟然还假惺惺的做出结论:“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就得还在黑暗中探索更长时间。”人民鄙视的在心里说:“没有毛主席,你们早就叫蒋介石剿灭了,被戴笠做掉了。”资改派们如释重负,振臂欢呼,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在科学的春天里,猫论下的中国把运十下马了,把科研院所关停了,军工企业生产洗衣机,军队经商办企业,教授练摊卖服装,造导弹的卖茶蛋,做飞机的养老母鸡,研制潜艇的养大鹅。连和尚都不甘寂寞的练起了一指禅,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科学的春天里,一大批人体科学生命研究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仅北京就有上千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气功大家严新,巡回全国孜孜不倦的为中国人民提高身体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严新大师可以隔瓶取药,可以耳朵读书,可以隔墙打牛,可以透视人体。可以远程发功灭掉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在严新大师面前,钱学森就是个小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哆哆嗦嗦的虔诚的拿着大师发功的信息之水,接收大师的空灵深邃的教诲,陶冶洗净灵魂,不朝两边看,一直向前走过去,融化在蓝天里。   在科学的春天里,大批的科研成果走进千家万户涌向商店的橱窗:发掘祖国医疗宝藏的神功元气袋,包治百病的周林频谱仪,南有中华鳖精,北有延生护宝液,据说喝了之后,一分钟之内,男人的“那个”立刻就“那个”。敢情春天就是男人的春天,春天就是“那个”的春天。这是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   在科学的春天里,海湾战争爆发了,正在埋头经商挣大钱的总经理将军们突然发现:被他们搁置到仓库里睡大觉的曾经被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武器已经成为烧火棍。于是,在大使馆被炸后,只能派大学生向美国大使馆扔鸡蛋。于是,在南海撞机之后,只能在电视机前向老百姓煽情的流眼泪。于是,只能韬光养晦,共同开发。不料人家不想搁置争议。于是,南海美丽的岛屿上就布满了菲律宾越南人的肮脏的生理排泄物。   在科学的春天里,院士可以用钱买,教授专盯女学生,专家成为主持人,学者专驻性科学,论文用来晋职称,课题就是套钱的,汉芯本是抄袭滴,高工给处长当马弁,千军万马考公务员。   在科学的春天里,万法归一宗,中国科学的发展最后被终极大师、无量天尊李洪志归纳总结,集成为轮子大法。毛主席不过是让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了,而李洪志则能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转轮子,中华民族即将成修炼成万能的神,在科学的春天里就要集体升天了。   因为有一点小狡黠,被安排当个小领导。航母试航之际,趁老板还未到,余兴未尽的与同事讨论起中国腾飞的军事科技。偏偏有一个男军迷愤青来破坏大家的兴致,不屈不挠的打开电脑,翻出下载的图片与大家反其道而行之:乌克兰的锈迹斑斑的破船,被中国高价买来,历经两年的艰辛航渡,终于停靠大连港,请来大批乌克兰俄罗斯专家,十年修复终于得道…。   有人不服气:“至少飞机也是世界一流的”。固执的愤青涨红了脸,又急急翻出俄罗斯的航母,把舰载机放大,与中国的飞机比较。:“看看,有一点区别没有?”   我很不服,张大眼睛看俄罗斯与我们的区别,终于拍手大叫:“哈!俄罗斯指挥员的航母style是站着的,我们是蹲着的,我们的更潇洒耶。”   愤青嘿嘿一笑,眼神里装满了内容,不紧不慢的打开美国的航母的网页,美国指挥员正蹲踞在地style。愤青带着胜利的神情,深沉的说:“看看我们的军服,都是山寨美国的,等打起仗来,要不要在脖子上绑个红领巾以示区别呢?”   大家终于无话可说了,我灵机一动,突然拉下脸来,对他狠狠地说:“工作时间你不务正业,就是下载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嘛?”   愤青下了一跳,如梦初醒,讪讪的闭上了诽谤中国是山寨王国的嘴。   回到办公室,不禁暗笑:“当领导就是有当领导的妙处,可以强词夺理、胡搅蛮缠、永不言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3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转基因安全与否只能听科学家的   作者:司马南   2014年03月28日环球时报 ... .. ...
热度 4 中西部人 2014-4-7 04:13
转基因产品究竟安全与否?能回答这一问题的是科学家而非他人。转基因安 全性评估涉高科技,具专业性,赖制度机制。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专门精深的 研究,怕说不到点儿上。虽有发言权,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   在需要科学家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给予有说服力的明确解释时,中国科学家 却近似集体失声。此前就转基因科普讲过话的一些科学家被骂得狗血喷头,上书 要求加强转基因研究和推广的61名院士被迫匿名。科学家缄默不语,导致公共舆 论生态失衡,各种谣言犹如田野杂草疯狂生长:转基因导致不孕不育、白血病、 肥胖症、高血压、癌症……社会恐惧心理由此蔓延。   强调转基因安全性只能由科学家研判并下结论,是因为安全与否首先是事实 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科学事实判定只能依据客观事实本身,而非民意、道德或 天皇老子。   科学要发现隐藏在自然中的规律,科学结论应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不能是地 域性的,不能带有文化色彩,更不能与某道德或主义媾和调兑。科学惟在求真, 求真须握证据,证据须符合可重复可检验的法则,故而某科学家的“独特发现”, 在给足相应前提下,必须有其他科学家“共同发现”的印证支持。   判定科学证据的法则有某种独特性。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票决法则、金主法则、 丛林法则等,均不适用于判定科学研究中的事实。冷峻的科学只讲证据不讲其他, 近代被认为较为合乎情理的“数人头的多数人标准”、“大人物的权威标准”、 “诉诸情感的道德标准”等,在科学证据面前同样一文不值。   没有比用文化标准、政治标准替代科学标准更愚蠢的了。最有名的例子莫过 于布鲁诺被烧死。苏联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有人错以政治标准替代科 学标准,用政治家偏好取代科学讨论,给苏联生物科学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有 人以爱国的借口盲目反转,以为道德动机有资格决定科学发现,这是典型混淆不 同性质的问题。   转基因安全性评估听科学家的,与转基因科研成果如何推向社会不是同一问 题。从863立项发展转基因,到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转基因农业,再到推出转 基因重大技术专项,研究上大胆创新与推广上积极慎重并为纲策,虽有质疑但并 无不妥。   无疑,公众知情权应得到满足,对主管部门的批评监督也是正当的,但建立 在谣言之上的恐慌激愤之词远离知情权的本质诉求,将科学家、政府主管部门、 监管机构概斥为国外资本帮凶,没有证据支持,也只能姑妄听之。   不容忽视的是,公众中基本具备科学素养者比重较低,而科教兴国系既定国 策,绝不可改弦更张,向公众讲清楚转基因科学的道理,清理妖魔化转基因的 “反智反秩”行为,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政府责任。
92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科学家发现基因暗物质,转基因精确可控谎言遭破产!
热度 7 yuxin_9605 2013-10-12 05:28
核心提示: 2013年9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研究组,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分子细胞》 (Molecular Cell)上发表了最新合作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组“暗物质”——来源于基因内含子区域的环形RNA新分子,破译了其成环机制,并揭示这类 “暗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功能作用。 原来,人类基因组内也存在"暗物质"。基因暗物质的发现表明,生物学中也有“不确定性”这一概念。 蛋白质编码基因曾被认为包含了全部的生命蓝图,但现在看来它们不过是在基因零件清单中相对显眼罢了。“DNA序列只是搭积木,它们无法解释基因更高层次上的复杂性”哈佛大学生物信息学家Peter Park如是说,“人们虽然可以给所有的基因组测序,但这并不能说明细胞的活动。”过去两年,备受关注的全基因组关联测试找到了新的解决途径。但他们没有 提供预期的病理解释,标准基因组的局限性开始进入主流科学界的视野。 “遗传缺失”的讨论或约95%遗传疾病的风险无法在序列中被标记。 网友点评1:人类基因组内“暗物质”的发现,使人类对基因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这丝毫改变不了人类对基因的认识只是“瞎子摸象”的状态。在人类远没有搞清浩如星空的基因的全部秘密之前,任何人吹嘘转基因“精确”“可控”“安全”都是转销式的欺骗。搬出美国人来中国“科唬”也一样。总之你可以继续深入实验,我可以选择坚决不吃! 网友点评2:DNA,双螺旋,相对于如星空一般的生命之秘而言,连九牛一毛都不到,什么“精确”、“可控”地移动基因片段,都是无极的狂妄和痴迷。科霸在中国竟然不可一世,“无害论”正甚嚣尘上。一号二号,转基因农业路线,还是赶紧的改了吧。 原文:找到人类基因组内“暗物质” ——————上海科学家发现新一类环形RNA新分子 作者:董纯蕾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3-09/28/content_8_3.htm
656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3 23:05 , Processed in 0.063458 second(s), 1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